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瑞典8.8分惊悚剧情《假面》

1966瑞典8.8分惊悚剧情《假面》

《假面》介绍

名称:假面

别名:性格 / 人物 / 假面 / Persona

主演:毕比·安德松 / 丽芙·乌曼 / 玛格丽塔·克罗克 /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 约根·林德斯特伦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地区:瑞典

年份:1966

语言:瑞典语 / 英语

时长:85分钟

分类:剧情片

《假面》剧情介绍

舞台剧女演员伊丽莎白(丽芙·乌曼 Liv Ullmann 饰)在一次演出中忘了台词,之后长达数月她拒绝说话,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照顾她的护士阿尔玛(毕比·安德森 Bibi Andersson 饰)被医生责怪没有尽职,医院安排她带伊丽莎白在一所海滨别墅疗养治病。两人到达别墅后,伊丽莎白有所好转,但还是拒绝说话和给予回应。阿尔玛经常对她说话试图打破沉默,但仍旧得不到任何回应,最后不得不倾诉起她与未婚夫之间的情感问题。阿尔玛偷看了伊丽莎白写给医生的信,发现她在信里谈论自己,于是愤怒地叱责伊丽莎白。面对彻底沉默的伊丽莎白,阿尔玛在狂怒中几乎将她杀死。受惊的伊丽莎白惊恐地呼喊出“不!”,这让阿尔玛以为自己治好了她的病。可是伊丽莎白再次拒绝发出声音,她让阿尔玛成为自己的替身,与自己的丈夫做爱,照顾自己的孩子。阿尔玛在与伊丽莎白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的身份,悄然变成伊丽莎白的另一半。

《假面》豆瓣热评

  • 余小岛

    上影节第一部伯格曼,开头竟然还有伯格曼本人的导赏,惊了。。大师说了两个关键点:1.开头的四分钟很难懂,要当成音乐来理解;2.拍这片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担任皇家剧院院长时要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内心有太多怒火。也就说所谓的假面和真实的自我。有了这这两句话,相对就好看懂很多了。

  • Ocap

    从《第七封印》《野草莓》至此,没有一次能挤出点滴感悟,每次看完伯格曼,都想找部通俗大片当脑白金补。这部晦涩程度更甚,却有了胜于上述两者的画面,那种无所适从又难以抽离的恐慌和迷幻气息,是神级的视与听浪漫交配的惊人结果,不明觉厉。以及,我就不信演员知道自己在演什么。

  • 1

    这确实是一部为了电影才能构思出来的电影

  • 阿丽丝

    非常痛苦的观影体验以及很难评价。不过我想说,快丢掉弗洛伊德吧,可能伯格曼就真的只是想讲存在于同一个躯壳内不同人格的挣扎和相互吞噬,以及无处宣泄的愤怒恐惧呢。ps.片头提到4分钟的影像诗,我大概明白为什么伯格曼会羡慕老塔,因为他所想要的诗意和神性在老塔作品中是自由生发的,无需刻意搭建。

  • 焚紙樓

    必然聯想到《內陸帝國》,但更多想到的是《神祕博士》196集Midnight:一頭有聲無身的怪物藉由複誦人類的話語,一步步變成同步發聲;待怪物比復誦對象更快講出相同的話,怪物就會發動寄身,就此用對方的外貌過活。因為顯而易見地,「她」早已藉由模仿由內而外掠取了對方窮餘的心智,以至靈魂。

  • 恶魔的步调

    搏击俱乐部的大鸡鸡。今敏的精分演员。索拉里斯的海边别墅。穆赫兰道的双女之梦。实体化的心灵舞台。独角戏。极简的布置,室内剧感。海边的奔走长镜。叙事过于碎块化。看的第一部英格玛·伯格曼,太多可作起源性的符号参照解读,先行作个四星基准。摄影让人惊叹,忍不住再加一星。

