2022美国历史传记剧情《蒂尔》
《蒂尔》介绍
名称:蒂尔
别名:提尔:纯真之死 / Till
主演:丹妮尔·戴德怀勒 / 乌比·戈德堡 / 西恩·帕特里克·汤玛斯 / 海莉·贝内特 / 弗兰基·费森 / 埃德·阿玛特鲁多 / 罗杰·格午埃文·史密斯 / 杰米·劳森 / 凯文·卡罗尔 / 托辛·科尔 / 约翰·道格拉斯·汤普森 / 乔希·文图拉 / Brendan·Patrick·Connor / Gail·Everett-Smith / 肖恩·迈克尔·韦伯 / 蒂姆·韦尔 / 阿·米切尔 / J·P·爱德华兹 / 瑞弗·休斯 / 恩杰玛·威廉姆斯 / 杰克逊·比尔斯 / 大卫·卡普里塔 / 杰米·雷内尔
导演:池娜叶·楚库
地区:美国
年份:2022
语言:英语
时长:130分钟
分类:剧情片
《蒂尔》剧情介绍
故事讲述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一桩真实事件,1955年,年仅14岁的埃米特·路易斯·蒂尔被指 责与一名白人妇女有不正当关系后,被绑架并被残忍地杀害。两名白人嫌疑人在全白人陪审团的审判下,被判无罪。埃米特的母亲玛米·蒂尔-莫布利(丹妮尔饰)为了帮儿子伸张正义,决定在埃米特的葬礼上敞开棺材,并让《Jet》杂志刊登自己儿子葬礼照片,她想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知道她儿子的遭遇。随后成千上万的人看到了埃米特的照片,这也使得埃米特案成为了对南方黑人司法不公的象征。乌比饰演埃米特的祖母阿尔玛·卡尔坦。《蒂尔》豆瓣热评
年轻不懂事的时候或许会被这种题材感动到热泪盈眶,但现在觉得,你美国大可以拍一百年这种题材,但美国内部的分裂和仇恨并不会有丝毫减少,只不过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个群体罢了。
看不到影像价值,每场戏都是句号,即便以问号和感叹号的口吻发出。不需要向观众交待黑人男孩究竟对白女做了什么,不需要对黑人受到的屈辱附加任何条件,不需要完美无暇的控诉。
作為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事件依舊能夠觸動人,但是在事件之外電影沒能給予更多,甚至沒能煽動我有太大的情緒波動。Danielle Deadwyler演得不錯,可奈何,表演設計過多,我始終還是不那麼喜歡方法派表演。
全靠着真人真事和题材撑起所有。这类故事可以一直拍,也可以持续愤怒。也可以持续给观众带来力量。只是电影本身乏善可陈。女主表演可以。
触目惊心!强大的故事,强大的女性,强大的表演,相比之下,电影本身乏善可陈
世界首映媒体场。一代种族的心结,一位妈妈的悲剧,交织在一起,非常感人。A bold film.这种题材就得浓墨重彩。Beale street就太小清新了。说来也巧,这场一个老白男提问,明显片子没看仔细,幸好导演打断了。真是傲慢情景再现,开眼了
影响一代黑人女性表演的Viola,迄今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接班人;还没学好鼻涕哭泣法的新黑妈,就迫不及待在庭审陈词高潮戏上挑战本山盲人翻白眼表演啦。
#LFF41 强调了50年代美国南北对待种族民权运动的不同状态,这种差别是在其他非裔题材故事里少见的。特写给到的只有黑人角色的面部,白人只在中景或者虚焦当中,让观众最大程度地体认黑人角色。待定的2023年奥斯卡影后。
3.5 剖开皮肉露出骨骼和气节。拍摄得老派,但不失动人和公允,女主角演得很好
剧本扎实,编排老练,四平八稳。是那种常规的、「正确」到令人发指的冲「颁奖季」电影。对于种族权益的抗争与控诉依旧一针见血,完整到位。但缺点也是太过平稳缺乏新意,虽有母爱成分加成种族制度,却与近年来类似电影撞车且对比之下亮点不多,相形见绌。至于丹尼尔·戴德怀勒的表演,不过也就是在平均水准,谈不上出彩亦无大的纰漏(前半段略显用力,法庭戏却表现不俗)。个人觉得想拿到一个奥提并非难事(虽然在我来看其实并不够格,但也许需要有个有色人种),只不过由于面对的对手过于强大,让其难有胜算罢了。
半星都不想打“最终你选择了你的孩子而不是我的孩子”这句话真的给我恶心到了,在发什么疯啊,这种话都说的出口,这句话一说出来给我惊呆了,原型有没有说这句话我不知道,但作为一个为了法案奋斗一生的女性根本就不可能说出这种话。
故事很有激励性,很感人,种族矛盾在今日美国南方地区还是相当复杂。女主表演应该有一个奥提,比另外两个公关上来的强。
一个月之前 我在芝加哥有一份工作 我有一个儿子 我认为南方黑人的斗争是他们的事 直到死亡降临在我儿子头上
