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香港剧情《七人乐队》
《七人乐队》介绍
名称:七人乐队
别名:八部半 / Eight & A Half / Septet: The Story Of Hong Kong
主演:林雪 / 任达华 / 元华 / 林恺铃 / 吴澋滔 / 胡子彤 / 徐浩昌 / 张锦程 / 吴镇宇 / 伍咏诗 / 马赛 / 张达明 / 林宇轩 / 余香凝 / 龚慈恩 / 刘国昌 / 洪天明
导演:洪金宝 / 许鞍华 / 谭家明 / 袁和平 / 杜琪峯 / 林岭东 / 徐克
地区:香港
年份:2022
语言:粤语
时长:113分钟
分类:剧情片
《七人乐队》剧情介绍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直至未来,七位殿堂级导演各自抽签负责一个年代,执导一个与香港有关的故事。《七人乐队》片名寓意各有风格才华的导演,尤如出色的乐手,走在一起便能合奏出令人共鸣的美妙乐章。其中包括洪金宝的《练功》、许鞍华的《校长》、谭家明的《别夜》、袁和平的《回归》、杜琪峯的《遍地黄金》、林岭东的《迷路》,及徐克的《深度对话》。其中林岭东的《迷路》更是导演的最后遗作。 《练功》:50年代,一群拜师学艺的孩子在师父严厉的督导下勤练功夫。徒弟与师父间的默契在呼喝声中形成,而躲懒受罚的那天也可成为一生难忘的转机。 《校长》:60年代,社会清贫,但求学者众。一位执笔忘饭的校长与善良淡雅的王老师让一座天台学校成为童年岁月里最温暖的家。 《别夜》:叶嘉琳与余雁飞,在80年代香港依然美丽的夕照中相恋。女方一家移民海外,二人无奈承受离别之苦,只余下相爱的记忆。 《回归》:90年代,儿子举家移民,孙女却因学业暂时留在香港爷爷家。爷孙两人隔代沟通,妙趣横生。在生活中消解代沟,隔阂打破,亲情更上一层楼。 《遍地黄金》:2003年沙士时期,大时代下三个小市民的发达白日梦。三人常胡扯投资大计,妄想一夜致富。一番进退争论后,总是错失发达机会。 《迷路》:2018年的新春,丈夫回到香港与妻儿团聚,当他拿着旧照片在日新月异的香港街头追忆当年时,却彻底迷失了方向。最后,回忆不幸化成追忆。 《深度对话》:未来,某所精神病医院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精神分裂的研究。四位参与者投入忘我表演,已然分不清真正身份,到底谁是医生?谁是病人?《七人乐队》豆瓣热评
戛纳2020片单→FIRST青年影展开幕片。也就看在几个很尊敬的导演面子上不送一星了。改名叫我和我的HK不香吗?也太对付事儿了吧,连故事都懒得编了吗?里面唯一用了点心的是林岭东的「迷路」(有个很有意思的幽灵叙事和档案影像的用法),但所有七部都缺乏打磨,真的连「我和我的」系列都不如。不是当年戛纳病急乱投医这片哪有机会啊。实话说,港片完了就让它完了吧,相见不如怀念。
杜sir的最好,一水温情怀旧中唯一戳了大都市痛点的部分。作为一个时序递进的编排,老怪的结尾算是对现在和未来的消极抵抗。香港电影,活在过去,但起码活过。
