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产7.8分纪录片《光语者》

2020国产7.8分纪录片《光语者》

《光语者》介绍

名称:光语者

别名:Light Chaser

主演:刘杨

导演:孙辉 / 冯冯 / 杨紫云 / 周全

地区:大陆

年份:2020

语言:国语

时长:96分钟

分类:纪录片

《光语者》剧情介绍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片土地都有独特的生命力,在冬季寒冷的北极圈,在终日不见阳光的极夜,有这样一群人, 因为不同的理由活着,他们为了生活,为了理想,在茫茫的冰原中闪烁着,发出独特的光芒,或闪亮自己,或照亮别人。本片以光为主题,从科学之光,人性之光和神性之光几部分,讲述在斯瓦尔巴群岛生活的人们。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和不同信仰在此交融,在情与爱中得到传承和延续,在理性与感性间展现人性之美,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 “光语者”。 2017年的10月,我国空间物理学博士刘杨踏上了他的第2次极地征程。这一次,他要独自驻守在中国北极黄河站,负责极区空间环境的观测。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新奥尔松处于完全极夜状态,最有利于光学的连续观测。小镇上有分属于不同国家的科考站,而黄河站是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在那里,刘杨将独自度过120个极夜。孤独,是刘杨每天必须要面对的。只有30个人的小镇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国度, 这个国度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 负责三台全天空极光成像仪和一台极光光谱仪的开机关机,数据检查,以及两台磁力计和宇宙噪声接收机的运行维护。小镇如同一个有秩序的大院,大家保持着友好的且有适当距离感的关系。除了每天用餐时间和每周运动时间大家聚在一起, 平时更多的是独处。2018年2月, 刘杨将一个人迎接中国的农历新年, 他打算用中国传统习俗和文化温暖小镇寒冷的极夜。 小镇以南还有一座朗伊尔城,那里居住着一群欢快的“地球最北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有着规律的阴面与阳面,他们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光语者。3月伊始,那里持续了长达4个月的黑暗将被曙光冲破,“光语者们” 会举办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活动庆祝“太阳节”,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同一时空下,光,是一个人和一群人最清楚的信仰。

《光语者》豆瓣热评

  • 小海

    我查了一下,去斯匹次卑尔根的永夜之地看极光,滑雪橇,玩北极熊至少需要38000元。幸好还有电影院可以去,一趟只要38元

  • 影志

    “蓝色,是这里最美的颜色” 这是一个世界上离北极最近的城市——朗伊尔城的故事。城市英文名就很有寓意,Longyearbyen,一年很长,时日很短。关于它的极地科考、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判定死亡违法的城市等,我都不关心,因为通过这部纪录片,在这个“光有故事、房子有感情”的地方,跟随镜头和主角们经历一场4个月的极夜生活,将会是一段更新鲜曼妙的旅程。北欧有个传说,极光可以把人的灵魂吸走,片中那段长达5分钟各式各样的极光曼舞,伴随大气的音乐,大饱眼福,必在大银幕上看!而3月8日的太阳节,我甚至第一次听说,你能想象在经历漫长极夜后,人们对于期待太阳回归的热情会有多高多神圣。“这里没有树,所以我们把感情给了太阳” 当第一缕阳光直射在教堂的第二台阶上,我仿佛置身人群当中,一起欢呼、迎接新的生活曙光。

  • 盲忙

    当结束了四个月的极夜生活准备离开时,尽管有了一场事先张扬的告别,但他依然显得那么平静,而银幕前的我反而生出了诸多不舍,这大概就是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区别吧。一个远离尘嚣的乌托邦带给你的,不止是也不应该只是风景和平静,更应该是学会接受,接受相遇,更要接受离别,因为我们终究是要离开了的,离开熟悉的地方,离开熟悉的人,离开彼此,离开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于是趁现在,好好爱吧。

  • 蒜 | BOY A✎

    看片子之前,以为片名中的“光”只是极光,奔着一部看极光的风光片。结果看完极光的镜头不过五分钟,却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生活在北极圈,全年四个月时间在黑暗中,对极光早已习以为常的他们,生活里还有很多丰富的东西。孤独,时间与自然统统被放大,还有期待阳光的重新到来,就好像期待日子的尽头与新的起点一样,为它记录、歌颂、作画,留下这些美好的瞬间,看到这个世界中难得的人性之光。

