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英国7.4分剧情《好人》
《好人》介绍
名称:好人
别名:字作孽(港) / 毁灭效应 / Good
主演:维果·莫腾森 / 詹森·艾萨克 / 朱迪·惠特克 / 斯蒂文·麦金托什 / 马克·斯特朗 / 杰玛·琼斯 / 阿纳斯塔西娅·希尔 / 鲁丝·吉梅尔 / 斯蒂文·埃尔德 / 凯文·道尔 / 大卫 / 盖伊·亨利 / 阿德里安·席勒 / 里克·沃登 / 查理·孔杜 / 德克兰·汉宁根 / 安娜·玛丽亚·切赫 / 马特·戴维尔 / 阿蒂拉·萨特马里 / 彼得·林卡 / 拉斯洛·戈罗格 / 安东尼·巴克莱
导演:威森特·阿莫里姆
地区:英国,德国,匈牙利,开曼群岛
年份:2008
语言:英语 / 德语 / 法语
时长:96分钟
分类:剧情片
《好人》剧情介绍
上个世纪的30年代,一位德国文学教授约翰·赫德 (英文John Halder ;Viggo Mortensen 饰)身边有年迈且病重的母亲、妻子、情人和犹太好友,由于撰写主张安乐死的小说,他受到了纳粹的注意。从开始的不情愿,到后来的纳粹军官,赫德在感性和理性的天平上一直小心翼翼得平衡着。这就是为什么你很难做到去恨这样一个人物的原因,一个极其脆弱和敏感又极其爱慕虚名、自负的结合体,一个被卷入纳粹运动洪流的人。本片有别于一般的纳粹电影,并非《朗读者》一样将观众牵入大是大非当中,更没有一个盖棺定论的“结局”。对于安乐死的主题和二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下,赫德教授的故事,还需要观众的一双慧眼自己去甄别其主旨。本片改编自英国剧作家C. P. Taylor的同名戏剧。《好人》豆瓣热评
明明是激烈的冲突,但拍得太平了,跟男主的性格一样温吞,可惜了。做好人是需要的勇气的,优柔寡断的懦弱只会伴着不安的内心越陷越深。总觉得viggo自带勇敢坚定充满希望,看他演懦弱摇摆学者真是挺新奇的体验hhhh【演得很好
男主的人生似乎开始顺水推舟似地“向上”,在孟乔森综合病症的母亲和神经质的妻子之间平衡的good man,在国家与朋友之间平衡的good man,在制度和良知之间平衡的good man,财色名利双收,然而这种平衡的“不选择”实则是软弱与对现实的否定,臆想中的音乐就像道德的最后呓语,朋友的下场告诉他的是便这种平衡的结束。全片节奏很舒适,摄影和音乐可以说达到视听享受的水平,尤其结尾那段。Maurice好可爱哦涩涩和生气气的样子也好可爱~阿拉贡和卢修斯好般配哎
最后男主脑补的巨人第三乐章过于催泪。IMDB分数特别低,不知道是不是犹太人给的低分,电影拍的不差,但92分钟对于这个题材太短了,至少应该120分钟以上,悲剧不仅需要厚度,也需要一定长度。这个成片总体感觉有些单薄。
看完想去看原版戏剧,能感觉到剧本有一定深度,但是影版明显比较平庸。一个文学教授,甚至自己的好友就是犹太人,竟然在这种背景下感知如此迟钝,总觉得无法make sense,但是唯一能刺激到他的,是音乐?
教授,入了党还以为能洁身自好?(评论敏感了....)电影的问题是大部分人满口英音实在很脱离德国氛围哈...
我是猶太人,你是納粹,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極權政治生生地拆散了一對好基友。虐得我的心如同五分熟的小牛肉——血淋淋的啊!!