烂番茄2022年评分最高的10部电影:1.《壮志凌云2:独行侠》,2.《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3.《瞬息全宇宙》,4.《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5.《青春变形记》,6.《正发生》,7.《新蝙蝠侠》,8.《火山挚恋》,9.《穿着鞋子的贝壳马塞尔》,10.《蒂尔》。→ 这十部电影唯一没看过的就是本片,因此而观影。
在颁奖季的电影中算得上是简陋到几乎劣质了,棚拍、绿幕,哪怕最基础的构图取景、剪辑连续性(极明显的是1:05那段的陈设空间错误和空间又紧又糊的法庭戏)都问题百出,再加上几乎盖过人声的配乐和儿子角色糟糕的表演(你演的到底是14岁还是7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纯洁无辜”并不意味着心智不成熟),全片几乎就是由戴德怀勒一个人苦苦拖着走的,至少她在每一个构图丑陋的特写中,都维持了强大的情绪感染力。然而整部电影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开头和结尾,历史上对店里发生的事情始终存在争议,但电影中不仅将事件拍出来了,还有意固定了一个“唯一版本”,这导致事件“私刑案”的本质被模糊,似乎所有人都只在意情绪,而忘了诘问真相。
看完真的要对白男产生生殖隔离。先说电影本身:剧本非常扎实,节奏把握完美,沉稳且丝毫不拖,无一处闲笔又不显得堆砌且完全没有说教感。服装配乐摄影这些也都很棒不详说。然后说感受:第一次感受到气哭这种情绪,全程都非常恼怒然后一直在忍眼泪。更甚者,观众里的一个白男前一个小时出去续了三次免费的爆米花,这电影是拍给他下爆米花的吗?后来真的强忍冲过去吼他的冲动。周中下午场一共大概十个人,前面各有一个白男一个白女去上厕所。回来看影评连首映场都有傻逼白男白女无脑自大的问蠢逼问题。以及回想到NYFF看另一场电影时候坐我旁边白男和朋友先是嘲笑Till世界首映都坐不满,然后说自己非常不喜欢的样子,越想越气。
应该是近几年第一次提前退场 比不看还难受
10.26,萨凡纳电影节,看得我非常难过,旁边的西裔小哥泣不成声,紧紧握住他女朋友的手,这是一个很痛的故事,女主内心极其强大,这是对抗White supremacy 最好的方式,女主表演极其出彩,配乐和有些镜头感觉多余了些,法庭那场戏没拍好,属于很扎实的影片。
亮点是女主的表演,奥提必有了吧,还有结尾“祸临己身”的演讲很有意义,有几个单场戏都很好,但全片差一点意思
真事改编黑人民权故事模式很没有突破,不过完成度还是可以,喜欢一些戏剧性时刻选择的静止长镜头处理。
剧本很扎实,导得四平八稳,伏笔与细节都很到位,配乐也很动人,拥有好莱坞历史片的优秀素质。但是没做功课的我看到中途才确认,这其实是Mamie的人物电影。不过这算是Danielle Deadwyler的职业高光作品了:她贡献了今年乃至近年我看过的最佳黑人女性的大荧幕表现。她将蒂尔的克制,外放,果敢与温柔都在恰到好处的地方掌控住,相比于其他竞争对手还在对于奥提的造势,她的表现应当已为其挣得一席之地。得奖的话私心来说我也喜欢这个角色更甚塔尔。
剧情的发展都在想象范围内,母亲焦虑—孩子出事—母亲维权,整个故事执行得中规中矩,母亲犹如外交部发言人一般的表现有些刻意了,后半段也可以精简一些。
两党制下的影坛就是什么题材都可以拍,什么伤疤都可以揭开,反正那种政府就算过了67年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连尸体都假得要命......吹哨就杀人的动机也极其站不住脚 非常失败的片子
看完《解放黑奴》接着看了这部,从1861的美国解放黑奴之战到1951年的黑人求民权时代,历时100年,明明人类可以共存了,却无法共荣,部分群体却还要为争取自由而发声。而这个争取的结果,一等就是65年。反观时事。
67年,都没能让罪犯们得到制裁,捍卫基本人权为什么可以这么难。
近年来的黑人运动兴起引发了不少黑人电影,这部也不例外,更像是传记电影,看看也无妨。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看完电影后,我非常难过。十四岁的男孩,做错了什么呢?
气氛太满,后劲不足-10/23/22 at AMC Garden State 16
这种拍得四平八稳的传记片,只要角色性格突出一些,演员的表演用情一些,它的完成度就显得不错了。
時代意義遠勝過影片藝術質量的典型。非常沉重又極爲個人化的種族題材,從學院角度來看女主角的出色表演就夠了。幾代人逃脫不出的創傷在當今時代的出路又在哪裏?
