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法国8.4分剧情《狂人皮埃罗》
《狂人皮埃罗》介绍
名称:狂人皮埃罗
别名:狂人彼埃洛(港) / 狂人比埃洛 / 狂人皮埃洛 / Crazy Pete / Pierrot Goes Wild
主演:让-保罗·贝尔蒙多 / 安娜·卡里娜 / 贾泽拉·加瓦尼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地区:法国
年份:1965
语言:法语
时长:110分钟
分类:剧情片
《狂人皮埃罗》剧情介绍
费迪南德(让-保罗·贝尔蒙多 Jean Paul Belmondo 饰)经受着一段糟糕的婚姻,又不幸被公司开除。他在一个无趣的聚会上遇见前女友玛丽安娜(安娜·卡里娜 Anna Karina 饰),重燃旧情。厌烦一切的他决定抛妻弃子同她一起逃离。他跟着玛丽安娜去了她的公寓 ,发现一具尸体,接着很快发现她正在被黑帮追杀。在相处期间,玛丽安娜给费迪南德取了个昵称:皮埃罗。他们开车奔向南方,一路上疯狂抢杀。当他们到了法国,两人关系开始紧张。皮埃罗不再读书、思考、写日记,玛丽安娜也厌倦了这种生活,坚持要回城里。他们在一个夜店里遇到黑帮,混乱中两人失散了。皮埃罗疯狂寻找玛丽安娜,两人最终重聚。玛丽安娜利用皮埃罗得到一箱钱,之后逃走去找自己真正的男友——之前她多次提到的哥哥。皮埃罗开枪打死玛丽安娜和她的男友,将自己的脸涂成蓝色,身上绑上炸药。最后一秒,他后悔了,试图摁灭导火索,但是失败了,炸药砰地一声爆炸了。 本片获得1965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狂人皮埃罗》豆瓣热评
无数个世纪过去了,就像许多风暴。我们都到了中年,不再对着镜子自言自语。我们杀人,我们唱歌,每次呼唤对方都用不同的名字,我们玩着小时候的角色扮演,我们是在休假的死人,我们讲故事维生。你在日记里写:诗是失败者的游戏。
又是没法形容的一部电影,结尾简直了。戈达尔是怎样一个导演啊,把我想得到、想不到、做不出、做不到的事情都实现了,还不仅是电影层面上的,是文学艺术政治哲学爱情生活全方面的。不得不服。这部片配乐实在极佳啊...
中二得我好尴尬 够傻逼的 这片的正确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没有工作、财产和社会经验 没有车 其实也未必真的有文化 可能有彼此但很快就会厌倦对方 这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小家子气的事情竟然被当作浪漫去拍 因为只读过很有限的书便将之当作整个世界 真的很糟糕
【上海电影节】目前看过的五部戈达尔电影中最喜欢的一部!诗意,浪漫,美妙,摄人心魄。1.宽银幕,绚丽色彩,蓝白红,滤镜,斑斓路灯;2.烟花与霓虹,语词渐破碎的日记;3.声音拼贴与跳接,越战游戏配真实背景音;4.对流行文化与高雅艺术的碎片式重组;5.绝美风光与迷幻台词,梦,电影就是情感,远方,永恒。(9.5/10)
戈达尔挑战“集齐七种艺术就能召唤神龙”,随便黑了一把爱国主义。Marianne是法兰西共和国的象征。失散之后再会,女主Marianne就一身国旗色,而男主Pierrot就没有白色(王室色)。最后还是国家背叛了爱国青年,后者只能把脸刷脸了捆着红炸弹去死。
不看看狂人皮埃洛怎么知道末路的焰火是怎么美,怎么知道戈达尔曾多爱卡里娜。是他写给她的长长情书,蔓延了整个夏日。你看贝尔蒙多一脸迷茫,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自由自在的奔跑。她是南方的风,不肯熄灭的彗星,笔墨未干的信纸。
色彩大赞。虽然形式仍然逃脱不了导演钟爱的亡命戏水鸳鸯~~主题也总是重复着诗意的酸溜溜思考。。人生。。孤独。。革命。。和艺术。。但这一部几乎一点都不闷,男人恨兔子,女人恨芭比,音乐恨可爱,节奏恨跳药,恩,总之,恨强大 。。
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场疾病。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次梦境。这是一首现代诗,一首狂想曲,是某种最接近爱情和永恒的东西,以及随之而来的绝望、希望、苦涩、激情和暴力。我不知道戈达尔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挑战电影的一切常规来呈现这段感情。我只知道,我度过了余生都不会再有的两个小时。
