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香港7.6分歌舞喜剧《上海之夜》

1984香港7.6分歌舞喜剧《上海之夜》

《上海之夜》介绍

名称:上海之夜

别名:夜上海 / Shanghai Blues

主演:钟镇涛 / 张艾嘉 / 叶倩文 / 田青 / 李丽珍 / 成奎安 / 文隽 / 胡枫

导演:徐克

地区:香港

年份:1984

语言:粤语

时长:103分钟

分类:喜剧片

《上海之夜》剧情介绍

抗战年代,夜总会小丑董国民(钟镇涛 饰)不堪忍受日寇对上海的肆意轰炸,毅然告别叔父投军,出发之前,董国民在苏州桥下与一名女子一见钟情,他们约定胜利后再见……时间一晃十年,董国民回到上海,自此时常在苏州桥下徘徊,渴望再遇当年人,然而物是人非,此时的桥下只有几个落魄的老兵露宿。董国民楼下的舞小姐阿舒(张艾嘉 饰)收留了一名来沪女子邓仔(叶倩文 饰),并给她生活上的帮助,二人以姐妹相称。董国民与邓仔在天台邂逅,虽然邓仔并非董国民所误会的当年人,但仍对这位青年产生了好感。不久阿舒亦介入了这段关系,但为成全邓仔,阿舒选择了退出。不久董国民终于发现阿舒正是桥下的当年人,而此刻,阿舒却与别人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本片为徐克电影工作室的开山之作。

《上海之夜》豆瓣热评

  • 末三

    “能不能给我一点希望啊?”“希望只有一个,给了你我就没有了。”——原来拒人可以这样说

  • shininglove

    施南生的十大港片之首,这是她和徐克的爱情乐章。他们的事业始于灼热的八十年代,新世纪一路北上仍能屡创神话。可惜爱情没能跟来,中途走丢,死在苏州桥下,掬一把月光,仅表纪念。

  • 飞刀员外

    故事非常非常乱七八糟,这正是港片一贯优良作风,看的我这个正宗港片迷高潮一浪接一浪。爽快、锐利、生气勃勃,往高点说,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B级片的粗糙、即兴,虽是缺点,但何尝不是优点?想拍就拍,爱怎么玩就怎么玩,还能花哨无比,现在有几个导演能做到?

  • 徐若风

    3.5 神经喜剧混搭后台音乐片类型,出来的效果时而惊艳时而灾难,大家都像没吃药就出来混的。物价飞涨的国统区上海,即便只是轻浮地嬉笑怒骂也能带来一丝悲凉。莫名却又奇妙的一面之缘与十年等待在断电之夜尽显魔幻时刻,徐克用最大条的方式展现底层的浪漫,俗套却感人。张艾嘉当年灵气逼人。

  • 内陆飞鱼

    电影工作室开山之作,奇趣幽默。饿殍流民,伤残军人,物价飞涨,美国大兵……有历史感,全靠室内布景对老上海的还原,惊为天人,张艾嘉,叶倩文真美,李丽珍还没长开,却也玲珑可人。施南生女士的十大港片第一名就是本片(见《香港电影百年》一书),足见其地位。

  • 木卫二

    不曾存在的苏州桥,大桥下面的抗战士兵。电影有历史感,但终究是喜剧。

  • HarperYug

    徐克电影工作室的开山之作,即给出了一份很有水准的作品。说是喜剧,但是从头到尾都处处显露出悲剧的色彩。战乱的流离失所、投奔的无依无靠、桥下的苟延残喘、屋内的相依为命。但徐克聪明的是,没有一味的煽情买苦药,而是用欢快音乐带动节奏,穿插各种喜剧场面,承载出那个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同时又极具浪漫主义,阳台上那场戏,巧妙的色彩构图,浪漫又令人神往。上海之夜是美的,但终究这美却不是属于所有人。

  • 游牧人·芳汀

    港式狂想曲,古典浪漫,借古抒怀,暗喻九七。有必要照着本片致敬的三十年代老上海电影去把《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楼上楼下》等片全部搜寻来看看。徐克:“我着重去写一段爱情——那份分离之后重认,又再分手,那种久不接触而又突然重认时所产生的感觉,大家都很矛盾、彷徨、惆怅的心理。”

