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美国7.1分剧情《狂澜春醒》

1960美国7.1分剧情《狂澜春醒》

《狂澜春醒》介绍

名称:狂澜春醒

主演: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 乔·范·弗利特 / 丽·莱米克

导演:伊利亚·卡赞

地区:美国

年份:1960

语言:英语

时长:110分钟

分类:剧情片

《狂澜春醒》剧情介绍

《狂澜春醒》,也有译《狂野之河》,本名《WILD RIVER》,是美国电影大师伊利亚·卡赞 Elia Kazan的(美国)三部曲之一,知名度不如《SPLENDOR IN THE GRASS》(《天涯何处无芳草》(1961))和《AMERICA,AMERICA》(《美国,美国》(1963)),但都是杰出的现实主义之作。1960年拍峻。 电影瞄准1930年代,1929年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以及罗斯福针对经济危机的NEW DEAL计划都是关键词。田纳西州的田纳西河,由于时时泛滥成灾,并经历了一次惨绝人寰的大洪水,因此建设水电站大坝,既是解决失业、发展经济的现实之需,也希望就此摆脱洪水的恶梦,当然也是我们异常亲切熟悉的手法。国会因此成立TVA(田纳西谷管理局?),专门负责该流域的整治事宜,及建设水电站坝,力图促进地区发展。但由于水位抬升需要淹没河流中心的一个小岛,拒绝搬迁的美国地主老太太和从华盛顿来的TVA工程师协调员,以及其余粉墨登场的各色人物,出演了一出出既冷漠又煽情的剧目。 作为主角的工程师CLOVER,带着职业人员的一腔热情来面对这个人人棘手的场面,既温情有礼又慷慨激昂,简直是理性与感性并局的完美综合体。笼络人心的情感方式,往往比激烈的压制逼迫更加有效。不仅地主老太因洪水而寡居的孙女立刻爱上了他,连同居此岛的黑人村民们也撤消防备,欣然搬进了有电灯的住宅,注意,电灯当年是新鲜玩意儿。最后,连立誓与祖先产业同生共死的老太太,在一个人留在岛上多时之后,也终于签下生死状,搬进工程师为她精心挑选的,与祖居相同式样的宅院。另外另一条种族歧视线也交织其中,由于CLOVER给出黑人与白人相同的大坝工地薪水,引起了当地其余工头们的先笼络之而后不成则打击之。利益纠葛、角色扮演、谈判协商及社会隔离,构成了这杰出的现实主义电影的主题。

《狂澜春醒》豆瓣热评

  • 最爱百年孤独

    新文明侵蚀原住民往往伴随着不相符的野蛮手段。即使本片采用了文质彬彬的叙事,从本质上看,仍然是:毁了人家的屋、占了人家的地、杀了人家顽固的老人、顺带诱抢了人家年轻漂亮的女人。

  • The 星星

    这个片究竟是怎么回事,蒙蒂一副大烟上来的样子,而莱米克则是一脸的性高潮……

  • Haleyrink1897

    kevin中字 讲钉子户片 有一定社会意义 但中间节奏慢的看得我昏昏欲睡

  • 琧婯

    进步主义对世界的改造 拿走灵魂充入电流。。。做一个拆迁动员者很难啊 卡赞很克制

  • 奥利

    卡赞功力太赞,把一部情节剧拍得充满活力。电影中的情爱也被刻画得细腻浪漫又不失些思想上的野性。本以为会完全是双方立场的周旋故事,但看完后发现本质上更像是一首献给灾民的温情曲,镜头抒情而美丽动人。【1960十佳No.3】

  • kubrick215

    2020.4.5 第二遍。多情的现实主义。政治正确。燃烧的老宅与挺立的新坝。杰作 卡赞真乃大师 男女主太棒。

  • 大奇特(Grinch)

    进步需要代价,由于建设水坝的社会经济原因,现代文明就像洪水一般,吞噬了原始的大自然(原住居民)。用年轻的查克代表联邦政府,用年迈的妇人象征土地,查克认为社会应当进步,妇人认为自然不应受干扰,两者都有各自的立场,其关系和冲突推动了戏剧张力,构成了情节剧与社会经济学的结合。