  • 影人疯

    第一次看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这是一部最神秘、最复杂、最富于哲理性的影片,它的主题灵感来源于斯特林堡的舞台剧《强者》。根据人类的面孔或者说人格面具具有既揭示又遮掩的特征,并通过有声台词和面孔进行互文,重新讨论“俄狄浦斯”情结、血缘关系、阴影原型和人格面具等问题。影像如梦幻般,叙事如忧郁般。伊丽莎白沉默不语与艾玛的喋喋不休形成强烈的反差。两人镜像重合,穿越想象界、象征界,对实在界的认知与把握。伯格曼在完成艾玛的转变与伊丽莎白再开其口的过程中,使用脖颈相交、面孔并列的画面进行隐喻和象征,意味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也就完成了荣格的“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的集体无意识模式。

  • 欢乐分裂

    两人的关系可看作是所有关系的一个总结和缩影,具有强烈的普世性,痛苦是人生的本质,精神炼狱是最终归宿,当假面脱落,外在崩塌,影像重合,一度无限接近的她们必然再次疏远;电影不是一种记录,而是一种梦幻;“我的电影从来无意写实,它们是镜子,是现实的片断,几乎跟梦一样。”

  • 私享史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会让我莫名其妙的去关注和记忆每一个镜头。这是一部很形而上的电影,包括了哲学和心理学。我的理解是一个演员分裂成了两个人在体验生活和对付生活。

  • 圆圆(二次圆)

    一个人若想绝对的诚实,就要有基督和自焚僧人般决绝的勇气,要战胜自己喊“不”的本能恐惧,敢于直视血淋淋的枪口,至少是一锅迎面而来的热汤。可惜,诚实万般不易,恶念却一直蛰伏在潜意识当中从未消失。伯格曼首先是个道德家,他相信伤害和侵犯是天性和本能,而那张假面,未尝不是人类社会的保护罩。

  • 朱熠

    2018上海电影节第一弹,放完全场鼓掌,好像都看懂了似的

  • 冰红深蓝

    英格玛·伯格曼代表作,也是其生涯转捩点。影片撕裂了时空,暧昧模糊,庞博多义。首尾迷幻蒙太奇-放映机,钉手掌,内脏,男孩抚摸眼前巨大模糊的女性面孔;沉默与滔滔不绝;美妙的4P独白(忆及戈达尔[周末]);沸水威胁与玻璃渣恶作剧;无缝叠置的脸庞;重复诉说的话语;矛盾;痛苦;语词之虚空。(9.5/10)

  • cl.

    假面双生花穆赫兰道...首先,是受够了西方人幼稚的二元结构。其次,表达不出就捶桌子、就不说话、就一惊一乍、就引老片子、就扎手心、就拍得很美、就调动性爱元素、就激化人物关系,要么歇斯底里,要么用形式放肆厥词,导演真是任性。好的电影超越个人的情绪和境遇,能用一句台词代替一场死亡。

  • sirius_flower

    野草莓之后我就做好了准备不会喜欢这部 没想到竟然这么不喜欢 和支持此片的同学们大撕了一场。我承认这部在技艺上非常高明但恰恰就是这种高明毁了电影 过度的炫技和象征符号堆砌看来真的很对知识分子的口味 加上点越南战争自焚的和尚和奥斯维辛的犹太小男孩就高潮了 但可惜你们没一个人真的care这些人 这些受着苦难的人就是你们北欧中产小资的精神阿片罢了 闭上嘴就沉默了?你张着嘴也没有在说有意义的话。整个片子就像是大型沙盘推演 大型影音思想实验。这跟我非常喜欢的莎翁式的人文主义伯格曼正好相反 disembodied private psychological。可以读小说念诗歌观戏剧甚至看电视都不会比你电影差 伯格曼在66年意识到了新媒体对电影的超越故而将电影完全向前者打开 但不受人完全控制的电影也因此没了/从电影史开头就是要跟电影无关了 直接是对电影的反讽

