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产8.0分传记纪录片《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介绍
名称:掬水月在手
别名:Like the Dyer's Hand
主演:叶嘉莹 / 白先勇 / 席慕蓉
导演:陈传兴
地区:大陆
年份:2020
语言:国语
时长:120分钟
分类:纪录片
《掬水月在手》剧情介绍
《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1924-)传奇的人生。她一生历经战乱、政治迫害、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文革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影片交织了叶嘉莹个人生命和千年中国古典诗词,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的意义轨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为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代表作,〈秋兴〉八首描绘中国盛唐兴衰,本片借此隐喻叶先生经历的动荡岁月,并邀请音乐家佐藤聪明以〈秋兴〉八首为本,结合雅乐及现代乐,创作电影音乐,为杜甫诗歌带来新的生命。《掬水月在手》豆瓣热评
“但我对她也没有说very close那种关系,只是偶尔互通电话,确认对方还活着。你要说我对她有什么感觉,就是她就是一个存在。她在那里。经历了那么多,她怎么能挺过去呢?她女儿女婿走了那阵子,XX在亚洲中心见到她,说叶先生来上班了。她迎面走来,看见大家,眼眶一红,但也就是那样了。一个人把自己退到了一个位置,对于每件事情统一的态度。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
最打动我的,是从过去走来的人身上烙下的强烈的“连结感”。像叶先生这样的人,和传统相连,和故乡相连,和身边的人相连,和文字、诗词相连。她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在不同的世界寻找离散的原乡。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或者这辈人?)是连根拔起的,没有故乡,没有安稳的落脚之处,没有可靠的人的连结,没有可触碰的真实生活,我感到自己终日徘徊在电子屏幕之间,琐事之间,空虚之间。而陈传兴复原了那一辈人的精彩和重量,气度之磅礴,步履之优雅,弱德之美,着实仰慕。
luxe大屏看太幸福,完全沉浸于美的两小时。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诗,那一个个方块字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助我们渡过去国离乡的困厄、送走生命的黑暗,我们在莽莽漠漠的字海中突然就触到了共振的琴弦,体悟到这宇宙间啊谁人不孤苦寂寞。如亲历迦陵先生一堂诗歌美育课,欣悦如沐久寒春风,愁苦似故国秋雨萧索;自生于乱世,半世流离,终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愁化作曼声吟哦,在音韵与节奏触及到诗人词家的情丝意境。配乐极为契合作为“字幕卡”出现的诗词/书信,无边落木萧萧下;摄影也甚是瑰丽,踏遍南山北水,沿着族群的家乡河一路向北,寻根的情结并存于文字与现实。采访素材的剪接,不以寻常编年体口述,以旧宅建筑空间为章节名,且并不着重于生平,更关注先生对诗艺的的探究,以及诗歌是怎样陪伴漫漫人生。可与《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共读。
一切世法皆是诗法,一切诗法皆是世法。
