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日本8.2分爱情喜剧《寅次郎的故事1》
《寅次郎的故事1》介绍
名称:寅次郎的故事1
别名:男人之苦 / Tora-san, Our Lovable Tramp / 男はつらいよ
主演:渥美清 / 倍赏千惠子 / 光本幸子 / 笠智众 / 志村乔 / 森川信 / 前田吟 / 秋野太作 / 佐藤蛾次郎 / 关敬六 / 三崎千惠子 / 太宰久雄 / 广川太一郎 / 志贺真津子 / 高木信夫 / 大塚君代
导演:山田洋次
地区:日本
年份:1969
语言:日语
时长:91分钟
分类:喜剧片
《寅次郎的故事1》剧情介绍
寅次郎是个行走江湖的小摊贩,成日里到处流浪。听说父亲已经去世,家里只剩下了妹妹樱花一个人,他便赶回了家中。这天寅次郎来到叔父家,参加给妹妹樱花介绍对象的相亲之宴。由于寅次郎的谈话和举止都显得比较粗鲁,对方的印象非常糟糕,亲事也就只好告吹。寅次郎无奈地再次走上流浪之路。在奈良的一个寺庙,寅次郎碰到了帝释天寺的住持和其女儿冬子。冬子的美丽将寅次郎深深吸引,此时妹妹和一个工厂的职员恋爱并顺利结婚,这让寅次郎更深地感到了自己生活的寂寞。寅次郎鼓起勇气告诉冬子自己喜欢她,冬子却告诉他自己已经有情人了,寅次郎只好离开,继续走向漫漫的江湖之路。《寅次郎的故事1》豆瓣热评
那个年代的东京下町风情,和现在的日本真不一样。想把系列48部看完是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Siff第三天,影城1厅,50周年4k修复版,8.4分。1,将电影拍成如生活般笑中带泪,如日月般星移斗转,这可能是电影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之一了。片头记录式的黑白影像仿佛模糊了生活与电影的边界2,阿博对小樱的告白(告别),是最让人感动的段落3,终于明白渥美清在日本男演员中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原因了4,大家一起观赏大荧幕的欢笑(和泪水),是影院存在的真正意义
2B青年欢乐多,又闹又傻,但好温暖啊!
三俗喜剧,若不是三俗怎能如此受欢迎呢……山田洋次拍到《弟弟》真没什么长进。渥美清的肢体语言好丰富,好喜感。笠智众的酱油打得也好喜感。
所以松竹是打算今年把前四十九部全4K修好吗
打落牙齿肚里吞的浪子寅次郎~渥美清演得好极了,这样的电影中国可能拍得比较少,人情味太足了。
山田洋次毕竟只是个一流导演,一年又一年的唠叨着那些下层人物生活中的琐事,偶尔感发一下都市人行走中的孤独
40年后山田洋次还拍了部叫《弟弟》的电影 感觉是他换了种方式又诠释了一遍寅次郎的故事 只是这次仅仅用了一集 就讲完了他的一生
像看了3集东京版《老娘舅》 聒噪和浮夸的嬉笑怒骂之下 是超越时代的质朴人情味 大概就是庶民喜剧的魅力所在吧 / SIFF第8场
盛开的樱花使我想起了故乡………开头音乐起来,加上阿寅的独白就能让人落泪。失恋时好难过,疯癫时很快乐,偶尔讨喜,经常犯错。人情冷暖漂泊不断,嘻闹风尘化作苦涩笑颜,却又担心青年的未来道远独孤。 “盛开的樱花使我想起了故乡”,这不正是那歌儿里唱的“我多想回到故乡,再回到她的身旁……”吗?望乡情最深,游子多泪痕。或许,正因共同生活在这平凡的世界,才有了这许多相似感触。
最伟大系列电影的开始。传统日本家庭剧的模式下突然几个超级无厘头台词一闪而过。20年后再看到以前的相亲第一句话竟然是。你是不是还那么傻啊。重情重义的寅次郎长辈眼里冥顽不化的寅次郎一事无成吊儿郎当的寅次郎居然也是个会哭会失恋会替别人着想的寅次郎。笠智众志村桥以及年轻美丽的倍赏千恵子。