  • 雁鸣时代

    抛弃了情节,第七封印依然用公路吸引人,费里尼依然用华丽的场景吸引人,但什么都不剩的时候就不好办了,再次告诉我们:电影要有壳子,有里子。你可以把自己封闭起来,把世界关在门外,这样你无需扮演任何角色,做任何虚伪的表情和手势。一个人厌倦了虚伪的世界,选择不言不语封闭自己,令人联想到《鸟人》,而我也深有同感。亲爱的,我想永远这样生活下去,沉默,过隐居的生活,无欲无求,感觉我破碎的心灵终于开始愈合了。伟大的艺术家对人类有最大的怜悯,他们的创作来源于对自身深刻的怜悯和需求。笔记:一个演员分裂成了两个人在体验生活和对付生活。这是一部为了电影才能构思出来的电影。语言是人类的囚笼。

  • 胤祥

    伯格曼要是都跟这一部或者[野草莓]一样该有多好啊!这一部形式主义完全不输法国佬,虽然主体部分是舞台剧,但是通过伯格曼式的“特写”营造了只有电影才能达到的惊心动魄的效果。当然,根据最新版伯格曼身世的八卦,这部影片完全可以看做是他对得不到的母爱的执念渴求,以及试图给出的解释。

  • 山出

    想起个段子:郑渊洁参加一个作家笔会,会上有一个人谈到读书,问他读过一个苏联作家写的《金蔷薇》没有。郑渊洁老实回答说没有。那个人用全会场的人都听得到的音量惊呼:“你连《金蔷薇》都没看过你怎么写作??”……搞得郑渊洁尴尬万分不知所措。郑渊洁也报了仇。会上轮到他发言时,郑渊洁瞎编了一个名字,说他最近在看“库斯卡娅”的书特受启发,你们看过吗?会上70%的作家都点头。郑渊洁说,这名字是他瞎编的。从此他再没参加过作家笔会。

  • 米粒

    非常终极的电影体验。视、听、抽象与现实的结合、恣意的剪辑以及演员的演出都非常登峰造极。但同时又想到,伯格曼应该是一个一直试图拒绝、逃避现实世界的人

  • 琧婯

    伯格曼电影里女人孩子或堕或未出现或厌恶,野合那段猛,突然从镜头底下冒出来拍照,惧死而不得不言。假面具很强思辨,可谓西方式烦恼困局影像即双重或分裂人格或真我外外我对立电影代表,厄很想送给伯格曼一本金刚经,悟点禅宗烦恼自去啊,所说persona即非persona是名persona

  • 绿山林的Vian

    伯格曼从不让你心里好受 构图走位和台词都是一流手笔 但那股孤傲姿态却让人无法忍受 说是剖析人性 未免有点无病呻吟

  • seabisuit

    伯格曼映前讲解说到前四分钟观众抱怨看不懂,而且也厌烦了各式解读分析。上映时好多国家会有删减,从这次修复版来看是完整的,那两帧男女生殖器的画面都在。可以帮助开拓感知创作的思路,后边好多的影片都有其影子,离它最近的感觉像2001太空漫游就有被影响。北影节资料馆。

  • 有心打扰

    故事很简单,主题深刻且沉重;表面很平静,底层汹涌而震撼。我也是暂时的失语者,但只是暂时,我还继续说话,因为我无法摆脱现实和人群。

  • Woodring

    这部自我映射剖析的立体程度和话题的广度相当震撼~不过感觉伯格曼带着某种混乱拍摄的,结果把观众也引进了一种混沌的状态,整部片都处于一种近乎chaos的领域中~以及,似乎有很多很私人的触角和指涉一闪而过,让人回想起来颇为介意~最后,脸盲症患者表示,其实两人好像没很像=-=~

  • 易老邪

    置身咸外地说,影片本身拍的很棒,但奈何不对我的口味啊!这类品味与口味相冲突的片子最不好打分了,折中一下给个三星半吧。

  • 寒枝雀静

    A+ / 私影史TOP3/明明是恐怖片/画面中人物的锐角与钝角关系/人像的仿真、对称与重叠/演员对摄影机和第四堵墙的挑战/胶片的断裂与电影的死亡/像是博格曼精心布局的装置艺术★★★★★★★★★★★★★★★★★★★★★★★★★★★★★★★★★★★★★★★★★★★★★★★★★★★★★★★★★★★★

