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德国7.4分奇幻爱情《温蒂妮/乌丁娜》

2020德国7.4分奇幻爱情《温蒂妮/乌丁娜》

《温蒂妮》介绍

名称:温蒂妮

别名:水精灵之恋(港) / 水漾的女人(台) / 乌丁娜

主演:格洛丽娅·安德雷斯·德·奥利维拉 / 葆拉·贝尔 / Enno·Trebs / Julia·Franz·Richter / Bita·Steinjan / Christoph·Zrenner / 雅各布·马琛茨 / 拉斐尔·斯塔霍维亚克 / Stefan·Walz / 安妮·拉特-波利 / 弗兰茨·罗戈夫斯基 / José·Barros / 玛丽安·扎瑞

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地区:德国

年份:2020

语言:德语

时长:90分钟

分类:爱情片

《温蒂妮》剧情介绍

影片设定在当下的柏林,女主角温蒂妮是一名城市发展局的顾问。她的现任男友忽然提出分手,此时一个古老的诅咒似乎正要应验。中世纪的传说里,温蒂妮是水中的精灵,倘若与她们结合的男人背叛了她们,她们就会杀死男人并回归水中。电影的女主角想要抵抗这一诅咒,故而离开了柏林。此时她结识了克里斯多弗,一名在德国西部水库区工作的工业潜水员。两人相爱。不久后克里斯多弗察觉到,温蒂妮似乎在逃离什么,感觉受到了背叛... 《温蒂妮》是导演佩措尔德计划的“元素精灵三部曲”的第一部。接下来的两部将分别涉及气精灵西尔芙和地精灵诺姆。

《温蒂妮》豆瓣热评

  • 欢乐分裂

    升级版《过境》,变奏体《耶拉》,短短90分钟内完成一个高度凝练的绝妙故事,掌控力令人击节。有限体量内达成微妙与含混结合的时空转换(系列前作标识性元素之一),精准叙事节奏引领的规整结构对应(重复场景&不同视点运用得太妙,幽冥感丛生),流畅漂亮,既富隐喻,兼具可看性,佩措尔德正式成为心水阵营成员。一座城市的往事与未来,水底的古老神话是历史幽灵的显形,现代都市景观则是现时幻想的截肢,城市的沧桑宏大与情感的幽微糅合甚好;两段时空的“逆序”对应鱼缸破碎的灵光,堪称专属电影的奇妙魔法时刻——时间可以颠覆或重来,可以倒叙或暂停,可以海枯石烂,但唯独心动的瞬间,确确实实在那一分一秒发生,循着心跳的律动节拍就可以找到你。最后一个主观镜头过于凄美。

  • 嘟嘟熊之父

    如水晶般闪烁而易碎的都市传说。沉醉于佩措尔德叙事中令人扼腕的错拍感,爱人消失又重现,相遇如前世爱过,温情离别后的质问,不欢争吵后的意外,死亡后苏醒,遗忘后回忆汹涌而来。上一时空的阴云始终以虚拟形态盘旋在当下,又以实体形态躲藏于未知的角落,如那些柏林地标从历史中穿行而来,裹满尘土又焕然一新。迷人的幻境感不依靠单个影像内的充盈,而是在剧本的场次与场次之间形成遥望的共振,镜头里的人物状态永远先于语言和行动,如同事件发生前早有预感。和现实一样,所有的不幸降临之前,我们一定早有预感。

  • 舌在足矣

    古老的传说,几经变迁的城市,在佩措尔德的镜头下塑造出了这样一部充满着神秘与浪漫气质的影片。好几场堪称神来之笔的戏相信在电影节结束后仍然会让我回味。同样是关于水的爱情故事,比《水形物语》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 文森特九六

    流淌于现代都市中的古典呼吸,暗藏在每一颗灵魂深处的执念神性,潜移默化,我们是聆听者,也是经历者,并逐渐成为信念者。未能长成高于传统的进化样貌,却也包含着深厚丰满的美学底蕴,那是时间洪流中冲刷了千百年的动人肌理,浮现在你我的每一次心跳、回眸与拥抱里。殉情和爱恨间是触碰传说的永恒迷局,佩措尔德通过灵动微颤的影像之舞,带领观者见证奇迹的拯救,与忧伤的分别,那是银幕上对恋人的呼唤,并将这段咒语,传递给银幕下无数忘记珍重的精灵。

