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英国7.5分剧情《边缘状态》
《边缘状态》介绍
名称:边缘状态
别名:流亡边界
主演:格蕾丝·奇尔顿 / 夸贝纳·安萨 / 卡伊斯·纳塞夫 / 埃莉·哈丁顿 / 西尔维·弗诺 / 豪尔赫·吉迪 / 维卡什·拜 / 肯尼斯·克拉德 / 雷蒙德·梅恩斯 / 奥拉·奥雷比伊 / 桑吉弗·科赫利 / 卡梅隆·富尔顿 / 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 / 刘易斯·格里本 / 埃米尔·艾尔-马斯里
导演:本·夏罗克
地区:英国
年份:2020
语言:英语
时长:103分钟
分类:剧情片
《边缘状态》剧情介绍
故事是对在苏格兰岛上等待庇护的难民的一次另类观察。 它聚焦于一位背负重担背离祖国的年轻叙利亚音乐家奥马尔。《边缘状态》豆瓣热评
难民故事套上英式冷幽默的壳,用厄乌德琴(这琴挺好听的,土味摇滚啥的)外化叙利亚人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向往。一上来就明示难民导致欧洲强奸案上升啥的,我还以为是劲爆右翼影视,后来渐渐转变到揭示难民悲惨过往,难民制度僵化不人性的左翼老路上(不然戛纳肯定不敢选),结尾积极向上可以接受。有几个梗挺好笑的,台词也有点意思,男主和家人吵架说I have to accept a war in my country but I don't accept war in my family,漫不经心带出故事背景啥的。如果能加点考里斯马基那种摄影美术风格就更好了。苏格兰英语比难民英语难懂100倍。。。
据说福茂喜欢,我妄自揣度一下原因:“人物近景构图很肖像,室内的人物走位则很后印象派,很多场景的光线也保持了油画的方法,几乎就是从法国取材而来的视觉风格,法国人想不喜欢都难。”印象派画家用技巧和画笔发现底层人物之美,导演借来了这一层意义,用这样的镜头描画难民。因此,它依然要被看作白人世界内化出的一种视角,并成功规避掉了很多白人视角的不适和可疑之处。(以上仅直接观感,未必属实)
I used to be happy before I came here. 移民题材套这个风格确实很limbo,卡在边缘中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很是割裂,最后虽然画幅伸展,可惜主角已经被困太久无法释放。罗伊安德森不是摆固定机位就能摆出来的,阿基也不是放冷幽默和冷空气就能速成出来的。
都在说这部电影中的难民题材并没有像其它影片一样讲的苦大仇深,虽然这部电影在叙事方式上轻松了很多,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看这些边缘人物的边缘状态,但是未来怎么去看待这些边缘,也是一个拭待解决的问题
果然是很多其他作品影子,整体状态还挺独特的。
这就是今年福茂一直在推的那部戛纳系热门新片,确实完成度很不错。没想到难民题材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打开,导演拍的还挺可爱的,可以看到好几个名导的影子,都是很愉快的联想。作为新导演作品,片子很成熟,几条叙事线索都结的很工整,起到了功能性该有的作用。
2.5,这啥乱七八糟的~唯一亮点是和哥哥通电话的设计。
2020多伦多Day3 | 开头的那段跳舞教学真是太妙了,简直让人拍手叫绝!剩下的全片导演想表达的很多,但是男主这条线过于单薄,节奏又很慢,有点支撑不起来。几个难民buddy的形象都塑造的不错,超市的大叔也非常暖心。黑人小哥冻死的那个场景很震撼。只是我一直不明白为啥男主每天要拎着他的乐器往外跑。
之前看过一段video essay,讲两位安德森的相似性,这部电影视觉上就是两人的最小公倍数。Andersson(人物机械的动作表情,室内景深调度)和Anderson(大头贴式特写,横摇和中线对称构图)的融合,加上Channel4式剧情里的odd people。所有的似曾相识在结尾消解,画幅骤变让人一下子起鸡皮疙瘩,打光像梦一样温暖。由笑到哭的情绪变化是今年最令人难忘的一次观影体验。/还有比两个黑人难民在苏格兰争辩老友记双R恋“We were on a break”更怪异的事吗?