意暖神寒,醍醐灌顶。看完这部片,发现我们根本没资格说“人生如梦”…缺失标题的VI章节,化解了一切困惑苦难。“人生最难的就是,退回到一个位置,用平等的态度去接受” 陈粒的片尾曲《短歌》竟也适合不过。今年上影节惊喜之作,视听好的大银幕看更加分…沉于讲述,如痴如醉。
太失望了。这么好的人物,有这么多独家资料,结果拍了一个糖水片。叶嘉莹从大陆世家辗转于台湾、加拿大又归国,家庭挫折和留洋漂泊经历都是很厚重的,但电影完全没能跟她的古诗词研究结合起来,没找到一个核心的解释,一直浮在表面。最可惜的是,对叶的诗歌和吟诵分析也很浅很浅。感觉创作者并没有带大家理解叶嘉莹的能力,大量大光圈唯美空镜头把叙事打得稀碎,不停跳,哪个线索都没讲明白。
叶嘉莹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为不可描述之美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说法,但纪录片团队对美的理解却相当局限,堆砌浮泛的空镜、悚然的配乐和过往的文字,却离传主隐秘的精神世界很远。按生平顺序与建筑结构的类比做段落分割,但感觉在资料之海中迷失了,并未找到一种恰当的组织方式,吟诵的部分不可或缺,但也没有成功串起全片的精气神。借用片中受访者的一句话来说,不要把她当作神,而要把她当作人。可能是叶先生的最后一部纪录片,可惜了。
一位超越时代的谦谦君子,一个富有魅力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一个大写的人。惊叹于叶先生90多岁高龄还能如此思维清晰、学富五车、谈吐高雅,还有点小孩子气的率性可爱。看到片尾蛮感慨的,她一生如此清贫、颠沛,接连经历丧父、丧女、丧夫之痛,却又能豁达面对人生无常。出品人讲到叶先生97岁还在出席活动,但下雨天会不想出门,因为她害怕自己会感冒,而她还有很多未竟的事业,还想把古诗词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地方去。其实访谈本身就挺好了,传主已经足够有人格魅力,但导演可能觉得这样不够,加了很多风景、石碑、壁画、寺庙的空镜及歌姬吟唱,甚至还有些跟传主完全无关的老录像素材,手法比较笨拙,节奏冗长催眠且与访谈部分有割裂感。是很珍贵的采访记录,但不算优质的纪录片。
感觉导演只有做PPT的才华,而不太理解叶嘉莹的真正价值所在,以及古典文学在她生命里究竟承担了怎样的共振。片子里呈现出来的所有的好都是叶嘉莹本身的好,因为她的造诣、经历和贡献随便拿出来一个都确实非常能打动人,但就是这种好也被割裂得支离破碎的,如果本身没对叶嘉莹和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了解,那么看这个片子对她的基本生平都不会弄得太清楚。最可诟病的是加了许多古迹、石刻、雕像之类的特写,配上不知道什么的鬼声鬼气的吟唱,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文化遗产宣传片,实际和传主的人生毫无关联,支离破碎,真正希望能深入的部分又浮皮潦草地带过。但叶嘉莹本身和一些友朋、学生的访谈的记录还是有价值,这样好的题材拍成这样破碎又浮浅,真是遗憾。
经历过那些战乱流离再去读诗,更知况味。叶嘉莹这生,辗转离散,念诵那些字句,像几代兴衰看遍的宫娥——假如可以打这么个不恰当比方的话。她是太懂了,走入诗间,又与诗相融,理解,感怀,于是欢喜悲哀找到了所谓平淡化的支点,于是意暖神寒,于是有弱德之美,于是君子。古时传说蓝鲸(咱南京大学别名蓝鲸大学也是歪打正着了),能隔洋传语,叶嘉莹说自己的文字能留下来,是那海上遗音。男朋友看了她许多书,家中一排,我始终没动,无法像他看完后说,电影最后一幕,可真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以前在中文系学诗吟诗的日子,真是太远了。三星半。@ 资料馆,#北影节#
