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香港剧情《椒麻堂会》
《椒麻堂会》介绍
名称:椒麻堂会
别名:A New Old Play
主演:易思成 / 关南 / 邱志敏 / 薛旭春 / 顾桃 / 徐刚
导演:邱炯炯
地区:香港
年份:2021
语言:四川乐山话
时长:179分钟
分类:剧情片
《椒麻堂会》剧情介绍
演员过日子,举手投足就是一幕幕川剧,癫狂、苦涩、地道,烟火气刺鼻。百年的生活史,大大小小,就这样在舞台上下踉跄展开。《椒麻堂会》豆瓣热评
三个钟头过去了,旧时代也就过去了;年轻导演青胜蓝,中国电影新又新噻。
新戏从来演旧事周而复始话沧桑离合悲欢忘川渡生死不外两茫茫里面这几句印象深刻。
看完这部影片会短暂失语,兴奋与惆怅同时涌现,你固有的审美秩序似乎变得失灵。只想说,我想再看一遍。
从《痴》《姑奶奶》到《椒麻堂会》,一路证明,邱炯炯是天才。
"新戏从来话旧事”,一句话非但不指向新生,反而给大陆电影下了死刑判决,仿佛第五代的阴霾还不够窒息,第五代的叛变不够近在眼前,仿佛重写历史仍然是唯一的出路,而我们的观众又究竟要沉迷于陈旧的集体叙事,沉迷于咀嚼和反刍一成不变的窝囊到几时?导演的风格无疑是成熟且自洽的,但或许正是因为太自洽了,他和自己的世界一样一劳永逸地活在了阴间,不需要质疑自己在说什么,拍到了什么,他的人物又意味着什么:场面调度成了唯一的内容,但可供调度的素材又是几乎不存在的,因为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人的游戏。 A New Old Play演的究竟是什么戏?一个中国文人一脉相承的春秋大梦:想用一个集体叙事盖过另一个,最终发现无非还是同一个。
84/100 属于邱炯炯的《电影史》:从二三十年代默片(居然想到《将军号》)到革命样板戏…再到各种后现代的拼接,在手工影棚(美学风格部分离不开“业内”又非职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坊生产方式)里穿越大半个20世纪中国,同时又是借由肖像(个体)与空间(大环境)来穿越历史。电影在现实与梦境、生与死之间跳转,人物在政治和艺术之间周旋,新的生发于旧的,旧的又因各种原因深埋于新事物之中,某一瞬间,才意识到封建时代的幽魂(像那个黄面蜡像)从未完全散去。一个核心张力在于,社会中所有新的变化,最终都多多少少在处理与过去的某种关系。喜欢合照那段似乎总是置身事外的坨儿对camera的“接管”——一段取景器内的黑白段落,提醒着观众面对历史的更换要始终保持警醒,这也是艺术间离的成功体现。
“韦斯安德森式霸王别姬”。作为四川人完全无法理性评价的一部电影,充满鬼气,看完手脚发凉。
绝对五星,名副其实的华语年度最佳!荒诞的艺术,光怪陆离的社会变迁,《霸王别姬》的隔空对唱,模糊舞台和荧幕的扑面而来的丁达尔效应,极具个人色彩和地方特色的空灵的戏梦版的表达,文革时期向右野蛮生长的水泥砖墙,屎里找蛆的桥段。细节和记忆点很多,非常大胆,导演也极具野心。在釜山电影节看的,179分钟,中途走了几个韩国人,亮灯后也有几个韩国人昏睡在座位上,只有我和个位数的同胞在诺大的影厅里鼓掌到人潮散去
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灵气有余,但导演很明显还不足以把控时间线如此之长的叙事。沉浸于自我表达,填的太满,会把电影变成形式大于内容的流水账。只有画面是不够的。3.5
非常幸运能在大银幕看到这部片子/当中国近代史的洪流穿过邱福的身体 溅出的是一代艺术家的绝唱
能在影院看到这样的华语片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SGIFF