  • 双之哀殇

    人类终是自然的过客,但后者却给了前者更加珍贵的东西

  • 西瓜大侠女

    可算是看上这部片子了还是附近的影院太不容易了!像天助我也昨天发现今天突然掉下来似的排了3场!客观地说,作为纪录片,平淡而中规中矩(而且怎么感觉还有政府背景),只是简单呈现。给4星当然是因为题材,毕竟中国没有什么极地电影包括第三极的。朗伊尔,这个不允许有生死的城市,从采矿开始(“为了面包他们把生死交给命运”)80岁的Freya老太太真棒!斯瓦尔巴、新奥尔松…冷且风大!真的很想在这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但人家也是不喜欢游客的。中国黄河站的男科学家其实在里面存在感不高都没记住名字,而且似有点自卑,比北欧人还内敛的样子。狗狗们真棒!在这北京大风降温极冷的天气里,看这部影片真是相得益彰了!外面冷影厅也冷就5个人!一天碰到俩抖腿男也真是奇葩了!回来等车没冻死!天幕新彩云4号厅 用融给的聚优福利卡买真不禁使

  • 风之子

    永夜城失去了参照物,时间也会产生错觉。绚烂的极光让你忘记这是一座没有生与死的城市,蓝色的孤独值得拥有这宇宙永恒。太阳越过郎伊尔的大山,光线照耀到教堂的第二节台阶,表示太阳回归,这里的人儿向往自由,他们的生命逝去如烟。

  • 乌鸦火堂

    人文纪录片,挺好看,不是那种源于地球最北端城市和最亮极光的美景,而是在这个永冻土地区、四个月极夜的居民生活状态的描写。整体结构有点散,但好在视角广泛,有科学站、旅游者、更有永久居民等多个视角。电影观点也比较冷静,主要还是提供了了解如此特殊生活状态的机会,很难得。说到猎奇,其实更想看看西伯利亚雅库茨克、诺里尔斯克这些地方的人文类纪录片

  • 赵个

    这里的人怀着各种目的来到这里,因为自己、因为他人、因为国家、因为世界,有人因为这里的改变而担忧,有人要离开,人们在这里相识并分别。不管人来人往,还是世事变迁,永夜里总会有极光相伴,永夜结束也总会有阳光照耀。

  • 木雕禅师

    如果不是《光语者》,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了解离北极点最近的城市和小镇,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刘博士虽然在独自在极夜寒冬里守卫着黄河科考站,但因为有无可比拟的迷人夜色和单纯可爱的当地居民,孤独的日子却也没有那么难熬。生存环境再艰苦,大家也有期盼太阳再次到来的虔诚希望。

  • 昌锴Kenneth

    1219不散观影团广州天环百丽宫提前观影。没有太大期望,结果却很惊喜。大概是在大屏幕上看的第一部纪录片,讲述了真实存在却离我们有些遥远的一块地方,一些人。在一个四个月见不到太阳的地方,每个人似乎都是积极的。而对我们来说稀疏平常的阳光,对他们而言,却是神圣的。喜欢后面的主创交流,对影片的认识又加强了。

  • 阿吉娃娃

    全片拍摄于极夜,高潮却在最后的太阳节,当然还有极光延时那段。只有真正经历过黑暗的人,才能明白光明是什么。纪录片整体四平八稳,主题有点散,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原住民和外来访客的融合,人与自然特别是环境问题,人与自我的相处和和解,离乡与思乡,民族与国际等等的杂糅一锅烩,光语者的主题反倒没那么聚合,全片合格但不够惊艳,7.5分

  • 艾晨

    永夜城中客,极地与光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老罗Lazzaro

    不散点映。“光语者”一名会被认为是北极科考与极光研究题材,其实用访谈结合人文记叙,更偏向对当地人处世哲学和生活状态的表达,主题有些不定。佩服于在那样极易孤独的环境中生长或留下,并持续洋溢热情与坚定意志的人。