尽管有不同年代的限制,但撞题的还是有,三位都选择了“移民”有关的题材,两位都出现了同样仰拍视角的楼宇飞机等。短片的体例,迅速让老导演们变回学生,他们都不太习惯在这个时长内做出表达,各自堆砌不同的怀旧元素,剪辑和结构稍欠,显得匆匆忙忙,只能当成他们重回初心的短片习作了。更多的是真诚,有思念故人,有“去”与“留”的得失,有“归来”的乡愁,有“昙花一现”的美好,还有对香港“身份认同”的属性。
徐老怪撒欢的玩,导演演员观众互相观察,互相觉得有病。杜sir的夺命金番外果然最犀利真的没看够。林岭东的温柔有意外到。谭家明的寓意蛮深,就是演员拉胯到频频想翻白眼【情怀命题,港片困境,也是渔村困境,似乎只有过去,看不到未来】
期末考试议论文,杜琪峰满分答案,徐克写了小说,林岭东提前交卷,袁和平抄了背好的范文,谭家明新概念读多了,许鞍华保送了随便糊弄,洪金宝拿出了自己的小学日记。
第一档:杜琪峰、谭家明、徐克;第二档:许鞍华、林岭东;第三档:袁和平、洪金宝。在篇幅与命题作文的限制下,各位的发挥都有限,但杜、谭、徐仍然能在故事、寓意、结构上玩出花样而不只是贩卖情怀,不过整体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不行就是不行 但没一个行的也是奇了怪了
七个殿堂级导演拍了五段不知所谓又略催眠的学生作品。杜琪峰以小见大,拍出了世事的无常,以及无法预料和阻挡的历史洪流。徐克最会整活,调侃谈笑间不失深度。杜琪峰>徐克,其他人并列倒数第一。
在满地商业烂片的时代里 还是有人在坚持着情怀和热爱的 莫大的安慰 对于我这种香港电影爱好者来说 就更幸福了 七个导演风格分明 故事也很香港电影 但虽然说是全部胶片拍摄但其实胶片感并没有很明显 这样的文艺复兴多多益善
乍一看还以为学生毕业作品……洪金宝的《练功》,枯燥但真实。许鞍华的《校长》很私人,略伤感也略无聊。《别夜》当爱情片看矫情做作,当恐怖片看还有点意思。袁和平的《回归》中规中矩,但也仅限小打闹。杜琪峰的《遍地黄金》以小见大,造化弄人,个人的命运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林岭东的《迷路》怀旧感伤,但也割裂,让人不明所以。最后许可的《深度对话》看似轻描淡写,嘲弄讥笑,但充满深意,让人思考。整体没有什么框架脉络,更没有主题,七拼八凑,各玩各的。代表香港,回照历史?不见得。
本身担心被独行月球挤得很惨,看完两部觉得全院线都排月球算了,减少冤大头。p1知道是洪金宝不抱希望但看完很难不为浪费十三分钟的人生骂街;p2看完许鞍华字出来心凉一大半;p3演员颜值和演技出来默念没事还有一大半部;p4第一眼,又是功夫,好吧,知道杜琪峰徐克放后仨还行,但是你们真的写剧本了吗;p5之后大家的掌声让我明白前四块是真的很无语,我的提案我朋友糊弄我也不好说但我一定好好做;p6剧本没丢剪辑师丢了;p7徐老怪真的谢谢你,年轻的思维好珍贵,您自己把这段放网络还能小出圈。今年怀念港风港乐之气盛行,但看看金像获奖名单,会想起披哥大湾区的摆烂,浪费胶片和浪费情怀都很气人。(ps观众看完会知道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的好)