形式充分体现出台湾对于精美的游刃有余,空镜织就了节奏上的诗意,可惜内容上并未向诗歌深处或人的内心走得更远。作为中文系学生更感动于其中求学与师承的部分。片尾主题曲太出戏,但很喜欢正片中的配乐。好评是为支持这样的文学纪录影片,希望古老的文学可以照亮更多年轻的世代。一件美妙的小事:映后一同观影的朋友说她是为她那喜欢叶嘉莹的爷爷而来,我后来意识到她的古典而动听的名字也是爷爷为她起的,叫作“冰轮”,是月亮的意思,恰好与本片的片名呼应。
好奇怪,从片头空镜头就开始流眼泪,中间好几次都快抽泣,哭掉三包纸巾,太奇怪了…制片人说导演心中的主题是诗与存在,但我觉得还有一条是诗与乡愁,这个nostalgia不光是对北京那个大门-脉房-庭院-内厢房的建筑的乡愁,还有在忧患里对风吹树叶声的乡愁,对唐诗宋词黄金时代的乡愁,所以要“pass the parcel”要主动地去讲学。联合早报那里也看得我特别难过,就双方原本应该是合在一起才完整的文化脉络,割裂对峙到如今无法挽回的程度。
团队糟糕的音乐品味拖累了影片 日本配乐师的配乐和陈粒的主题曲都是败笔
《在岛屿写作》一贯水准,制作精良,传记类纪录片拍得很有风格,很难得,尤其后半程,看得很感动。一开始给人铺成太多、有点没进入状态的感觉,用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化的元素,但都有点表面。到台湾后,开始找着节奏,一下子丰富起来,加入其他人物的评论,空间也由之扩大到美国和加拿大。北京这部分挺可惜的,故乡和童年原本很值得表现,却留于一些浮光掠影的城市剪影和老套的历史记述,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在岛屿写作”这个系列的原因,重心移到台湾。另外,觉得全片念诗和念信有点多,叶先生自己讲述往事的内容反而少。
漫长的一生,只能将将攫取一些人生的重要节点,通过叶嘉莹本人的讲述与她台湾、美国、加拿大、大陆历代学生的回忆编织在一起。既是一个学者的个人史,也是一整个百年的流亡史。古典诗词,融汇在人生际遇之中,方能体悟透彻。片中有人说是诗词救了叶嘉莹,因为它让叶退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悲喜同样看待,一切轻而化之,可谓一语中的。
每个人在世界上事实都是孤独和寒冷的……(唯有瑞思拜……这种大家,作品都是直接自动往外“跑出来”的!……OTZ……
本片在人物、文学两个方面都没有讲到通透,从传统的纪录片衡量标准看是有缺憾的。但我认为即便如此也已经是极上乘的作品。尤其是每一个空镜都用得极好,屡屡有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觉,政治与历史观点皆“无言之言”;而所谓“无望之望”的“弱德之美”,也因此在相连相通的文化语境中得以传达,令人心生震颤。
基本上是一个再不拍就没有机会说出的故事。最终可能会像那座四合院一样,消失在历史中。拍一个诗人,没有什么比让她亲口读出自己的诗更加浪漫。故事,诗和空镜相得益彰,可以说是一部恰到好处的作品。
#掬水月在手#非常平庸的记录电影,片尾曲真是俗到极点,毫无音乐审美的水准可言,出来第一句就可以再降两星了。花两个小时看这部还不如直接上网去找叶先生的讲座视频来看两个小时。映后交流蛮有意思的,强调了采访的人之多,素材之大,我觉得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导演几乎没能够成功地体现出叶先生最核心的魅力。蛮矛盾的,我想这部片子的意义应该是让更多人了解叶先生同时进而对中国诗词产生兴趣,但对我来说,需要非常费劲地靠自己去抓取。把诗词全部竖着呈现在屏幕上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观众的接受程度呢?空镜多到令人发指,知道是想要层层呼应,但做的也太牵强太令人难以接受了。如果我是一个从来不知道叶嘉莹先生的人我可能会想要中途离场。
看这部电影,就像一颗水滴在观沧海,一粒纤尘在看宇宙。感叹叶嘉莹先生人生之厚重,其所代表的文化之博大。也反思自己的自大和渺小。