  • 雾淡乡

    电影的气质就像它所拍摄的那群北方科考人员一样,朴实,自然,慢热,礼貌中有一点距离感,新奇中也免不了一点枯燥……但真的融入之后,就会被它的真与美深深吸引。

  • YvonneS

    特别有共鸣,也有许多时刻觉得很感动。从开始的好奇期待,到后来的麻木迷茫,然后踏上另一段新的旅程,再反复一遍这样的心理过程。足矣证明自己依旧用心的活着。每个时段的空白和独处,都是生活中一些放松的片刻,最后让我们回归到生活,热爱身边的人们。因为活在长期的黑暗中,因为活着的时间有限,所以才更用心的活着。修炼自己平静的接受相遇,也平静的接受离开的过程。

  • Christian

    极光画面出现的眼眶突然一瞬间湿润了。见过这样的风景,人生还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养哈士奇的夫妻和80岁的奶奶,彷佛是平行时空在世界尽头生活的另一个我

  • 瑞波恩

    #年度佳片#因为私心喜欢极地与极光的缘故,情感上给四星半。从纪录片的客观角度来看并不算出彩,基本是国内纪录片的平均水平,从国内极地科考队员的个人视角,去诠释北极小城风情以及环保的议题(看着日渐消融的冰层与皮包骨的北极熊实在痛心哇),日记体的形式拉进了观众与镜头的距离,再融进辉煌壮丽的极地风光,在大银幕上欣赏就真是无比震撼。因为持续的极夜不见阳光,所以人们对太阳的感情愈加深厚。当地人之间那种淳朴友善的关系令我很羡慕,理想的乌托邦生活啊,那个在极地从年轻一直生活到90高龄的德国老太太给我印象最深,她喜欢登山旅行,说过人应该有自由去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还有那位深爱蓝色的版画家老伯与他的狗狗,在极地生活过的人就是不一样啊(对生活哲学的感悟也与众不同),最后许巍的片尾曲《无尽光芒》也是可听性极佳的。

  • 罗夏

    非常难得的极地题材纪录片,也不知道此生有没有机会去一次极地

  • 鶩習

    极光部分绝美,映后交流得知刘杨拍了四五个月,他是真正的light chaser。导演镜头下有着不少鲜活的人物,各有各的故事,可惜全篇流水账叙述,少一个将众人众故事凝聚的主题。最后,北极狐真好看。

  • 深夜声噎

    片子比简介好看得多,配乐也好,片尾加汽车广告可以李姐但确实扫点兴,打工日迟到20分钟,还好没错过极光,北极村,绿光,不说话就很美好。

  • Luis_Lu

    这部电影不是一个命题作文,它展现了科考人真实的生活和这个奇妙又令人神往的小镇

  • Isa

    和艺术与人有关 和科考反而关系不大。很浪漫的片子,摄影很不错。

  • S姐

    不散抽到的点映。这个纪录片和想象不太一样,还是挺不错的,能看到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生活,那里的极端气候和美丽自然,一直想去看一看啊!其中有位80多岁的老人在那儿生活了50年,令人印象深刻。那与世无争的平静小镇生活,与自然对话的感觉,极夜黑暗中的火,天空的绚丽色彩,是我非常向往的。希望可以有机会去看看,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这类似的纪录片。

  • 笑起来真好看啊

    “如果重新活一遍,我还会如此选择人生,包括所有的错误。”啊,我的错误也可以被这样看待吗?前几天夜里上厕所完了睡不着,刚刚深深地后悔过人生。影片中,极光那一段开始的一刹那,有那么几瞬我真的打开了好多。庄子的大鹏和南冥,宇宙的广博和深远…我的目光是否局限,我的思维是否狭隘。这部电影,给我力量。哦对,我也要有个挪威人的小木屋。融化的冰让我想起站在一块不断融化的冰上团团转的北极熊。第一缕太阳出现的时候。自然的辽阔,个体的意义。

  • 真的太让人动容了,我觉得这么真诚平和中立的美容,这么美而且还饱含情感的镜头在国际大片都很少见吧。没有任何的卖弄没有任何煽情和刻意歌颂,你所讨厌的套路都没有,然而泪水还是情不自禁从你眼中流出,那不是因为难过,也不是因为感动,是一种久远到你有些模糊掉的触动,它回来了。你去看吧,不需要做功课,简介都写偏了。当然它也是个赔钱的片,我想让你去电影院看它不光是为了支持这个匠心独运的作品,也是因为想让你去感受它最好的状态。

  • H.T.C.