伶人泛舟遙啊遙,遙過軍閥割據時,遙到蔣公掌權年代後,為溫飽,為屋頂,彷似在這個地方生命都只輪迴到兩件事上徘徊,再問不到究竟,只有苦,沒有悲。真正的悲劇是在自覺,意識下看到命運和絕望。又為何在這地方,大歷史下的伶人藝術生命都只求生存,而沒有藝術追求,一門手藝任由掌權者擺佈。這場百人大戲佈局了追求的正常生活仍在遠方,它還沒有向人們招手。新又新,只是重複又重複的命運,確實看著有種似層相識的感覺,也不是第一次看過類似的故事,比如我就想到張藝謀拍的《活著》,但邱炯炯甚至比張藝謀更接近余華原著表達方式,相似得要問,為何還要老調重彈(那英文戲名,new old play),是大歷史下的小人物們故事總是相近,還是有重說一段老話的必要。《椒麻堂會》重要,是2018年後的中國電影環境裡難得地出現了一部具地方色彩和作家主義作品。
2021洛迦诺主竞赛-评委会特别奖+青年评审团二等奖。邱炯炯电影第二阶段开山作。「霸王别姬」做到的,「椒麻堂会」大部分做到了;「霸王别姬」没做到的,「椒麻堂会」做了很多。#年度十佳Mark#
三星半,非常振奋人心的风格尝试,导演的画家身份使其实现了一种以几乎反电影的方式出发的调度,不只是很大程度地取消深焦调度,画面中人物和背景的透视关系也无时不被导演操纵着,于是形成了一种扁平化的,散点透视移步换景的,东方式的视觉空间。而演员在这样空间中的立体在场,则创造出了一种诡异的“德国新即物主义”般的扭曲观感。这种人物空间关系在电影前部和叙述主题高度契合,那是皮影戏台般的历史舞台:三维的“人”无法在一个意识形态及政权斗争主导的二维世界中找到存活空间,于是被挤压,被流放,而当戏子进入戏班,他们则通过一种主动扁平化的方式为自己觅得了偏安一隅,电影动人的幻梦体验全部来自于此。但很可惜也很奇怪的是,中国的创作者好似永远无法逃脱集体叙事的宿命,使电影最终令人沮丧而后几近厌恶地,滑入了陈旧迂腐的窠臼。
三个小时的片长完全无知无觉,毕竟三个小时里竟搭出了个近代史舞台。但历史又不过是一块幕布,一场迷烟,活色生香的始终是人的江湖。四川话太好听了,太生动了,像一尾活鱼在江湖里来回翻腾,连带把历史悚然的细部也搅动出荒唐的喜感。同去看电影的朋友感慨说,“看来……不是中国电影不行。”我用力点头。那到底是什么不行呢?这是不能说的。很遗憾很难有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了,甚至连我们看电影的影院位置,都是不能说的。
在这样的年代仍饱含着对过往两朝历史洪流中人民日常生活细节的追溯,且以极为稀缺独特的艺术工作坊式的方法完成。历史大舞台下的他方唱罢尔登场,民间传说中的阴阳神鬼孟婆,以及随波逐流于期间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堪称精妙的历史群像画卷。而献世诸多霸占着的主旋律票房大户们在如此影像映照之下就更显其小丑之态,当下这样的年代是配不上这样的电影的。
4.5;弃绝现实取景的泣血现实主义,好一出大梦谁先觉,棚拍的舞台平面感营造出半世纪的荒唐戏梦人生,烟云笼罩的超验世界突破生死界限,美术与装置很富创造力且其高度戏剧化的形式与文本是契合的,平移的长镜是年代跃迁的掠影,平面上的调度是被操控棋子的命运。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巨轮之下,这些在剧中嬉笑怒骂、脆生生鲜灵灵的人儿(演员太棒了,川音适耳绕梁),是如何被一波又一波的漩涡巨掌推进不知驶向何方的小舟,是谓随波逐流亦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直至登上那冥河渡船,饮一口忘川水孟婆汤,才将那一世愁、半辈恨抛却,真是不能忘却的回忆之送别挽歌,是家族记忆的补遗和还原,也是一场关乎文化的祭奠,幕已落下,日光下的陈年旧事却要反复唱下去。
没想到看到了目前今年华语最佳,心满意足了~
下沉年代,喝下孟婆汤之前——肉体与魂魄一俱消失,记忆彻底蒸发尽遭遗忘,来自冥河忘川畔阴曹地府中途,主人公的一次次回眸,精神顿首。这部电影,是破译时代密电码的通天塔图书馆——而非单一实体书的密码本。旧时代成长的川剧名丑,努力唱新戏,交错于大烟梦与批斗喷蛆大会,被豢养、阉割、毒打,啼笑皆非。不插电、艺术家手工做派的摄影棚,时刻笼罩着掩盖真相与欺骗自我的团团迷雾,同一套班底不断串场,永世轮回,台词风味绝伦,素人演员朋友们实力镇场,小演员尤其机灵出彩。卸下所有、轻装上路当然是个选择,但那并不意味着今生没有虚度。《椒麻堂会》的巴蜀,是你看完电影,才惊愕察觉其存在的昨日世界。舞台还在,但很寂寞。人间犹存,却很荒凉。