北影节最后一场。传主本人的魅力大大盖过了影片的魅力本身,会有兴趣去更深入地了解叶嘉莹的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片还是成功的。
迦陵词的创作和研究或有可议,但她推动普及的功劳不可没。电影拍得很美,就算是一个普通老人,生命的最后影像也是可贵的,遑论经历大江大海的人。#siff2020
北影节密集观影下能看到这部电影,真的是太舒服了。叶先生讲话才是真正老北京的讲话方式,对比老舍先生、溥仪的录音,都是一样缓慢好听。现在的北京话都是新北京话,语速快吃字儿含混不清。听到这种语速讲话,浑身都解乏了。人人都可以被称为老师,但不是人人都可以被称为先生。
太多的空镜和吟咏基本阻隔了情绪代入。学者型导演称刻意回避了传统影像叙事,用诗词格律来搭建结构,难怪成品只能是一掬水中之月了。所谓奥德赛式的找寻“原乡”气韵在表达上也很散,当然它问世的初衷与意义恐怕本身也没考虑受众问题。
「SIFF-02」因为之前看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这次看到许多已过世的诗人再次出现在银幕上,那种触动是难以形容的。叶先生的一生不容易,可算是自始至终的一个人,但她在诗词里寻到了天地,这天地帮助她跃出私己的需求抵达了广博的对生的热爱。她的学生评价她“意暖神寒”,瘂弦说是叶先生让台湾新旧两派诗人在同一个桌子上吃粽子,我偏爱叶先生所说的“弱德之美”,即是无望中的希望,放在当下的语境有着许多共鸣。
#siff 01 在周末的清晨读了一首很美的诗。
按空间结构设计了电影的几个段落,而叶嘉莹谈着诗歌,渐渐有点上课的感觉了。对我们古文不够好的观众而言,字幕让人顾此失彼(何况同时还有声音)。p.s. 片尾曲的唱腔还以为是王菲……
陈传兴拍风中石碑,湖上孤舟,飞鸿雪泥,一个女人的吟咏里包含着无数逝去的被遗忘的人生,好像蓝鲸对着虚空唱歌。
三星半吧,配乐和空镜头很美,但太漫溢了,有些喧宾夺主,跟主线有些剥离,也导致了干货不充足,除了诗歌、教学、经历,人物故事还缺一点真切的味道,年代感与厚重感没出来。叶嘉莹先生真是人如其名,可能是民国成长的最后一代学人了,古典优雅,充盈通透,把起伏错落的人生过成了一首诗,这才是宠辱不惊,诗意地生活。
关于叶嘉莹先生的这部纪录片,首先具有一种极其珍贵的文献史料般的价值,能够让更多观众认识并了解叶先生在古典文学上的造诣与地位,同时也感受到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全片借由古典宅院的结构,来呈现叶先生的生平与内心世界,由表及里,从早年的求学经历,直到她对古典诗词的认知与“弱德之美”的理念,如吟诵般娓娓道来。最令人感佩的是,叶先生以90余岁的高龄,仍不忘切身投入自己心心念念的工作
很糟糕,如果不是叶嘉莹先生本人十分之强大,这纪录片就只是展现各种手法的失魂作品,叶嘉莹身上大概那么几大点,一生悲怆如诗的身世,对于古诗词研究严谨细致理性感性交融中西方贯通的研究,还有自己感发内心的创作,这个纪录片对每一点都是浮光掠影的展现,叶嘉莹先生自己的讲述像是缺乏整体的架构,导致了出现了她自己写过,在别的地方也讲过,这样的重复,其余人采访的部分也有点缺失重心,情感关系和学术成就都不太靠,看之前推介导视说两小时不会嫌长,叶嘉莹就是干巴巴讲座八小时都不嫌长,但这整个纪录片的一些拼贴做法,我个人是嫌长的。
影片不仅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导演也竭尽全力去“打捞”诗歌的美。他以叶嘉莹的学术研究切入,通过雅乐、吟诵、佛雕、器具、古建筑,山河湖泊等意象,营造出那种如梦似幻的诗歌时代,太美了。相较我们这个没有诗人,没有文化的年代,我们显得那么庸俗,那么黯然失色。
第一流的选题,第三流的呈现。导演倘无才能,可以老实按惯常体例讲述,至少不过不失。现在这种勉强「创新」的做法,一没有讲清楚叶嘉莹是个什么样的人,二没有讲清楚叶嘉莹的成就高明在哪里。大量故弄玄虚的空镜、竖排的古体诗、缺乏上下文的引言,共同将对叶有兴趣的观众弄的一头雾水。