    《挪威北極城鎮遊記:朗伊爾城與新奧爾松》。ps:據片中一個德國科學家說他來島上這些年,朗伊爾城年平均氣溫貌似已經從-6℃漲到了17年的約0℃。可怕。

  • Noel

    第一次出席不散的观影团,片子从不同的人出发,看他们的如何在极夜和寒冷中生活,如何与大自然共处,如何在孤独中找到乐趣。从前总觉得,很向往这些偏僻有充满诗意的地方,觉得在那里可以从头来过,但看完片子才知道自己太高估自己的能耐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在这里生存的。片子整体很美,极光的那几分钟画面让我起鸡皮疙瘩,但希望可以更多地介绍关于极光的介绍,以及相关科研人员的工作。但整体来说,还是很推荐到影院去看的,每一帧都很美。

  • 珠我好运

    人类和动物们适应自然,自然改变了人类和动物们的生活。纯粹享受当下,过好每一天。片尾曲由许巍演唱,还挺不错。

  • 孔府小鱼

    我觉得这照着“首部北极科考电影”来宣传可就多少有点诈骗了,既没有一个人坚守黄河站的科考队员的日常也没有对黄河站研究项目的科学介绍,基本上都是北极城市人与自然这种感悟,恐怕会让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观众大失所望。

  • 磨唧唧

    以为来看南极科考队员的日常结果竟然是北极圈的人间烟火在独自一人的影厅远离城市76分钟"If I would live my life once again, I would like to live as I once did, with all the faults I've made. "被『自然地接受到来,自然地接受离去』的Freya打动三分钟延时摄影(在激昂配乐下穿插着星空特效)的极光镜头是最大的败笔了吧P.S. 原来3月8号还是☀回家的日子2021.1.14 @海上明珠(大宁)

  • seamouse

    2021年第一部,很高兴中国有越来越多这样讲述人类、地球和宇宙的片子。虽然进过北极圈,但偏偏没见过极光,也没到过朋友圈好几个都去过的朗伊尔。关于极低小城,生活更多是安静甚至乏味的,远没动画《克劳斯:圣诞节的秘密》那样的刺激传说,于是对光而语就是极夜里的生活常态。

  • lixunhuan

    拍摄题材相当不错,拍摄条件可能确实有点艰苦,但是客观的说,被荷索那部世界尽头相遇爆到外太空去了。当然永夜城还是有永久性居民,这点从人性来说没有南极那么决绝。但是挖掘的地方太少,深度也太浅了,实在可惜。

  • 嘚嘚嘚嘚嘚

    大城市里的人们大多缺乏宇宙空间感,一切身处机械的层层叠叠中,正如波德莱尔所说:在一座宫殿里,“没有属于内心空间的角落”。而当你真的远离尘世,回归纯净的天地,你的世界将不是几何思维下的冷漠空间,而是一整个宇宙将被你去体验。这就是科学、艺术、信仰与爱的乌托邦。

  • 木木

    朗伊尔城,世界唯一一座不允许生死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 长时间的极昼和极夜,绚丽的极光,给人以特殊的感受和领悟。临时跟友邻一起去看了不散的点映。感恩~

  • 窗扉

    不管是激光,极光,太阳光,月亮光,灯光,自然的光,人造的光,他们交相辉映,编织故事。

  • 姜乌归

    由摄影和人物故事带来的高审美愉悦段落还是不少,但整体的影像质感欠佳,和央十的很多科教人文纪录片无本质区别。全程看下来有几处略犯困,配乐略饱满,极光的延时摄影那一段衔接感略怪异,有点浪费这么好的素材了。但无论如何批评,仍不损其真诚,最后80岁老奶奶的登场和离开更是妙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由地选择接受,自由地选择离开」,赞爆! // 影片的中文名《光语者》是很到位的,但是英文名《Light Chaser》(追光者)总感觉可以更好

