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比利时7.1分剧情短片《8月15日》
《8月15日》介绍
名称:8月15日
别名:Le 15/8
主演:香特尔·阿克曼 / Chris·Myllykoski / Samy·Szlingerbaum
导演:香特尔·阿克曼 / Samy·Szlingerbaum
地区:比利时,法国
年份:1975
语言:英语
时长:42分钟
分类:剧情片
《8月15日》剧情介绍
Mid-August in Paris (the title is a date: August 15) in a sunny, quiet apartment a young woman talks, thinks, reflects about herself, everyday life and little events in a long, uninterrupted monologue. The camera pictures her and her gestures in long, fixed shots moving around the rooms, the space, the light and shadows of a summer day.《8月15日》豆瓣热评
吃,镜子,我你他她之前,娜嘉在巴黎吗?破碎但有旋律的英语hh
解放画框的制约,让娜·迪尔曼以谋杀为代价才勉强拥有自我思维的可能,从家务的琐碎中抽身出来,而《8月15日》中的解放则显得轻盈许多,断续的、模糊的画外音几乎不提供任何“有效的”信息,这种犹疑恰与某些slow cinema背道而驰,阿克曼希望观众的与其说是专注,不如说是给予分神的自由,同样它也与新浪潮式的喋喋不休不尽相同,因为音轨上充斥着话词与话词之间的空隙,诗意的空白。至于有关目光的角力,我们实际已在《房间》里见证过这一视线的戏耍,但彼时的视域摆弄还尚存几丝机械的刻意,《8》中对于剪辑语法速率的改变却完全消除了这种刻意,角色可以在镜头前开怀大笑,也当然,可以哭泣,甚至可以对镜头感到无聊而熟视无睹——一种意识镜头后的无视,它比那些直视摄影机的目光实则更为有力。2023.10.22
78/100 女子主观叙述像有旋律一样。
三星半。封闭的住所空间中,独立女性生活的自我呈现与陈述,香特尔·阿克曼用一系列同类影片组成她的女性主义电影拼图。这一部与晚一年完成的《我你他她》有近似处,节奏一直在细碎跳动中,看得出导演做了专门处理
夏日无所事事的一天以及慵懒的内心独白,主要在展现一种状态。
遇到的狗,拜访的好友,路上发生不愉悦的事,想到伦敦,想到母亲···事无巨细地被包括在了叙述中。这种记录反映的是对自身的观察和接纳,同时叙述中的口吃、短暂的词语缺失、思考时的暂停、甚至叙述时的清嗓也指向这种真实的观察和接纳。画面中她吃面包、整理衣服、未能成功的点烟、打理自己的头发也在完成观察这一任务,从这个角度看,叙述文本、声音、画面三者都在进行同一件事情。片子记录的是8月15日发生的事情,里面提到女主正在看的书《达洛维夫人》的内容刚好也发生在一天之内,女主在楼梯上抱着花应该是呼应《达洛维夫人》的开头“达洛维太太说她要*自己*去买鲜花”----一种自觉和自我认识的开始。
8月15日,无聊的一天,在巴黎,芬兰女子用带有口音和缓慢慵懒语速的英语,讲着琐碎的日常事情。音画分离,旁边里的叙述和画面女人的动作没有联系。这种拍法在戈达尔那时拍片时常见。女人提到要去见“Jean-Luc”,至于是要去戈达尔,还是巧合,不确定了。
固定长镜头下女主角就像是在拍摄写真,以各种自己觉得舒适的姿势,吃饭睡觉抽烟整理衣物看向窗外,或者只是静静坐着,讲述与画面游离,仿佛是另外的人在讲述另外的故事,去看戈达尔,想到伍尔夫作品中上世纪的伦敦街头。
一种声画分离的实验:声音近乎呢喃,有些句子像在唱歌,有时则似乎在寻找丢失的词语,独白缠绕、时而断裂;画面则是女性在一间房间里,一些细节,涂了果酱的面包触碰指甲,一些被镜头注视着的凝视、出神、倦怠或者别的什么。
任何所思所想,只需要一个自己的房间
一种迷惑、不知究竟、慢条斯理的生活,是理想中的生活,趴在床上,外面下着雨,房间放音乐,慢慢沉下去。“等我们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我们将拥有一个清新干净的早晨,比现在凉爽一点。”
7。独处时的碎碎念,声音与画面节奏总在互补。芬兰女子以外语自述时多多少少misfit的与快乐迷茫,脊骨。巴黎咸猪手 & 达洛维夫人,都比不上略凄然的那一眼。
走神很久,但也有打动到我的时刻,一两个moment就足够了
不少生活日常可看作Je tu il elle等的前兆/延续?不过感觉静态构图的魔力在这里更能get到。另外想喷一下建imdb条目的人和管理,一个电影的语言这么重要的信息你丫没看过也不好好找资料瞎标什么,举报也没人理,就这么个错误信息一直误导大众。这是个英语片!这是个英语片!这是个英语片!