  • alain.proust

    看佩措尔德的乐趣在于,看他如何将元素精灵这类巧思在爱情故事中落地下来,于是看到柏林建筑的模型与流转于真实柏林街巷桥梁间的回忆频频产生叠影,或者是,潜水员模型的摔裂略显笨拙地预告了潜水员的灾厄。其实,除了杀死前任是在回应温蒂妮的神话之外,整个故事都不妨被视作《海的女儿》的变形,小人鱼扔掉本该用来刺杀王子的匕首跳入大海化作泡沫,和温蒂妮没入深潭有着同样的力量:至高的爱是爱他人,我的心脏不应在你的手中有任何一次漏拍,因此爱必然呼唤牺牲、呼唤死。

  • 玉娇龙

    建筑是一种功能性假设,是将人们的期许变成触手可及的存在。爱情是一种即时性谎言,是将对方的凝视变成虚无缥缈的残骸。期许一旦被打破,时间和空间自然会赋予建筑最新的意义。凝视一旦被干扰,呼吸和心跳自然会显露爱情最真的谜底。想不到一个本该充满神秘的爱情神话传说,竟然会是如此的空洞而乏力。如果爱情可以简化为两双漂浮的手和一些散乱的凝视,那么苍白就是它最好的注解。做为崇尚感知的作者型电影,佩措尔德成功的让观众的感知力变得麻木,除了影片中段的惊魂一瞥,只剩下轻灵的古典钢琴与沉重的呼吸声,再无其他。试想如果导演把取景地换成花果山,女导游爱上美猴王转世,丰富而细腻的人文地理风情讲解,再加上一个美猴王手办,这部《爱的猴王》会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吗?并不是所有的诗意都值得赞美,尤其是当一首爱情诗,感受不到爱情的时候。

  • 哪吒男

    风属於天的 我借来吹吹 却吹起人间烟火 天属於谁的 我借来欣赏 却看到你的轮廓

  • 蒙奇D

    不了解点欧洲传说的话,这片就是一部奇怪的灵异片。温蒂妮在中世纪的传说里是水精灵的名字,她会杀死背叛自己的男人然后回到水中。女主本来想抵制住这一诅咒,结果还是跌入轮回。咱们也可以拍一部女主叫嫦娥的电影,特别喜欢兔子,和男主爱得死去活来,但最后还是要回到月球上去。对老外来说也是一部奇怪的科幻爱情片,保证看得云里雾里。我只是好奇豆瓣给高分的被感动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个冷门的中世纪传说吗?

  • Peter Cat

    短小、简洁、素朴,几乎没有赘笔,完美像一首马拉美短诗。佩措尔德奉献我们时代最纯粹情节剧,也或许是他最完美最巅峰作品。

  • 翻滚吧!蛋堡

    破碎的鱼缸是开启神秘世界的通道,口述城市历史让奇情灵动的故事得以植根于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此消彼长的爱情也因为心跳漏拍渗入记忆,荡漾出超乎理性的层层余波

  • 海带岛

    三层文本:民族神话、城市历史、个人爱情。温蒂尼穿插在三层文本中,在神话中是水神,在历史中是水下桥梁上的名字,在爱情中是突然出现、意外消失又始终萦绕的爱人。最为美妙的一点是,Undine传说中是透明的,幻肢般的,又危险而存在感惊人的。其实这种规整的分析会让这部电影变得有点无趣,打动我的地方是她站在柏林的模型前去讲述这座城市被规划起来的过程,她问“柏林的起源,在河流的下游,谁能指出我们现在在哪里呢?”在那一刻,过去和现在重叠,爱和城市重叠,时空重叠。她说,建筑的样式将追随着功能,曾经的宫殿在21世纪变成了展览馆,神话在今天变成最后一个注视着爱人摇曳到水下的主观镜头。我的天啊,我竟然想起莉拉对《埃涅阿斯记》的评价:“假如没有爱情,不仅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枯燥,整个城市也会变得无聊。”我爱这片儿

  • 胤祥

    #70th Berlinale#主竞赛影后+费比西。作为重述水之精灵温蒂妮神话的现代版本,影片还是相当有想法的,神话原型中的基本情节要素都具备了,把这个神话故事放置在当代柏林并编得还算圆,确乎是[过境]的思路一脉相承,但并没有[过境]那么震撼人心的历史错位的眩晕感。虽说情节剧拍成这样算是有作者风格,但是跟滨口龙介一样,真的吃不下……