僅僅個人觀感。對於形式想法過於飽和的危險是,有點笨重,也很難動人。與其說是鋪陳的電影,不如說是對於美術有些過於沈溺的電影,每一個鏡頭都在絕盡mise en scene其用,不是以恰當的「整體」印象,而是經常過於留戀自己設計的每一個角落。舞台的形式其實是恰當的,也正符合對某些歷史和我們環境的某種「虛構」、不真切的感受,但這種感受不需要電影我們本已太熟悉,以至於電影沒有帶來突破。機位、平移、剪輯的方式(尤其一些drama的正反打)甚至一些木偶式、幽默的表演都讓人想起韋斯安德森。
与累积了一年的期待相比,整三个小时我却很难真正进入片子。可能是因为宁波尚不够文明的观影环境,也可能是一直带着口罩耳朵疼,还有影厅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且标识高亮在门顶照亮了邱炯炯导演本就没怎么做的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最受褒奖的极具风格的影像——实在太戏剧感了——置景、调度、表演、大量的浅焦,平移运镜的视角,以至于我想了一个晚上觉得有什么是非要电影才能做到的么?舞台就全部可以啊!风格大过了所有,集结了那几十年可以想见的所有刻板情节。而不敢摘下口罩、阴阳不分的我们经历了正的歌颂,侧的反映,是否愿意再次进入这盆冷饭,我没有答案。但我敬佩导演抱着一定不会公映的心,还把我所在的部门连讽刺带骂说了一通,但此时我已经分不清到底是明知公映有困难还尝试找门路的人,和这样直接拒绝许可证的人,到底谁更勇敢。
这片土地上能拍的很多,能上映的很少。
4+,一上来可真罗伊安德森。非常好的观影体验,有段时间没在电影院感受到这种剧烈情绪起伏了。其他观众在笑结果我又在哭。因为是“惊喜放映”,隔壁坐着一位事先不知自己来看什么的观众。一开始我们都笑得很开心,演到时间线某处我笑不出来开始叹气,看到喝汤实在是忍不住了,剧烈的痛苦感……邻座一直笑得没有负担。我想也许那是件好事。@ 声色
完全放弃景深的舞台剧呈现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但前景遮挡(?)的布置又成功拉出了纵深。其实好几个孩子的镜头似乎是回到电影场景给出了正反打,而不是像全篇这样保持观看的距离,但正是这种戏谑又苦中作乐的距离反叫其所书写的更加震撼人心。去成为眼睛,去成为摄影机。
形式虽然好,但是并没有提供任何感觉或经验上的新知。反而不适于反刍同一段历史的aesthetics pleasures,不是消费苦难,是沉迷苦难。在影院流下刻奇眼泪的我一瞬间也惭愧地觉出自己与导演身处同一形构的牢笼。中间有不少太文人气的对白,演员念出来时想到了双雪涛那些尴尬的让东北下岗工人说“北方化为乌有了”的短篇小说。从来一代人的事,最好一代人讲,第五代至少设身处地,让下一代人说故事,历史就变成了更鲜艳而更轻飘飘的年历图画。
明明很规整,却装作很有腔调;明明很写实,却装作很假很符号很表现。
有意思,但也差很多意思。罕见的戏曲风格,但看下来没想到缺乏感染力表现力,好像仅仅停留在了有趣有意思的层面,并未感觉美和震撼……个人觉得霸王别姬和夜奔里的戏曲更有表现力……而且不该丢失了最基本的剧作……看完后没有印象深刻的人物or人物关系or戏份or细节等等。每一段都是一个节奏,应该要详略得当有轻有重。
新瓶装旧酒,表现形式搞得这么复杂,实际内容就像是历史流水账复述,靠一些猎奇内容吸引了人们短暂的视线停留。整体就是形式大于内容,想通过一个戏班子来表现历史兴衰,但是明显撑不起来。说是导演根据他爷爷的亲身经历表现,很明显,但是确实只能说是一个人的历史。从表现历史这个整个主题来说,只能说是隔靴搔痒。
#SGIFF#风格绮丽,几组长镜头和诗歌的运用恰到好处,☯︎交替的转换也颇有创意,阴间也和阳间一样。时代浮沉下小人物的命运能被拍得如此魔幻现实,真的很难得。如果说缺点的话,就是时长太久了,叙事的话用诗歌作为间隔也显得取巧了。