世界最长的系列电影,全长48部,1969年-1995年,松竹映画出品。记录了日本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迁,饮食、衣着、建筑、宗教、民间习俗与庆典。“我生长在东京的葛饰柴又,是帝释天的水把我养大,姓车,名寅次郎,人们都叫我疯疯癫癫的阿寅” 四方脸、小眼睛的寅次郎,形象出众的让人过目难忘,渥美清不愧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喜神。善良单纯、豪放直率、追求爱情,又穷困潦倒、一事无成、脾气暴躁。第一集,吾妹出嫁记。
第一部就高开高走,奠定了本系列悲喜剧的基本格调,渥美清过于突出,倍赏千惠子都沦为陪衬,真是不简单呐
随着风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旅行箱中装着的要卖的便宜货,就是下一餐的饭票。在错误的时间回家,说出错误的话,和家人邻居打打闹闹,让美丽的妹妹经常落泪,悔恨不已的再次离家出走。
“较之小津对中产阶级题材的偏爱,山田洋次更多地把视线投向社会中的边缘和底层人群。”……可更多视线就代表立场转移吗?未必!一开场导演就通过寅次郎的两个“小动作”作性格定调:一把抄起就要进洞的高尔夫球、旁若无人擦身而过耳鬓厮磨的恋人。反映此公:乐观热情却又总爱误人好事!后续情节证明果然如此。先看妹妹的相亲。假如山田是要站在底层立场温讽中产嫌贫,他会让哥哥的餐桌礼仪比较得体,可得体未换来好感亲近,屡遭针对嫌弃于是婚事告吹。实际剧情刚好相反,让观众感到越界出格甚至无礼的反而是寅次郎(当然要以喜剧风格去平衡)!再看男主自己的爱情线。原以为与主持女儿冬子情投意合,谁曾想人家只把他当作徐志胜,且那未婚夫无论身份背景还是身材仪表都非常的都会白领俊男感。导演在暗示真正的问题并非阶层偏见而在于你自个的性格长相!
日式小人物的生活,因为真实所以可爱。画面展开,一股乡土气息迎面扑来,难免唤起旧日一些回忆。系列第一部,渥美清饰演的这个阿寅还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倍赏千惠子女神范十足!
寅次郎系列的第一部。原来寅次郎的妹妹樱花在第一集就结婚了,而寅次郎爱上的第一个女人是笠智众主持的女儿,当然又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恋爱故事。
CCTV6佳片有约。平民喜剧天花板,一个经典系列的开启,浪荡子插科打诨哭哭笑笑闯天涯,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演员?一辈子只演一个好角色。渥美清饰演的车寅次郎早已成为一代经典角色,上译厂叹为观止的配音绝赞,模糊的胶片版带人重温那个简单淳朴的年月,寅次郎敢爱敢恨憨憨傻傻的可爱性格让人过目不忘,平凡的市井人情勾起多少人遥远的年少回忆……ps,永远可以相信山田洋次的年代喜剧,笠智众和志村乔两位大神的友情客串,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昭和电影的黄金时代。
说啥好呢,这是一部特别特别好看的家庭电影,其实也是一部特别的公路电影。虽然全程男主就没有在公路上行走,搭车的镜头,但在镜头外,你也会想象寅次郎总是出走,都去了哪儿,是不是真去了旅行,还是只是为了逃避,到处去流浪。作为一个著名的浪子,寅次郎总是把事情搞砸,但阴差阳错,又会因为他的善良,热情把坏事变好事,最后弄出一个圆满的结局。虽然寅次郎自己总赶不上什么好事,喜欢的人却跟别人好了,但这不就是人生吗。而且寅次郎从没气馁,总是对生活抱有希望。虽然他没钱没车没房,但他活得很快乐。作为系列的第一部,寅次郎从这里出发,他很年轻,妹妹更年轻,但却结了婚生了娃,渥美清的演技真是好,生动自然,有笑有泪,十分了得。
其实也没有多好看,但是拍了49部诶,的确是意义非凡,渥美清的出色演绎让我们感觉到寅次郎就像是身边的朋友。庶民喜剧,正因为戳中了我们平凡普通的人生而显得珍贵。寅次郎的爱情永远是悲剧,樱花开了又谢,时间走走停停,你我都是过客。