英国人总算懂得幽默了。难民话题,有温情和隽永的细节
6.5 停滞状态下的难民生活,“僵直”式冷峻的镜头设计是有趣的,但拍着拍着就情感过剩了,形式的处理也在随机脱离故事。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仅仅运用摄影(构图)提供困境的场景,而没有通过荒诞的表演展示出脱离困境之法,这是《边缘状态》与《伊比利亚的派对》相似点,又是与《必是天堂》的区别。事实上,讽刺只是一种手段,而非一种(目的)语言。一年之前,乐观的以色列人还在依凭《同义词》试图以「身体性」撞开西方世界的大门,现在看来,处于核心位置上的「殖民教育」在这所全球化的难民营里是失效状态,同学们已经厌倦了这种《老友记》式的自嘲和搞笑,也羞于在这种每天都引起争端和冲突的语境里「弹」论自己的艺术,因此,留学生都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每个人都想「退群」回到曾经的《边缘状态》里去。最终切回自己「母语」的男主角登上了展示自我存在的舞台,优雅地完成了一场自救式表演,他富有韵律的琴声能为蔓延着保守情绪的西方世界带来新的活力吗?
伤痛撕裂的哭泣离别,引人发指的恶行…那属于其它电影,其它故事。这里寄情于音乐,消遣着彷徨心绪,始终在等待着。拥有超脱于同类题材的风格传达迅速吸睛,也不再停留于宣讲式的任务完成与命题…这种别致十足惊喜,也刚好和可能被诟病于“不够亲身观察”的作者十足的搭。
Aki,Roy Andersson,Ceylan。人物狀態好,前部分並無外露的情緒,隨時間推移也逐漸見底。導演先後帶過了種族、宗教、性別、文化衝撞等許多議題,一開始並不知道該說這是散漫還是周全。但看完明白,一定該是如此的。在自然法則與社會法則面前,人們只能用感性去應對這些成文之事,看似潦草難以解決,卻十分真實。與陌生人的互動,再誠摯都脫離不開關於生存資源的競爭。停下來吧,為了「真情和自我在何處?」而感受唏噓,停下來吧,彈唱一曲家鄉的歌謠,聽一聽記憶裡面的風聲雪聲,並鎖起這種感覺。把「人的可見的情感」與「無形的不可見的規約」平鋪一起,雖缺少議論焦點,卻有詩篇中常出現的「駐留」之意,讓我覺得如此便是好的展現。客觀如同鏡面,親近如同在場,這是關於人類歷史的寫實紀錄。
苏格兰的边陲小镇风景如画,叙利亚的青年亡迹天涯。切尔西的足球梦暴尸荒野,乌尔德的琴弦难以拨动。年少时湿枕而眠,长大后却无泪可流。祖国笼罩着战争的阴云,但难民的母亲却不允许战争在家里上演。从中东到欧洲,远隔的不只是山川湖海,还有无家可归的彷徨。
3.5 难民故事,气质冷峻,构图有趣,空间构建的很好,看久了有些许乏味
一个叙利亚难民,跋山涉水来到人口短缺的苏格兰小镇,看起来互补实则格格不入,逃往异国他乡的他,就像逃往北上广深的小镇青年,怀揣着着梦想,最后却沦为打工人,处于留不下也回不去的边缘状态。实在太喜欢这种一边致郁又一边治愈的感觉了,导演简直是阿基+多兰的超强结合,方形画幅将所有角色紧紧包裹,连动作表演都木讷得慢半拍,给人一种困在此地的感觉,除此之外导演还用琴声比喻困境,当人没有了过去的生活,琴也发不出过去的声音,所以最后男主肆意地弹奏着,画幅一点点打开,所有情绪全部倾泻而出时,我的眼泪就像是水做的,根本不够哭。
Cannes2020片单入围。9分。看完才发现导演是当年圣塞系[皮卡德罗]的导演!风格还是延续的,在塔蒂-罗伊·安德森-考里斯马基-苏雷曼这个脉络里还是做得挺到位的,构图其实还有参考帕夫利科夫斯基。从这个角度写难民也是特别新颖的(叙利亚小哥弹不了琴这个点可能也是来自[冷战])。风景的用法则有点冰岛新浪潮的意思。正常年份本片稳稳的一种关注,而且肯定有奖。变画幅那段也说明现在画幅也是标准的视听语言技巧了。
