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豆瓣电影Top250《卢旺达饭店》
《卢旺达饭店》介绍
名称:卢旺达饭店
别名:卢安达饭店(台)
主演:蕾乐蒂·库马洛 / 莫苏西·麦格诺 / 哈基姆·凯-卡西姆 / 德斯蒙德·杜布 / 尼克·诺特 / 西莫·莫加瓦扎 / 法纳·莫科纳 / 卡拉·西摩 / 唐·钱德尔 / 罗伯托·西特兰 / 华金·菲尼克斯 / 苏菲·奥康内多 / 托尼·戈罗奇 / 大卫·奥哈拉
导演:特瑞·乔治
地区:英国
年份:2004
语言:英语
时长:121分钟
分类:剧情片
《卢旺达饭店》剧情介绍
1994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与图西族两部族之间矛盾重重,多次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胡图族大肆屠杀图西族人,在这种背景下,卢旺达饭店经理保罗一直四面奔走,最终成功挽救了饭店里一千多名图西族和胡图族难民。《卢旺达饭店》豆瓣热评
当这个世界闭上双眼,他却敞开了怀抱。
很早以前看黑镜头就知道这段历史了片中还是侧重于胡图族对图西族的屠杀但实际上 在图西族控制的地区 对胡图族也发生着同样的杀戮这是一场无法说清的事实事实没有真相只有荒谬的让人不可理解人们用最原始的武器棍棒刀叉去和自己的邻居搏命只因为他们觉得 不杀死对方对方就会来杀自己
我们看了那些屠杀的镜头 然后继续吃大餐
屠杀纵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对屠杀的漠视。
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片尾曲,震撼心灵的人性故事,愿真善永存,苦难和邪恶远离所有人
当电影成为我们铭记历史的唯一方式 是幸或不幸
卢旺达的孩子们从神职人员身边被拽开时,随着背景音乐,眼泪忍不住打转◎◎基于背景值得一看!
一部会让我们灵魂受到强烈震颤的电影。通过饭店经理保罗在大屠杀中的经历,来纪念和反思人性中永恒的东西。虽然没有对大屠杀全景式的再现,却用深刻的心理描画使得观众的心灵受到同等的冲击。电影并非单纯的赞扬保罗,而是深沉的纪念普通人在灭绝人性的灾难中散发出的光辉,不仅仅是保罗。电影成功的做到了不忘记历史的目的.但这十年里,发生在非洲大陆上的、视生命如草芥的屠杀,从来便没有停歇过--谁又将见证,新的苦难与创伤?他们被世界遗忘了。
人祸最惨。可我们看完新闻,还是会安心的吃完晚餐。
记着人世的罪恶,也记着在罪恶中的人性光芒
电影没有什么花哨精巧的剪辑,有的只是质朴之中最撼动人心的真实。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真正的人间炼狱。当世界遗忘他们,国家陷入疯狂的时候,一个比辛德勒更加艰辛的男人在一个人人力求自保的环境下敞开了他的双臂。记住他的名字——保罗·卢斯萨巴基纳。★★★★☆
记者和保罗对话,对于外国观众看到图西族遭受的惨象后所可能的反应作出的揣测,令我想起《关于他人的痛苦》,苏珊·桑塔格在书中提到,我们看多了反映苦难的照片,就会在某种层面上以为自己真的帮助了那些身陷囫囵的人。当然这是一句题外话,但与我们切身相关。
1994年,当地球的一端在讨论应该是阿甘正传还是低俗小说拿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时候,地球的另一端却正在发生着惨绝人寰的百万级别的大屠杀!!距离现在也才区区26年时间。所以种族歧视被提高到一个特别敏感的地步,被当做不可触碰的政治正确也是非常自然的,即便是已经2020年了,【黄祸论】依然在很多地方大行其道。卢旺达大屠杀的原因之一就是比利时充当了搅屎棍,这种骚操作对于有着大量殖民地的英国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印巴战争就是不列颠的“杰作”,而美国则继承英国的衣钵,继续制造中东和东欧的各种战乱和难民潮,而无疑最终会被反噬,自食其果!华金在电影中的戏份不多,却留下了最有名的台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值得全世界所有的领导人认真思考,拒绝仇恨,只有这样人类才有真正的未来,而不是继续让人间悲剧重蹈覆辙!