都说不能当坏人,所以要当好人,可是这个世界上,当人本身就难,更别提当好人了。这个故事,有很深的哲理性,每个人见仁见智,主要的观点也会在各个方面,所以还是自己看了才算。
男主一开始是一个平凡的大学老师,有焦头烂额的家庭生活,也有不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生涯,只是在他懵懂中校园的教职逐渐被纳粹掌握,越来越多的书籍成为禁书。因为自己一篇关于安乐死的小说,获得了党卫军的青睐,同时也有了一个美艳的情人。男主温和善良但又懦弱,但即便再温和心中也有阴影,他潜意识里其实是痛恨总是给自己制造麻烦的痴呆症的母亲以及神经质的妻子,所以有了那篇小说,半推半就地加入党卫军,其实未尝不是想摆脱他痛恨的困境。只是他发现他不过是才出虎穴,又入狼窝,他不得不一点点丢弃自己可怜的良心,到最后终于披挂上黑色的党卫军制服,他迷茫地在集中营里寻找犹太好友莫里斯,其实不过是一种挣扎,一种还想证明自己心还活着的挣扎。影片拍得相对平淡,其实也是普通人的人生写照,谁也无法阻挡自己被裹挟进历史的大潮。
喜欢教授在餐桌上想要开口却发不出声音,故作冷静地为自己添了红酒却一口没喝,什么都没吃却反复摆弄刀叉、用餐巾擦拭嘴唇,最后放弃了一般泄出一个自己都编不下去的借口夺门而出去为好友买离开的票那段戏。挣扎与温吞存在了很久,但做出决定后他瞬间又那么果断勇敢,利用特权、飞奔去朋友家、向妻子开口又亲自去寻找,他做了彼时及后来能做的一切,但再怎么竭尽全力飞奔,都再也追不上这感觉太sad,他缺的不是智慧或善意,而是直视现实make a move的勇气。人永远不该试图蒙蔽自己,once you know the truth,you never forget it.以及相比于莫里斯对他的意义,妻子的状态真的让我觉得serve people don't understand you means nothing.
俺就是冲着ViggoMortensen和Jason Isaacs去的~越老越帅……流口水影片本身很平实
原来真的不好看……当然Viggo的演出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导演不太会讲故事,本来应该矛盾很激烈,但结果就没有冲突的感觉。
即使他加入了纳粹,halder身上散发出的仍是文人气息,文人的筹措,文人的优柔寡断。在那个年代,好人的定义是那么的模糊,而定位又是何其艰难。
7年之后被还是被我翻出来看了。舞台剧式的对话感特别明显,以及我不能理解的全片英式英语,不仅是口音,还有用法。在面对抉择的什么是对所有stakeholder而言的good,什么是好大概就是这电影想展开的。男主的生活就是个disaster,并且不断滑入深渊。于我Jason是全片亮点,强叔声音太好听
如同之前读过的《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当人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和关系中 自我感受会影响一些价值判断 人是先作为人而存在还是先于其他//不伦恋爱与民族国别之间的冲突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 只是将男主角从不同角度推向某种别无选择//英音好听但在这一背景下有些出戏//莫腾森好容易让我犯daddyissue
一部设定在德国的电影 除了V一个真日耳曼剩下都是英国演员 全部操着英国口音 使人困惑/ 看见了完全不同的V 演敏感纤弱的知识分子毫不费力 每天困于自己的头脑已经够挣扎了 还偏偏家里也鸡飞狗跳 面对半夜造访的学生 拿着娃娃光着脚手忙脚乱收拾屋子的样子太真实了 跟基友之间的纠缠也让人印象深刻 个人在时代浪潮下 究竟要怎样抉择
