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美国7.6分犯罪喜剧《改编剧本》
《改编剧本》介绍
名称:改编剧本
别名:何必偏偏玩谢我(港) / 兰花贼(台) / 改写情缘 / 兰花窃贼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 / 蒂尔达·斯文顿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克里斯·库珀 / 玛吉·吉伦哈尔 / 约翰·马尔科维奇
导演:斯派克·琼斯
地区:美国
年份:2002
语言:英语
时长:115分钟
分类:喜剧片
《改编剧本》剧情介绍
女记者苏珊(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采访了一个因酷爱兰花,经常偷采兰花而满身官司的“采花贼”,并将此人的故事加工成了传记小说《兰花窃贼》。不久,好莱坞某电影公司将这本书的改编权买了下来,并请来了颇负盛名的改编人查理(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饰)来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 无奈查理已江郎才尽,他绞尽脑汁都无法完成《兰花窃贼》的改编。查理无奈之下只好向原作者苏珊求助,但性格内向的查理见到了美艳华贵的苏珊竟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他只好叫来了对编剧极感兴趣并想涉足其中的弟弟唐纳德来帮忙。 兄弟两在改写剧本时历经了一系列曲折。查理突发奇想,将自己改写剧本的创作过程也写进了剧本。这部剧本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改编剧本》豆瓣热评
反正我是看睡着了的,虽然复杂,虽然要动脑子,可是不好看。
一直就不喜欢这个片,毫无章法,都不知道怎么得的奖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
当时好莱坞还能容下这样无聊又有趣的作品……现在也不太可能了。全球电影环境都在变糟糕,是商业和艺术都用力过猛的结果。
烂片之王凯奇也有NB片子。剧本神作,考夫曼你得多恨麦基才能这么吐槽啊。梅姑牺牲色相换一个女配提名。三层叙事穿梭的游刃有余,同时又有着向上一层的自指。对麦基的神吐槽还表现在影片结尾大叙事段的惊悚片化。什么是神剧作,这就是神剧作。哪天我闲了编个豆列。
可以算做斯派克琼斯前作傀儡人生的侧面重述,不仅在于从电影主角原型查理考夫曼视角出发的crossover,更在于虚构的孪生编剧兄弟的双身关系。本片和傀儡人生一样,都是现实穿越进电影,电影派生出现实的作品。另外,这个又黑又冷的“改编剧本”透满了科恩兄弟的气息,琼斯显然太轻松。
伊伯特曾问本片导编,故事最后走上麦基的轨迹,是否埋藏了讽刺性评论于其中?考夫曼和琼斯均认为,此问难以直言,应该开放答案给观众,对麦基来说也更公平……但鉴于麦基事先看过剧本,并建议好友考克斯出演自己,黑麦的可能性略低。结合时代背景与角色生死,吐槽“某类编剧不敢面对残酷现实”的意图更高。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069612966/
剧本超好,故事中套故事,现实中还有现实
能让所有想写简单故事的编剧绝望的电影。套层结构多层非线性叙事说是炫技吧跟它似乎要表现的主题又挺搭。作为编剧,写一个跟自我波澜不惊憋死活人的现实生活相似的简单故事是不可能的,麦基老先生都骂“凭什么让我浪费时间?”即使这电影,也是后半部分的高潮才吸引大部分观众看下去。
文艺片和类型片本来是长得一模一样的亲兄弟。文艺片为类型片出点子,类型片火了,文艺片憋不出来。类型片反过来帮助文艺片,文艺片被追杀,类型片对他说“你是给予爱的人,谁爱你并不重要”,文艺片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最后,类型片帮文艺片挨了一枪,因为车祸死掉了,正如文艺片里的男主的家人。
查理考夫曼真天才!从片头的《傀儡人生》和马尔科维奇向自我致敬开始,查理在此次剧作冒险中无疑走得更远。剧本嵌入、观者效应、此消彼长的窥视和被窥视,这样一场试图以剧本篡改人生又将人生渗入剧本的心灵旅途在若干时间轴的缝合下光芒万丈。最终无视麦基的箴言,太升华了。
