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罗马尼亚8.6分剧情喜剧《无声婚礼》
《无声婚礼》介绍
名称:无声婚礼
别名:安静的婚礼 / Silent Wedding / Au diable Staline, vive les mariés ! / Nunta Muta
主演:梅达·安德列亚·维克托 / 亚历山德鲁·波托切安 / 瓦伦汀·蒂奥多修 / 亚历山德鲁·波托赛昂 / Ioana·Anastasia·Anton / 卢米妮察·盖奥尔吉乌 / 丹·康德里奇 / 谢尔班·帕夫卢 / 维克托·雷本久克 / Tamara·Buciuceanu / 图杜雷尔·菲利蒙 / 乔治·伊瓦斯库 / George·Mihaita / 多鲁·安娜 / 米哈伊·康斯坦丁
导演:霍拉丘·默勒埃莱
地区:罗马尼亚,卢森堡,法国
年份:2008
语言:罗马尼亚语
时长:87分钟
分类:喜剧片
《无声婚礼》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1953年的9月罗马尼亚的一个小村庄里,兰库(亚力山德鲁·波托西恩 Alexandru Potocean 饰)和玛拉(Meda Victor 饰)即将迎来他们盛大的婚礼,这一对男女是如此的相爱,除了做爱与结为夫妻,他们似乎再也无法找到什么更好的方式来传递他们的感情。然而,就在这大喜之时,传来了独裁者斯大林去世的消息,为了表达对他的祭奠,兰库和玛拉被告知他们必须取消婚礼。对于兰库和玛拉来说,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的死亡怎么能够阻挡他们的爱情?一场无声婚礼应运而生,这里的无声代表了彻底的静默,没有语言,亦没有碰撞,拉扯,咀嚼所带来的任何声响。对强权和独裁的反抗带给了村民们久违的快乐,却也让这特殊的婚礼最终演变成为了一场葬礼。《无声婚礼》豆瓣热评
宁可在炮火中高歌欢畅,也不要在黑暗中忍辱偷生。这才是一部真正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剧,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看到我们的悲剧在荧幕上出现。
向作风彪悍,乐观豁达,在关键时刻敢于拍桌子的罗马尼亚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细节大于情节。有些地方使力过重,但婚礼宴会一段实在太精彩。极富戏剧性。摄影精彩,森林彷佛仙境,结尾让人揪心
结构和情绪变化的控制堪称完美,尤其是过山车一样的情感摆荡。压抑-爆发-压抑,一场从喜剧,到闹剧,最后演绎成悲剧的婚礼。原本宁静的村庄却因为斯大林的死亡遭致毁灭,倒置的镰刀斧头已说明了一切。无声的婚礼让人在苦笑中含着心酸的眼泪,一个在专制下失语了半个世纪的国度,最后依然在冷雨中飘摇
最后穿着带血的白衣新娘,静默的站在被毁掉的房前那一幕看得我真是五味杂陈啊,因政治原因而毁掉无辜人民幸福的一场悲剧。话说无声婚礼那点真的还蛮浪漫的(艰苦中的浪漫还透着点无奈、温情)
在花田,在谷池,肆无忌惮的做爱,在极权的压抑中,可能唯有身体上的释放能缓解麻痹的灵魂。但独裁者的魔爪岂能因为自己肉体的嗝屁着凉而退缩,他的狗腿子还会在既有的权利下去泯灭人和性。二十分钟的婚礼在原始的欲望下无声但有形的滚动,偶有的噪音成了笑点,直到坦克的轰鸣终结了一切。留下冤魂
极致的残忍粉碎了那一晚的无言狂欢,而就此被葬送的生活却只是后来者理解不了的笑话。摄影出色,恍若梦境。
1.小小村落欢声笑语,遗世独立自得其乐;2.无声婚礼是无视政权最有力的声音;3.小趣小乐,大悲大恸;4.死去之人的魂灵犹在徘徊,向往自由的精神从倒下的躯体飞起,佝偻老女人还在悲伤。
4.5;迷你版的库斯图里卡,典型的东欧式狂欢与超现实元素,癫狂闹腾幽默表象之下的残忍冷酷揪心;前半段如梦幻般的田园牧歌,与震撼的无声婚礼段落呈鲜明对比,凡人的幸福被剥夺得如此轻易,政治icon的巨型阴影至今仍覆盖在历史的废墟上,时隔半个多世纪的质问“你们还想夺走什么?”振聋发聩。婚礼段落利用多种道具与精湛表演,将“无声”与小心翼翼的喜悦表达得淋漓尽致。
村里的男人都被抓走而没有再回来过,新娘从此就不再听到任何声音
他们在看电影,却被银幕前的现实逗得前仰后合。所有无台词的段落都堪称精妙,作为一部略显荒诞的黑色喜剧,本片应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了,甚至我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看到比它更伟大的电影。
4.5 猝不及防,喜剧转悲剧,过去累积建成的现在,瞬间便能崩溃。“你们还想夺走什么?” 今天看这一部实在太伤感。
當喜劇急轉直下成了悲劇,色調、造型的對比均極為出色。
现代部分的色彩冰冷黯淡,历史部分的色彩鲜亮明朗,镜头下的村庄美好得宛若人间仙境,结尾的大喜转瞬成为大悲。最精彩的部分当属那场无声的婚宴!