  • 黄小邪

    宽银幕彩色,风格有苏联电影影响痕迹。对大萧条、罗斯福新政时期兴趣影响到后来《邦妮和克莱德》。

  • dinosaurs

    卡赞也不是万能的,在缺少名编剧支持的情况下,这一片显得欠缺力道。可以和类似题材的琼尼吉他对比着看。当然,这个拆迁故事是远远震撼过外星拆迁的。难得的是,蒙哥马利克里夫特车祸后大概从没有在本片里这么英俊过。

  • 巅 峰

    情节剧。开头很有力度,但是后面就太稳了。反映美国一个时代的社会现象,顺便借古讽今一下,但都没有做得很好,还有一种故意柔化各个阶级矛盾的嫌疑。不算很喜欢,卡赞的一般作品。欧,对了,蒙哥马利演技很好,但是脸还是可惜了,好比阿汤哥变成了查理辛。。。

  • \t^h/

    略涉猎了一点美国南方社会问题,女主角色和表演都很微妙,和中文译名倒是非常贴。毁容后的Clift倒又让我想到了马修派瑞

  • Amushi

    算是六零年代早期比較沒那麼出色的卡山作品,當然那些原始的衝動、社會議題或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都在那裏,不過蒙哥馬利這時已經不是那個擁有單純的臉龐男孩了,不再能夠體現純粹的掙扎、衝動與慾望。那是張傷痕累累的臉,過於世故而哀傷,臉上的肌肉似乎不聽使喚,抽動著、透露著對人世間現實的明瞭

  • Caneloni

    应该批发一堆气球把Jo Van Fleet升起来。还是无法欣赏Monty的美。

  • 想吃肉

    抛开一些政治进步内容,和央视新农村频道这种村官帮拆迁有什么区别,里面的感情戏太莫名其妙了吧,女主角说你必须知道我是一个好老婆的我和我的孩子都爱你的时候把我吓傻了

  • 帕拉

    原来关于水坝建设的争执,卡赞早就思考过。处理很克制,虽然最后小岛被淹没,但片中两方"势力”并没有分出胜负,老太以寡敌众不落下风。

  • LoudCrazyHeart

    还是非常乏力,比如要说的种族问题,还有人权问题都成了爱情的陪衬。

  • JulianaFrink

    3.5 新旧时代的对抗,南方种族问题也有涉及,不够有力。

  • 食指

    伊利亚·卡赞美国三部曲的首部曲[狂澜春醒](其余2部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和[美国,美国])展示了新与旧的相互碰撞和诀别。蒙哥马利·克利夫特饰演的年轻公务员作为“新”的代表与“旧”势力乔·范·弗利特饰演的原住长者因为建造大坝之事相遇、相识到最后的相互理解牵扯出一段温情却带点心酸的美国往事。

  • TWY

    保守与进步的对立,卡赞拍得精确又诗意,落脚点总还是在爱情上,但枯树与老屋不仍有其美丽;另一边,《活死人之夜》里的那个美国图景也悄然抬头,故事线的分离把那种邪恶与单纯的保守主义划开界限,显然卡赞自然无法给出一个解决方案,但最起码他能做的事是铺张地暴露它。

  • 秦诺诺

    对伊利亚.卡赞的导演能力,一直蛮欣赏的,又或者是因为喜欢蒙蒂,不管怎么说喜欢这部充满张力的影片。片中老太太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 stknight

    伊利亚·卡赞“美国”三部曲之一。美国拆迁往事,新与旧的对抗。卡赞功力没得说,就是对爱情刻画过多了点

  • 孔府小鱼

    卡赞拍钉子户,新旧思想的对抗还是很有张力的,尤其是老妇人的台词,不过爱情成分偏多了,就显得力度弱了。

  • Mr.Graceless

    不仅是个政府官员劝退钉子户的故事,而且是卡赞又一出刻画社会进步过程中不同文明形态冲突的现实主义作品,不过被其中的爱情线抢去了不少风头。英俊工程师科洛弗象征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电灯与大坝发电)与民主制度(主张不同种族间的同工同酬),而老妇地主艾拉则象征着大自然与原始社会生态(她对儿孙与岛民的控制近乎母系社会了),两者周旋许久,结果是前者用真诚与热情感化了后者身边的人,最后落在了一场不太圆满的和解(枯树的倒下象征着大自然原始生命力的消亡,老妇艾拉也在离开岛屿后不久就与世长辞,社会进步总要付出牺牲)。对种族歧视的描写浅尝辄止,男主也只是吃了点小小的苦头就完成任务抱得美人归。莱米克从《登龙一梦》里的啦啦队甜心演到本片里的孀居俏寡妇,角色跨度还挺大的,但本片里她这个全程欲火焚身的表演风格是怎么回事?