用拆解与破坏去构筑全新的结构,浓烈鲜艳的色彩是疯狂的写照,不计后果的行为是无因的宣泄,电影里的人物和电影后的戈达尔一样无法无天。
自身的浅薄学识在戈达尔的电影面前自惭形愧,那些诗意的独白是哲思、智慧还是其他?我已不甚明了。三言两语无法概括对这片的评价,哪怕只是一个镜头里的色彩也足以看出导演的用心,更不用说还有一些别具深意的段落。开向海里的汽车,实在太潇洒浪漫。看到最后才发现这原来是戈达尔的黑色电影。
#重看#SIFF@环艺,四星半入;文化名人大集合,配以鲜亮色彩(镜头略过聚会不同场景的色彩变换最绝),美丽无比的卡里娜;疙瘩无意讲述亡命鸳鸯,时时戛然的配乐,跳切镜头,叙事节奏的飘忽,刻意断裂的时间点,存心打乱的事件碎片,反复吟诵的诗句,游历地狱一季,历经天堂瞬间。
我很敬仰戈达尔,因为他是少数几个运用画面和声音去创作的导演,而且他擅长于表现它们之间的断裂感,可是,我可能永远不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他玩弄名词的自言自语,简直就是一堆狗屎
这片子让我想起福克纳,野棕榈里的那个女人,不知道为什么女人和男人总是在不同场合象征着生活和语言的对立。粗暴和鲜艳,玩笑和狂躁,他的花招太多让人应接不暇。作为电影白痴,我喜欢那些被压缩成最小片段的抒情,那些自由疯狂虚无,那些无意义的符号的运用。喜欢他们忽然凝视镜头的时候。
同樣是亡命鴛鴦做主題,天生殺人狂是血腥,散彈露露是瘋狂的,而Godard鏡頭中的狂人皮埃羅是荒誕的。沒完沒了的人生思考,看不到浪漫,看不到追求,看不到夢想,剩下的衹是晃眼的色彩構圖。
戈达尔让我的语言捉襟见肘,他肆意的张狂的设置,调皮有意思的情节让人大呼过瘾。诗与画,感与想,总是乱入,充斥了电影。疯狂的气质,活蹦乱跳的表演,使这部一跃成为最喜欢的公路片。他电影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他不是为了完成故事,而是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表明他的观点,比如他对越战的看法。
色彩涂抹 横插一杠子的画面 唠叨的哲学或诗人般的阐述,无法无天的行为,往脑袋上缠炸药 我们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整部电影仿若高达解构世界的宣言,电影技法有多么先锋其实都不重要,这种狂而不明的temerarious liberty,作为年轻人的我在梦里想过。电影里反映的高达这类性格的人,是我现世生活中,最为欣赏的那种类型。脑袋上绑炸药,爆炸的烟云一升,眼前的电脑突然自动关机,这应该是给高达的礼赞。
如果伍迪艾伦也可以叫姿势分子,那么戈达尔无疑是姿势狂人(Intellectual le Fou)了!!!
色彩表意的极致。她说,警察不抓我们,是让我们自己堕落。他说,我以每小时100公里的时速抛弃自己。他们开车冲向大海的时候,激起的水雾映出了一道短暂的彩虹,美丽的就像他们自由而浪荡的一生。
难看不说,还难看的让人没有想法,我宁愿拿这两个小时去看康熙来了
Cowboy Bebop 20话 道化师の镇魂歌 涉及的Pierrot Le Fou。去年埃斯基尔·沃格特自编自导的《盲视》有着很强的既视感,应该对今 敏也有一定影响。
#SIFF#大爱,尤其被可怕的《周末》摧残后,更爱它的诗意与荒诞。永恒的海和太阳,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梦的终结。
本片标志着戈达尔事业的转折点,据称影片拍摄时没有剧本。戈达尔称本片是一幅委拉斯凯兹的画,也有人说它是一个资产阶级中年男子勾引少女的故事,或者是一个黑帮故事。影片的头绪有点乱,但风格引人入胜。影片把一对男女的逃亡转化成一个存在主义的浪漫故事,同时加入了对美学、叙事、艺术的思辩。
去死吧我靠 怎么可能这么难看啊哦买噶的
实际上是个爱情片嘛,跟邦尼克莱德、天生杀人狂、真实罗曼史一个类型,颜色运用和段落镜头很好看,但戈达尔塞进了哲学和政治评论,就有点招人烦了,讨厌在电影里大段大段说话
反而更喜欢【断了气】的黑白四三比画面。导演就像暴发户一样在炫耀彩色宽银幕构图。
#SIFF2015# 上海影城六厅 2K修复DCP。1.坦白说,看完这部我才真正爱上戈达尔。2.原来鸟人的片头设计是致敬《狂人皮埃罗》。3.戈达尔,你看到银幕下欲仙欲死的我们了吗?