  • 桃桃林林

    片子是个好片子,不过有个小BUG,这片子的故事应该是解放前吧,海报里的《南太平洋之恋》可是1958年的片子

  • 竹官碧

    #bjiff#俗套又闹腾,尴尬。还在片尾字幕里看见了以前CM的老师蔡甘铨。=_=

  • 川島由紀夫

    《上海之夜》的序幕很有费兰克·鲍沙其(Frank Borzage)通俗剧的影子。故事讲1937年,郁郁不得志的作曲家Do-re-me(即董国民,钟镇涛饰)遇上在歌厅卖唱的舒佩琳(张艾嘉),两人夜里在桥底浪漫邂逅,随后却因上海沦陷局势纷乱而失散。战后,两个凑巧成为同一座楼房的住客,而刚从乡间迁来的凳仔(即查小乔,叶倩文饰),却爱上了Do-re-me。片中,选美会、睡房闹剧、探戈舞、大号乐器笑料、大骤雨,还有时间控制分秒不差的视觉喜剧效果等等,如走马灯般逐一登场。此外,也有动人的表演时刻,如Do-re-me走上天台,在上海的霓虹灯光映衬下拉起小提琴,犹如给予整个城市奏起小夜曲。    影片高潮富有幽默感,同时亦紧张刺激,是今天好莱坞没法再拍得出的。Do-re-me凭一曲《上海之夜》赢了

  • 黑骨精

    这部电影或许应该算是徐克的电影工作室的头炮吧,中规中矩,这部电影并没有投射出太多徐克的风格,只是徐克的玩票之作。不过呢,电影中很多细致的桥段也被后人多次借鉴,也算是创了先河了吧。

  • ReMinD

    徐克也有这么柔情的时刻。张艾嘉真的是那个时代香港那几位导演最喜欢的演员啊 譬如许鞍华 徐克。能大能小 场面掌控很到位。叶倩文真心漂亮 钟镇涛原来也有那么年轻的时刻。

  • Eccentric Cat

    有几段很搞笑的,如影评里所说,很有《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的赶脚。那时候的电影都拍得太急,对白来不及写只好口不停念”一二三四五“再后期配音,看到成片的张艾嘉怀疑自己有没有参演。

  • 赱馬觀♣

    开场桥下战乱别离之重红,仿佛看到了乱世佳人。可进入正片之后,情绪却急转为神经闹剧?痴情/退让的徐氏三角恋主题,各种类型标配的误会桥段,以及霍克斯的破洞、刘别谦的睡衣等一干好莱坞经典元素……应该说,徐克经典作品中该有的概念技巧本片已是一应俱全,只是运用时机和火候把握地明显不够成熟。两星半。

  • 青橘

    比我年纪还要大的电影,很青涩旧的东西发生在旧的年代,才有味道

  • Yellow_OTL

    偶爾看下懷舊電影也不錯,這片名和內容簡介全是文藝片風範,電影本身卻是輕鬆的喜劇,各種插科打諢……當然用現在眼光來看是有點二……適合我媽看……

  • fefe

    很喜欢。故事没什么好嚼的,重要的是徐克的拍法和小心思,还有选角,第一次发现钟镇涛很有魅力

  • 欢乐分裂

    2.5;过于闹腾了一点,但对默片/好莱坞黄金期的喜剧模式的借鉴也算可圈可点,充分调动肢体语言以达夸张效果,利用人物间的误差/误解制造笑点。全片高光时刻是众人齐聚一室的各种场面调度,利用门窗的遮挡和开关甚至依稀可见雷诺阿的影子。各种历史梗(漫天要价、选美盛会、赴南洋潮、南下香港)一个不落,“打仗都没死,还能死在桥底下吗?”听起来似有所指。

  • Connie

    很多桥段似是向内地旧作致敬,非常眼熟...花絮有半个钟徐克访谈,大都是没听过的故事

  • りつ

    叶倩文怎么那么地味,《上海之夜》这主题曲不错听。话说战前的魔都女人穿着四角裤睡衣见男人是常见现象么?

  • 乱世小儿女的悲欢离合,爱情胡闹电影的典型。徐克早年的电影真是五花八门,新鲜有趣。

  • paracelsus

    色彩,一路笑料(虽然很多很庸俗,不过一些设置倒也巧妙),人物太夸张。人力车夫模仿自行车刹车。

  • 彼得潘耶夫斯基

    David Bordwell:“片中,选美会、睡房闹剧、探戈舞、大号乐器笑料、大骤雨,还有时间控制分秒不差的视觉喜剧效果等等,如走马灯般逐一登场……徐克称自己用歌曲歌词构思这连串镜头,于好莱坞而言,把歌曲、声音及视觉韵律结合得同样迷人的场面,恐怕要回到罗宾·马摩利安(Rouben Mamoulian)《公主艳史》(Love Me Tonight,1932)的火车高潮戏才见得着……徐克借此向香港电影的源流致敬,该片让人联想起上海经典片《马路天使》(1937)与《十字街头》(1937),但他没有像新好莱坞电影般搞低级滑稽笑话,反而想把一个有价值的大众传统翻新。