  • 掉线

    【B+】背光拍摄,对角线人物构图加景深镜头,非常漂亮。静止长镜头全靠大段的独白和演员支撑,极具张力。

  • 粉粿症候群

    二刷,一刷时颇为懵懵懂懂的想法淡了一点,取而代之是一种无以言语的悲哀。伯格曼的镜头像一双凝视的眼睛,看着这虚伪的世界。伊丽莎白用失语想脱掉假面,来到了与世隔绝的地方,竟然还是带上了新的假面,并把精神上的假面实物化(就是艾玛护士)。人就是如此的悲哀,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虚伪是人的本能。军队用维护和平的假面发动战争,世人用关爱的假面落井下石,最后导演把拍摄架都亮出来,仿佛告诉观众,这一切其实,也是我的假面。最后竟然只有男孩的母恋之情貌似是真的。真是“五蕴皆空”啊,哀哉!

  • NanSLi

    人物在光影的差异性的锁定下达成防御状的转面——脸庞的交缠被遏制于视觉上。伯格曼在很大程度上将遗忘过的动作不自觉地调用:语言的交互在感知层面所拟定的迷惑感,被动地去认定一张脸的身份(如何定义的存在物)使其成为一个由静止向着细微变动的器官转化的“反映体”。特写构成的凝视被注入更多的密度,直到画面被轻易穿插、错位。我们得到更多的是沉浸于虚构叙事的强烈欺骗感,此时的脸庞一块无限放大的“荧幕”,也是一种突兀的情动过程,透过暧昧的裂缝走向另一个毁灭。

  • 成知默

    “语言是人类的囚笼”,所以有时我们只能背过身去,缄口不语。

  • UrthónaD'Mors

    Persona,假面的告白。 她把自我当做他者,把死亡当做生命

  • 糖罐子.

    三刷。1.以电影本体首尾作结,旧时影片符号的不断穿插和复现(阳具,耶稣,羔羊,孩童,老翁),伯格曼将自身赤诚之心与过去历经的种种揉捏成摩挲假面的复苏男孩,在不连贯的深邃幻梦中直视人类内在情感最真实的煎熬和苦楚。拟作镜子的银幕,即是观众进入角色思绪的入口所在。2.女性是伯格曼热衷的叙事载体及剖解对象,他还惯以女性个体的描绘延展至社会宏观层面的指涉。置于同一情境相互倒映的两位女性,拒绝沟通的聆听者与渴望交流的讲述者,面相的重合人格的分裂。社会、家庭、舞台,不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剥离不了假面。|“每个梦醒时分都不忘警惕:别人如何看你,你又究竟是谁;每个欺骗的谚语、虚假的表情,每次苦涩的微笑。你不会选择自杀,但你可以沉默”。3.沸水,玻璃渣。4.文本段落的重复,高反差光源衬托人物心事。(9.5/10)

  • qw0aszx

    伯格曼对实验手法的尝试,开场七分钟的影像诗精巧无比,全片都试图将潜意识中的恐惧感具象放大投射到银幕上,让观众在潜意识中经历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安与恐惧。 9.2分★★★★☆

  • 时以星

    看完的晚上,梦见自己剪了发。有和她一样的短发,刘海。除了不是,柔软的金色。/初次看《假面》,就像一个一生都在谎言和假像里生活的人突然某一天被毫无保留推到真相面前,静默而暴烈的残忍。有的人并不能接受伯格曼这种静默的残酷,他的画面是柔美温和的,但指向心底的叩问却很直接,毫不婉转。

  • 阿树

    極端的自我解構與對話,不過總認為極度的形式化反而是對電影本身的束縛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Persona,角色衍生的第二我,每个人内心都隐藏着恶。伯格曼就像电影界的弗洛伊德,摄影绝了......