我不喜欢。长寿即苦,丧父、丧子、丧夫,然而影片后段试图强调的“平淡的消解”不能使我共情。更严重的是,大量的篇幅浸泡在异国上流的惺惺作态里,像无节制的空镜一样无趣;1974/75年的回国如蒙圣恩,对照时代来看简直令人恼火。叶已经长寿成了一个符号,不管她自己愿不愿意,她也不得不作为符号被利用。爱诗的话,还是去读诗吧。
NO.12,最后一幕,雪地中鸟的爪印。照应的大概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叶先生这一辈子也是如此吧。
“那年暑假,七七事变”。但是从影片角度看,尤其没人说话的时候,空疏异常。
是今年我看过的国产片上映院线电影里的目前最佳了。
叶先生人格魅力非常闪耀,访谈的部分和吟诵的部分都好看,痖弦那段采访非常有趣,“写新诗和写旧诗的过去是不来往的,端午节都各吃各的粽子,是叶嘉莹写李商隐的论文,讲李商隐是象征主义大师,新诗和旧诗才渐渐开始互相交流。” 出现顾随的片段都让我情不自禁眼热。但是导演本人的拍摄风格我真的难以欣赏,可能他是拍video essay的意图,但即便是一篇视觉文章,我也难以认同导演的美学呈现,所有的空镜和配乐都非常文青气,失之苍白与单薄,完全没有映照出叶嘉莹心灵世界的厚重。一个电影学院的在读学生选择这样手法还能理解,一个有经验的导演选择这样去处理简直令人大跌眼镜。
看了,就说一点意见:用大量的佛教意象对应味道不大对,对诗歌的理解片面且有些偷懒了。我觉得无论是诗歌还是诗人,都应该是入世的。其他还行。
怎么说呢,尽管按空间结构划分了章节,编导安排的叙述顺序仍是线性时间的。人物访谈、资料与空镜头的拼贴更接近电视专题片,好像一切都在预料中,却也引人入胜。当然,那是因为叶先生自身及其作品的魅力让本片显得意蕴无穷。
认知准备上,我离导演陈传兴更近,因此没有首先看到叶嘉莹,而是认出他这面有点反光的茶色玻璃。在他已经自觉到如同潜意识一般设置出来的结构、符号和风格的镜像里,让我离叶老师离诗词以及背后整个世纪的颠沛流离更近了一些。历史、诗歌这些所谓需要接续的东西,今天都已经是一地碎镜,线性的二元的抒发不具备完全的说服力,太容易为人所用或者早已消磨殆尽,反而是被遮挡被掩埋被压低的声音,作为一种“中介”,可能创造出很多条小径,让完全不同的人找到完全不同的存在的根基。
批评这样的电影并表达相对强烈的不满还是需要一些小小的勇气吧。其实我和大家一样抱着对中国古典文化极高的热忱,本身也是古诗词十几年的忠实爱好者,才大老远赶着稀少的排片来看这部电影。然而我觉得陈传兴拍得并不理想,首先我得承认我对叶嘉莹不熟悉,反而对采访的席慕容白先勇熟悉多了。于是对于这样一个诗词大牛最先关心的自然是牛在哪里,可片中对于这方面的展现真的太少太浅。叶嘉莹本人的诗文读下来觉得一般般反而是她老师顾随和王国维的两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再说叶老的诗词批评及理论电影都是浅尝辄止,我更想听她展开讲讲杜甫的对偶怎么从生硬到精致,她又是如何理解唐诗后发展出了宋词这样的长短句,文章又是如何弥合新旧诗的隔阂,电影都没有讲清楚,反而沉迷于大量的空镜,尤其是爱拍佛,可叶嘉莹叫迦陵是因为谐音,不是因为信佛哇!
相比在岛屿写诗系列,这两个小时比较像在造神。在国内大家不免神话了叶先生,倒不如在温哥华更自在一些。她的秘书这样说。寻找旧宅寻找叶赫水两段看的比较动容,但几次感动都戛然而止,太细碎了。看了岛屿的如歌的行板,瘂弦老师声音一出就能辨别出来了,太好听了。
作为某种不必自黑程度的真正文盲,我肯定是看不懂这片里的诗词,领悟不到叶先生的珍贵弱德的。无论是诵读还是展示于屏,很多诗词过的太快,等不得内心去组词、想象和理解,疏忽一下就过去了。感觉就像课堂上缺了一节,就此跟不上了。然而,即便意识到自己在这样的文学作品课里是绝对的差生,却也丝毫不困倦,而完全进入影片声画营建的氛围和诗词之外的节奏里。古建、造像、荷塘的特写,随着有些诡异却悠扬的配乐涌来,我就又懒惰的不苛求自己去读解了。于是,我接受的更多是影像之诗而非叶先生之词,至于她高密度的诵读,会不会也带出影像舒适感,我说不上来。在只有极少座位可以躺平的VIP厅看的,后排有一对约会的中年男女,一直小声嘀咕议论着。影毕,女人却由衷赞美,“真好看!谢谢你陪我看纪录片。”