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里说过:“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老不老,新又新,旧戏新唱,三小时白驹过隙,叹息岁月。天翻地,日月更,阴阳殊途,数十载一眼忘川,换了人间。
剧场化、装置化的确是叙述陈旧史话的唯一手段。
自2019年支持众筹起整整三年后终于欣慰地看到了成片,没让我失望。邱炯炯独特的棚拍美术风格让本来就很爱《痴》的我看得会心一笑。本片也同样继承了《痴》的历史厚重感,用三小时的篇幅勾勒出川剧团半个世纪的风雨浮沉,亦是一出大历史沉重时代下一群小人物椒麻酸辣的悲喜剧。戏迷将军和唱戏烤蛆的细节应都有历史原型,在较低成本制作下完成度极高,可与《霸王别姬》相提并论。同时又铺设一条牛头马面的阴间故事线,戏谑讽刺兼备,节奏拿捏得当。一众非职业电影演员状态也好,个个浑身是戏,尤其是饰演师叔的川剧戏骨好出彩哇,他的每场戏举手投足都大方自然,让我忍不住击节赞叹!顾桃演的驼背也仿佛是历史的旁观者。若说缺点,则是观感尚未达到神作《痴》那样醍醐灌顶的通透震撼。但若放在当代华语电影序列中,无疑必有分量颇重的一席之地。四星半
新戏从来话旧事,《椒麻堂会》也是一出崭新的旧事新戏,在电影与戏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戏剧结构上用时间(年代与回忆)和空间(地府与人间)去解构人物,结合不同的时代境遇,产生不同的人生况味。讲剧团,并时刻提醒我们一切都发生在台上,美术/置景又与绘画相通,而镜头化叙事、视觉逻辑还是电影的,一般的戏到不了这种火候。导演只需按他的戏剧理念把演员操控好就完美自洽了。我很爱片尾喝汤的谢幕方式,导演以新亡人的身份压轴谢幕,灵的。在如今这个机器大生产的时代,邱炯炯这份匠人手工精神相当难得,再现古典电影和传统老戏的新光芒。
At Roxie, SF. 前些天想到「豐都」的發音恰與葡萄牙語fundo(深或深處)偶合。豐都我小時候去過,在長江邊,而至今也不太明白為什麼是重慶地區對陰間葆有最活躍的想像。片子形式創新,對地府有奇思妙想,牛頭馬面騎著彩燈閃爍的三輪車來接亡人。遺憾之處是劇本不夠貫通銜接,最終故事和人物均少了點兒張力,彷彿只是小故事串連,文革部分多少顯得板滯,解放前的戲則大多有點沉悶,不過師長在堂會背後揀殘羹吃那一段是神來之筆。我最喜歡的戲是村姑覓女、撈屎尋蛆(都是大躍進時代的),那一段裏醜角邱福的夫妻、父子關係也呈現得最為生動。P.S. 除了台上,其余场景再明亮也都是暗淡,总似黄昏,又或是皆在阴间。近年最好的国内电影以色调阴暗的居多,巧合耶?全部搭景,3小时未免过长;费里尼《船续前行》也仅略超2小时。
取材自导演父亲写的祖父传记,主角是一名川剧小丑演员,三小时的影片展现了新又新川剧团半个世纪的兴衰浮沉,包括那些大银幕上几乎再也看不见的历史碎片。给人很多新鲜感的作者电影,全部场景都是在一个400平的棚里搭的,结合导演深厚的美术功底、良好的审美、散点透视式的摄影构图,充满了活动肖像画般的趣味。虚的地方拍得很实(比如阴间的部分),实的地方拍得很虚(比如战争戏),不按套路出牌。全片川语对白,大部分都是素人演员,小演员大段大段的台词,厉害。导演自己也说,他难免受到过罗伊安德森、巴斯特基顿、费里尼等人的影响。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观众有机会看到这部风格独特的电影吧
手绘背景与手工道具,以川剧团演员为故事线,串联起从二、三十年代到文革后期的长篇历史画卷。极其写意的抗战,在牛头马面拉人过程中描述国共斗争,延续从《痴》延续的美学风格。鸡脚神,驼儿,太子菩萨,牛头马面等意向化的人物,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和解读性。看字幕的时候,演员和工作人员是同一批人,不由得让我泪目,感谢自己和朋友们曾经参与了制作,大家都太不容易了!