  • 帽子里的兔子

    秘密的电影。河流这一形象是变化和不变这两个对立特质的综合体,也是渗透柏林(片中有提到原意为湿地)这个城市的时间和空间的深层肌理,这些特质在Undine的两重身份上得到体现。她在神话与祛魅两种力量之间摇摆——在那个咖啡厅里,她听到潜水者雕像呼唤她回归她的神秘特质,而最神秘的事情也恰恰在此时发生了:爱情。Christoph作为一个潜水者,他展现的运动趋势与Undine正好相反:从陆地到水中、从表层到深层,这似乎使他和Undine的关系笼罩了一层隐喻意味。对秘密的探寻是危险的,最终我们看到,探索者终究还是回到了岸上,而城市也退回了她曾经栖居的阴影中。

  • 何阿嵐

    我醒來時每一下呼吸都為妳而生,對妳的愛與忠誠的明證,因為我們如此同步,親近,佔有著我的靈魂,愈發愈深,過早預告了的危機時刻常常提醒,但妳總是教我無法自拔,悲劇看來是早已命定的,以至背叛與傷害都是如此這般地發生。相愛的人連聽著過氣流行歌也有趣,連演講的話都可以變得甜蜜,記下與妳共處的每時每刻,怎會不珍惜妳所給我的。想見你,而至無法穿越命運的作弄,無法相逢,自此的分離,竟然與城市的命運重疊,只能在太虛幻境中相見,還是每段激情的生死都如此似曾相識?有沒有解咒的可能?沒有Paula 的臉孔確實無法成立的電影,細緻的美人臉掘強又情深,她啟動對柏林的愛對浪漫的相信,Stayin' Alive。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複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這位水精靈何嘗不是另一位杜麗娘?乃可謂之有情人耳,夢中之情,何必非真。

  • 乍暖

    8.5/10。电影本身就像里面那首钢琴曲,典雅精致并带有丰富的解读空间。和《夜以继日》一样归属于恐怖爱情电影,都强调了水的意象,不同的是《温蒂妮》更外露和直接。电影拍出了爱的利用和冷漠。仍是有情节驱动刻意的痕迹,如双方的两次追车和死亡,但已足够吸引人。不喜欢的是将柏林历史与建筑凝聚在这段爱情里,有点强行。(鱼缸破碎的一瞬间美到惊呼)

  • 南悠一

    3.5. 一出都市暗黑童话,水上现代世界的爱情与背叛,水下依稀可见的历史遗存,柏林人走到今天,在历史的废墟上重建了新的城市,却根本无法与过去和解,历史是纠结的水草,越来越幽暗,越来越不清晰,缠绕在他们的身体和爱情上,就像这座城市带给他们的寓意,你可以好好讲出它每一座现存建筑的历史,却尚不能追溯它具体的开端。对于大多数导演而言,无非是堆砌伊们的才华,堆砌得越多越厉害,但是对有才华的佩措尔德而言,是相反的,他需要放手,需要拿掉自己的才华,让自己不那么工整,他只有放纵自己的时候,才有了那么一点纯粹的真诚。

  • 亵渎电影

    还是没忍住,看了现在的早泄版。剧作的结构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巧,导演在技巧上也有意配合影片整体的风格在克制,但男女主角前前后后各自的重头戏里,用了相似的镜头和机位,却带着完全不同的情绪,同时做出了故事巧妙的结构,足见导演的功力。片子太精巧了,没有一丝赘肉,就讲了这么一个深情的爱情故事,虽然不如《过境》那般惊艳,但可以看到这位技巧型导演在自己的作者风格上已经非常成熟且个性化了。

  • 影君子

    过境原版人马,讲述一个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结局虽然很好,感觉有点草草收场...