“他们来这不是来帮助我们的。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卢旺达无法为他们赢得一张选票。”
看过的第三部卢旺达大屠杀题材,连着昨天重温辛德勒名单,这种无尽绝望的感觉好可怕,人性泯灭的黑暗中的弱小光辉可贵到让我觉得更绝望。也许是我太悲观了。
看到一些评论突然想说:如果看到他人的这些苦难,我们的反应是庆幸自己生在和平国家,应该对当下的生活感到知足。这种思维难道正常?这种教育的产物难道不该反思?事实上这种庆幸就是在以民族、种族、国家等为分界线,把自己放在隔岸观火的立场上,为灾难没有降临在自己身上而窃喜。这种对他人灾难极度缺乏共情的逻辑,理所应当得令人毛骨悚然。而这也正是所有仇恨和杀戮的根源。
这种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在欧洲人用辛特勒名单纪念犹太屠杀的时候,非洲也同样有卢旺达饭店记录着感人的大救援。没有惨烈的屠杀与交火镜头,然而带给人的感动是那么真实,那种真实的生的欲望与善的本性。男主角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非常精湛,完全投入,彻底地让人记住了这样一位英雄。至于里面杀人工具砍刀来自中国的场景,也只有对于中国制造的一种无奈。
做一个好人总会有好报的,为人一定要正直。
1.“他们留下了接近一百万尸体。”2.生而为人,对不起。3.“上帝,我感到惭愧。”4.即便只是多拯救了一条生命,也应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5.让灵魂也为之啜泣的哀曲。6.情节处处揪心,却无法深入骨髓的痛,只有恨。
卢旺达版[辛德勒的名单],但保罗•卢斯赛伯吉纳遭受的危难和风险比辛德勒大不少。影片时刻让人揪心,沉痛感贯穿始终,片尾曲有情感升华作用。| “我认为如果人们看到这些录像,他们会说:‘噢,上帝,太恐怖了’,然后便继续享用他们的晚餐。“(9.0/10)
非洲大陆世纪末的那段历史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心有余悸,种族大屠杀映射出来的人性之恶让人感到无边的绝望。而保罗和辛德勒虽然只是无边黑暗里的一点星星之火,但足矣以微弱的亮光照亮他人的人生。“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几乎是一边哭着一边看这部电影。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表面上看起来是胡图人对图西人的种族大屠杀,但请一定要记住,是比利时人煽动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民族仇恨,是法国人提供了武器。所以,究竟是谁残忍,究竟是谁野蛮?是那些自诩早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殖民者,要永远记住他们的殖民者身份。令人感动的是,在一切人世间的悲剧之中依然看到了闪耀着的人性的光辉。
媒体冠之以“非洲版辛德勒名单”称号,以小见大记录惨烈的卢旺达大屠杀,令人欣喜地摒弃了花哨的剪辑和表演技巧,也最终没有起用明星丹泽尔华盛顿主演,有种朴实自然而震撼人心的力量。让雷诺客串,Wyclef Jean那首Million Voices实在是爱得紧啊。
身处乱世,面对杀戮,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种族、宗教、部落之间的冲突,不过是满足人类嗜血私欲的借口。战乱来临,被非洲视为依赖的白人撤退,留下手无寸铁的黑皮肤们承受扑面而来的血雨腥风。幸好,幸好,在挥起的屠刀下,依然有像保罗这样的人,在人性泯灭殆尽的时刻,保有最后的良心。
重看,第55分钟那摄人心魄的主题曲响起时,还是忍不住。愿上帝保佑所有受灾受难的人们。
胡图族和图西族为了历史上的利益分配不均而动武,UNPF因为ROE的原因无法主动介入,导致局势一发不可收拾。这次人道主义危机唯一的正面意义在于几年后伞兵团和陆战队突击队在48小时内完成再部署,成功干预了塞拉利昂内战。