庆幸可以看到这部电影!这片土地是需要有这样的导演用电影这样的艺术形式来铸就一部影像断代史的。不得不慨叹导演的审美实在是太牛了,400平的停车场进行的美术置景让我实在感到惊叹,极度风格化的影像也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完全的棚拍,却能展现出跨度如此长内容如此丰富的内容,太富有影像创造力了。导演到底是有美术功底的,另外电影的音效部分也特别值得一提,配合画面效果极为出色。就这么说吧:椒麻堂会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邱炯炯这样的导演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突如其来的想法,咱们国家的表达对时代记忆从来都是叫苦不迭的,这其实挺让人难过的。从文学到影视,我们欲盖弥彰地说了很多,偶有直白,但无论如何,主角永远是一个平头百姓,换着皮的符号小人物。他们的最高任务往往即是面对尖锐的情境尽量生存,我相信我们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足够尖锐,尖锐到无需编织,但是我们能不能寻找更进一步的东西。总言之,相比于南美的一些著作,我们缺少那些能挥拳的、能左右时代的视角。
邱炯炯无疑是影像「文体家」,素人演员、搭建的舞台感十足的场景、内在的悲剧感混杂着荒诞和(黑色)幽默都是他的语法,以抵达一种恰好的(甚至如履薄冰般的)tone。新戏从来演旧事……生死不外两茫茫。为了活着,伶人总是在唱堂会;为了忘记,还要孟婆汤续杯。洪流般时代下的个体之人,黄泉路上吃吃饱搓个麻将吧。
表达欲过剩到了令人不适的边缘,书写历史的方式仍然是狼奶没吐干净的男性视角
影影綽綽,拿民俗文化做皮,以私人記憶為軸,雲霧環繞間,溫和卻又銳利地,勾勒出活在口傳和記憶中的近代中國史,和屬於導演自身的生涯自畫像。從開場一直shock到結尾,數次懷淚,卻又總落不下來,真的又好又有趣,就蠻難想象這樣的作品除了滿分還能打幾分,真的值得被所有人看見。
用一台三个小时的川剧谱写出一曲文艺工作者的挽歌:要么在阳间上下求索,要么在阴阳之间流离失所,要么在阴间失去自我。导演以酆都指代某地,酆都日报满满的官腔对观众来说不要太过熟悉,阎王一纸公文把戏子召来,想要唱戏就必须喝下孟婆汤放下七情六欲…不知现在有多少文艺工作者在作品里放弃了情感,只为一纸冥币。
影片试图对一个世纪作出但丁式的演义。作为导演的首部虚构作品,完整的结构、系统的创作理念、一以贯之的视听、独特的标识性装置艺术,远远好过以前那些堆砌符号的纪录片。影片理念似乎源自欧洲古典文学,而故事以梨园大时代的命运浮沉为喻体,把现实与历史、神话、文化交织起来,描画这块土地上的沧桑百年。用梨园讲历史有深厚的传统,我们可以想到《霸王别姬》。但是,国内文化语境里没有这种“但丁式的演义”,不是不可以有,而是没有语境,像是没有土壤,便无法做到嫁接。百年太过宏大,且史无前例得剧烈,剧烈到中间的任何一年、一月、一周都能把一群人撕裂成碎片。电影不过数百分钟,即使结构和风格再系统,仍免不了陷入流水账的泥沼里。邱炯炯是艺术家,但想要做好导演,仍需想想他想靠电影讲什么。
7.0。一次值得鼓勵的嘗試。像是往經費充足版《流浪藝人》裡加了一大堆零碎的庫斯圖里卡式喜劇,末了從群像中生生拔出的個體形象更顯斷裂,未能完全展開的喜劇又因剝削了議題討論深度而終有些時代符號堆砌之感。除去陰陽雙線基本兩張皮之外,對喜劇包袱的過度營造使得本已精緻的視聽設計反而累贅或算計。在第一個鏡頭便已表明全部利用戲劇置景並放棄單一畫面景深的意圖後,進一步形式探索的缺失也使得新鮮感隨著時間急速減退。
遗憾,戏说在消解宏大的同时也加重了符号感,对有具体时代经验的人而言可能是一次能唤起记忆的记录,但对后生而言力度并不及第五代的叙述方式,看完之后哀胜于悲。结合观影当天的时事,真实的血腥味一下子击穿了电影的形式感