  • 九尾黑猫

    真的不好看,不好玩,有些笑料已经太老了。

  • 江寒园

    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歌舞片,既接续了30年代国片复兴运动时左翼电影批判现实主义的路子,描写阶级对立,贫富差异(法币贬值物价飞涨,天桥下靠卖血度日的抗战老兵与夜上海的纸醉金迷)——这很难不让人想起马路天使,不论是左翼的批判现实抑或一板之隔的笑料闹剧——也同时包含早期默片时期特有的喜剧修辞格——杂耍蒙太奇,而这又涉及到了Gunning所论述的吸引力电影,早期默片所包含的一定的现代因子,上海摩登与白话现代主义。类型上看,兼具默片喜剧与歌舞片两种类型:杂耍,错置,夸张,混乱,长久的误认与悬置,到最终的回归,歌舞类型又隐括有香港的地域类型特色——唱歌对嘴型,这在后来蔡明亮的电影[洞]中所穿插的歌舞选段中对其有怀旧式的表现。

  • 山下猫

    不错不错,生机勃勃,天真烂漫,有旗袍有情怀。故事老套简单,细节充盈真挚。这才是有诚意的作品。

  • 芦哲峰

    港片真不是我的菜,受不了那么夸张的表演,刻意的搞笑和烂俗的桥段。

  • 七 仔

    天真烂漫有真情,嬉笑怒骂路不平!徐克又一经典暧昧姐妹搭。

  • Danny

    太浮夸了。感觉是徐克看了瑟堡的雨伞后,意淫出来的一部片子。

  • ly莉

    原来叶倩文挺可爱的! -- 2008-8-4

  • Gemini

    这片从气质上就是徐克范儿!很多的语言在老怪的后来影片里都有出现。

  • Joshhhhhhh

    其实徐克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那年的阿B可真是鲜嫩啊!

  • 莱尼圆

    徐克离开新艺城和妻子施南生成立徐克电影工作室,这部是工作室的开山之作。故事以抗战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发生在一男二女之间的奇情戏,表现大时代的悲欢离合。三位主演表现都不错,其中叶倩文的表演丰富而夸张,很有喜剧效果。绝大多数镜头都是在香港的摄影棚中拍摄,徐克运用色彩构图及主题音乐,还原了老上海别具韵味的舞台剧,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故事情节结合了《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楼上楼下》、《彗星美人》等电影,向旧时光致敬

  • 凉水

    有佳句,不成佳章。尤其喜爱桥底下的那段打斗戏和火车上的对峙戏。不得不感慨徐克对老上海味道的把握简直了,一点点小资感一点点市井气还有一点点幽默感。张艾嘉真美啊,叶倩文也很别致,而十几岁的李丽珍在这两大美女面前毫不逊色。

  • easenseless

    热闹 轻松 没什么比这样的片子更适合打发旅途的疲劳了~这部片子分两次在两个乌海的同学家看完 算是纪念了一下我的乌海之行 蛮有意义的 片子本身嘛 只能说叶倩文在徐克的调教下 完美化身成了疯癫升级版的还珠格格 乐趣颇多

  • Ariza

    這套也是我其中一部的favourite電影!

  • 迦南Canaan

    极尽浮夸,置景极有舞台剧的感觉,当然表演也是。好在叶倩文的表演虽然用力浮夸但特别可爱,非常适合她;电影里的笑点虽然刻意可也的确好笑。李丽珍初初登场才18岁,稚嫩却讨人喜欢。

  • 永远怀念乐乐

    拍成滑稽搞笑版真是太煞風景了。雖然如此,最後有情人團圓那幕還是催人淚下的。晚風中太美,是我最喜愛的黃霑作品。

  • MING

    按现在的欣赏眼光,这部电影已经明显是爷爷辈的了。。但由于它的真诚,依然能打动现在的观者。。另,,原来徐克还拍过这样的电影。

  • 小溪笑嘻嘻

    为什么这种老电影,拍摄演技都一般,甚至傻气,却还是让我感动呢?