最后结尾的镜头配上音乐还是让人感受到了一丝触动 听音识曲不出来 看了其他人的影评才知道原来是马勒的第一交响乐第三乐章 这曲子是受猎人送葬仪式启发 跟结尾真搭 片中也提到了马勒 这点值得夸下 其实这个题材视角选的蛮不错 一个复杂的人在时代洪流里的挣扎和顺从 你无法评价他的善与恶 但电影表现的实在太平了 这样调动不起来观众的情绪
不会讲故事的导演对得起观众吗?这片无聊得快死了的人可以去看看
习惯了Viggo演可依赖的对象,看到这样犬儒到最后变成了自己最恶心的那种人的故事,还挺意外的,特别切题。除了俗套的师生婚外恋以外,都挺喜欢的(当然这样保留了原配太太的形象)。一开始还在那跟Qi说,开头太浮夸了,哪有那样的现当代文学老师(也可能是我没见过)。最后努力铁石心肠变得满嘴谎话也学会了那一套…想拼命留住却什么都留不住,包括自己的良心,堵得没话说。这部颜值真的高,是我最吃的那种丝带儿。跟母亲和前妻那演得真好,尤其是妈妈。第一次替莫里斯买机票那节处理也很喜欢。最虐的是在墓园听说孩子们为他骄傲,那个眼神。不需要更多渲染了,根本不敢看。没有什么稀奇古怪被拯救故事也很好…(片尾西里西亚集中营,军官居然跟波斯语课是一个…【还是觉得V在这部剧处理中故意用浮夸轻捷和紧张口吃来表现的方法有点刻板
最典型的一段,男主为晋升系主任加入了党,最好的朋友兼他的心理医生质问他,他说,“觉得纳粹不好就加入他们,改变他们。”朋友气极反笑,“入了党还能洁身自好?你我甚至连选举权都没有!”典中典主角说,“你那么悲观干脆润啊,太平洋又没加盖。”朋友愤怒起身,“我出生在这里,凭什么是我离开?那正是那些混蛋想要的!”而当朋友真的要润到巴黎,恳求他用关系搞到闭关锁国前最后的通行证,他迫于「面子」与同伴压力没有帮忙,他的第三者新老婆还向党卫军举报了朋友叛逃,导致朋友被投入毒气室「安乐死」。抛妻弃母尚可归咎于「私德」,但披上党卫军外衣的那一刻起,他便注定成为助纣为虐的伥鬼,屠宰场上的帮凶,邪恶政党的共犯。所谓「内心懦弱的知识分子」只是借口,本质还是被虚荣打败、为权力臣服、没有原则和底线的无耻之徒。
其实还蛮有趣的,第一次穿军装镜前那场戏太slash了吧,又是一部能感到导演被蛊到发疯系列。
故事情节有些小,想表达的内容却很大。在疯狂的年代,大部分人是狂热的,他们是洪流。只有少部分人需要冷静的活下去,而那并不容易。只有足够的智商才能避免做洪流,成为一个只是为了活下去的好人。命运让你成为党卫军上校和一个死囚只是命运,由不得自己,只能为了一个活下去的目的。看电影一直担心他活不下去。幸好电影草草收尾了。他还活着。
应该是删减版本,一些谐趣需要用遐想的。这种平凡人被大浪潮巻携着违背本心的剧本才有张力。随时出现的跳脱群口合唱感是种暂时性解脱现实的好方法
没感觉出来情人和老婆为啥会爱上男主,男主的魅力没做什么像样的铺垫。反倒觉得他方方面面都一团糟。
主人公不算是完全正面的人物,是一个性格软弱,又被众多生活琐事纠缠的小男人。电影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描述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以及人性的摧毁。
看不下去. 表演也太过了点吧, 比如在厨房里象个小丑蹦进蹦出的样子.
在乱世中都想做个“好人”,可是谁又能真正做到独善其身。
6.5 幻听应该是教授自我面对令其不堪现实最佳的自我保护、催眠的应激,在最后集中营的长镜头中,我期待的是偶遇老友,实则这次不是幻听,而是教授第一次开眼经验他之前尽力逃避的残酷现实。所以我又在想,片名为什么叫GOOD?我猜测人是会为自己选择好的一份吧
could be much better, 应该结尾在男主角从集中营回到家里, 选择/"无奈"继续与美貌妻子"幸福"生活.