以现代舞台艺术风格呈现了从民国到wenge几十年里一个川剧团在时代洪流中的起起伏伏。我不知道为何很少有人概括这部电影的剧情,全都在用介绍当代艺术的时髦话语去介绍它?咄咄怪事。大篇幅描绘建国后两大禁忌历史时期——饥荒和wenge,是一部勇敢的电影。艺术上很用心,可惜不对我胃口,把川剧和话剧还有当代艺术元素放在一起,情感上隔了一层,非常难共情。主角原型是导演唱川剧的爷爷,导演的爸爸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资助剧团的国民党师长。没有这些家庭动力就没有这部电影,但我认为这些温柔的个人情怀损害了艺术表达的准确度。“狠起来连自己都骂”,“我们都是时代的同谋”,这两点特质才是更契合今天这个堕落时代的。第二天反思:片中流露的历史观实际上是在重新评估内战以来的几十年是否都是瞎折腾,这被压抑的念头今天重新有道理了。
邱炯炯导演的作品几乎没让人失望过,即使从纪录片转身剧情片,那份凌厉饱满的川人的劲道还在燃烧。他的片子在国内(甚至国外)是没有参照体系的,谁也模仿不了。如果非要找参照物,那要回到默片时代、景片时代。将近横跨60年的家族掌故、佚事,四两拨千斤,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毫无阻碍,想象力、执行力惊人,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个小时,写实与魔幻融会贯通,全然通电了,可以这么自由交叉,暗通款曲,相当出彩。
#2022深圳声色惊喜放映#就是你已经知道它可能很好但是真正看到的时候还是会惊叹于超出预期的那些好。如此完整独特的审美,棚拍手绘背景板的形式真的有点梅里爱,气韵又那么中国,故事本身当然又霸王别姬又戏台+惊梦,但是再老的故事也值得一遍遍被讲述因为那是一种只能通过讲述传承下来的集体记忆,但又有自己独特的讲述方式,就像英文名a new old play一样。用轻盈的方式表现普通人并不对抗只是顺应的一生,回味悠长。表演剧本美术声音都做得太好了,非常美妙的三个小时观影体验。好喜欢那个黑白绸缎的水。@深圳声色场所
等着吧 等到我手握试管 装满医用酒精 用盐下酒 我一定要喝个烂醉 我要忘记这一切
来自鬼域的书写,通过黄泉路上的所见所闻与嬉笑怒骂串联起对个人命运的回忆,借由川剧伶人及戏班的流转一窥中国近代史变迁。刻意为之的棚内摆拍与扁平化风格呈现出梅里爱式杂耍类默片的造作感,对于戏剧戏曲、舞台艺术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的化用既与角色身份和导演经历相关,亦与全片的森森鬼气和主观视点相适配。许多人都在说观感接近韦斯安德森式《霸王别姬》,不过从色调乃至基调来看似乎罗伊安德森式《霸王别姬》也会是对于风格+主题的一个妥帖概括。诚然幽冥填满历史的沟壑,然而这沉重的“历史”二字自身又何尝不成为一个新的鬼魂,以至于我们面对这非人存在时亦难以摆脱阴间的逻辑,无法为化作符号的所指找回其久违的肉身?
台上台下,阳间阴间,半世纪的历史,一个人的一生。日光之下无新事,所以新戏从来说旧事,旧事永远不过时。配上椒麻、得劲、够味的川地口音,让本片成为历史的放大镜,荒诞的更加荒诞,扭曲的更加扭曲,无法理解的更加无法理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那如果,苟日旧,是否会日日旧呢。
首先能在影院里看到成片,我深感荣幸....但还是昏睡过去2次,整个作坊形式的拍摄让我完全入不了戏,本身川剧和这段历史就比较“老”,假景+后期配音的手法让一切都像场“木偶戏”,我无法共鸣角色以及他们带出来的一切;其次所有的起承转合没有任何的惊喜,每一个人物的走向和命运,他走出来时就已经摊在你面前。映后导演说这是致敬他祖父,我尊重一切审美的取向,拍摄手法的坚持,只是单纯的我不喜欢而已。
我常常想,电影的结尾有没有一种除了大梦一场之外的形式,但好像也很难。除了写个隽永的结尾带点梦幻,和现实连上,就是告诉观众,这里结束了,你该醒了。本片在它自身是很完整的,只是我一直在期待着更多!更多!小丑戏本身就不承担那么多别的东西。所以唯一一点遗憾,可能就是椒麻于内于外都太完整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293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