剧作家的幻想与烦恼,考夫曼版[八部半]。1.一部编剧视角的元电影,艺术电影与商业娱乐、真实生活与虚构幻想、失败与成功被并置与解构,在模糊界限的同时引人遐思。2.查理·考夫曼改编剧本的过程与Susan撰写小说的经历交叉剪辑,再间或插入查理的性幻想。3.令人捧腹的辛辣自嘲,考夫曼对手持录音机说出自己对着录音机说出的文字...无限嵌套的剧作契如[持摄影机的人]的终极影中影。4.远古-生物进化-人类社会的主题性蒙太奇,出乎意料地动人。5.尼古拉斯·凯奇一人分饰两个性格迥异的角色,演得无可挑剔。6.罗伯特·麦基或成最大赢家?7.片名的三重含义:剧本改编、生物适应自然(进化)、人完全抛弃旧热情,适应新爱好。8.梅姨与克里斯·库珀通过电话一起模仿电话拨号音,有种古怪的喜感。9.[傀儡人生]剧组乱入。10.You are what you love. (9.5/10)
7/10。对这种极端个人化的片子始终喜欢不起来。考夫曼将他擅长的多重空间平行发展的结构以自恋自嘲又不明所以的笔法阐述作家们永远说不尽的创作瓶颈和虚实交错,对弟弟的精神依托像极了《巴顿芬克》的胖子(这个虚构者居然也写在编剧名单中!),而潜意识的自演模式估计催生了野心勃勃的《纽约提喻法》。
双重结构上的「戏中戏」——故事内的改编剧本+上帝(观众)视角下编剧的「创意」/「灵感」焦虑,作为电影故事本身最后的「烂尾」——作者和毒贩串通并成为烂俗的凶杀剧却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升华或者讽刺,这个世界/观众/制作方已经不需要所谓有「精神」的作品,反而是烂俗成为流行和经典,将近廿年之后再来看考夫曼式的吐槽或者预言,则是另一番滋味。
Charlie Kaufman在开头的字幕其实就开始发挥了,真是有点嗲。其实如果怎样理解都可以自圆其说,那么也没必要枪毙其他可能。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rest of my life,听到这句话想到了一首歌,微妙。
编剧的八部半,入行必看。四层文本空间层层指涉,逐步递推,抛开为映衬麦基而硬掰的集性毒品暴力谋害车祸残杀于一体的惊奇化结局,幕前幕后堪称完美结构。整部电影即考夫曼编剧过程大脑活动的外化。究竟该顾全作品的高深意旨孤芳自赏,还是追求通俗和套路以迎合大众?这是创作者永恒的问题。
这剧本真是浑身流淌着糕富帅的感觉!一层套一层令人拍案叫绝!凯奇变成秃头卷毛胖子,还乘以二
补记待重看。非虚构纪实文学到了好莱坞也会变成美式陈词滥调,去TM的麦基!
相比之下更喜欢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似乎是编剧构架不下去而转而投奔了好莱坞的传统作戏。然而改编讲一个改编的故事的视角还是值得肯定的。PS:片中的两次车祸让我出门看到车就有要车祸的错觉。噗〜
在这部影片中,考夫曼将现实与虚构合为一体,使观众难分真假,影片中,三层时空形成了交叉蒙太奇,而这只中又包含着无数个循环往复,加上现实,我们会发现,这部影片形成了一体非常庞大的世界,一个俄罗斯套娃般的环状结构。凯奇一人扮演两个角色意在暗示唐纳德考夫曼并不存在,而是同一个人的对立面
考夫曼是在学乔斯坦贾德编戏中戏吗?不禁让我回忆起小学时有回考试作文题目叫《困难》,我实在想不出素材就在试卷上写自己遇到考试作文找不到素材这个困难。。这种套层与这部电影有点类似,整体感觉耍了一点小聪明而已。PS:梅姨够风情,凯奇还是那么失意。
后现代脑洞汇编:元电影:故事中出现了编剧、制片人、作家,编剧苦苦构思自己的剧本,还出现了麦基;拼贴——关于兰花的百科全书,掺和了进化论和对地球生命历史的俏皮而不失准确的指涉;情节剧——最初是慢吞吞的喜剧小品,从查理遇见他心目中的神圣女作家开始,就走向了情节剧方向,麦基禁止的一切——枪战、追击、车祸,都是最后十分钟发生了,甚至还有鳄鱼。但是一切都不是看上去那么巧合,而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确实看到了人物的变化,这又是符合麦基的原理的。麦基的编剧大师班,查理·考夫曼编剧,成为约翰·马尔凯维奇,关于兰花的剧本。中年男人的自我怀疑和忧郁,一种犹太性,不太确定他的祖先是否有这个背景,比如像伍迪艾·伦。蜜蜂和兰花的隐喻,就像灵魂伴侣,查尔斯·达尔文。最后果然证实,查理·考夫曼出生在美国纽约市的犹太人家庭。
2006.8.3/4/5 由Susan Orlean原名小说<TheOrchid Thief>为其中的小兰本,以双线和虚拟角色讲诉了一个真真假假既美丽平淡又充满讽刺的荒诞故事.Adaptation--对Hollywood最大的讽刺
我终于看到了原版的《故事》,故事里始终都有爱,原来麦基是这样一个老头,喔,伟大的电影……
俄罗斯套娃一样的故事,编剧厉害。
如果前半段剪辑没有那么神经的话起码能四星。电影中有多少真多少假?无所谓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人的任务就是虚构,让生活变得魔幻。
前半部分还是不多的,后半部有点不伦不类!你要爱你所爱,这不关别人的事,我很久以前就决定这样做了!