  • wangzhy

    人物都太正了 就没有冲突 也没有意思 过时的表演体系和叙事模式

  • Sydney

    感情戏确实没必要 男主从头到尾别别扭扭 Ma一如既往的好 人挪活树挪死 她是棵被拦腰斩断的老树 搬到尘滚滚闹哄哄的路边哪能有长日子 男主打电话时群演充当背景平衡画面两边

  • 石墙

    作为一部社会问题情节剧,还是没能对“钉子户”这种老大难问题给出任何建设性的解决方式,只能以挽歌式的抒情结束全片。

  • igrɛkonze

    sorry 愛情線lame親我 修復版靚到呢

  • CQB241

    MC这怂样看着就火大。Lee Remick把单身母亲演的很生动,不觉得这片有爱情的存在。。。

  • Nightwing

    喜欢这样的蒙哥马利,passion buried deep under the thick of world-weariness, ,当然估计也有酒精作用。两人渡船的场景极美

  • [Deleted]

    影片主线似乎避免着各种矛盾的发生,却又在对西部类型片的边缘跃跃欲试,背后应该是Kazan试图完整纪录事件或时代的意图;但就影片内容而言,本应有的个人与时代对抗的矛盾、同工同酬种族的矛盾,或是30年代的时代画像完全被片中爱情故事主线中和;

  • Evilly ☣

    结尾水坝宣传片既视感必须扣一星齁。就看过的卡赞来说都给本人一种当代风格的感觉,就是说现在的电影真是没什么进步。

  • 小宏

    你不容易爱上谁,但你真的需要某个人,而我爱你——1小时32分37秒闯入到镜头中的两只求爱的苍蝇真的很真实。

  • 了花

    “他陪我漫步,他陪我谈心,他告诉我我是他的,盘恒时我们分享的快乐,没别人曾经懂得。”

  • 百草幽香

    很久以前看的,现在想重看,可惜网上搜不到片源。

  • enkysteady

    现代办事人员需要借鉴的学习教材,向一心想办成事的人致敬。

  • 江湖骗子

    个人主义的美国还是集体主义的中国 拆迁户的故事都存在着 谁能违抗“天下苍生”呢 一个倔强老奶奶的故事

  • 爱在银色星球上

    电影艺术最惊人的魅力是能把败絮其中的主旋律价值观包装的和圣诞节礼物一样华美温馨,但镶满宝石密布花纹的刀鞘再耀眼精致,包藏的也是尖锐锋利的凶器,卡赞的美国三部曲是反映美国梦和美利坚通往富强难得的佳作,只是《美国,美国》和《狂澜春醒》都是小反思大赞颂,不比中国的主旋律高贵到哪里去,对宣扬大公无私自我奉献和宣称自己是幸福文明的灯塔的艺术作品我一向持半信半疑态度,终不及《天涯何处觅知音》关于主流价值观对人性的摧残的辛辣抨击使我拍案叫绝

  • 吉法师

    伊利亚卡赞的现实主义名作。颇闷。男主角是好莱坞史上最有名的gay,真正帅得像个畜生。

  • 米饭

    绿色基调 修大坝如何拆迁 台词过多 舞台化 工程师爱上亡夫人 奶奶反对修大坝因为墓地 建筑商拒绝黑人白人酬劳一样

  • 一只高高

    210314/K11AH30年代美国拆迁故事,对个人主义和土地本身的致敬。男主角所代表的“对个体的悲悯、对种族压迫的反抗”,代入到剧情里是个不切实际的大泡泡。这大概就是60年代好莱坞的《我和我的祖国》。

  • 离了骚

    惊异于居然评分这么低。终于知道了蒙蒂为什么万人迷,一个目光如炬又温情缱绻的男人…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1523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