以剧情片类型来拍种族灭绝的题材,总觉得轻飘和虚假。失分还在于单线,一个西方度假饭店经理的独角戏,再如何渲染,也显得单薄。最后小团圆的包袱吊了一大半时间,终于解开,也太模式化了。最有价值的是借此了解了屠杀背景和胡图图西的殖民地渊源。
桥段挺家庭剧的 非常主旋律政宣片 摄制上扬长避短 绕开了很多需要花钱的场面 如能在两个民族为什么走到这一步这一点上挖透 应该会是一部经典 以及这种事面前商人永远最有行动力 商业伟大啊真是
人类能献身伟大亦能极度卑鄙。感谢保罗,他的良心之光如同辛德勒、拉贝一样照亮了人类野蛮黑暗的角落。在两个部族互相屠杀遗尸百万的人道主义灾难里,在联合国已然抛弃他们的境况下,是这个善良的卢旺达人竭力保全了一千余人的生命, 并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然有勇气胁迫当地军政首领。
#250#“天啦,太恐怖了,然后我们继续吃晚饭”这句最切中要害,题材感人,不过就艺术手法来说真是一般般~所以一般般就是,我们只能从外部(镜头)获得信息,那是导演的意图,我们可以不动大脑盯着屏幕看完两小时,留下的或许只是那一句震撼的话,思考的权利被剥夺了。
最荒唐的是,胡图族与图西族是比利时殖民者人为划分出的种族。
又一部反映种族仇杀的作品,但本片绝不是卢旺达版的《辛德勒名单》,主角固然是“辛德勒”,但他打交道的对象并不只有“纳粹”,还有“第三者”们。本片和《辛德勒》相比各有优点,但有共同的缺点是,对种族仇恨和人性阴暗面的剖析不够深入。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非洲辛德勒。整体较为克制,个别地方略煽情。谎言、贿赂……在大屠杀面前,只要能生存,任何方式都能接受。一边看一边想:什么“本国内政不容他国干涉”“帝国主义强行推行政治制度与价值观”之类的屁话都TM见鬼去吧。任何反人类的罪行都必须予以干涉!四星半
人性在反人性面前,可以变得脆弱,也可以变得坚强。剧中某些人物其实让我反感,包括paul的妻子,但我们必须承认,这就是真实的一面。除了好人和坏人,还有好多普通人。这些人在这部电影里都刻画得很贴近。人太渺小了,享用我们拥有的和平和简单幸福吧。
然而作为旁观者,人人都是孤立的岛屿,自成一体。人类这么辣鸡,还是灭绝算了。
西方人在袖手旁观吃大餐,非洲人在兴高采烈大屠杀。他们都有美好而光明的未来。
一直在期待那段经典音乐出现,结果出现了,感人指数又没跟上来,导致看完感觉平平。晕勒个去~
这个……跟《辛德勒名单》还是差着好几皮
《卢旺达饭店》以一场发送在非洲真实种族大屠杀的缩影为展开,虽未有过于血腥残暴的呈现,却以巧妙深刻的心理描绘,令人得见了一场为人震颤的人类悲剧,而即便在无尽的黑暗里,总有人能手持光明,一位酒店经理保罗,成为了电影对人性之美弥足珍贵的讴歌。
战争、人性、情感、孩子,非洲题材的电影都快拍成套路了。注:在《十一罗汉》里看到滑稽版的唐·钱德尔,感觉很奇妙~~
剧情、节奏、表演都非常好,只是呈现这个事实。1994年持续100天死亡超过一百万的种族冲突屠杀,辛德拉名单发生在二战都无能为力,这个发生在近代联合国选择保持沉默。屠杀一百万好像只是个数字,我们也经历过屠杀三十万,犹太人当年被屠杀六百万现在用实力证明着自己。电影的实际意义已经超出了艺术
记者的那番话真是没有一点虚假近一百万尸体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处人们总是用皮肤,种族,信仰等等把人分成一群一群不知道放在当今世界,联合国是否能够有效处理这样的事件我觉得应该没有,估计等地球统一再说吧
欧洲殖民者在撤离非洲势力势力时留下的权力真空以及数百年来扶植一方打压另一方造就的种族对峙的紧张状态,成为了卢旺达内战和大屠杀事件的导火索,就像那名记者所说,没有人在乎这些,他们除了一边吃饭一边看新闻联播“啧啧”的吧嗒一下嘴不会记住任何事,因为这不会为他们带来一张选票。
没想到是将种族大屠杀的... 看得我揪心 昨天的好邻居 回头就把屠刀劈向了你... 联合国的无能和列强的不干涉 种族屠杀和内乱反叛什么的不是不一样么 不去想谁对谁错 因为没有答案 但是制造种族屠杀觉得是不对的!亲情 人性 种族偏见 战争的恐怖体现得淋漓尽致 赞一个!