雖說是每位導演負責一個十年的故事,但大時代降臨在小人物身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無非還是那些和自己息息相關的人和事:年少練功受過的苦和嚴師、慈祥心善的校長、移民前一晚迷人的初戀、癡迷黃飛鴻的阿爺、愛爆粗的父親、炒過的股票和沒買成的樓...是七位導演寫給香港和自己記憶的情書,很真誠、很可愛、很單純、很香港。最喜歡的是許鞍華、袁和平和杜琪峰的三段,初戀移民故事裡奇妙的荒謬感和老派浪漫也恰到好處。今天是限聚令放鬆的第一天,文化中心大劇院人頭攢動,好久沒有在影院看到這麼多觀眾了,氣氛也是絕佳,每段小故事結束後大家都會用力鼓掌,最終完結時更是尖叫喝彩。我果然,還是很喜歡、也很不捨得這座城市啊。願它永遠平實,願它永遠天真。#香港國際電影節2021
短片集锦最不友好的一面就是导演水平直接的竞技比拼。非常尴尬,杜琪峰的水平是远远地把其他导演甩出了两条街,大概也就只有墨镜王上阵才可以抵挡了。杜琪峰最上层的发挥,一定是叙事+调度双配合情况下的张力气氛营造,这部几乎可以看作夺命金翻拍版短片的精髓是三人组的三角张力,餐厅女老板、牵线人的呼应则是另一层助力的张力。三人组的面相选择也相当讲究。一张无辜脸,一位改良的嫰版林雪,一位中性职场面孔女性,化学反应是这么来的。之前一直高速运转的影像张力,临到收尾显现杜琪峰站位,又以吉他慢板“似是故人来”的配乐卷起,轻柔的勾起情怀,直抵心田,通透。谭家明好像一直是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是高度形式主义包装下的烂俗言情故事。袁和平与林岭东的段落是纯纯的情怀喷洒。看到最后突然有点想念拍过《胭脂扣》的关锦鹏。3.5
个人喜爱度排行:杜琪峰≈谭家明>徐克>>>>其他人。《天台练功》《校长》《回归》《迷路》就是过时的故事,死气沉沉的镜头,平庸勿扰的演技,无趣拉跨。《深度对话》要是认真你就输了,根本没深度,就是玩。《别夜》和《遍地黄金》比较有趣,也挺有导演特色,是我的菜。
“我和我的香港”。徐老怪玩心大发slay全场,杜sir勉强还能看,不晓得其余几位"大师"在拍什么,流俗的烂梗数不过来,尤其第三段谭家明 简直是毕志飞都写不出的灾难级狗血,每分每秒都戳在我死穴上。有讲出Once Upon A Time In Hong Kong的野心,但如此廉价的怀旧大可不必。照这么演下去,香港电影不死都没天理。
挺有意思,每位导演的个人情结、风格都很明显,一般都是片尾才出导演署名,不用等署名就能看出是谁拍的了。胶片感、复古美术和妆容让人一度有种看老港片的感觉,大部分导演都对过去显露出深情的怀念,尤其林岭东的发问,新的就一定是好的么?为什么一定要改旧的呢?只有徐老怪完全不恋旧,已经放飞在新的高科技时代里了……哈哈,人和人的心理年龄不一样。蛮喜欢杜琪峰的三段式金融风波,有短片体裁的机灵劲儿。可惜吴宇森导演退出了。
赶在宵禁的第一天,久违地去了影院。除了《Tender of the night》于我来说是蹩脚又矫情的拙劣爱情故事以外,其余的篇章都十足地展现了不同的、独特的香港味道。七个导演七种视角,虽然最后徐克导演似乎在提醒观众这是一个命题作文,但丝毫不影响体验香港这几十年的变迁。个人而言,对《归》最偏爱,在欢笑中看到了真实又可爱的亲情;对《迷路》触动最深,勾起了自己的乡情和对一方山水的眷念,在看到被放在方框里的导演姓名时,这种情感又化作了一种遗憾。安安静静的听完了片尾曲《long long ago》,突然好想去香港看一看。