  • CD雯

    朗伊尔城,世界上最靠近北极点的城市,一个不允许有生和死的地方(当地只有两千人,医疗条件不足)。全年有四个月极夜四个月极昼,极端的气候容易让人产生心理或生理不适。留下来的人或是矿工子女,或喜欢亲近自然,或喜欢在宁静与孤独中生活。看推介以为是关于极光科考的片子,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关于生活在朗伊尔城的人们的生活态度,跟观影期待有偏差。联合出品人子君分享时说到他们本来是去拍刘杨博士的,但因为北极黄河科考站资源少,条件不允许摄制队逗留过久,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朗伊尔城,闲着也是闲着,制片每天就给他们一些钱,让他们出去交朋友,碰上谁愿意被采访就拍。还说北极的小朋友到别的城市见到树的稀奇程度,就像我们到北极看到北极熊的稀奇程度一样。

  • 阿蛮

    大概是因为一个极度害怕寒冷的人,看得我完全不能产生共情。然后那位在这里住了近五十年的老奶奶说出她爱随身带一块气味很大的肥皂这样就没有狗熊会来袭击她(镜头切换她都在城市生活)还说这就是她选择的生活方式,我看了不由内心默默:ok, “生活方式"真是一个哪里都用得上的理由/借口呀。纪录片本以为体量很丰富,是科考队各个成员的故事,最后却只是某一位的视角。会略微失望,感觉单薄。 另外,如果那里的人们都安之若素甚至打心眼里喜爱那里的生活环境,又怎会在每年结束暗夜的”光明节“来临之际,如此高兴呢,这里很说服不了自己。

  • 羞羞羞羞羞涩姐

    《光语者》绝对是我在银幕上看过色彩最丰富的纪录片。它像一幅油画那般,默默承载着北极的雪白、漆黑的夜空、闪烁的星辰、绚丽的极光和耀眼的灯火,这种种都让看过纪录片的人印象深刻。除此以外,电影还呈现了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关于生活、人生、未来的深度思考。

  • 雲無憂

    拍得拉拉洒洒,卖点是极光和观众对北极小城的好奇心。大家都想享受那份不被打扰的孤独,不是吗?

  • 杉小爱|好姑娘,咱们走起来

    大家因为各种目的来到这里,又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开。

  • 电影仁

    提前看了映后见面会 画面真的美到不行 很成熟又很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像我之前说南极之恋一样 无论这部作品成功与否 敢于去极地真实拍摄 其实就已经赢了

  • 孔雀石

    节奏缓慢,结构松散,摄影技法平庸,毫无激动人心之处,不能值回票价。

  • 窈七

    跳跃式叙事,其实完全可以抛开“光语”,更像是由人物拼贴起的朗伊尔城的那些人与事。北极风光安静而宽广,山脚下的人们纯粹而温良。光在天上,也在身上。北极版画家、居住北极50年的80岁奶奶、黄河站科考队员的日常……这座城注定没有出生与死亡,生活在这里的人更多是一种选择,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一种看待生活的态度。因为自然,所以很多感动涌来时更加纯粹,看极光翻涌,看日光爬升,每一种来自于自然的馈赠都会激起骨骼中最原始的感动。震撼于自然的同时,也被这奇观治愈。这种疗愈感,不仅来自于纪录片选题所带来的纯粹,更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用他们对生活的状态传达给更多人:人生可以有更多的生活方式,为一次日出而欢欣雀跃,也是一种幸福。“如果让我再年轻一次,我选择将过去的生活再过一遍,包括那些犯过的错误。”