以前非洲政治的课上看过,当时脸盲发作,完全没走心,所以今天对我来说,它又是一部全新的片子。积极而touching的一面,Paul是卢旺达的辛德勒和拉贝,用实际行动证明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然而人性和智慧闪耀的背后是惨烈的种族清洗。造成大屠杀的根源来自殖民遗毒,而局势失控后,白人仍可以及时撤走,甚至手持英国护照的黑人,而承受惨剧的当地人呢,借上校之口:you’re not even a nigger. you’re an African. 没人关心你们死活。目送白人撤离的那一刻,确实需要天降大雨……
你会再次感叹我们还有幸生活在中国大陆,即使是毒奶沟油。这是一部会让我们内心受到强烈震颤的电影,那种普通人在灭绝人性的灾难中所散发出的光辉尤为可贵。
西方人为制造灾难,强行区分种族制造矛盾,提供武器大发战争财。然后一部电影将自己塑造成救世主和新希望,令人恶心。
我试着把自己放到那个环境中去,感受那种来不及绝望、来不及迷惘的残酷。保罗的种种反应不见得有多伟大,影片也没有刻意强化他的英雄形象,都是源于人性本能的反应。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厌恶,对屠杀永远保持最唾弃的厌恶!
和上帝之城类似题材,整个电影都被一种绝望的气息笼罩着,那个世界突然就发生改变,但是却找不到任何突破口,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得不到救助...对于一直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我们,这种极端民族对立之间带来的内战,根本是无法想象和无法理解的,看电影的过程中,自己一直试图去理解所处场景中人的思想状态,想到了三四月份的藏独事件,但仍然很是想不通...电影的纪实性,带来的震撼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当最后PAUL找到另外两个孩子的时候,看电影的我整个放松,压抑的情感随着眼泪释放出来...
昨天遇到一个以种族主义者自居的人,言语中充满了对贫穷、落后地区和人的歧视,以及对暴力的报复心理,于是晚上翻出来这片看了一下。人类的邪恶和善良都是需要条件的,完全抑制住邪恶的可能性不大,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把人推入到极端境地。
又是关于民族争端。两个民族模样信仰神马的有区别吗,就打打杀杀的。唉,渔利的,不过是卖武器的。与《可汗》不同,这里加入了对外国势力干涉的反思,比如维和部队与红十字会。以及一个拖家带口的男人,在大势下的挣扎。
非洲版《辛德勒的名单》,血腥的荼毒泯不去温暖的胸怀。当个体被世界遗忘时,一个人的良心就是和平。
以平实的方式讲述了一场残酷的种族屠杀,通过饭店经理保罗对同胞的庇护,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善的一面,但每当镜头转向尸横遍野的场景时,又会有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觉。
people see this footage, they'll say, oh, my God, that's horrible, and then go on eating their dinners,that's all.在生命之前人性的伟大与卑微只是一线之隔
(2005.9)一部总被拿来跟《辛德勒名单》比较的电影。事实上,该片比《辛德勒名单》好看一些,却没有《辛德勒名单》那样过度煽情。我的同学平时是不看这种“严肃的”电影的,但他们对该片的“评价”却很高,用了很多“一比”、“一腿”之类的南京话来形容该片的“牛B”。
富有张力,但是又没有张得过分。可能这个题材难度太大了吧,能把握到现在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2085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