  • 大密度蓝

    艾尔玛的4p经历很有意思,“不知道为什么就那样做了”,这种行为和思维的不一致好像可以带来巨大快感。可能伊丽莎白也很享受自我脱离的体验。其他不懂了,也讲不清楚,但伯格曼的光影和构图真是没话说。

  • 三十

    A film about film。博格曼是身体抱恙住院时在医院写下此片剧本,他当时担任的剧院职位以及工作压力也让他对电影和戏剧有很多思考。博格曼起初构思的片名是“Cinematography”,在当时的瑞典电影行业协会会长Kenne Fant的反对下,改成“Persona”。于是《假面》中对电影和拍摄本身的思考和“实验电影”式的拼贴便容易理解很多。很难说自己看懂了这部电影,但仍然能感受到博格曼对生与死等各个命题强烈的观点。尤其对“脸”的近景和特写,使言语和不言语的二人在一个画面空间里角力。镜面关系的反复使用,以及外来者盲人“丈夫”的认识误会,也都在强调“二人合一”的主题。这种角力,是画框内的,画框之外,仍然是一种博格曼式的拼贴实验。

  • LOOK

    在半抽象化的影像世界中,主体刹那间对共相、殊相的直观感受与把握。伯格曼生平最佳发挥。

  • 帕拉

    终于有了为之一震的伯格曼作品。卓越不群的形式感,片头与片中出现的一组电影画面,小孩对假面的触摸,两位女主交叠的脸,片尾出现的摄影机,都感觉新鲜刺激。两女主脸重叠的镜头,让我理解的假面成为一部探讨精分的电影,一个女人在孤独中分裂,全方位剖析自己,人的复杂神秘跃然于影像之上。

  • Nakadai

    非典型Bergman,手法颇为实验。因此,这可能会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极简化之后的镜头下,只有人物内心想法的流动,在去除传统的故事框架之后显得更为纯粹,因此也更有冲击力。虽然故事讲的是两个人物,但这部大部分充满呓语的作品也可看成Bergman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艺术家的恐惧只有自己能理解。

  • 柴斯卡

    我操这片真是看得我痛哭流涕,这不就是柴小卡和王小明吗。没头脑Alma和不高兴Elizabeth,同一个自我的相爱相杀,不断扮演渐渐将演绎化作真实,可是自始至终都是一场戏剧,不管再怎么挣脱我们都还是一体的,这在设定里就已经注定了。气质实在是太性感了我要再过几遍。

  • 碎岁

    伯格曼的电影很一般。他喜欢把故事从复杂的社会中搬出去,而放进一种人造的、横截面式的孤境,如显微镜的载物台,这诚然好去细察研究,但终究是一种偷懒,和无力直面的表现。

  • Rilkelee

    伯格曼对脸庞和凝视的影像表现有多么令人惊艳,其底下的文本就与之有多么地割裂。晦涩、极简、抽象的形式主义图像以及拒绝单一解读的姿态背后其实是一个意向性非常明确的内核,而且在表现上大部分靠角色不断的简直要画出肠的剖白完成,这点跟萨特的那些存在主义小说简直如出一辙((伪)哲学exposition也仍然是exposition...)。这一类的实验片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其实跟那些过度依赖阐释的当代艺术可以说很像了,虽然不得不承认伯格曼确实能营造出一种把人唬住的“大师气质”。。。以及同是66年出的带有哲学意味与时代反思气质的电影,个人觉得放大比这个好多了。

  • 影志

    “我是伯格曼的粉丝,他的电影《处女泉》改变了我一生。《假面》是我看的第一部R级电影,那时我在台湾刚刚18岁,这部影片让我兴奋。后来我看了更多伯格曼的电影,而《假面》是我最钟爱的一部。” ——李安最爱5部电影之一

  • Danny

    看完我觉得我之前几乎浪费了大半人生在看一些注定成为垃圾的电影。怎么会有这样的电影,在几十年之后,仍然给人全然是新的,震撼,逼迫性的感受?

