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邓超7.0分运动剧情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介绍
名称: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别名:中国乒乓 / Ping-pong of China
主演:邓超 / 孙俪 / 许魏洲 / 段博文 / 蔡宜达 / 丁冠森 / 孙浠伦 / 阿如那 / 吴京 / 俞灏明
导演:邓超 / 俞白眉
地区:大陆
年份:2023
语言:国语
时长:122分钟
分类:剧情片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剧情介绍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乒乓男团处于低谷时期,时担男乒主教练的蔡振华临危受命组建新队伍,带领马文革、王涛、丁松、刘国梁、孔令辉“五虎将”,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终于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绝地反击、重回巅峰。 电影改编自历史真实故事,向中国乒乓团结一致、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的精神致敬!《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豆瓣热评
邓超俞白眉组合迄今为止最佳作品,二人在体育题材相对难拍的条件下,仍然拍出了一部挺“飒”的电影。尤其是邓超,这次自导自演是下了真功夫了,电影一气呵成,节奏和情感的编排都很“飒”,表演上也贡献出自己最近几年最好的一次发挥。而几位年轻演员虽然外形上并没有和功勋老将十分相似,但从神情形体上都还不错地完成了任务,尤其是许魏洲,看完都没有认出他演的是谁,颇令人印象深刻。相信电影一定可以“逆风翻盘”。
PPT做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做了。比《中国女排》好那么一点点,至少剧组是懂中国人的情绪G点和环境。但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一帮不懂体育比赛的人拍体育电影,比赛拍的一塌糊涂,最关键的决胜时刻好像急着下班走字幕一样结束。但凡有《灌篮高手》一半会拍比赛,绝对能成春节档黑马。
没有邓超和俞白眉的自恋,这次真的不错了。至少是拍了一部不鸡汤,不喊口号的电影
进步了,从一星到两星的进步,俞白眉和邓超不会年夜饭也在一起吃的吧,这片儿唯一的路人缘还是邓超在春晚上刷出来的。
作为乒乓球爱好者,必须说邓超这回扬眉吐气了,可能是最好的一部导演作品。三场大赛,还原了真实赛场,国乒五虎势如破竹,比女排燃一点。当然为了最后上映有很多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以及不乏一些狗血情节,但正如“飒”一样,这就是绝地反击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
过年在家实在太无聊一个人把我们这第一场的中国乒乓看了东京奥运后不再做大赛党开始追竞技体育后虽然不是胖球粉但整部影片还是挺有感触的最开始的为了避免国乒的过于强大不断改规则的不公,到后面终于拿到天津世乒冠军的热血看哭了好几个地方 竞技体育,开心是瞬间的,但走下领奖台,又重新开始
千万不要因为邓超+俞白眉就劝退,真的好看,他俩也算是熬出来了。这片子故事讲的很好,也没有过分煽情,节奏佳,所有演员表演高分,比赛镜头尤为惊艳,摄影牛逼。在春节档几部片子里绝对可以拿高分。
孙俪演的很好,那一段反击质疑的台词,感觉就是真实情绪。
邓超俞白眉这次是真行,把自己喜欢的体育片拍的是真好,看得我热血沸腾!
稳定的一星导演。刻板的剧本表演,闭着眼睛都知道下一秒要演啥以及怎么演;单调的视听,完全体现不出运动的魅力。造神运动,鸡血疗法,只可惜赌错了时机,想要培养精神股东,不应该拍电影,应该做微商。
邓超导演最佳,这绝对是在夸超哥的进步,但也全靠前辈衬托。超哥还是更适合拍中国足球,好歹吐槽也有国足挡着在。
结局没有悬念的故事却拍得有笑有泪,体育题材电影实在是不容易了,春节档简直是全面追赶好莱坞成果大展示!