  • CH拾笑

    看完影片,想起来人们常说的那句:“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其实不知道该不该用纪录片来定义,因为影片本身很有故事性。像是一个遥远之地的传说,人类在大自然的局囿中依然可以活的这么自在。这当然是一种双向友好的结果——当地人对大自然的尊重以及大自然对人类的回馈。除了科考人员,影片中选取的采访对象都很有意思,他们的话语中全都透着一种哲理性,这也是影片之所以没让观众感到乏味的原因。同时,影片的教育意义也得到凸显:气候升温,永冻层解冻......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要重视环境保护。最后,感谢不散观影团提供提供提前观影的机会。

  • 季霖

    # 不散观影团# 刘杨说,当他亲眼看到极光时,脑子一片空白,说不出话来;当我看到极光时,仅仅是银幕上的极光,眼泪也忽然就涌上来了。都是对自然美的敬畏、受到了震颤吧。才知道原来极地地区也有村镇,那里的人们随性旷达,并对生活有近乎哲理的感悟。一起去看太阳、做版画、唱颂歌,艰苦的环境丝毫未减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里不允许生与死,这里有数月的极夜,可正因为黑暗,才体现光明的可贵,又因为光明,才体悟黑暗的确幸。冰川融化,狐鹿现迹,背后危机,引人心悸。不知道这样的美还能留驻多久,“有一天我们也会消失”吧。

  • 岚卷苍穹

    最喜欢开头极地大远景空镜和清冽琴声的通感应和。进入中段剪辑略显松散,中文念白和英语采访莫名产生了一种巴别塔式的疏离感(不过意外地与极夜笼罩下的小镇气氛非常贴合,很有意思),关于全球变暖等问题的讨论也较为流于表面,浅尝辄止。到了最后的太阳节部分又重新收拢回来,回应题旨,极光是梦,灯光是烟火,阳光是明天。有机会一定要去亲身领略一下如此的壮美。#不散观影团#

  • 林子

    观影完,女朋友问我什么时候一起去看极光。我说,等我赚到钱先。P.S.一起看的第14部电影

  • 连城易脆

    听制片人卢武讲,他们三年来主要就倒腾出了这一个项目,这种坚守就像纪录片极地科考队员那样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也填补了国内在这个题材领域的空白,而且也了解到拍摄组队的过程也是格外艰辛。通过电影也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构建了一个初步的认知体系,一个不允许出生也不允许死亡的城市,这点令人印象深刻也格外有趣。羡慕那些去极地这种环境进行探索的队员们,可以看到常人难以接触到的环境与美妙画面,也敬佩他们为人类的眼界开疆拓土,记录下来这些或感动或奇妙的场景与人物。

  • 寡狗

    光语者,国内首部到北极圈的朗伊尔城拍摄的纪录片,除了片中主角中国极地科考队员刘杨视角下美丽震撼的极光让人印象深刻外,还有朗伊尔城中充满活力的居民,以及他们赞颂矿工们的大合唱以及孩子们欢唱的太阳节,还有留守三十年的版画画家夫妇对游客的不满,以及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的老太太坦然从容的迎来改变的离开,都是让人感受到鲜活的存在,极夜漫长而寒冷,科考工作枯燥而单调,城中居民迎接太阳的那一天也是刘杨离开的时刻,许巍片尾曲《无尽光芒》值得一听,这场映后制片人卢武老师现场解答诸多拍摄花絮也是颇为有趣比如:末日种子库因为几场大雨而被淹,而极地下雨这种现象只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比如城中居民遵守着不在这里生与死的规则,因为生孩子医疗条件不允许,而死亡不太好处理埋葬冻土层尸体不会降解,感谢不散,相聚有时,电影不散。

  • AlanX

    7分,说是北极科考纪录片,但其实科考元素在里面所占比重并不多,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关于北极小镇的人文记录片。无论是新奥尔松还是朗伊尔城,那里的人们都对光有着一种特别的期待,是温暖,也是希望。纪录片里的极地风光真的好美,小镇所体现出的自由包容的人文气息也很融洽。(但不得不说电影前半段的极夜和男声解说真的太催眠了)

  • Kiiiii

    叫做light chaser以为是一群追逐着极光的人们的故事,其实不然,应该是自我寻找的经历极夜之后的第一道曙光吧。看得我贼冷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3186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