哭到崩溃,太沉痛太愤怒。真实故事的能量太大了。这样的事情现在看来荒唐得不可思议,但其实这样的荒谬至今都没有停止。女主最后演讲中的那句话其实这几年我们也在喊个不停:这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和我们所有人有关。
今年来美国非常客观的黑人电影,这片子好就好在将母爱与黑人平权结合得非常好,烂番茄给出了98和97的双高分。电影里那段法庭戏完全将一个母亲的坚毅和对孩子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与其说是黑人争权史,不如说是一个黑人母亲为自己的孩子伸冤,进而推动了黑人平权的发展。可惜,直到结尾,看到22年美国才出台的“反私刑法”,唏嘘不已。
惹事那一幕,是注定的,“年少轻狂”这个成语来概括这个14岁的懵懂少年。一声轻佻的口哨,遂步入黄泉。跟同类很多相对成功的种族题材对比,这部过于煽情,有所逊色,同时节奏上的问题较大。
丹妮尔扶尸哭泣那一幕的表演惊艳至极!居然让资本主义&个人主义拍出了由小我到大我的完美蜕变——明兰在知否里怎么说的来着,“板子不是打在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疼的,只要不是死了自家人,也是可以慷他人之慨的…”
节奏不好,最近也看了几部讲racial injustice的老电影,很明显看出现在的电影从黑人的角度拍得更加aggressive,很符合现在美国人的审美
深挖种族伤痕的题材,能够让人清醒历史的过去并不遥远。白人的傲慢,黑人的屈辱,塑造完全到位,让人愤怒。所以还在于对历史的认真对待,丹妮尔·戴德怀的角色把控完全可以凭本片问鼎奥斯卡女主。像我们拍被列强屈辱的历史,也应该以这样严谨的态度去做。既是提醒自己不忘历史,也是一种提醒别人反省的文化提示。但如果夹带即刻的私货,过于塑造自己,必然要赢的表达,往往取得相反的效果。
其实算是个很常规的、瞄准颁奖季的讲种族歧视与正义的传记片,但是本片胜在依靠女主出色的表演,让整部影片情感真挚浓烈,看的过程中旁边坐的黑大妈不停的说oh my god。民权运动斗争是艰难和漫长的,即使距离1955快过去了70年,类似Floyd被杀的事情仍然在发生,种族隔离的阴影并未消失远去,这就让这样的影片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不论白天多么的坚强让同胞们团结积极运动,到了夜晚她仍然仅仅是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母亲。
最为震撼的确实是蒂尔遗体的塑造。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种族歧视,任何社会性问题,每个人都是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生存面对,但是当事情真正发生在个人头上时,才会逐渐发现被受害的同类群体,才会成为世界某个群体中的一员。但是个人在世界的力量和时间又是如此有限,一辈子过完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周边的亲人,朋友,工作,不就是全部了嘛?
扶棺的那场哭戏把我震撼到了。电影讲述了不到七十年前,美国民权运动中一个标志事件。观影过程中既有对那个时代的陌生感,又似乎能看到延续至今的那种熟悉的荒谬。女主在片尾说的那句别人的事就是所有人的事,应该能概括所有平权运动的意义了,只是不知道这样的路还有多久,毕竟七十年虽然看似很久但也并不遥远。
提前预定了奥斯卡影后提名的大女主精彩演出,把那种不咄咄逼人却又蕴藏着力量和压抑着愤怒的母亲演绎的让人心碎,几处含泪控诉的戏码真的太考验一个演员的功底了。工整且完整的黑人民权运动剧情,剧本踏实拍的也不炫技,逐步推进中蕴藏着女导演的细腻和考究,希望奥斯卡能给更多的提名。
表演实在太袈裟了,而且毫无递进,上一秒还很正常,下一秒就嘶声力竭了,导致非常出戏,还好金球没提。种族问题很难不震撼,但是电影拍得很一般,颁奖季模板电影。
事件本身对种族歧视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害人和被骚扰的白人女性对簿公堂,杀人犯却隐身了这个视角很失败,从男孩无视女售货员脸色变化还吹口哨起,就对男孩失去了同情心。这个事件要解决的是滥用私行这种问题,结果只是一句话带过。这种直白的恶,靠卖惨真的有效果么?看到杀人者的残暴达成恶人必被惩罚才更有意义。
一部不功不过的颁奖季苦大仇深黑人电影,一个情感喷薄的颁奖季苦大仇深黑人表演。丹妮尔戴德怀勒的表演技术极其出色,撑起整部电影的同时又颇有感染力,但无奈剧本太平庸,角色设计得太扁平,严重限制了她与其他人的较量。(Abel Korzeninwski的配乐真的深深震撼我)
[Century at Tanforan] 多次亲身经历表明:还有些人觉得围观仇恨犯罪很好笑,但也有人会站出来。前者包括几个亚裔男子,后者则有一名非裔阿姨
典型冲奥电影,女主角的表演其实有些过了,要不是真人真事,中间冗长的葬礼片段,着实让人有些难以忍耐。
美国一直宣扬人权,但是作为外来物种的白人在美国却一直践踏人权,歧视有色人种,从以前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可憎可耻可恶。
女主令人震撼的表演,将本来就残酷的事件带入了那个年代,漂亮国的影视界仿佛每年都会敲打着他们的体制现实,而他们只会在国内呻吟,却从不面向世界承认自己的丑陋
浮于表面流于形式,120分钟还不如片尾最后几行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090520243/17152425592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