复古体育题材,剧本扎实,人物利落,节奏干脆,拍得还挺燃。弧圈、削球、推挡、提拉这些术语配合一场场顶尖高手对决甩出来,颇有各大江湖门派光明顶比武的架势。我们这代记事起中国乒乓俨然已成独孤求败,还真不熟悉那些狼狈的绝地时刻,剧情走向“无敌是多么寂寞”的爽感顿时拉满。
哪怕能够说出这个片子的一百个不足,群像塑造僵硬,高潮段落太平,剪辑点也很奇怪,但这次确实是讨厌不起来。主要是,片中有一句台词“干事的人就是会被不干事的人骂,这就是干事的人的命”(大意),如何解读这句台词决定了该如何看待这部片子,甚至影片背后遇到的那些波折,退出国庆延档春节什么的,其实都在这句台词上得到了验证。从这点来看就觉得,哪怕它是个主旋律,但还是能感受到创作者的一点劲劲的“反”的意识,挺不容易的。当然了,不会有人为了一句台词而拍一部电影,而回到电影本身,那些问题也是难以忽视的。个人认为,真要拍主旋律表忠心的话,还是放过体育运动题材吧,放到现阶段的市场来看,只能是吃力不讨好。整体的话,观感的确是邓俞组合最舒服的一部了,两星半。
剧情概况:赢 飘 输 哭 练 胜 笑 。
合格的春节档体育励志电影,带着一股邓超特有的得瑟劲儿,整了几个长镜头,但是比赛本身拍得乏善可陈。我们的电影人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体育并不只有民族主义这一种玩法。
乒乓不是一直都能赢,邓超俞白眉也不是一直就差。真诚、用心是所有观众都能看出来的。如果少些限制,应该还能强一点,“越来越好”和“坚持”值得鼓励。
【4】只有鸡血,没有热血。几乎都是人物驱动堆砌成的电影,选择《夺冠》一样的pov视角进行人物靶定和剧情编排。不讲成功,只讲困难。明明全都是我认识的人物,可一个个都显得那么假。调度,编排,拍摄思维全没开窍,全片最好的段落应该是哥德堡赛场把竞赛片当成悬疑恐怖片拍,以为是导演开窍了,结果又是大量闪回,定格,凹动作,慢动作。但确实可能是邓超俞白眉最好的作品了,放在春节档竞赛,已经够累了,也极尽可能去油腻,喊口号化了,但观众也没空去折腾,如同这个电影的名字一样,是绝对反击不了的。
邓超俞白眉有史以来最优秀的一部作品,之前的片子甚至都不配和这部相比。虽说整体是主旋律式跌宕起伏,如题“绝地反击”,但感情刻画的比同题材前作更细腻些。语言上抛弃了以往邓俞的无聊恶趣味观感舒服多了。摄影角度来说最喜欢哥德堡失败后以主教练为角度看身边一切,压力直接透过屏幕冲进我大脑了。适合合家欢,看完想打乒乓球。
居然不尴尬,居然很好看!青春!热血!燃!!
你还相信吗?这句影片第一部分就出现的话,成了贯穿整部电影始终的“题眼”。这部电影让我了解到,在我们“习惯”了中国男子乒乓球对夺冠之前,我们曾面临过多大的挫折与挑战。面对低谷之中的国家队,邓超饰演的“戴敏佳”敢喊出两年夺冠的口号,就是因为他相信,相信我们民族基因中那种不屈与顽强会一直延续至今。更可贵的是,这部电影在给我们展现了国家队球员训练的刻苦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解放思想转换思路的重要性,刻苦的训练固然是成功的关键,但转换思想同样重要。重金引进回放系统、顶着压力外派球员等等,闭门造车也许能拿一时的冠军,但要想一直拿冠军,就要积极走出去,在和他人不断地切磋中共同进步,这,才是绝地反击勇攀巅峰的关键。这部电影证明了邓超作为导演完全有能力开拓新的类型电影,也希望他以后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佳作。
整体观感不错。调度和视听语言在邓超作品中目前最佳,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尤其运动镜头,营造出不错的氛围感,紧张,热烈,对观众情绪的调动用力十足。年代感的还原也下足功夫,可见诚意。这次邓超收敛了以往浮夸的个人风格,集中凸显运动电影应有的气质,难得。在既定框架中,做到了最好且流畅。个人认为本片可以不必当做体育片看,倒可以当成好玩又励志的故事片来看。以一段集体记忆作为幕布,展示那些熟悉的老将年轻时的模样和登攀之路,可见每个到过顶峰的人都是从山脚开始的。值得一看,推荐。
5.5.流水线体育主旋律,可看性远不及《夺冠》。邓超孙俪等人的表演完全脱离时代背景,邓超的核心角色也没立起来,且几乎所有角色都是功能性为主。全片都给人一种走流程的敷衍感,闭着眼也能猜到下一秒要拍什么。俞、邓作为导演有几个长镜头还算合格,其他真的乏善可陈,看得如坐针毡,强忍住没提前离场。
邓超这次有进步。年代感精细,迅速进入一个时代,对教练员和队伍内做出一番巡礼。运动与戏剧均衡,有赛前各阶段的情绪压力,也有战术思维和漂亮的运动场面。描绘失败显然更具戏剧性,“哥德堡一役”抓住了那份焦灼,“绝地反击”的胜利则发生太快,没得到一个相匹配的等量结构。或许胜利不足挂齿,或许结局众人皆知,片儿汤话尽可能简洁,有个长话短说的主旋律收尾足矣。
谁能想到邓超+俞白眉拍得电影竟然意外不错,相比前作整体是有进步的!不只是单纯的「燃」和揪心精彩的运动场面,而是放大战术思维,田忌赛马,以奇制胜,拍出了另外一种体育片的味道,春节档最适合合家欢的电影!