  • Acchan

    像是个人独白剧。从第七封印开始的宗教对生活的涉入,伯格曼借情节剧在沉默三部曲中达到了形而上表达的高峰,这部仍然专注形而上主题,但改变了情节剧的平滑性,以元电影的意识,在杂乱的流动中追寻超越性的缝隙——人物不在具体实在的生活本身中去超越,那种平滑着的上升在美学上不具有跳跃性和分裂感,而为了把《犹如镜中》形而上的间离效果以影像形式本身呈现出了,就有了《假面》的实验性,就是说,不是情节内含的形而上,是脱离情节的电影形式让我们感受到那种形而上的分裂,即爱与其反面——感受就在于一系列视觉演出带来的认知刺激。

  • Trillian

    杰作中的杰作,大量有限空间制造出黑白电影的极致,言语的空白,被取代的惶恐,人究竟是互证互存,还是自证自存?和他人谈话的,是对方还是自己?

  • 冰山的阴影

    形式、内核俱卓尔不群!表演是伊丽莎白在公众舞台上的「假面」,语言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交流中的「假面」,影像是伯格曼在艺术媒介中的「假面」。我们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可我们自欺欺人地虚与委蛇何尝不是悲剧的轮回?自我解构至此,伯格曼在我心中的地位终于和老塔平齐了。

  • 朽木立夏警部殿

    2018SIFF第一部电影,近乎恐怖的观影体验。伟大的电影大抵就是从角色精神状态做文章,让人物牵动剧情发展。冲击力极大的剪辑和直指人心的隐喻确实叫人看出神经病来。。。

  • 阿奇波尔德

    怎么还会有导演受之启迪啊,应该直接自闭放弃艺术生涯才是 (╯°□°)╯︵ ┻━┻

  • TWY

    一部直到现在都前卫至极的杰作。放映机旋转。新闻报道。男孩。脸庞。“不!不要!”

  • 去年槲寄生

    极度考究的画面,美丽的影像,以及神秘的梦境、各种符号。探讨人的自我认知,你是成为自己,还是受到影响变成别人。2016/2/1重看:惊叹于Liv和Bibi的演技,经得住如此多的面部特写(伯格曼和他的御用摄影师Sven Nykvist认为中景太无聊便拍摄了大量的面部特写长镜头)而在60年代背景下也看到了政治元素

  • _Esperanza__

    伯格曼对我来说还是太晦涩;既不是简单的叙事,又不以形式为主体。看到一半就放弃了理解的意图。只注意到画面及台词干净精准,全片面部特写多。

  • 大师兄

    一流导演不用靠耍小聪明来故弄玄虚 说的都是想象力之内的事儿 伯格曼就是说的让你真的云里雾里 暂时四星 待它日重看。

  • Rebel Scum

    前半段似乎还能喊两句kswl,从碎玻璃到对谈,又好像一个人和自己的对话,用一个想象的人格撕开了自己在逃避的真相。一定要看作两个个体的话,就是几重转折后轮流占据上位,剖析彼此,最后由说不清道不明的痛苦和悔恨相连。不停扮演他人(进入另一种灵魂)的女主觉得言语失去了意义,开口即他人,闭嘴才能是自己,她回归自我后会被战争和屠杀的场景所打动,还能以悲天悯人的女神姿态“原谅”护士,可是一封信戳破了这个(假装)遗世独立者的谎言,她的禁言又可以被真实的恐惧打破,这样的刻画总有种阴阳怪气的感觉 总之是段此消彼长的拉扯史,黑白片自带恐慌和诡异效果。与世隔绝,同性,相知,对峙,《灯塔》受影响颇深吧(。

  • 周鱼

    令人意外地有着极其犀利的影像风格 但是和过往一切的伯格曼作品一样晦涩地“深入探讨人类身心上的极度痛苦” 同时也给我带来极其深入的观影痛苦 在把伯格曼的6部作品打完1星后 我已经无法再和他共存任何一秒钟了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80320243/1711643312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