#2020Cannes68/100琴声从发不出声音到重新演奏,叙利亚那边家人的态度飘忽,身处荒郊的边缘状态,画幅变化,寒风凛冽的阴冷氛围,镜头由飘动的草堆向电话亭转颇有意味,所及之处困境难离。难民渺茫的归宿感从寂寥冷清的小镇渐消失殆尽,人的热情温度尚存,可无处安放,无所归依
平庸但有一些学来的可爱,明亮配色总是会讨人喜欢。男主角好像黄衍仁啊,但压轴的音乐表演mute掉音乐放配乐的处理方式有点难以理解。
不如把其中所有上课的部分截下来剪成短片。
21_150。到最后镜头比例换了,这是暗示主角接受自己流落他乡的难民身份,决定了要好好在这个乡下小镇呆下去吗。就像找到了母亲的独家调料一样,慢慢也会在这里生存下去的。看似冷漠,其实有点治愈
扎实的现实根基,超越言语的共情,简单而由衷,淘气又悲伤,也是这辈子第一次,在画面比例改变的时候,不但不觉突兀或作践,而是翻涌的情绪倾盆而出。从嬉笑到泪目,移民文化课上有近几年最冷不防的十几秒,绞心得让人想到Beanpole里医院伤兵拍手迎接官员慰问的场景。其实也想过,如果失去所有,会不会觉得苏格兰只是一个苍白潮湿的牢笼,把眼前辽远的美看成是一种挑衅,自己悬在真空里,挥不动拳,迈不开步,丧失审美甚至生存的意志。Ben Sharrock走过叙利亚和阿尔及利亚的苦路,回家开了一扇守望的窗,也顺便解了我的惑。人无完人,但人还是人。top 3 2021
摄影机总是对准人物面部,试图传达某种情绪,但电影始终呈现出一种拒绝共情却魅惑十足的空间影像。摄影相当出彩,画幅变化很细节。
还不错,气质又萌又丧,介于深刻和幽默之间,一部非常“当下”的片子,剧作很工整,不同的人能从角色身上找到不同程度的共鸣。
意外的好看,冷峻的外表里有一个暖热的内核。这可能是我最近看过最文艺的难民题材剧情片。
7分。集合了许多大导演风格的一部电影。叙利亚难民在苏格兰偏僻小岛难民救助站的故事。不甘心回家,又无法融入英国社会,长期滞留在救助站的人们,名副其实处于边缘状态。这部电影拍得很冷,不管是色调、对话、还是场景布置,与苏格兰的天气贴切,也与角色的心境贴切。不过电影却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两个黑人难民因为《老友记》产生的争吵,长得像皇后乐队主唱弗莱迪的难民以及叫弗莱迪的鸡,红色的石膏和熊猫帽子,打电话时的“杜琪峰”站位,以及巴基佬悄悄搞来的漆树粉。最后男主终于弹起了乌德琴,画幅变了,色调也温暖了。虽然前景不明朗,但不在边缘徘徊就是好的趋势。
喜剧角度呈现的难民题材,不算罕见却具有强烈的导演风格。从无趣的《皮卡德罗》到第二部作品,这位英国导演的进步神速,不光是在画面构图和冷幽默上卖弄,而是扎实地在剧本下工夫。难民如何融入文明社会,不同文化如何互相包容理解,还有难民为何甘愿成为难民这个核心话题谈得相当透彻。将传统文化、国族背景以及亲缘羁绊的思考融为一体,尽管后半段情节有向好莱坞靠拢的趋势,但是导演依然能回到鲜明的风格里深入难民话题的探讨。
感觉难民题材已经多到很难突围的感觉,但不是说这个题材就不再有内容或重要。这一部从“状态”出发,利用环境和风景制造出各种人在边缘的感受,延伸出的心情和感触也毫不逊色。
满满的是很多名导的影子,Wes Anderson,Roy Anderson,阿基等等。但是能把苏格兰这个风景绝美的小岛拍的那么美,还是很厉害。
摄影牛逼,素材寥寥,胜在真挚,足够感人。
把碎片般的世界驱逐出脑外才得以为这个世界弹奏