  • 把噗

    一份说明书的结果是影像文本化。《过境》有多惊艳,《温蒂尼》就有多失望。

  • HarperDie

    温蒂妮是水的精灵,背叛她的男人,终会被她杀死,她也会因此回归水底。而现实之中的男女情感远比此复杂的多,孤单的个体彼此湿润,一次次碰触,最是温存。或许温蒂妮的命运终会是场轮回,可只要有一次的悸动,便可寻获爱意的浸润。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解构情感的大成之作,不动声色,暗流奔袭。葆拉·贝尔的每一次呼吸,都让她更逼近德国最优秀的女演员。

  • 木卫二

    水族箱与水库,城市模型与统一后的柏林,东西德与半精灵半人的神秘奇幻爱情,伤害与背叛,重生与毁灭,不只是传说文本或男女爱情的现实纠葛那么简单。

  • Hownán

    在21世纪荒废的城市中心建筑18世纪想象中的幻肢。Petzold+Beer&Rogowski+Ólafsson不会让人失望。

  • 梵目

    养成一个良好生态系统的草缸是非常下功夫的,就这样被毁了,暴殄天物啊。

  • 单机模式

    4.5 Undine工作的博物馆就在柏林的中心,Am Köllnischen Park 3,当你用两只手指按压google maps,缩小柏林这一狗狗头地图,就像湖底Undine的名字或者你曾经爱过人的名字,藏在水草和波浪下慢慢荡远 Aber in der Mitte, für immer.

  • 刘二千

    Petzold颇为机巧地暗度陈仓,以一段白日见鬼般的爱情小品来搭载后冷战时代的城市-国族(再)发明。借助水宁芙这一交汇点,他不仅使Undine成为外在记忆术(历史学-博物馆)的肉身化,更展示了这一发明在理性与激情、色情与暴力间的双重摆荡。Paula Beer的迷人气质正来源于这种极性摆荡。Undine潜入水中,Christoph回到阳间,两人自此连接起整个柏林-德意志历史。

  • vivi

    人的记忆就像城市的风貌,远近的人事,新旧的建筑,相互交错和映照,一时之间什么都成了幻象。

  • 圆首的秘书

    鱼缸碎裂两人双双倒地身上缠着水草扎着玻璃染着血点的那一刻,真的是倒吸一口气,可能整个电影节过去,就是在等待这样一个魔法般的瞬间。这是一个在真实的柏林不可能发生的故事,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比《过境》更加微妙、令人难以察觉的异样,这也是它的成功和非凡之处:佩措尔德就是让人站在现实与想象、理性与激情、凝固与流动的刀锋上,完全浸入他的讲述和他的爱情。

  • Ada的B计划

    3.5,仍然情节剧,但有着导演所未有过的精炼,几个简单场景不断反复,情节和空间的联系得以建立(同质于女主角的职业)。可惜,超现实的连结还远未是直觉的,笨拙。

  • 踢迩达

    #Berlinale20-27 两星半。如此奇情的小言剧情设定(一柏林女子溺毙前男友,致植物人现男友苏醒,一命换一命)实在是入戏无能。命中注定我爱你,变成水仙永相随。另外这个片子应该过不了Bechdel测试吧。

  • 路德维希.de

    佩措尔德的新探索,在历史与当代、神话与文学文本(巴赫曼的Undine geht)之间写入自己影像风格的尝试。这个新的佩措尔德太过多愁善感,这个爱情故事太中式,然而叙事和影像的力度还是在那里。看完的感觉像咬着一个未解冻的泡芙,里面的奶油还凝固着,甜,硬,冰凉。

  • language boy

    4.0+《温蒂妮》就像诗,叙事和配乐恰配温蒂妮的水精灵形象,充满触人心弦的神秘色彩和宛如水波般的舒畅,可能是爱情片看得太少,被男女主起初如胶似漆的热恋情形所深深触动(单身狗和失恋者请斟酌观赏本影片!!!),原来日耳曼人也能如此浪漫,人物充盈的情感使人仿佛置身其中,第一次看电影感受到心如刀割,光光是“扣人心弦”四个字导演已经做的十分完美。这部作品与其说是写给柏林的情诗,我看到的却更多是导演对柏林未来的期盼,人类对爱的坚守,对生存之地的建设……议论文写太多了,再用这种拙劣的文笔写下去简直污蔑了该影片唯美的味道……

  • Paco

    我的近况导致我以温蒂妮前男友的鬼样轻松代入了这组五人关系。佩措尔德没有邀请我的意思,但还是代入得悲喜交加。有关如何奇幻与如何复古,在和《水形物语》的对比下极具启发性。幸好特意补过了《不死鸟》,不然很难辨认这部刻意为之的糙,或者说去工业感——旨在生成对立于奇幻与复古的当代日常语境。但感觉整体还是很欠打磨,示范意义高于完成度。无论如何,佩措尔德是探索陈旧高概念新玩法的当代好手,值得更多关注。