叶嘉莹波澜不惊的人生和古诗词瑰丽世界有着巨大落差,无法摆脱他者的颂词也就无法摆脱俗世加之于被访者无谓的光环,宁可叶嘉莹只是湖面清风,徐徐送我们进入电影里咏物与吟诵之境,而非在两个不相干世界里勉强唱和。她是古诗词女儿,是千年绝句的注脚,绝非主人。
【BJIFF2020】恋物而造就的空泛的美感,好多信息没能传达给我。拍得像一纸书页那样薄。
2020上海国际电影节。意境很美,但觉得还是浅了
与许多人对中国传统的想象不同,女人当然也可以成为“君子”,叶嘉莹的吟诵就足以点亮整部影片。以四合院结构呈现诗人一生,那些石窟、文物和凋残景物有效拓宽了影像境界,礼赞承重前行的一代学人。山河破碎,身世飘零,一捧明月也不失为一点慰藉。日本人的配乐古雅平和,但拿来配古诗词,终究味道不对。
生动的展现了一个不爱工作的人是如何糊弄被访对象和观众的 大量的空白和吟诗 实际上是为了填补内容的单一吧 章节的设定也不过是为了让不连贯的内容显得不是那么突兀 真的和他们在岛屿写作完全是两种东西
片子配不上叶先生的一生之美,却也更显叶先生的美好。
叶先生著作等身,是当下中国古诗词研究首屈一指的大师。导演用了大量墓葬壁画碑林诗文、山川雨雪四季变换的空镜头,加上老照片和诗词信件旁白字幕,充满诗意。看着白先勇、痖弦、席慕容这些文学大师们聊当年听课吃粽子寻祖的如烟往事,真有种前尘似梦的空濛之感。但先生命运多舛,电影拍得过于写意,时代变迁、民族离散流亡的悲剧力量还不够。正是这些苦难,才让叶先生如龙场悟道一样,在孤独痛苦中领悟出弱德之美。先生的弱,是容,是收,是含,是对师长、同学、家人、学生的君子之风。所以面对颠沛流离、丧亲之痛、家园被毁,先生从诗词里找到了慰藉和力量,修成了艺术的正果。听叶先生吟唱着那些年代久远的诗词,这便是余光中所说的“诗的胜利”,人性的胜利。
大概我比较浅薄,不是很能理解导演对节奏的把控,空镜头的运用,甚至是配乐。四星全给叶先生。另外,意暖神寒真是太到位的评价了。
这部电影对叶嘉莹先生“弱德之美”的记录和揭示是很动人的。陈导把古典诗歌“兴”的技艺转化成了镜头语言,这点挺成功,尤其是空镜头对“兴”的演绎让片子极具古典诗的抒情性。还有就是对苦难的节制表达,镜头对历史事件的沉默或空白处理,和叶嘉莹的温和甚至坦然的言谈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张力。当然,不得不说,叶先生的吟诵不太能欣赏。。。
我们看陈传兴拍叶嘉莹讲古人诗词 一层一层泛开 到我们这 是否还保有一样的耐心和沉醉呢
五年前我所在团队做过一部叶嘉莹的纪录片,于是特意来看,这部是完全不同的感受,镜头很美,前面觉得特写有点过于多了,后面渐入佳境,质朴苍凉又意境悠远。最感人的是后半段叶嘉莹先生去寻找自己叶赫那拉氏的根脉,登上土坡站在荒凉的故地说这就是“黍离”所写的地方,她吟唱“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时候,你会觉得她早已拥有了精神的根。片子里采访ubc的一位教授,她说认识叶嘉莹感到幸福,但和她也没有非常close,只是会打个电话,就知道彼此都还活着。这样的情谊也是动人的。这部纪录片没有太强调叶嘉莹老师历经过的坎坷和颠沛流离,只觉得晚年的她的人生依然气韵生动,气象万千。
弱德。拓碑。吟诵。石雕。斗拱。一座四合院在童年和晚年的存在和消失。一条蒙古河流在祖先和后代的传说和确立。记忆的宫殿。诗意的居所。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黄金时代》的遗憾,在对人生尚有眷恋的时刻与它认真的告别。诗歌是等来的、拾到的,造化弄人、浅笑乘风。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2038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