几场球战都使用慢放这种老套路,除此之外技巧上便乏善可陈了。剧本一直都在编外围情节,类似厕所吐槽被隔间的当事人听见等等,而核心训练、作战战略只稍稍带过。掰开它的戏剧架构,里面只有用人性之偏见规划的冲突,邓超“耐人寻味”的表演,和莫名其妙的煽情。一部自称体育电影的电影,若没有以视听来体现出体育的魅力,便是失败的。
挺好看我喜欢这种燃的片子。 上岁数的人应该更能共情,大背头的蔡老板带着马文革王涛丁松,毛头小将刘国梁孔令辉,一句过关斩将拿下盖庭赛服击败小瓦的瑞典天团最终捧得斯韦斯林杯! 蔡老板跟王涛说的好,瓦尔德内尔吃早点的时候我们在练球,佩尔松在喝下午茶的时候我们还在练球,他们能练1000小时,但我们练10000小时。我们中国银不一定最有天赋但是最勤奋的! 喜欢邓超这个演员,不装嫩不卖老,有演技,把中年男银的油腻要面子责任感胸怀暗自委屈落泪演的惟妙惟肖,赞。
他们都很棒…那时候他们不用天天登录学习强国攒积分,也不用积极转发评论各种宣传稿,也不用写周总结,也不用每天开早会,也不用学习各种报告精神写体会,也不用每周迎检…
「只要整盘棋能活,死哪个子儿都无所谓。」「干事的人,被不干事的骂,这就是干事的人的命。」
剧情很简单:赢、飘、输、哭、练、胜、笑。
夸的人都在诈骗吗,烂,根本看不下去
最大的遗憾就是电影不该叫这个名字,确实是被名字耽误的好电影。抱着看一场乒乓赛事的心态观影,看完后发现这不仅是一部好的体育类型片,更是一部有着鲜活人物的剧情片。有被伤病和命运折腾的天之骄子,更注意到了角落里总是在陪打的普通人,最动人的是还没有熬成速食鸡汤,反而展现给了我们普通人努力拼搏却还是归于平凡的现实结局。但尽人事听天命,何尝不是痛快活过一次?情节紧凑、内容扎实,难以想象这是邓超俞白眉组合的电影。
镜头变化很多,慢镜头看上去很酷,尤其是比赛时候的调度也把紧张氛围拉满了,感觉制作很费钱的样子。作为一个从来不关注乒乓球的人我觉得电影拍得很热血,激情满满,感受到了运动员的热情,看得很燃,希望中国男足早日能拍这样的电影!
国家队都要靠主教练喝酒 队员表演才能得到摄像回放设备 这点没有被剪也是奇迹
比想象还是好看很多的,有笑有成长有热血,作为一个体育题材最好的元素都在了。演刘国梁的演员太逗了,贡献了全场太多笑点hhh。为了邓超加一星吧,这些年他在创作上多少有些撞墙和瓶颈,这部作品多少还是算交了个不差的答卷的,又赶上很莫名其妙的宣发操作,今天超哥映后还说了句“感谢观众们耐着性子来看我们这个劝退组合的电影。”让我私心希望这部多少能有些好的成绩。就像他在电影里说的,别在意输赢,享受比赛就好。别在意太多,享受拍电影就好。
意外地不错!故事挺流畅的,邓超的表演也很真诚。(故事本身四星,多一星用于鼓励邓超别在综艺里装疯卖傻了正经演戏多好啊)
胶水粘不上乒乓球拍的脸面,垫脚石爬不上四方水泥球台。孩子在复杂的语言环境里学不会说话,许下了豪言必须用铁腕带兵。最可怕的人是活在自己世界的人,敢逼停开往机场的客车,也能甘当秘密武器训练。赢的是六点十分的闹钟,是一万次的折返跑,是苦功也是勤奋,播撒的是无数孩子眼中对运动希望的种子。
4星半吧,但邓超+俞白眉在《银河补习班》后终于找到了最适合他们的方向,加上豆瓣是5星制,要鼓励一下。这一次他们好像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脉,本片和电影有关的事情上,他们几乎都做对了!热血励志情怀情感全都对,剧作摄影表演美术剪辑全都对!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想看二人以后还能带来什么惊喜。
