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阿根廷7.2分剧情《扎马》
《扎马》介绍
名称:扎马
别名:流亡将军沙马(港) / 萨玛的漫长等待(台)
主演:丹尼尔·希梅内斯·卡乔 / 洛拉·杜埃尼亚斯 / 马修斯·纳克加勒 / 胡安·米努欣 / 马丽雅娜·努涅斯 / 豪尔赫·罗曼
导演:卢奎西亚·马特尔
地区:阿根廷
年份:2017
语言:西班牙语
时长:115分钟
分类:剧情片
《扎马》剧情介绍
扎马,一个出生于南美的西班牙军官,等待一封国王授予他更好的位置的调令。他的处境很微妙。为此,他被迫顺从地接受每项任务。当然,国王的命令从未到来。当发现等待是徒劳的时候,他决定参加一个危险的任务,以期让国王听到他的事。然而,当生命处于危险之中,他发现他唯一的愿望是活着。《扎马》豆瓣热评
能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对扎马的无能表现富于同情和嘲讽,批判殖民主义和随之而来的奴隶制,又集中在政府官员逃离他们被指控压制的文化。但编导刻意避开现实,不断情景暗示,试图建立了一种神秘狂热的氛围,致使叙事割裂,主题支离破碎,观众难以进入这个外来殖民世界。也就美术和声音是种享受。
两次睡着 不过导演说我们都在看伟大作品的时候睡着过 所以不要不好意思
言语无法形容的伟大。一个人,困在时间和等待的夹缝中,即使摇动记忆也唤不回磨蚀殆尽的热望,层叠反复的曲调越弹只越悲伤,长夜总要燃尽,倒不如松开手中流沙,容自己再梦一场。201806SIFF重看。20190504重看x3 其实zama周围的一切对他都是敌意的,他被四面紧逼的高墙死死压住再也不能喘息,无论屈服与不屈服都是徒劳,言语的功能全面断裂,到最后他甚至不再知道自己在战斗什么,这样极端的downward spiral或许难以相信,但有人真的就是如此不幸。
背景设定在南美殖民的奴隶制时期,摄影复古如油画,但创作者似乎不想再现历史,加入荒诞元素,把男主命运和异域奇观、时代背景紧连在一起。戏谑的配乐和服装妆容使得电影戏剧感极强。完全被剧照吸引来看,因知识有限,我只看到了身在野蛮向往回归文明却不可得的悲,但似乎无法解读深层次的东西。3.5
4.5算马特尔目前最商业化的电影了,居然有配乐的加入,故事也基本完整闭环,开篇海浪涛涛,遥望大海幻想美好新生活的扎马,却不得不卷入到殖民地的燥热困境之中,他被困于空间,困于时间,困于自我,永远也寄不出去的信件和那个传说中永远死不了的强盗,扎马是治安官,他要维护法律,但却无法维护内心的平衡,在身份的迷宫中他渴望得到尊重,拥有白人女人,成为真正的西班牙人,但实际上,他在别人眼中也只是个工具,用来统治原住民,两边没有归属感的扎马最终还是终于坐上了船,只不过他已经没了手脚,成为了彻底丧失自我的浮萍,马特尔用扎马的故事暗喻了阿根廷历史的暧昧与孤独,他者身份时刻在场,这是个无法建构主体性的国家,可怕的丢弃于时空中的孤独患者,丢弃在历史的废墟中,无力挣扎,心已死梦已远
Alonso在Jauja里把这种美和荒诞拍活了,而Martel这部更适合挂起来。3.5
相比三大主竞赛单元那些还在美学和派系范围内另类求新的导演,还是卢奎西亚·马特尔这样的导演走的更远,在她的电影里,你熟悉一切电影技巧,但乍看她的片子,还是会无所适从,她已经差不多讲叙事功能剥离干净了,你和片中的主人公一样,身在历史中,什么都看不清,只是被事件和生活推着往前走。
银幕里的扎马望向尽头,渴望离开殖民大陆;银幕外的观众不时看表,希图从影厅解脱。伴着迂回海浪、潮湿苔藓、听不懂的族语、吱吱呀呀的扇风,原始而神秘。这里时间悠长,包着玻璃杯的报纸比送来的报纸还新;这里故事惆怅,断手断脚在热带雨林涂满粉红染料。这是一种奇妙的观感,你我都如扎马一样焦灼。