和善超在东直门百老汇电影城MOMA看的,电影票贵死人,戈达尔的电影又那么意识流,看不懂的人就别来凑热闹了嘛,还抱怨看不懂,有必要吗,你不叫费迪南德,你叫皮埃罗,兰波,永恒,阳光,大海。
巧合就是,今儿没网,就从C.E.F盘找存货,随随便便看了两部都是戈达尔。鄙人浅薄,是看过不少电影,可向来对特吕弗,戈达尔,侯麦,新浪潮等没有太多共鸣和悸动。可这部不一样,看完以后有冲动,而且是性爱的冲动,而且是那种法式又绸缪又猛烈的性爱的冲动。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狂人比埃洛”的片名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比埃洛是法国民间艺术中的小丑,穿着宽大的白衣白裤,满脸涂成白色,经常出现在哑剧中,民间艺人更用这样的形象制成玩偶。而狂人的称谓在这里并不是指疯子,而是指封建宫廷中供帝王娱乐的丑陋而乖巧的弄臣,也就是形象扭曲的丑角。
最糟糕的是生活,最难相处的是人,在这荒谬的现实里我们永远无法相互理解。
看来是跟法国新浪潮无缘了。。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一部新浪潮的东西特别喜欢的。。
看完黑白标准银幕的《筋疲力尽》紧接看彩色宽银幕的皮埃罗,形式感倍增。开场时红黄蓝白调色,夜奔闪烁的车灯,人物在环境中的心理畸变呼之欲出。故事虽然跳跃得缺乏现实逻辑,台词倒是富有哲学思辨,他谈艺术文学语言,却不谈生活,人物间也不追求有效有意义的沟通,真实吐露都在狂人日记里了。戈影展
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压在箱底的DVD影碟(估计没有了)——受戛纳电影节海报的启发和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别人发的技术处理,感兴趣想看看,其实所谓的6/70年代的新浪潮今天再看也就『那么回事』了,可能别人企及的经典顶礼膜拜的電影却看得我一头雾水,感觉可能除了電影摄影技巧外,故事真的不喜欢【2020-4-9 重新下载收藏截图再看】
8/10。戈达尔嘲讽地运用象征平等和博爱的法国国旗颜色,皮埃罗参加岳父家的无聊派对,他每走过一对情侣画面色调就随之变为红、蓝,笼罩着中产阶级的无聊,驾车逃跑一段皮埃罗和玛丽安娜的脸分别打着蓝、红的灯光,后面两人分别靠着射杀夺来的蓝色和红色的汽车兜圈打转,也对两人性格进行了对比(爱的小丑和生活的疯子),玛丽莲娜坐在船上那长镜头后面飘着的法国国旗加强了无政府主义的暗示。音画错位和镜头感称得上挥洒自如,两人逃上岛向美国游客表演越战,玛丽莲娜把脸涂黄、戴越南斗笠,皮埃罗扮演趾高气昂的美国水手,把燃烧的木材丢进大海表现击落飞机,画外音炸弹轰鸣,创造了非同凡响的效果;荒野中火烧车祸现场、两人手拉手趟过河流、加油站与工人对打,长镜头大全景、跟摇戏仿喜剧和动作片,皮埃罗坐船跟着玛丽莲娜的不对称构图表现妒杀之心。
#SIFF 重看。最喜欢的一部疙瘩无疑。Je ne sais plus pourquoi je t'aime. Qu'est-ce que vous voulez? Tout, ou rien.