本片是七大導演共同導演的作品。50年代洪金寶的《天台練功》是洪金寶的“七小福”情節,雖然情節簡單,但情感充沛,有以往喜劇的幽默和人情味。60年代許鞍華的《校長》是“天水圍”系列里那種煙火氣息的市井生活和人與人之間的細膩溫馨,還有人生無常的淡淡憂傷。80年代譚家明的《別夜》有著譚家明式的借寓抒情,但相對比較晦澀難懂。90年代袁和平的《迴歸》表現了兩代人的文化差異,最後英國孫女的回家也代表了個體對家園的迴歸。00年代杜琪峰的《黃金遍地》與《奪命金》金錢對人性的扭曲幾乎是一脈相承的話題,但侷限於篇幅只能留白。10年代林嶺東的《迷路》是對香港幾十年滄海桑田的情感變遷的感慨。20年代徐克的《深度對話》維持了一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通過對話懷念起膠片時代的港片,主題和結構都很有深意,很好地為電影完美收尾。
最喜歡《別夜》跟《深度對話》。東San則是最驚喜,前所未有的溫柔。片中任達華的遺照跟他相似得嚇一跳,是不是人對自己死亡都有預感呢?看到他名字框著,眼睛在冒汗。
@filmex2020 除了谭家明那段都不错,最后一段的笑声大小可以用来判断厅内中国人比例
《七人樂隊》絕不是《我和我的香港》,而是一部稍顯別扭的故土挽歌:關於過去,一通懷舊後,被徐克從未來打回原形;至於當下,幾近無言。影片以洪金寶的《練功》開場,以“我是洪金寶”開篇;又以“你才是張曼玉,徐克”作結。從“我是……”的身份陳述,到“我不是……”的身份懷疑、否定,香港老導演的別扭與無奈顯露無疑。對《別夜》里的插曲《深夜港灣》印象頗深:“長裙隨急風飛舞,似浪漫,卻在別時人漸散,黑色絲巾,風中牽滿寂寞,蕩入這港灣。”回不去的深夜港灣,不如讓一切隨風消散。
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电影,7个香港导演一部戏。最爱的许鞍华还是那么温情,徐克一贯的天马行空,杜琪峰依旧讲述他电影里不变的宿命感,逝去的林岭东对这片土地该是有多热爱...片头前姜文的祝词:困难会过去的,一定会的。
整体3.5,其他六段都在不及格到及格之间,最讨厌谭那段。但杜那段4+,只有他那段是电影,而且一上来那个色调哇靠原汁原味直接看射了……冰厅一定要是那个绿不拉几的色,对味,杜氏站位也不可少。话你知,短片照样作者性max。
釜山电影节开幕作,又是为中国电影骄傲的一晚,片中的香港更像我们最熟悉的90年代港片中的香港。
第一次HKIFF,很棒的觀影體驗。杜Sir適可而止的發言讓人心酸了一下。
香港新浪潮一代的绝唱,香港电影乃至香港的挽歌。真的要把我看哭咯…..确实要在卢米埃尔宫放才对!杜琪峰和徐克仍旧技艺和趣味最高!
谭家明在干什么啊?我跟旁边的女孩看得白眼直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的四颗星毫无疑问是献给《别夜》的,聊斋式的(古典的)浪漫主义,并不是因为诗句的表面引用,而是深层技巧和立意,青春的澄澈夹杂着的政治的忧伤,把死亡的提前来临、悲剧性和冲突进行巧妙隐藏,怎么就那么好呢!