  • Mrs. Quixote

    我可能本身就不是这种 fable 的受众、看水形物语时也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并get不到编剧试图将一个温蒂妮的民间传说融入柏林这座城市的意义。女主的职业很有梗、可是在这部电影里的意义是?其次、如果我是一个不知道(事实也是我并不知道)温蒂妮的传说、那么这部电影的剧情在我看来就是完全不成立的。有城市模型、但导演也只是肤浅的把主角们亲自走过的街道+模型混剪在一起、一点意义都没有。最后、前半部分的主角是温蒂妮、她消失后就转换了视角、成为男主去寻找她、总觉得这个视角的转换有点别扭、总之就是没有之前别人吹的那么好、唯一能够打动我的就是导演足够细腻地描写女性心理+电影配乐的使用还算打动人、除此以外我是真的欣赏不来 ‍♀️

  • TWY

    佩措尔德凝聚力最足最精炼的一作。

  • LORENZO 洛伦佐

    一首写给柏林的爱情诗,太美了,寥寥数笔,便把水的意向推出银幕,浇灌在人身上,让人不由自主随着人物漂流激荡。可能是今年最好的爱情电影,也可能是导演+演员+剧本巅峰状态的天作之合,仿佛去年的«冷战»。默默想起了一个人几件事,就在影院里流了泪。

  • 寒狐传媒

    3.5星。爱到魔幻。参考影片《水中仙》

  • F.

    情感会流动,真正的爱情却始终停留原地,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也从来无法向其他人解释。城市历史的讲述者来自原始水域,水下建设者来自城市陆地,爱情的新生从水中来,在水中延续,波光粼粼。

  • 二十二岛主

    柏林第15场主竞赛。确实好,而且是抱有很高期待后仍然心悦诚服的好。它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爱情的本质做了精妙且简洁的注解,我喜欢这部和《眼泪之盐》,是因为它们都抛去了很多华丽浮躁的东西,平心静气地与观众讨论,同样可以触达爱情与男女关系的内核。二是在奇幻电影难有新意的当下,佩措尔德能在不改变传说故事内涵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思考,使得这个故事重新焕发了活力。拿不拿奖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时代还能看到这种不做作的诗意化表达,已经难能可贵。

  • 咯咯精

    感觉我和Petzold互相抄了Vortrag作业。为啥这个HF厅我没去过…好想nach Undine的房子啊!水仙救命。本来还期待这部成为新的柏林电影的,这么纯情算了吧,等等亚历山大广场吧。

  • 丁一

    热恋男女不睡懒觉,抓起衣服去追赶火车。热恋男女不做爱,光着身体讲述城市变迁。热恋中的男女,能感受到心跳漏了一节拍。美人鱼变讲解员,讲述沧海变桑田,讲述皇宫变广场,讲东德西德变为一体,讲述为了爱情变成泡沫

  • 十二辰

    “各种本原都有自身的消融,土有尘,火有烟。水的消融更完全。水有助于我们彻底地死去” 目前看到的最喜欢关于水的影像了!

  • 猫奴十二年

    佩措尔德的电影整体情感深度都偏弱,故事核的创意是最大看点,但也仅此而已

  • blood orange

    第一部五星 有新鲜感 导演佩措尔德代表作《过境》《不死鸟》《芭芭拉》…这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爱情故事 在探讨爱的变化与再发展 在探讨爱的一种不可能性 而传说的背景也与柏林这个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有着深厚的渊源 整片时空感很强 声音有效传递情绪 情感暗流涌动 婉转迂回…PS:Berlinale70|最佳女主角|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大爱鱼缸破碎那段 看完特别想拥有那个水航员

  • 哼哼.floweray

    钢筋水泥的苍穹下我们踽踽独行,汇流成行尸走肉一面挣扎,一面妥协一面呼唤,一面静默忘了仰头看天,所以与天使擦肩而过忘了俯身戏水,所以与精灵咫尺天涯不再相信童话,童话在眼中融化不再相信爱情,爱情在世界蒸发成年啊人类啊自私啊