第五遍观看,也是第一次大银幕观看,2k修复版DCP。依然陷入深深的感伤之中,爱情的美丽与爱情的不可能。如同《筋疲力尽》的一次变奏,如果当年的两位主角选择了放下一切,开始逃亡,那应该就是“狂人皮埃罗”这样的故事,一切都只是注定的悲剧。
【百老汇法国新浪潮影展展映】这片应该叫《狂人戈达尔》。疯狂的戈达尔融入了黑帮、追车、亡命鸳鸯等各种大众流行电影元素,却故意处理得夸张可笑。还加入了对越战的嘲讽。女主角对越南人的模仿让人喷饭。手法上完全无章法,情节、时间、场景全跳跃,让人匪夷所思,又不禁莞尔。就像片中所说,充满激情
彩色宽银幕2k修复版看醉了,好多经典的场景。电影是什么?真的无需懂与不懂,可以只记住一句台词,一段配乐,甚至一帧画面,戈达尔不断的拆解戏耍卖弄,有意思和被打动的地方太多了。保罗·贝尔蒙多的肢体表演太神,老疙瘩前妻安娜·卡里娜的造型和那范儿也太美了。百老汇法国新浪潮展。
这部无感,空镜头+絮絮叨叨掉书袋看得困死了,差点睡过去。。。。字幕翻得好搞笑
她睁着大大的无辜的眼睛,却干着最叛逆的事情
演员演的好屎,剧情也特别垃圾,偷车那段简直白痴,我承认镜头很出色,但是不能因为是导演的名气 就这么的肯定作品的质量,它放在那个年代是挺不错,但是用现代的眼光看他真的不怎么好,俩人干什么呢?还一直写诗,活的真矫情
把一贯的节奏任性诡异的配乐、破碎而跳脱的剪辑、极富哲学文学意味的交叉念白发挥到极致,“与你交流是不可能的,你没有观点,只有感情。”“我们永远不能相互理解!”唯有死亡消弭了理解的沟壑,将他们纳入与大海和太阳同样的永恒之中。
戈达尔的无法言说荒诞不经的美,经常有一场不期而遇的死亡,死亡不是为了毁灭美,也不是为了表达无政府主义恒在的失败,死亡恰恰是为了保存所有的价值,死亡是为了告诉我们电影的意义到这里为止,而真正的生活在别处,你进去过,你体验过,你跟他电影中出现过的所有导演对电影都能有自己的定义就够了。
也就是那个时代,才会有这样的导演产生。导演明显就是个文艺粉丝,(在所有的白墙上都挂上名家画作,并且说:买15本书才能买一张唱片,文学比音乐重要的多!!!)他应该去当一个语出惊人、浪漫旖旎的作家,而不是一个杜绝常识的导演。
(或者过于)纷繁复杂。色彩(画面、构图)与词语(台词、引用)都是绝对的上乘。集体(数字)的武断与个体的精密。Vivre, émotion, folie. 亡命之徒也不能忘了阅读:五十本书一张唱片。梦是人的组成,人是梦的原料。
从[狂人皮埃罗]里能够看到狗达创作的某种转向,从早期对类型片的解构逐步上升到对整个电影媒介的反思。这一对法外鸳鸯从一种类型片逃至另一种类型片,并讨论起何谓真实与虚构的核心问题。一再被拽入乒乒乓乓电影世界的男主最终落得悲剧下场,艺术被与死亡联系了起来,这似乎与狗达自己的婚姻失败有关。
显示出戈达尔一贯大胆前卫的电影表现手法,但太极端、太虚无、太悲观的内核让人难以接受。
过了头的浪漫那就是作~结尾是此类人的最好归宿。此片成功讽刺了文艺小清新跟矫情er,打五星的不要对男女主太感同身受~好在配乐尚佳
我的第一部戈达尔电影,文艺版雌雄大盗,两个人共同念的诗一般的旁白是最大亮点,最后男主角的自杀可以成为史上残忍自杀之首,富勒也来客串,扮演他自己。
毫无束缚极富开创性的神作。所见所感,皆如梦如幻如泡影。一场以抵抗媚俗为起点却终被媚俗所伤的流放。远离城市的戈达尔不再因碰壁而焦虑,让影像放肆的延伸至目及远方,却是无处落脚的无尽伤感。
“电影的本质是什么?”“电影就像一个战场,爱情、仇恨、暴力、死亡。一个词概括,情感”。“电影时间比实际时间更具伸展性,电影人可以有自己的主观性,这就是电影的构想。”---戈达尔
喜欢这样张扬又肆意的小花招,就像年轻的我们大摇大摆的走在街上,从赋格曲聊到越南战争,从艾略特聊到海德格尔,你喜欢诗歌和理想,我喜欢音乐和生活。所以我不高兴,因为你用诗歌和我说话,而我却含情脉脉地看着你。
终于终于终于领会到戈达尔电影的魅力了 再没有哪个导演或是哪个电影角色能像他和他电影里的主人公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不想未来不理现实 随心所欲 游戏人生 呢种盈满整个屏幕角角落落里的自由之感真的是太惊人了 戈达尔赋予电影的呢种轻松自在毫不费力风趣可爱真的就像是孩童狂喜地在五彩迷宫里横冲直撞自由穿行 戈达尔真的是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惊人地先锋 这次,我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6966464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