谭家明的《别夜》依然选择了80年代香港新浪潮的影像风格,在着七部里显得尤为不同。洪金宝、许鞍华、徐克,三人的辨识度很高,洪金宝的《练功》不用多说,自己的故事。许鞍华的《校长》这种细腻的情感只有唯一的女导演才有。徐克的《深度对话》没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还能叫徐老怪?杜琪峰、林岭东、袁和平三人的辨识度就不那么明显,杜琪峰的《遍地黄金》是我觉得是最有深度的,非常现实。袁和平的《回归》,关于留守老人的故事,很常见的那种。林岭东的《迷路》就好像是这部电影的缩写,我们就是一群念旧的人,在新时代依然会怀念旧时的过去。吴宇森的退出只能留有遗憾了,假如他拍,他会拍什么呢?最后的最后钟意香港电影的人一定会被其中一部感动到,不喜欢的只会当他是国庆系列之《我和我的香港》
3.5,杜琪峰那段三人走过小路后的站姿,没想到在大银幕上那么有冲击,三个香港新生,望尽的不正是香港电影的未来吗?杜琪峰>徐克=谭家明>许鞍华=袁和平>林岭东>洪金宝,林岭东前一半其实也好,但就后面……洪金宝反而是那个最无功无过的存在,和当下的他一样。许鞍华视角不断切换,破坏了短片该有的情绪。
personally To>Ann>老爺>八爺>洪金寶>林桑>Tam 每個人都有在做自己 吳鎮宇用力過猛as 近年always 老爺其實不應該被這樣比較 他完全在自己的宇宙放飛(kinda重複)自我 但不減可愛 譚家明實在太拉垮 可惜了余香凝
当时看的时候不觉珍贵。现在想想杜琪峰和徐克部分。那分明是《夺命金2022》和《香港精神病人》。
是几位大导演对于香港的记忆、情感与爱,因为导演名会放在每部短片结尾,所以大概会猜下是谁的作品,不过风格和关注的点其实都还蛮有辨识度,或者叫导演标签吧。而这种标签刚好是这套短片集的魅力所以,是我们曾经喜欢这些导演的原因。如果个人选,最爱的或许是谭家明一段,很有旧味。
看完的第一反应是,想立马去别家影院的港片展回味一下过往。实在看不下去,几个名导好似功力尽失,仿佛全然不懂在短片体量内完成应有的起承转合,自顾自沉溺在怀旧情绪之中。不过好歹不至于拍成《我和我的香港》,起码守住了不献媚的底线——袁和平的《回归》跟三年前薛晓路的短片同题,定在97年却丝毫不讲时代大事,故事落在孙女返港,讲的是香港精神的回返,不过立意依然乏善可陈。剩下几个导演里,洪金宝摆谱,许鞍华笨拙,谭家明出格,杜琪峰直白,林岭东恍惚,于是徐老怪最后蹦出来,扫射了连自己在内的所有老帮菜:香港电影的血脉里是有“疯”的基因的,而所谓“深度对话”其实是鸡同鸭讲。把今年释出的这些囤积港片放在一起比,韦家辉真可称得上当代大师了。
1950-2030,越活越苦的八十年。七个导演是不是商量好了,水平咱可以参差,但调子得唱齐了。
1.5《练功》/2.9 刻板地说《校长》仍有利用到也许独属于女性的柔美细腻气质,对普通香港市民带有无差别的包容,但是就不想说了。/4.0《别夜》太可贵:回到警笛现实前的港英一场幻梦,人物状态的非现实感恰到好处,卧室场景是中转站也是文字、诗意、照片、信件、老歌组成的记忆场所,人的状态可以是法国电影式的,天台上有风,控制中保持了难得的松弛感。/2.5《回归》开场就有lofi影像,功夫在当代被封存于更旧的媒介中了,但老人很想和年轻人产生接触。/4.1《遍地黄金》剧本与调度均上乘,高度凝练切中时代脉搏,人物状态和个性相当鲜明,拍人物在镜头摆放上的变化很出彩。/2.5《迷路》穿插利用了地理档案影像,可惜太说教。/3.0《深度对话》有些浅白的港片总结性话语,徐克也试图与经典港片喜剧风格进行新时代的对话。
也是大可不必說它是【我和我的香港】吧,不論導演水平多參差,哪部內地獻禮電影找得出這麼多張市井的臉?