  • 十一伏特

    这部电影其实听掺杂着上海话的国语配音更合适。叶倩文超级灵的,眼睛瞪起来圆鼓鼓,和张艾嘉同台搭戏毫不逊色,更添一层年轻的活力。有多场戏是在狭小空间内的互相躲藏,用空间感制造出误会和笑点。或有意或无意,镜头机位的选择总是露出女演员的裙底(都是安全裤)。最后一帧定格在阮玲玉主演的《再见吧上海》海报广告牌前,叶倩文挥起紫色纱巾挥别,眼角似有一滴泪痕闪烁。

  • mecca

    徐克早年作品,未脱闹剧气息,乱世服道化不合,抗战胜利前后十年的背景厚重度亦停留在极浅表,阁楼调度可。叶倩文与李丽珍作傻甜配角,歌好听。人设及尾镜致敬阮玲玉已失传《 再会吧,上海》。张艾嘉在大桥下面望着对岸冲天火光,用粤语叫道:“啊,我嘅屋企!我嘅屋企喺闸北!” - -

  • 五色全味

    真是回憶無限好。戰後坐火車去hk,再見上海

  • 方枪枪

    虽然太闹腾了点,但毕竟最后结局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啊。多好!

  • 傻乐的猫

    感觉是致敬《马路天使》,3个风华绝代的大美人真是美死了啊,B哥干脆来声生不息帮帮唱吧。

  • 哪吒男

    作为徐克电影工作室的开山电影表现得成熟且精彩,众多的笑点泪点放到今天仍不过时。虽是乱世故事,但并不刻意煽国破家亡的情,节制且心怀好意。到电影最后穷困潦倒、流离失所、情侣离散都有了好的归宿,这种对大时代的小心愿,恰恰是主创心胸大气的体现。

  • Morning

    架空出来的爱情喜剧,套上了大的背景,好让误会和再错过显得更加合理,但为了热闹也损失不少情节的真挚,钟镇涛刚搬进居民楼,俨然是七十二家房客的套路,但纯粹为了喧闹,不见人情,尤其张艾嘉和叶倩文的角色在那里都不对,整个人物充满着被摆弄的感觉,叶倩文后段想要赚钱(她第一天就该出去赚),想组成三人家庭,这一笔很厉害,华语电影到现在也没人敢把三角恋这么去写,这部电影里处理得很正面很阳光,所以叶倩文天降鸿运当上日历皇后更加可爱,但是她本人清纯可人,演技却差到不行,张艾嘉的角色胜在跨度,论表演在她的作品履历里算是不用心的,不过贝壳里洗浴唱歌甚是可爱,张艾嘉也有blingbling的美,但这个片子没有拍出来,大概都觉得她能演,所以要塑造更世故的歌女。

  • 小太陽

    Sally演的有点过火,但是角色挺喜欢的..珍妹最可爱了,梳两个小辫说话还结结巴巴..时代不同看这些戏码的趣味性降低不少。花絮之中徐老怪说自己喜欢木偶式的表情,难怪给sally设计了一些这种动作。沾叔的配乐太有韵味了,特别喜欢sally在天台上听阿B拉小提琴,多美的上海之夜

  • 透明空

    金像奖选华语百佳第97。成立新阵营之初,徐克便明确提出作为导演的要求:“要有自己的风格;要言之有物,即使功夫片,也要有话说;要‘走群众路线’,娱乐观众。”然而,为“令自己经济不产生太大的问题”,“电影工作室”依然选择以“新艺城”式的商业喜剧《上海之夜》作为开业作。影片在借鉴老上海时期的经典名作《十字街头》与《马路天使》之余,又融入五六十年代如《一板之隔》等港式喜剧的风格特色,上映后反响不俗,最终取得1 100多万港元的本土票房。(魏君子《香港电影史记》)

  • 九段

    没一处是认真的,又怎么能讲好爱情故事呢?背景、人物、故事都那么粗糙,那又何必强说是发生在上海呢?香港电影娱乐至死我并不反感,但他们一触碰一点地理历史科学范畴的东西就含混不清的毛病确实凸显了这个地区的文化贫瘠视野狭小,韩国人电影里动辄把韩国当做世界中心的迷之自信也是一样的病,这可能跟生活环境的面积有关,井底下方寸之间,讲这个以外的环境就都是朦胧的含混的。这顶多是个小品,算不得电影。

  • 肖浑

    鸡飞狗跳男女,乱世懵懂情深。此时的上海或许也可以发生这样一个故事:封控小区同一楼里的一男一女,在微信群里相识并心动,约定封控结束后就见面,又在测核酸时先后接触到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志愿者,三人长期打交道却互不知道真面目,多少误打误撞可能借此发生啊。

  • 阿澄

    看过三遍吧,其实挺一般,买过这张OST黑胶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2132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