1, 查理考夫曼明明没有秃头,也不胖 2, 他对麦基是有多大怨念啊
用鬼兰来隐喻生命的奇异莫测,孪生兄弟诠释着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个太在意别人看法以致行动力丧失,另一个“YOU are what you love ,not what loves you”。苏珊光鲜衣着下掩藏悲伤灵魂,吸毒与采访者厮混上黄色网站图片。每人都有自己的阴暗与光明,碰撞
真心对查理·考夫曼不感冒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 暖暖内含光都不喜欢 这一部根本就完全看不下去
角度很好,结尾剧情草率且狗血,感觉前面的主人公大段心理铺垫霎时变得毫无价值,真不知道是不是后期资金不够还是演员档期到时。
结构上:三层纵向结构,自我嵌套。在第二层(尼古拉斯·凯奇这一层)又有一层横向结构,对半分,交叉剪辑。一半写他自己的(前半段映射也考夫曼本人)创作过程,另一半这创作过程已经被拍成电影(从开头片头宇宙演化即可看出)。内容上,分两半。讽刺了好莱坞的典型的流水线化的套路 枪+毒品+廉价的感
元叙事:孪生编剧的世界、原著小说作者的世界以及两个世界最后的碰撞。编剧大师“麦基”的出场是分水岭,他成功蛊惑了迷茫的艺术电影编剧,让他转向了疯狂的商业套路,与此同时,他的生活也变得戏剧狗血——跟踪、毒品、性、暴力、谋杀……作为商业电影编剧的另一个自我最终被杀死,这展现了作者的真正态度,于是,整部影片成为对好莱坞编剧教学体系的辛辣讽刺。
不喜欢紧张神经质自言自语的独白,不过一些台词还是不错
2009-12-11 21:14:11 8/7.9(61964) 真是玩到种境界了,一点也没觉得是在故弄玄虚,估计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的大有人在
一个编剧的苦恼。相比起来更喜欢中间段。后半部分也不错。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闷闷的 。you are what u love 。not what loves u~~
神编剧考夫曼的第二部,全片很顺畅的看完,是写过剧本的人会看的很过瘾,尤其是片中对麦基的吐槽简直high翻了,故事很凌乱,最后落点还是在爱和希望的讨论上。结果看完后跟康哥一聊发现自己没看懂.......
一个作者的醒悟而完成了作品,见证了另一个作者醒悟而隐藏了自己的感受。有奇怪的结构、探索、失去的桥段——2007两段故事有嵌套,女作家的确发生了改变;在编剧大师的指点下,男编剧也经由发现女作家的改变真相而发生了自己的改变——不管世界如何、技术如何,故事都该是关于人心的变化——2015
你吗比,故事挺好的,你就不能拍的好看点吗`!不晦涩会死啊,装什么装,害我睡了五次`
Charlie Kaufman真是不用考虑商业和观众 剧本完全是他的个人表达 用一个烂俗结局的剧本 来抽打剧本中的剧本一个耳光 这样的讽刺手法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我最钟爱本剧的一点 是其一系列象征手法 无论是迥异人格的双胞胎兄弟 还是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的移情 手法一如Being John Malkovich
前半段近乎要打五星了 结果迎来了如此好莱坞的结尾。。。。或者说 过度奥斯卡了 并且我还想太多
查理考夫曼你到底是有多讨厌麦基 揶揄人家多少次你才过瘾 哈哈
不知道该说是很好还是很糟糕的电影。元叙事,把自己改编剧本的过程以及原著小说以及编造的剧情杂糅在了一起,然后既然他把自己的无能与无奈都展示给观众看,最后的妥协似乎可以理解,又似乎是一种很好的辩解,又或者是对好莱坞运作形式的讽刺。一切似幻似真。至少它是新颖的。
真的是很棒,简直不敢相信里面的人物都是真的,那个人说的对,世界上每天都有事情在发生的,就是电影结局有点荒诞
凯奇贡献了杰出的演技和歌声。斯派克琼斯还是乐于在细节中用上点超现实元素。鬼兰和鲤鱼是一对真实契合的存在。Happy Together响起来的时候完全出乎意料又激动万分。
这部电影我想说的很多,剧本结构同查理考夫曼另一部作品《纽约提喻法》很像,考夫曼和考夫曼在剧本里创造的考夫曼,苏珊和考夫曼在剧本里创造的苏珊,是反过来的。而考夫曼之上又是本片的编剧考夫曼和编剧大师罗伯特麦基的脚力,最后充满着巧合,冲突,人生道理的烂俗结局则是编剧考夫曼对麦基的嘲笑。
很多东西都是如此,你的印象只是你的想象,只是你的梦。思来想去,人生数十载,不过梦一场。
这片最大的惊喜在于编剧无比强大地把自己纳入到了剧本当中,不仅仅是强势地主导着双线剧情的走势,以及剧本风格的走势,最后甚至干脆把各种好莱坞式的经典刺激剂放了进去,着实有点坑~把屌丝编剧的生活写得很活,不得不说胞弟的创造更多的是人格分裂之感。最后合二为一是妥协还是调戏?很闷骚倒是真的
偏爱式地为这个很扯的故事加到了五星,还好是在这个被编剧困扰的时期看了这片儿,还好已经被麦基的《故事》洗礼了一遍,不然挺多笑点真心看不出来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696641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