杜琪峰和徐克是一档,其余导演是二档,二档依靠先天直觉发散,加之后天经验积累,平铺直叙,中规中矩,一档要求升维,杜琪峰擅长捕捉本质,习惯系统思考事件,高度凝练符号,徐克则是非线性思维,套娃视角看待事物,切入点是逆向的,不走寻常路。二档已是凤毛麟角,至于一档,努力之外,要看天赋造化,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若非要论技法,大概只有杜、徐和谭是能够咀嚼的;文本上洪、许、袁注重朴实的人文情感,视角虽平淡却也动人;林拍了场葬礼给自己,借用好友『文雀』中的雅贼被自己喜拍的飞车撞死,黑色幽默依旧,于“渔村”这一香港的原点安魂,仍是『谜城』归来后的笨拙不适,然又是最后一眼深情;谭的影像质感重回“新浪潮”,是七段当中最“年轻”且凝重的,却也是被国配损害得最深的;杜这段好爽,如此有限的篇幅当中银河元素与类型叙事一个不缺,延迟到今日公映,片中的非典背景又遇上新冠,无意间催生又一维可能的互文也是“非常突然”;徐此次的脑洞确实只能以短片承载而非其他六位般有着长片化的空间,但作为收尾的这章所体现出的整体意识让我想起那部由他开头的接龙片『铁三角』,同样银河制造,依然幽默、自反、无常、疯狂、辛辣;献给香港与电影的梦和回忆。
师父的皮鞭抽打出留了疤不流泪的精神,校长的学费退回了昙花开无可追的时光。爱人记得别离的房间念过的诗,爷孙记得相聚的街头打过的架。一爿冰室菜单搅扰股号错失暴富梦,一间病房医生混作病号难辨真患者。香港的旧貌在与新颜交替,返回的人迷了路,分别的人失了魂,有人错过了机遇,有人分裂了心神。
加一顆感情分。無疑《遍地黃金》和《深度對話》是最佳,有點遺憾徐克這十餘年沒有在港拍過長片,用回司徒慧焯編劇,真是久違了的狂放和自由。製作侷促自不必說,很多都是單一主景兩三天拍完,每部水準高低差異頗大,但感情卻無疑是真摯的,東san的部分有缺陷,但前半段卻令我最受觸動(也許香港近年的變化確實太大了,一如戲中所見)。可能我唯一有保留的是譚家明——他仍耽溺於他的美術、剪輯技巧和文學品味之中,在瘋狂跳軸和綠紅背景牆色之下,卻看不到他對於城市和人的感情,如同吳景滔看著余香凝時那無限空洞的眼睛。
@MCL K11 Art House,哭哭笑笑,快乐收尾,集体情书,简单纯粹。没有太多绞尽脑汁的复刻还原,所以淘大花园沙士片更添感慨,错过多少次大市也没放弃继续派卡片找出路。香港太快,快到“上错菜”应该都会硬食完赶去返工,香港人精神,撑下去。累了记得停一停再出发。镜头里看到的多数都是今天的香港,我们生活的香港,在未来也会成为回忆的一部分。(杜sir:好多人说《遍地黄金》是《夺命金》的浓缩,实在是有点肤浅,边度係咁样呢?《夺》说的是糖衣的陷阱,而《遍》的主题是恐惧与贪婪。)
4.1 谭家明的《别夜》>许鞍华的《校长》>林岭东的《迷路》>徐克的《深度对话》>杜琪峯的《遍地黄金》>袁和平的《回归》>洪金宝的《练功》
奉劝大家一句,别再看拼盘电影,爱他们去看她们的代表作吧,短短篇幅,什么都拍不出,也不敢拍出,这部电影就像香港电影现在的处境,进退维谷。竟然袁和平的故事最完整,估计是现成的剧本。杜琪峰那段挺有趣,但受限太多,最喜欢徐克的片段了,这点时间用来搞笑和追忆确实比抒情和说教好得多。虽说一般,但电影的艺术感确实比大陆的我和我的,,好得多,只是,唉,这比较对象怎么这么低了。还有给万达打了三遍电话参加活动问要不要买票,说要,让我多花一张票钱,真是服了,我和我的系列我绝不再看,这次看在我对港片的情怀上,我就当回冤大头了,毕竟我欠她们的远不是这两张电影票。只是,那个港片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与“我和我的”系列大方向明显不同,本片更侧重时代洪流下的小人物,以小见大,港人对港的热爱和情怀绝不是喊一句口号和流一行热泪就能简单概括的,更多是诸如一个菠萝包一杯冰奶茶这类的小物件,所以对昔日血和汗、照片书信、粤语残片的缅怀就更能共情和打动人,而聚焦当下的香港更多的则是担忧与无奈的复杂心态。论表达,徐克和谭家明的部分最具代表性,其他碍于篇幅多少有些简单。
命题作文是回归,结果大家都在拍离开,挺好,挺好~