感觉核心台词说出来的时刻完全没有那种累积后爆发的冲击力
“生而不能死的神,他的孤独是残暴的”;被杀一千次的波尔图,等同于永无可能等来的信件,终生陷困在泥淖殖民地的戈多,迷失在历史的虚无里,行走在梦一般的暗夜里,游弋在原地的鱼一辈子也无法企及陆地,处于殖民统治者与原住民夹缝中的身份迷失与焦灼逃离;音效很赞。
未曾想到如此轻松地便逼近了人生的无意义和衰落,一种关乎电影内世界和电影内外的辩证法——殖民与被殖民、凝视和反凝视、镜中我、固定长镜的古典与蔓延的破败腐朽。都怪身份认同的混杂,才失去了找到镜像的机会,只能和观众一齐在等待(la espera)中轻吟抚唱,迎向灵光(aura)消逝的年代。
失敗,即是不斷剝奪。是沒有救贖也沒有出口。拿走故鄉,曖昧,居所,再拿走權力,身份和肢體。人慢慢跌入「原始」和「未開化」,最後只剩生存的慾望。從一個給別人耳光的人,成為被救助的人。失敗,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可视为《百年孤独》前传,拓荒新世界,梦想荣华富贵的个体扎马们就像被水排斥的鱼,被遗忘在大历史缝隙的原地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哥伦比亚或阿根廷的祖先,游离在美洲上空眺望永不可返回的欧洲故土。身份的质疑源于两不靠边的身处——存在与虚无、原住民和殖民者、记忆与遗忘。魔幻现实主义源于对命运所开玩笑的反击,自此注入拉美人的血液,Antonio di Benedetto与世隔绝,自我流放的孤苦被导演用镜头语言展现无遗,技术上也有匠心独运之处,大量近景的凝视,远景的眺望反衬出对回家的渴望,最终还是被卡在大河入海处。OST真像王家卫喜好那种。
#SIFF2018#毫无消费南美元素之嫌,而是充满魔幻土地中自发生成的生命力;囿困于命运的人,如囿困于水的鱼,“鱼的一生都在被水排开”,于是看见扎马在命运的激荡水流中几几起落沉浮,从前半部分迷离氤氲的迷茫气氛里走出,走过惊险与壮阔的丛林,走向明亮的碧海蓝天下的平静死亡。
有得時候導演超前觀眾太多真不見得是好事呀。音軌可以單獨給五星
看完就想立即重看。片头的导语已经将全片的情节交代完整“水迫使鱼离开水域”,电影将时空细节模糊掉,事件也去掉首尾平生诡谲,观看过程就是与Zama一同泡在这漫无边际的水中。导览人说Zama像是荷索影片里的Kinski。都是偏执且无止境的探险。
Jauja的热带互文,抛弃叙事的蛇之拥抱,现在再看这样混沌潮湿且处于远距时间的影像已完全无法共情,残留给庸众如我聊以解烦的简单体制对照,弃民之于弃民的驱逐,和带着距离感的黑色幽默。
被欧洲背叛的人背叛了南美洲,殖民主义者被殖民主义所殖民,在椰影水波之间,焦虑游来荡去。
扎马困于殖民地,观众困于电影院。◎SIFF21
音樂實在好喜歡,想趕緊找到原聲⋯⋯1214KOFA
Postcolonialism。在西班牙貴族的宴會,被殖民的巴拉圭奴隸時而是物(坐在客廳角落沉默地搧風)時而為人(「薩瑪先生,請你不要逾矩,僕從看著呢!」),身份全由殖民者來狡猾定奪,即便是作為攻擊另一個殖民者的武器;薩瑪郡守的真正敵人也並非巴拉圭惡寇,而是殖民體建構而成的世界想像。
【B-】大量中景和景框的视野限制让影像氛围愈发逼仄,而细腻的环境音效在增加代入感的同时也于无形中为观众设置了地域性的囚笼。前半段沉闷的色调到了后半段却被明亮的热带景象所冲刷,与剧作内部的角色命运形成了魔幻的冲突。最后扎马的处境无疑是绝望的,但画面却并非如此:残缺的躯体旁,是缓缓飘过的浮萍,在温柔中完成的对虚无的消解。最后一个镜头,仿佛他并未被放逐,而是归化。PS:最后当然要狠狠感谢安妮,校对和修正本片的中文字幕重译版
A / 第一部马特尔,私影史中前所未见的神秘韵律。谁能料到,涸辙之鲋与曳尾涂中的结局都是淹死。