從頭看寅次郎,第一集未有往後的好看,但依然人情味濃郁真摯。從前就寫過山田洋次的《弟弟》是懷念渥美清,再看這第一集,婚宴的場面不又變奏地在《弟弟》重現了嗎?那種真與不矯飾,現在的導演真拍不來
第一部故事类似于小津电影,都是以女性出嫁为主线,不过山田洋次更接地气,喜剧成分占主导,当然也和渥美清的出色表演分不开,除了庶民喜剧的标签外,本片最大的亮点是室内戏的调度上,有限的空间内利用多人做出很漂亮的结构,也能看出山田洋次的巧思了。
继年初看完座头市之后今又开垦一超长寿日本电影系列。虽然只看了一集但不难感受到渥美清电影内外人戏合一的高超演技。
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入坑这个系列很认真的看了第一部,普普通通吧,感觉笠智众没有在小津里面灵性48集啊,看第一部其实不喜欢男主角这种性格的也许继续看下去,从点滴中觅得丝许人生吧
可以说是下料非常重的人物喜剧片了,又或者是丑角片,当然酸甜苦辣味道够劲,就像是泼水节一样,浑身的爽快,是充分调动感官的另一种电影,所以也证明可以一拍再拍的不停拍下去。渥美清令这个角色跃然纸上,注入了灵魂。电影虽无法面面俱到的呈现影片的优点,但也有不去遮掩的诚实,就像寅次郎一样,很真实的存在。
大长篇系列的首章,有欢乐也有温情,但终究不比山田洋次后期对家庭生活与亲戚关系入木三分的刻画。
#siff19# - 3 我不懂为什么我这么不喜欢日本电影的人还买了这么多场…… Taro is not a lovable character for me. Can’t relate. 歌还挺好听。
SIFF 17号上海影城第二场、对我来讲太无聊了点。 第一场黑郁金香也很无聊,但全程FOCUS都是地球球草阿兰德龙、下午是小津的东京物语4K修复、回到家才想起来,渥美清就是茶豚的原型啊、
1. 小吃惊,1969年拍摄的。2. 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可是这系列剧的一个必然情节?3. 真实不做作,本身就是艺术的重要力量和生命力来源。4.化妆有些粗糙,女演员的粉白过了自身肌肤,浮在表面。
就看了这一部。毕竟年代久远了。那个年代电影还是在反映社会的一些问题。两代人父子间的矛盾隔阂,而最终认错的是父亲,就这点中国估计再过一百年也不可能。亲情至上,寅次郎再怎么样妹妹和叔叔都会收留他,甚至他的小弟。反对相亲提倡自由恋爱。浪子再怎么样还是要回归故里的好。这几点跟如今的中国很像了,毕竟都半个世纪过去了,像一点也正常
原来过度夸张式喜剧这时候就有了,不过渥美清果然厉害,演得烦人却还不至于讨厌。婚礼一场挺有意思的,比寅次郎自以为是的搅屎棍行为有看头。还是会再往后看几部试试。
松竹4K修复,央视国配~寅次郎自带逗比属性...江户川(葛饰区柴又)的风土风情让人向往
看着很朴素很感人,很喜欢这次的配音,连父亲婚礼的独白也很感人,只是开头有点紧。音乐也很感人,很喜欢两首民歌一样的,一首妹妹,一首爱人,歌词如此可爱,唱出来也很好听。看完才知道是1969年的电影,真早啊。片子里能看到那个时候的日本的一些特征,让人想起那些影史里的日本电影,小津、成濑里看到的日本。表演真好,还有一些猎奇的趣味,比如笠智众的御前和尚是什么?照相时的表情,好有意思。还有一个“永远的女儿”形象。但也没继续深入下去了,没有那些批判性,但也很好。忙里偷闲看电影。
小时候电视上放映渥美清的寅次郎的故事,爸爸妈妈看得很投入,我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印象里…一张又大又方的冒着油的胖脸…体型敦实,说话大声大气,走路的样子也是土里土气,像一个容易激动且傻乎乎的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憨子!按如今的话说就是个自说自话的土肥圆。故事情节已经完全记不清了,因为不喜欢也没怎么看…毕竟,八十年代的日本电影电视剧里还有很多高酷帅炫的角色深深地抓住了我的眼睛和心情…不知道为什么,三十年后,突然想起来,觉得是个耐人寻味的角色和电影…据说这是日本最长寿的电影系列…那么是有道理的…已步入中年的我是打算从头看一次了…和寅次郎一起笑一起哭…✨☔️