不算高明的反讽,但是挺有意思,不造作。现实的冷色调和回忆的缤纷,沉默的双重力量。带花环女孩一条线成为一个脱离开故事的象征,可以看作统领全篇的。四星半。
讽刺,空泛,魔幻现实主义 和谐内容太多,和家人一起观看很……无声婚礼的那段很精彩。
笑不能笑,唱不能唱,舞不能舞,鼓掌只能打手势,就因为一个领导人死了,非让大家都被快感带来的欢乐给憋死,最后憋不住了,结果大炮来了。嗯,有点库斯图里卡味道
算日子今年看过的最好电影应该就是它了,东欧这些人把属于全英特纳雄人民的梦魇全拍完了,未来我们拍什么。
二战结束后,一个罗马尼亚老太太,看见街上贴的照片,说像自己死掉的老公。旁边人训斥她:噤声!这是斯大林同志。老太太问:他是干嘛的——他赶跑了纳粹——老太太忙又问:那他能不能把俄国人也赶跑啊
相似的元素 场景 音乐 东欧是什么样的?
这片子还真是集搞笑、欢乐与讽刺于一身啊。
多好的一个故事!有村庄,有田野,有醉汉,有顽童,有蠢夫,有侏儒,有科学怪人,有马戏团,有婚礼,...后半部分的婚礼像默剧一样,有点夸张得过头,但是看到结尾一点也不觉得了。
虽然是部正经的有冲击力的最后会让人感伤的片子,但真觉得前面有点太吵……
狂欢至死还是沉默而亡?罗马尼亚人总是能用最荒诞的手法拍出最尖锐的讽刺喜剧:无论是致敬默片的手法还是魔幻现实的片段都是无声的呐喊无声的反抗。关于战争关于政治关于独裁关于人性都能从罗马尼亚电影里找到答案。
如果抛开前半段,是不是可以改成默片呢?
从主题到立意都特别像哈萨克斯坦的《给斯大林的礼物》,甚至连豆瓣评分都是8.7……当然,结局也像……只能一声叹息了。
#一个桀骜不羁民族的受压迫史# 开头结尾加分,但形式略显呆板,几段音乐出得比较突兀。
“电影以似乎荒诞而超现实的形式叙说以欢笑包装下的悲剧。”前边的欢乐无羁和最后的独裁者的独断专横形成显明对比,震撼性更强。影片处处充满讽刺意味。PS:罗马尼亚人其实是欢乐无比、无拘无束的民族啊~~
不知道给什么标签好 不爱看这样的悲剧
婚礼那段太好笑了,哈哈哈,演员们的表现很精彩~
给4星半,就差那么一点就5星了,还是承认这是一部好电影,就有些地让拍得还不够完美,我觉得导演的过错
导演只是开了个头而已。。。。可以想的 还有更多
祝福被消音,誓言成了诅咒。小男孩或许会忘记那天的婚礼,但一定记得翌日在藕粉色的朝霞里看到鸟人自由地飞过。笊篱为壁困囿的百姓像那只提线木偶,一言一行或喜或悲都需要被权柄操纵。在循环的曲调伴衬下,片子呈现荒凉而悲情的味道,无声婚礼现场寓意极深堪称经典片段。屈服等同苟且,流血无惧毁灭。
在情节吸引人的基础上加上那些点缀的手法,配乐也锦上添花。而那些对政治、现实的明讽暗讥,也能唤起一份认同。
很像一部命题作文。丑化是必须的,费里尼是必备的,夸张的,舞台剧式的象征主义。“自由”这个主题只要登场,必然就会赢得许多人的好感。自由是伟大的,但电影是小小的,它虽然有想法,但却刻意,虽严肃,却也单薄。我如一个屠夫,如此一来,电影只剩一具并不出奇的骨架。
黑色幽默 色调对比相当有冲击力 悲剧却让人忧伤不起来 喜剧却只让人苦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2605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