第一梯队,谭杜许;第二梯队,徐林;第三梯队,洪袁。
电影就是电影本身 我不想它掺杂任何杂质 七人乐队是热热闹闹地交谈 是互相尊重的表述观点 只是有人在声嘶力竭地呐喊 有人在温柔地朗读情诗 有人在讲述笑话 以及 最后的credit special thanks to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 谭sir还带了好多学生助理天呐 他是唯一一个带学生助理的老师
杜琪峰>徐克>谭家明>许鞍华>>>其他,一座只有过去而没有未来的城市,满载机遇,满是遗憾,再夸一句杜sir太会拍了!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洪金宝《练功》两星;许鞍华《校长》两星半;谭家明《别夜》两星半;袁和平《回归》三星;杜琪峰《遍地黄金》四星半;林岭东《迷路》三星;徐克《深度对话》三星半。杜Sir还是那个杜Sir,还透着11年前《夺命金》的劲道,更是对后疫情时代的当下做出极佳的预言和讽刺。徐克的片子恶搞、辛辣、幽默,还玩了个结构,很是讨巧。袁和平的片子叙事完成度高,但故事一般。林岭东的那部迷失在城市中的前半段是部好片,后半陷入说教。其余几部乏善可陈。虽然七部短片都是用胶片拍摄来“致敬胶片”,但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反而失去了胶片感。
和大家噼里啪啦地鼓掌,好久没有过的畅快的观影体验。真开心啊,也真惋惜。好tm喜欢香港哦。
在uk看完,片尾名单和导演里,看到两岸三地很多不同派别的人的名字被放在一起,有人过了身,有人在监狱里,有人走来英国。邻座女仔:我从台湾过来,不想再漂一个地方了,我真的很想念香港。 男仔:我真的好想拍一套自己的戏
七名乐手写给香港的小情歌——大鼓:洪金宝;键盘:许鞍华;木吉他:谭家明;贝斯:袁和平;小提琴:杜琪峰;主音吉他:林岭东;电子合成器:徐克。
【C+】杜琪峰>徐克>林岭东>谭家明>>许鞍华>>>>袁和平>洪金宝。最后三人成功将影片从前半段的虚伪媚献中抽离,将时间不断扯向现代并由此实现真切的追忆,最后再让徐克设计出一场并不高明的自嘲表演,或许也是在陈述港片那趋于重复套娃的消极未来。杜琪峰的方法与成果最为清晰,完整即是胜利;林岭东虽有割裂,却也最为真挚,切中了城市与记忆之间的裂痕,实在的地域性表达;谭家明的剪辑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但在后半段形式也在混乱中趋向崩塌;许鞍华的发挥已和摆烂无异,而洪金宝与袁和平,没有任何评分价值,赶紧踢了算了。
杜琪峰《遍地黄金》10分,满分短篇作品:“也爱用整晚说杜琪峰专长揭露命途无常的道理。”——再次借用这句歌词,表达我对杜sir的佩服。许鞍华《校长》8分:依然是“天水围”那般许鞍华擅长营造的烟火气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人物塑造功力了得。其他人的就不评价了,都在6-7分。最主要是,现在还能在大银幕看到这些老演员的面孔,能看到隔壁的这座城市与市民的历史变迁,能看到导演栏那一个个传奇名字,就已经足够了。心中感叹,似水流年,愿留下的情怀在这个时代永不消逝……
★★★★毒气蜂“《夺命金》精华篇。人运时局 交叉路口,峥嵘岁月 沧海一鳞”>★★★☆徐老怪“奇思妙想的总结断语,反转反转再反转。常人疯人难区分,入戏者狂 旁观者妄,说的是本片,也是如今香港”>★★★林岭东“老一代的记忆不会逝去,旧照铭记住曾经的永恒”>★★★许鞍华“隐忍 绵柔 余味”>★★★八爷“九七中西老少传统现代碰撞的博弈与交融”>★★☆谭家明“矫揉做作的你侬我侬,睹微知著般隐喻港人九七将至前别离忧愁,镜头语言十分复古”>★★元龙“最私人化的童年回忆,专属至宝”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3131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