  • Ou

    最好的段落是两人头顶头走在路上,像是双生的精灵。传说通过职业生硬加诸于两人之上,未免过于松垮。

  • 西楼尘

    我是沾了水便能获得神力的妖精,你是断了腿仍能拯救爱情的人偶。让我们在鱼缸里畅游,在水库里栖居。你用爱情拯救再世为人的我,我用神力报答溺水僵死的你。若我的心跳漏掉一拍不是因为你,若我们的爱情是用18世纪的样式实现21世纪功能的欺骗,我愿意沉入湖泊,让你生生世世在水底凝望我传说里的名字。

  • 徐若风

    《过境》的超高配版。在一个时空里就演出前世今生的浪漫触电,整个概念又在模型、重复、建筑理论中达成进一步的时空叠合。一切都简洁到了完美的地步。

  • 寒枝雀静

    A / 心跳停拍的时刻又岂止海报中那一瞬呢?当人物被唤回某个记忆中被凝定的空间时,她的神采都被这一滩记忆的泥泞所黏着。而这“当下”便成为无限地向过去与未来漫漶的水流。或许城市空间的物象轮替同样如此。城市的“性灵”与人共融,但历史中试图以复制记忆来唤回认同的权力话语却始终在遮蔽着“性灵”本身的涌现——佩措尔德抓住的幽微之处恰恰是这被分裂为两面的城市与爱情。以波纹与泡沫抵抗这一伪善的复归,这是对不断“过境”又永恒停滞的“当下”的何等自信与深情啊。

  • Lycidas

    Competition 两年后实属狗尾续貂。没什么要求就想嗑个cp还嗑了一嘴玻璃渣。

  • frozenmoon

    对于不了解这些传说的人来说,很多时候觉得一头雾水。

  • 仲夏之门

    3.5,延续佩措尔德钟爱的复调结构,借了神话叙事的底色来装点这则当代爱情小品,围绕核心意象“水”延伸出一系列要素(鱼缸,潜水员,泳池),解说员(历史报幕人)和中古精灵的身份并置,情感在柏林城市空间中的滑弋和漫步,微观模型对个体场景回忆的映射,这些互文笔法都很对,唯独衔接少了口气,导致凝练精巧有余,也不乏解读空间,却又始终在脱离感性直觉、高度依赖编剧视点的轨道上推进,诸如”心跳漏一拍”的设定亦稍显呆钝。《过境》中因语境断裂产生的动人舞台感在这部失效,磨损了内蕴的灵性和神秘色彩,多少还是有些可惜。

  • woodhead

    #Berlin2020·14th film# 主竞赛最爱之一!温蒂妮作为博物馆里解说柏林城市发展的解说员,这一设置高明而富有深意,为其得以同时用两种方式:通过解说(无形的言语)和通过模型(有型的实体),去触摸柏林的历史脉络和城市肌理。陆地上的印记被时间的更替抹去,水底的遗迹却获得永恒,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神话中掌管水灵的温蒂妮即是柏林的幽魂,在水缸爆裂的那一刻,与汹涌而来的历史达成某种共鸣与同化,而后又通过自我的献祭,完成爱情/历史的复归。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剧,佩措尔德成功地把水变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穿透现实与神话的媒介。

  • Annihilator

    4.5。Petzold作品与传统「情节剧」定义的相似点,只有故事蓝本而已。最明显的区别是:传统的「情节剧」,其叙事的根本动力永远是戏剧冲突(情节牵引叙事),其对观众的吸引力正源于此;而Petzold的作品,情节虽仍是重要且主要的一环,但其根植于影像(而非文本)的高效叙事系统,却使作品脱离情节之后仍具备十足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刻意的情节设计所带来的间离,有效增进了共情的联结。本片比前两作更为优秀,在于Petzold不仅延续了他对氛围的掌控力、对微妙情绪的捕捉(譬如每部作品的绝妙开场),而且大幅增加了文本的留白(释义性台词、动作的缺席)并以物件/事件/空间的反复来填补,某些时刻甚至走向了情节剧的反面。可惜仍试图以现在-历史、现实-传说的肤浅互文为作品增色;不敢庸俗到底,终究不能如「夜以继日」一般大俗大雅。

  • 小A

    非常精彩,只要佩措尔德这口气还在,德国电影就不会死。高度凝练的电影语言,精心设计的情节,深沉的冲击力,即便是诉诸神秘主义的佩措尔德,还是一如既往会讲故事,真情实感。好像是第一次听佩措尔德用这么多音乐,巴赫这首改编Alessandro Marcello双簧管协奏曲的钢琴曲幽怨哀伤,太适合影片的情绪。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068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