拍得很美。代入感差,观影过程难熬。[B-]
7/10。色彩明艳,室外空间开阔,极少电影会运用如此高频率的全景去表现单一人物线索,通过人物的细微行动推动剧情向前。扎马主观上想出逃,但最终更宽阔的空间限制了他的行动,就像片中一闪而过的沼泽底部镜头:一群鲶鱼挣扎着搅动彼此的生存空间—扎马的生存地带也被裹挟进殖民母国和原著民之间。最富观影趣味的一点是精致而庞杂的声轨,人声、环境声和心理音响层次分明地混在一块,譬如某个典型的听觉调度段落,利用枪声将固定镜头的二人谈话转移到总督府外的杀马场面,此时一只羊驼走入画内,声音像画框外的幽灵。导演时常寻找平面构图的画中画结构将人和环境产生重叠的意义,譬如扎马和神官商谈仪葬费,门的结构将两人与后景对尸体洒下的银灰色粉末进行分离,暗藏政治寓意下的魔幻性,这包括结尾临死的扎马被送上木舟划到沼泽深处时看见的幽灵男孩。
如果一般殖民者电影以登陆开始,紧接着陷入了土著的血腥内战,最终在占领的胜利之后在人情与政治中发掘到核心的虚无,那这部作品就以迷幻和神秘对此进行了反转和回溯,电影的开场是令人疲倦的,令人迷惑不解,但在旅程之中,作品精确的摄影美学和男主人公变化的面孔无形中增加了一种长久的张力。
南美侯孝贤。在精致到近乎偏执的情境重塑中,将人物甩入既定轨道,实现一场完全下沉的奇观展示。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基米尔式的等待,后殖民时代对本土历史的反思与批判。毫无疑问,许多构图都在按照西方绘画的路子走,巧妙的是,马特尔总是将外部空间引向封闭画面之中,并时常令动作冲破画框,造成时间的畸变。
第一遍看完,大段的细节都看漏,情节推进慢,很容易犯困,加上背景不熟悉,不容易进入。第二遍酝酿完却很喜欢,在那样的大环境下讲一个小人物军官的困境。前面荒诞元素多,中后段开始偏魔幻,艺术升华得不错。主人公的人物状态非常微妙,多层次,值得拿捏。殖民者和土著(特别接地气)的差异性甚大。配乐合着南美的自然景观,像一把钥匙一样,打开了探索美的大门。
没想到马特尔仍在求变,不同于之前作品中虚焦让人物与环境处于一种暧昧的关系,这一次完全是把人物困在环境之中,前后看似风格有些不同却仍有一脉相承的体验而无割裂感,可以感受到人物想要逃离却不能挣脱出来的无力感以及历经时间困于历史中的存在困境。
一口气刷了两遍,十分rewarding。大量画外事件,声画分离,非写实音效,省略性叙事。头一遍一边享受视听一边带有trying to make sense of it的焦虑,二刷后完美payoff了。电影世界需要更多这样激进的声音和想法。
音效做得真好!“嘈杂”的自然环境音节奏与剧情推进结合,细致而真实的效果却衬托了电影荒诞的表现语言。坐在影院里的音效感受非常好,环绕音加强了整部电影的情绪渲染,画面颜色也相当饱满,视听上难以过多挑剔,剧本内容的叙述态度如果能强硬尖锐些或许能更吸引观众,但现有的丧气感更具备独特气质。
如果能撑到最后也不是什么差片子,荒诞喜剧,导演Q&A讲到精髓,与其你们在传统电影里找寻所谓的意义,殖民的血腥,人性的野蛮。她想传递的仅仅是纯正的灭绝文化的凄美。油画一样的镜头尤其是最后一幕非常好看,只可惜荒诞力还不足。3星
7.2 摄影漂亮,音效丰富,典型的高端闷片,想起隔壁《安乐乡》。
讲道理,这和[无头的女人]是一个意思啊,当然把主角换成男性之后也有了更丰富的语境和空间,以及在“自然”当中整个环境有很多细节,这确实是优点。
观众很容易死死盯住《扎马》这个角色,然而却很难抓住“偷窥者”的灵魂。因为这个核心人物在那片小小的殖民地乃至整部卡夫卡风格的作品里一直处于飘荡和抽离的状态之中,于是我们只能跟着他的眼睛和步伐去观看和游历这场战争的荒诞与虚无。这或许也是作者对于历史的立场。宛如诗句的配乐像是嘲笑又像是悲悯,但最后还是给了这位返乡人一丝温情与希望。