1969年,寅次郎故事传奇的开始。特别喜欢电影的配乐,尤其影片开场加上寅次郎重回故乡的开场白,胸中就是会有一种感动。故事特别像之后的《弟弟》,寅次郎的性格十分不讨喜,让我这个天秤难以忍受。喜欢倍赏千惠子的妹妹角色,平凡普通善良,有一种极具亲和力的美感。难忘打酱油的笠智众和志村乔。
《寅次郎的故事》的开端,也开启了寅次郎被甩的悲情一生。寅次郎是悲催的,但也是幸运的,在之后二十多年的生涯之中,他把日本影坛的优秀女优都追了个遍。
世界最长的系列电影,1969年-1995年,在26年间上映了48部,让松竹映画电影公司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挺过了日本电影业最萧条的十年,也让人们记住了一个生长在东京的葛饰柴又,帝释天的水把他养大的寅次郎,疯疯癫癫的阿寅,他偶尔会回家,却又待不长,四处漂泊,就是他的生活,走在路上,便是他的人生。
男人真的很辛苦...为生活而奔波着劳累着,这就是人生啊。2.男人至死是孩子。3.好心做了很多错事闹了很多笑话。4.日本1969年的社会状态和城市建设已经领先其他亚洲国家30年了,阶层固化也已经坚如磐石不可打破。5.日本和尚也有家庭看起来没有任何违和感。
听说过寅次郎大名,然后今天终于开始看,据说这个系列拍了48部,还真够长寿的。一出场就让我想起了卓别林,明明身无分文,却总是打扮的西装革履,与卓别林不同的是寅次郎还有亲人牵挂,所以他总是要回老家看看。那张脸可谓是平庸至极的四方脸,不过比起周星驰电影里的八两金还是耐看些。寅次郎就是个有优点有缺点的小人物,天生的浪子。樱花出场的时候真是漂亮,实在没法相信这是亲兄妹。寅次郎卖书的时候吆喝声让人想起江南皮革厂,是有点功力的。山田洋次拍电影五六十年了,直到近年来还能拍出家族之苦,足可见功力一直不减。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各有风采的昭和美人,端庄明媚,完全没有后来的AV女优的感觉。看着日本60年代就已经过上了现代化生活,也难怪日本影视改开以后那么风靡。
渥美清、倍赏千惠子、笠智众、志村乔,这个阵容也太逆天了吧。志村乔出来短短几分钟,念了几句台词就把人给念哭了,果真是演技之神。寅次郎这个人物纯真得很复杂,无论用哪个年代的眼光看都是格格不入的人,游荡于尘世中,却又脱胎在世俗外,了不起,很期待之后的49部寅次郎的故事
高度还原了我们每个人身上Loser的点,然后笑一笑,十年少
相当长寿的一套系列影片,从60年代末开拍横跨半个世纪到2019年的最新一部,50年刚好50部。整套系列影片都极具日本民族特色,它就像一个窗口,通过它,我们能洞察日本社会这50年来所发生的巨变。寅次郎之所以受到日本民众的喜爱,在于导演山田洋次对其性格的细腻刻划。他是一个优缺点都很突出的底层形象,能和劳苦大众打成一片,非常接地气,三星半。
生活的激情,看的4k版本,忘不了那明晰金黄的画面,寅次郎和女朋友在马路工地上走路,路上的泥水,寺庙里幽静的环境,逼仄的棚户区,现代化的大楼,就像四纽市新建的王府井,让人大笑的剧情,普通人的温情与心酸,粗鲁的人,友情与亲情,让人蜷缩在那个梦幻般的小生活的乌托邦
第一部:寅次郎是个很让人讨厌的人,但你对他仅次于到烦恼为止,你恨不起来。无事生非之余,又充满着他个人理解中的率真与纯朴性情。一套西装与手提包如同“东方的卓别林”,尤其是近景拍摄,日本那时江户川柴又以及远行等地的风光。主题是回归与出走。回归了某个地方,还是不能安身立命,不能此心安处即吾乡,还是要再次远行。他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但又像是曾经的我们那般犹如遗失的美好寅女郎们都很迷人,其中不少极具复古美,美的温婉又不尽相同,这里的倍赏千惠子和光本幸子无疑都是美的夺目寅次郎的故事有50集,故事虽简单,但人情冷暖与自我成长(包括这里的,出走20年后在妹妹婚礼上,妹夫父亲八年后与出走儿子的致歉也是寅次郎对逝去的父亲和仍在的妹妹的致歉,少时好友冬子嫁作人妻而他也选择新的闲事并让她安好及忘记他)