戏剧剧本痕迹重的电影,维果的演技很细腻。有良知的人请谨慎考虑行政工作。想要做行政工作又想保持良知纯正基本上是妄想。
viggo and jodie,雖然吧viggo很美,演的也挺好,唉,感覺並不是很適合電影改編,停留在一個抽象一點的戲劇形式(場景與轉場..)中就挺好的了,把一個英文戲劇用說英語的演員們放在看起來真實的時代布景下,有點怪呢,也許我需要先去讀下play原文
人性挖掘的不够深刻,刚刚高潮就戛然而止了。安乐死与种族灭绝之间的关系问题原本可以深入探讨的,可惜蜻蜓点水了下就没了。
不是我喜欢的大团圆结局。小三果然是坏人。
后半段有种强烈的匆匆收尾的仓促感。结尾在集中营的长镜头很有想法,不过制作不够精致导致冲击力的缺失。如果时长再长些,内容丰富一点,情人那条线重写,应该会是一部不错的二战片。
不太好看。08年真的是很神奇,那年到底拍了多少部二战片啊!卢平在条纹睡衣男孩里演纳粹,卢爹就在这里演犹太人,而老伏跑朗读者那演纳粹女主的小情人。可以可以,这很英国
电影名字该加引号,“GOOD"。没看出哪里好,只看到了一个没有原则性,对本应该坚持的一切,无论是家庭还是自己的信念、良心、友谊都全部背叛,被权威、感官冲动,虚荣牵着鼻子走的懦夫。对于大是大非的问题,不选是,就是非了,这还用说吗?助纣为虐,难道是好人吗?
v演的犬儒主义者,结尾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背德教授和学生婚外情我自动代入斯通纳
最后半小时,电影才开始变得紧张,犹如风向的改变,也是突然的,毫无预兆。
与天朝若有许多相似,那方已经被证失误
结尾留白使其高级一点,但同题材里不痛不痒。音乐幻听挺妙,来自地狱的哀歌。
之前好像看过,但为何我自己印象很模糊啊,或者就是以前那遍看得不是很认真= = Viggo对这种在现实和道德之间摇摆的学者的角色把握很到位,就是在德国背景下说英语好奇怪。电影最后一个长镜头可真长……(眼镜国王又点燃我的爱火了……)
人生总是充满了岔路口,你不知道个性会指引你走到什么样的地方
阿拉贡同学演技还是很好的,可惜噱头不够,看得快睡着了
颇有深度的题材加上Viggo这样一流的演员也无法挽救平庸的走向
两星半。两位男主的感情线本应是火花四射般且充斥着由现实矛盾产生的极强张力,导演却将其拍得无比平淡,故事讲述上也没有把握好重心,累赘的部分太多,值得重点表现的地方却被忽略了。但题材和设定还不错,最后的长镜头利用运镜和人物表演的完美融合,表达角色情绪,把影片拉到一个很不错的水平,可惜只有短短几分钟,难以弥补前面的种种缺陷。viggo长相太北欧了缺乏人物背景说服力,故意加上的英国口音也有些奇怪,表演还不错。
还挺不错的,所谓内心流亡的知识分子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一个帮凶、共犯,无耻的和不作为的。剧情其实有点糟糕但是不断出现的马勒实在是让人没办法打低分。
#观影手记# 1690 3.5 奇怪英国人拍出的德国老有股子电视电影味儿。想对所有号称 进入体制是要以一己之力改变体制 的人说 醒醒。PS不说贤内助吧,至少要娶个三观正的女人耶!
当成为极权系统里的一台机器时 善意 情感 眼泪都变得如此虚伪 尽管男主一再强调称呼他为教授而不是上尉 但他已经穿上了纳粹的制服 便再也脱不下
看了55分钟碟坏了读不出。故事讲得不好,英文台词太出戏。
为了提提的舞台剧来看的电影版,挺不错,真的看到一个好人被岁月吞噬了,很无奈。而且很如今的事件太多的联系,血不粘手不能就说自己不是刽子手。
我其实还挺喜欢结尾这个长镜头的其他部分,平平淡淡看完吧,温吞得就像男主的性格。终于看到硬汉风v叔演一个懦弱的角色了。
维果莫特森的演技一如既往的赞,我在想如果男主没有选择他的学生 他最好的朋友是不是可以逃过一劫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30153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