大概明白马特尔在业内有如此高声誉的原因了
从第一秒开始疲倦和无力就蔓延整部影片,无法望清任何事,未来对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都是如此充满危机、疑虑与绝望,谁都是挣扎在历史里被推着走。构图真是厉害,但影片看着也真是令观众疲累。
技法真的牛逼。另外感谢安妮老师的点题,让我格外关注剪辑对于画面和场景中侧重点的调控,颇有感触。重看。怎么感觉阿根廷新电影运动和墨西哥三杰他们差不多,骨骼移植自美国独立电影呢。
180617 马特尔可能是当今唯一能在自己的世界自在游走的女导演。一如既往的,极其出色的环境音,沙沙的雨声,闷闷的雷声。闷热的夏天和焦躁不安的心。生活本就是不确定的,带着几分怪诞,迷失在这里的主人公,就像那渐渐模糊的音轨,在现实与梦魇(欲望)间不断抽离。在音乐上,这次马特尔用了好多“王家卫”。 | 190121 乐汀重看
60/100 这不像一部电影,更像是考古发现。
这个片子为什么比较有名?我看的字幕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理解,所以没看懂。
惭愧的说,20分钟后,我就放弃了对影片的阅读和理解。当然,这绝对是我自身能力的不足。
妈的,感觉被影评人坑了,跟期待严重不符,是很独特,但是看半小时跟看完俩小时感觉感受和接收的信息相差不多,都是一脸懵逼。
这片子看得太郁闷了,这种热乎乎脏兮兮闷得要死,困在一处,要生不得要死不能的感官透过屏幕都那么强烈,太可怕了。导演你赢了,但是我讨厌这样的感官,以至于都没办法客观评价这部电影了,真心不喜欢。
去年的文艺片之王,获得影评人压倒性的好评,纽约时报的建议是看完电影再读原著,然后再看一遍影片。油画般镜头里似乎凝固的时间里,写满枯朽和荒诞:西班牙殖民者小头目扎马身处美洲渴望回家,但家已是遥不可及的梦,脚下的热带土地则变成近乎魔幻的现实;讽刺殖民主义的同时,又戳着当代美利坚的身份认同症结,我知道自己来自哪里,但不知道我是谁,更不清楚要去向何处。
多讀讀正經軍事史就知道,身陷這種處境下的人極有可能做出大昧良心的事情,發展出黑暗到令讀者以為是虛構的故事。而實際上除非是cult向,大部分虛構故事並不會這麼做。
3.5 借用一个简单的故事线实验很多艺术手法,不止摄影和声乐,部分段落的剪辑也很惊艳,但这些花样都止于片段化,要迷幻也迷幻得不彻底。鼓励分,希望下一部在这个基础上出杰作。
扎马一介小地方的治安法官,生活甚不得意,数次央求总督将其调往莱尔马,总督数次推脱,眼看遥遥无期,人生晃荡,于是走险加入缉凶队,对付恶名远扬的波尔图,路遇大队迁徙的瞎子,面具人,红脸人,面对波尔图,他很快成了俘虏,双手被斫。
马特尔借Zama视角,以大时代洪流下的个人情景反思殖民旧史,游历南美狂野奇境的时空穿叠,幻梦泡影、恍若隔世。1.“有一种鱼终生与水搏斗,才不至于被水抛上河岸”。水里的鱼,正如殖民地里的Zama,置身其中两头无措,迷失于自我身份的焦灼与官僚体制的腐朽虚伪。看似拥有绝对优势的统治地位,却也遭受着同及原著民的内心煎熬与人身威胁,最终受挫狼狈离去。在影片之中,Zama是“真实的窥探者”,但他所看到的“真实”仅限在他的周遭(窥视妇女裸躯/看卢西亚娜调情),一如阻断冀望的海岸,无从知晓整个历史实貌。2.噤声女仆、无法同框的种族隔绝;数度声画分离和被杀一千次的波尔图,是为人物焦虑不安的具象象征。3.以大量固定镜头表现近乎凝滞的时间流动,带出命运裹挟走向悲终的无力感及妄谬诗意。(9.3/10)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1186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