看完这部我就完成了今年春节档全部的看片计划,满满当当,又累又爽。首先还是要表达一些困惑,临开预售突然修改角色名字实在是荒谬,不如当初直接不允许使用接近原型的名字,这样不是折腾电影人吗?以及,我觉得很多电影野心不要太大,不要老想着用“中国”这样的片名作为开头,你压不住啊,你叫这种名字,必然要承担更多的审视和阻碍,何必呢?这次延期损失几千万票房是必然的,非常遗憾。电影其实还凑合,但市场上很难有所作为。①恒业和爱奇艺和春节档新兵蛋子,估计很难有力挽狂澜的能力;②中国乒乓虽然厉害,但是95世乒赛大多数人年轻是不清楚的,没有《夺冠》的共情基础;③电影最后的高潮也不够高,作为体育片,远不如《满江红》的结尾燃,在爽感上是不足的,那么动员观众的能力就不太强。中国体育电影依然任重道远,作为体育迷很焦虑。
是正常的体育片,套路之内把每一个层面都照顾到了,比《夺冠》好出很多,或者说是这些年最有观赏性的国产体育片。缺点是太长了,人物太多不聚焦,拍摄手法多变且不节制,大部分时间都在演《中国教练》,偶尔插入队员的戏份却没有很好的形成叙事系统,到最后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把段博文的角色作为落点,确实莫名其妙了一点,中段的惨败要是没有拍出来整体节奏能好一点,现在快两个半小时的节奏还是平了点。邓超俞白眉到现在为止最好的作品了,终于合格了。
看过,打2星,非常的失望。说一下前提:我和家人都是乒乓球爱好者。国乒之前的历史以及几代人对抗老瓦的情况,我一直都有了解。但是这部电影,拍了什么?我随便吐槽几点吧:1、电影里比赛对决的动作,连乒乓球业余爱好者都不如,(当然,不要求这些演员打的像马龙。但是至少也要“会打球”吧)。这些动作极其的搞笑和业余。2、电影里,邓超1991年接手主教练职位,在前2年用了所有手段(录像设备、出国打球、地狱般的训练),1993年面对瑞典依然不堪一击。好了,只用了几分钟,就回到了1995年天津世乒赛,邓超只灌了点鸡汤,然后中国队就打赢了瑞典队?国乒的崛起就那么简单和儿戏吗?!3、电影把大量篇幅放在了一些极其业余的体能训练(比如:雪山冲刺、爬长城、在海水里跑步等等)。也忽视了这项运动最核心的技术革新和人才成长。
把紧张刺激的竞技比赛拍成乏味无聊的单曲循环;把热血激昂的励志体育片拍成插科打诨的青春真人秀;把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拍成胜者王侯 败者寇盗的同仇敌忾。
可以说是用心拍的,很有毛子之前那部《绝战慕尼黑》的意思。在我们都知道比赛结果的前提下把电影拍的激动人心和有揪心感是不容易的。邓超一直在端着演可以理解。这是我第二次在大银幕上看到孙俪上一次还是《影》颜值还是很给力的。其实电影里我有好几次眼泪忍不住,真的。上一次这样还是《我不是药神》。电影角色无论是陈文,白民和,黄昭等人都演的非常好,最后退役开饭店的陈文看到赢了之后哭了的时候我也快绷不住了。想说的太多了,这次真的没失望反而超出预期到甚至想二刷。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想法。
超出预期的好看!无论从故事还是镜头表达,都非常好!是我近期看过国内体育题材里top里的。故事题材:整部电影讲的是中国乒乓的崛起。有笑有泪,有激情有热血。节奏很紧凑,故事也讲的好,每个角色也很鲜明。为陈文这个角色流泪,他代表了无数人背后的付出和努力!无名英雄值得敬佩!