《我你他她》第一幕,很喜欢短评里的那句“我与我分离”。
人需要跟自己对话,恐怕比和任何一个他者对话都更紧要。
3.5。一间自己的房间,独处时的自言自语,《达洛维夫人》对应一天发生的事,涂抹面包,谈论头发颜色,诉说异乡不安,一种自我意识的复苏。
天上掉下来的雪花往往不是馅饼,而是陷阱。等待天上掉馅饼的才女多半会一个人「饿死」在家中。所以,为了解决青年「生存论」危机,在被「男性凝视」发现(领养)之后,亦在「女性作者」尚未拿到地图缓慢靠近中年「犬儒主义」危机的情况下,香特尔赤裸裸地走出她伍尔芙式的房间开始以《我你他她》多种身份和角色在貌似友好实则慕强的男权世界里小心翼翼地散步、沉思和觅食。然而让她感到困惑的核心抑或她抑郁寡欢「自毁」的根源或许在于,她天生身为制作人低成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她想要作为导演日渐高涨的支配欲望之间存在巨大阶级鸿沟和严重阶级矛盾冲突——显然,随处可见的狗是不会主动避让她的,1975年《8月15日》的香特尔还能待在抑或躲在厨房里给自己做一顿简易早餐——不是笨重的死磕让女人变强大了,而是远离创意「厨房」让她们变虚弱了。
一个房间,一个演员,从blow up my city到8/15。
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在世间万地,我与我分离。
早期特点:正面固定机位,女声旁白,形体表演,无对话或少对话,少剧情(这部无)。
7# 对称美学初见雏形 通过割裂和极简进行anti- illusionist实践 而且阿克曼在从美国回到欧洲之后重新实践了传统美术(fine arts)在当代人体上的再现可能 “八月十五日”的标题也恰巧落在了圣母升天的一日——也即肉身变为艺术的一天 /Cineteca
《搬家独白》《在那天》《怠惰女子的肖像》。这么早就开始了!
43min(1973)# 真实情绪的展现,被压制和延绵的痛苦...
佩服一个人制作了一部短片,短片本身就麻麻地
一天 她感觉自己的心里话好像能被人听到 于是她像坦白招供似的 无时无刻的在心里说着话 她的语速不快 会因为回忆思考或别的声音停下来(她喜欢这种停下来的状态 类似发呆)她不知道在说给谁听 但她感觉所有人都可以听到 她能在生活中找到蛛丝马迹 比如刚刚她在店里买袜子的时候 售货小哥在她面前流了眼泪
适合当下没表达欲的我的精神状态温吞的旁白 放慢脑子 vain kuuntelen ja katson
It’s just perfect for such a rainy dayyyy
找来的资源看到中途弹出来一个澳门赌场广告就像我的生活一样割裂
被封面骗进去,不想看,这什么玩意儿
视频:年轻女子在公寓里做一些琐碎的小事 极简的构图基本是近景或特写 独白:缓慢地述说她的所思,都是与画面无关的内容 或者说这些独白都是她在做那些事时的脑中所思(anyway是男导演拍不出来的东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1931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