7/10.故事很简单,蛮有人情味。有个地方忍不住吐槽,寅次郎离开家时妹妹才5岁,不怎么懂事的年纪;过了这么多年回家两人一见面却仿佛至亲,总觉得不合理~~
寅次郎,一个可恶又可爱的人物,一个经典的荧幕形象。是一出喜剧,是一出悲喜剧,是一出用喜剧讲述的悲剧。回味起来既让人会心一笑,又让人轻叹一声。
#第二部山田洋次# 昭和时代其实很少见这样平易近人的庶民喜剧。有些桥段太过了以至于看着有点尬,比如寅次郎带妹妹相亲时饭桌上讲的那些不上台面的话。总体来说寅次郎这个形象还是塑造的很成功的吧,令人心酸又好笑
庶民喜剧,里面的插曲和演歌对我来说简直是太好听了,倍赏千惠子饰演的妹妹真是好女人啊
这么弱智的剧情居然把我看哭了,手贱去搜了一下合集,发现寅次郎已经去世了,更加伤心了。山田洋次在1969年拍摄的寅次郎故事系列的第一部,还带有明显的左翼风采,2016年当他开始拍《家族之苦》系列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意识了。山田洋次的喜剧电影为何能打动人,因为没有意淫。我想沈腾大概他理解不了这种高级戏剧。总觉得寅次郎的风格很像北野武,那大抵也许是后者模仿寅次郎呢。寅次郎有他的讨厌之处,但有一个寅次郎这样的大哥会很幸福。
1.山田洋次第13部。难以想象,这竟然是69年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当时的风气。2.寅次郎开朗外向的性格,面对事情,以真汉子的作为。毁掉它的就是呢不能持之以恒的秉性。3.时隔八年重见小儿子的婚礼,触碰心爱之人的手,歌唱行走在夜路。4.“从我的屋子里能看见さくらさん的窗户、早上起床就能看到。你揭开窗帘打呵欠,整理被褥。在星期天你快乐的歌唱。在冬夜,你一边读书一边哭泣。在工厂这三年。我都很享受能与你见面的每一刻。这是我三年期间唯一渴望的事。”
日式小人物的悲欢,有缺点又很可爱。除了故事本身,还可以窥见60年代末经济腾飞时期日本社会的风貌
一段时间集中看了山田洋次的电影后,从惊讶到佩服再到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用同样的班底、近似的主题、简单的故事,但都能拍出隽永且回味无穷的故事的?我非常怀疑同样的本子交给别人来拍会变得异常乏味,亦或是很难拥有如此力量感,那么抛开剧作(演员表演肯定无法抛开,也确实很加分),那肯定还是要归功于山田洋次本人的导演功力……太强
中国也经历了这个阶段,只不过来的晚一些
以为没看过这部系列剧的其他剧集,仅仅是就偶然看到这部戏的观感而写。作为不了解任何剧情和背景的白目观众,这部剧给我的感觉是平实但略显乏味。从影片名字可以看出该影片主要是将男主的故事,但从本部影片来讲,剧集过于琐碎,对男主性格的刻画比较明显,但总觉得1个半小时的影片我都没抓到重点。不过60年代末拍出的片子,年代感很强,当时城市的风貌值得一看。
不搞研究的话,真的不想再看这种老片了,山田洋次还是拍武士的那些好看点。
寅次郎在见到主持女儿和未婚夫在一起的时候,自己的草帽闪耀着绿色的光芒。后半段渐入佳境,“我爱她爱得要死,但是我连她的手指头都没有碰到。”
上中初时,每到周三晚上都会有疯疯癫癫的阿寅出现
笠智众萌呆啊~寅次郎真是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啊
4K修复 突然联想起风柜来的人片尾那段“做兵大拍卖 三卷五十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50420243/17140111822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