当代体育题材、真人真事这样的电影,改编难度、阻力、压力,可想而知,又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做到有所创新,大家喜闻乐见,很难。邓超、俞白眉有点像迎难而上执拗地走钢丝,好在整体做工扎实,两人合作多年后终于迎来一次本质性的爆发。《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在时代氛围还原,处理一波三折的训练、赛事上面,让人眼前一亮,洋溢着8、90年代浓浓的人情味和简单的人际关系,热血时刻、迷茫时分,都有情绪感染力、说服力。邓超收敛喜剧偏好,亦庄亦谐很稳健,俞灏明、许魏洲、蔡宜达等年轻演员更是让人惊喜,几乎脱掉了以往的偶像光环,实现脱胎换骨,用形体、眼神、肤色、动作征服了观众,演出了不一样的运动员气场。
首映已看,三星半,比预期好很多,整个片子到后面因为绝地反击的氛围,真的挺触动的,值得看一看
国内这类题材这样拍也能到及格线啦。
不要被片名吓跑!出乎意料的好看,观影体验和内容层次远超《夺冠》,放映时从头至尾没人玩儿手机可以佐证这一点。多次撤档看观众怎么理解了,不少台词触及了敏感的体质问题(里面有几句明显重配音了,嘴对不上),但为了某些大家都懂的原因,也有一些颂词儿。除外,看的有点激动,燃了好几次,我是对坚持一件事儿/团队精神/上头的主人翁意识 这些意识比较容易共情,唯一问题是子弹时间(慢镜头)有点滥用,但客观来讲,邓超俞白眉这部远超及格线和预期,真的很满意,大家理性看待电影,祝票房不要太难看。
今年春节最具有普适性的电影。《流浪地球》的科幻,《满江红》反转,《无名》的剪辑……这些电影固然各有特点,但接受度上更侧重于特定人群,而《中国乒乓》受众面广,老少皆宜。可惜没钱买排片。邓超和俞白眉的组合,一直是优点与瑕疵都很明显。他们风趣幽默,脑洞多,喜欢寓教于乐。他们的剧本很像上世纪的问题小说——善于发现社会上真实存在的隐患。不过,问题小说是只问病因,不开药方。而邓俞组合在描述病情上做得很好,偏偏他们非要开药方,药方开得又不咋样,常常出现转折突兀,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如《银河补习班》指出应试教育的弊病,却开出“只玩不学”的药方。而本片没有明显的bug,笑点、泪点、燃点一应俱全,情节曲折,层层递进。有人问,为什么不拍足球?其实本片对乒乓逆袭的描述,已经是在暗示其他运动也有希望了。
体育题材电影难点不是刻画夺冠,而是怎么表现失败。失败永远比获胜好看,获胜是必然的结果,失败却是曲折的过程,如何从失败中绝地反击,决定了一部体育题材电影的看点和精彩程度。《中国乒乓》是合格的,虽然有套路,但比《夺冠》好太多,至少有推进叙事的意识。
应该算是邓俞组合的翻身之作了吧,拍的还是很用心的,整个故事完成度较好,主要是93-95的三次大赛,其中穿插了以戴(蔡)指导为主的一些主线剧情,对于这种人物群像的片子,能把每个人物主角的个性都能展现出来,就算是成功了一半,本片也基本上达成了这一目标。而几场比赛则是身临其境,也能从中感受到逆境中反击的艰难与坚守。不足的地方就是故事重点有些偏了,对于最后大赛胜利前卧薪尝胆的备战没有体现出来,在前半段花了比较长的篇幅,最后的胜利之战呈现的时长也偏短,看得不够过瘾,收尾也较仓促。还有一点不足,就是把片中的主角名字都换了,对男乒历史不懂得的还得去查资料才知道原型是谁,真的是没必要。整体来说,比同类型的「郎平传」要好,可以一看。
算是邓超最正常的导演作品了,按部就班这个词对他来说居然算是优点。挺好的,至少能看了。
还可以吧,确实是邓超俞白眉最佳。毛病肯定也不少,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打球时候的慢动作…我一直认为原型95年世乒赛男团这场翻身仗很适合拍电影,从这部电影来看确实如此,基本上还是比较还事实(但93年孔令辉没参加世乒赛,去国外打球这部分也有很多杜撰和改动),为了方便观众记忆很多人物明显加重了刻板印象。但一想到这电影改被要求临时改角色名重新配音被迫延期,心生怜爱。孔令辉的演员是个小帅哥,还给了一个冰天雪地哈尔滨的镜头,莫名有点喜欢这个镜头
合格的体育类型片,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题材切入点比较讨巧?竞技体育太残酷了,在中国玩竞技体育更是一件悲壮的事情,因为我们赋予了它太多集体主义意识...
总体上在意料之中,没有拉垮,比《夺冠》好,只是影片把当年的人物名字都改了,看到最后我才想起来那些人的原型。。。(PS 43届决赛那天是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因病于泰国病逝)
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心态拍的片子,所以也避免了夺冠的种种问题,一切都是尽可能的简单直接粗暴戏剧化,所以也不可能有任何深度。如果不是最后把成功归功于体制之功,三从一大,它本可以获得一个及格分。蔡振华身上有值得挖掘的地方,譬如可以将他的成功归功为改革派的成功,但电影只是想打爱国主义鸡血,并由此去拼命矮化丑化外国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696904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