比较风格化的作品,有一些冷幽默,能get到但不是很能带入。
好悶 除了開頭的舞蹈 沒有什麼觸及到我的地方 看得好累好睏
真切的人性-04/30/21 at AMC Garden State 16
3.5。太工整的片子,构图跟冷幽默都十分罗伊安德森,讲究的环境声效跟着小岛天气而变化。小屋里的超现实设置与哥哥和解也与自己和解,埋葬完同伴,举办音乐会画幅从4比3扩展成1.35比1设计显得特别好学生。前半段挺享受的,小岛加难民很新鲜,后面超现实后缺点可看性。#sfm
被困在苏格兰的苍茫荒野无所事事看不到希望真的会疯吧 ……“小鸟好不容易逃出了笼子,羽毛呢?羽毛被命运收走了。”那个他走到哪儿拎到哪儿的精美的乌德琴如同他的乡愁,最终被他正视、认同并和解了,演奏得真扣人心弦。不知为何总会喜欢某些电影里呈现的带着茫然空洞迟缓状态的角色对话,这部也不例外
古典主义的画面声音配上了好莱坞式三幕结构的剧本 但这部极简主义风格情节剧又好像情节寥寥 开篇作者看似传递了观看的方法论:人只用露出眼睛是因为它足以传达极为丰富的讯息 于是试图读解出什么 却在一次次正反打中发现呆滞甚至僵死的目光 边缘人的国族身份质询话语借那些游离在风中的躯壳得以言说 肉身嵌入景观成为苏格兰地貌panorama的一部分 只有环境音不断运动、流溢 逐渐冲散了异质性的歌声 将困境延伸向未知的远方#Ed Filmhouse#
有点像罗伊安德森,镜头拉的很远,虽然偶尔也会有特写。节奏很慢,镜头甚至都很慢,边远地区的边缘人,构筑间离喜剧效果。手上打着石膏的主角,头戴橡胶海豚面具的宣传员。“他根本不是游客。”“可他也不是本地人,不是么。”北京的城郊,应该也蛮适合表演这份疏离感的,即使是在古代也一样,那么可以古代现代一起来了。
最近读了些中东的书,理解了难民的处境。电影蛮风格化的。荒诞而伤感。
看得挺高兴的,中间突然出来一只ji。。。吓半死。后半部基本用看恐怖片的办法看完了。不然可能会给五星。
移民题材的,四个不同国家移民不同的命运。用心讲故事,政治倾向并不明显,强调相互理解,也强调融入。其实不管到任何地方,调整自己心态最重要,不要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要接受别人的善意。如果想走出边缘状态,就得以积极心态融入进去,总有所成。
断不了的过去,看不清的未来,超市里不可以讲种族歧视的话,岛上刮起阴冷的风,尸体掩埋在皑皑白雪下,叙利亚传来的琴声,那不是圣战的战歌
很干净的画面,也很冷。喜欢法哈德这个角色。边缘状态的岛上生活,看了有点点绝望。
四星半。能够在视听语言上生吞阿基·考里斯马基和罗伊·安德森,并揉合出一股浓郁的nerd气息,导演本·夏罗克真是很了不起。叙利亚难民问题在苏格兰的土壤上滞留,不仅是欧洲社会对难民态度的左右游移,难民彼此间也积压了诸多矛盾。这样的争论点放在男主角Omar身上,就产生了黑色幽默与忧郁迷惘齐飞的效果。若不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无法竞赛,否则本片在卢米埃大厅绝对会爆发掌间的热浪。
看见是某字幕组翻译的作品,就大致猜到又会是一部闷片了。果然又把我给看睡着了。
无论移民还是难民,都有两个共同且永恒的话题——孤独和思乡.
我是爱苏格兰的,喜欢里面的笑话。但是过了二十分钟就没劲了,后面剧情的发展也不意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1107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