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国7.2分传记犯罪剧情《布鲁诺·里德尔,杀人犯的自白》
《布鲁诺·里德尔,杀人犯的自白》介绍
名称:布鲁诺·里德尔,杀人犯的自白
别名:Bruno Reidal, Confession of a Murderer / Bruno Reidal: Confession d'un meurtrier / Bruno Reidal, Confessions of a Murder / 魔童殺人自白書(港) / Bruno Reidal
主演:迪米特里·多雷 / 让-吕克·文森特 / 罗曼·维列迪欧 / 艾利克斯·范古因 / Tino·Vigier / Nelly·Bruel / Ivan·Chiodetti / Dominique·Legrand / Antoine·Brunel / Tristan·Chiodetti / René / Rémy / André / Astrid·Vialard / Jeanne·Fauchier
导演:文森特·勒波特
地区:法国
年份:2021
语言:法语 / 拉丁语
时长:101分钟
分类:剧情片
《布鲁诺·里德尔,杀人犯的自白》剧情介绍
In 1905, French seminarian Bruno Reidel is found guilty of murdering a child. At the request of the doctors observing him, he writes his memoirs to explain his action.《布鲁诺·里德尔,杀人犯的自白》豆瓣热评
令人不安的自白式叙述,逐渐拆解“恶”的背后;无法被满足的欲望,信仰与目睹的种种恶行彼此交战,随着时间沿袭下来伤痛记忆…是相当完整的角色研究,也将故事圈定在一个让人足够跟踪的空间避免因此跑题。足够出彩的表演和冷峻的氛围相辅相成,但仍然有些地方的呈现没有那么必要或是多此一举。【Cannes 2021 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Features & Special Screenings 13/13】
影像气质很好,冷静到令人毛骨悚然,尤其是最后割首的戏份,惊掉下巴。得益于小主演惊人的表演,很好地托住了这个稍显平铺直叙的文本,人物性格拿捏的相当到位,那眼神确实是令人不寒而栗,查了一下发现是个97年的新人小伙,前途无量啊。
这个心理自白式的分析很有说服力,你看很多犯罪心理分析美剧,最后兜兜转转,其实可以得出了和男主同样的结论。那个画面太血腥了,我真是有点不敢看。
从虐杀男孩中获得性高潮的神学院男孩,惊世骇俗的变态原来可以如此平淡。日记独白体剥离了道德判断或情感投射,冷静到让人毛骨悚然,感觉导演就像制作了一个历史犯罪的标本。
演布鲁诺的这个男演员太强了,有一双让人不寒而栗的深邃的眼睛,既变态又迷人。用一个变态杀手的自白串联他的成长史,剧本和人物塑造都非常扎实,导演也很好的利用了摄影的特殊画幅来表现男主角的精神状态,男主角的表演就更加分了。
最后割头的镜头太恐怖了,如此嗜血的变态,还是从6.7岁就开始有杀人欲望,看来有的人生来就是恶魔
4.5。力作,由简单的叙事体承载着建立在文本语境中人物情绪的蔓延。
這其實可以說是一部哲學電影,從神性、人性、獸性來解構人的複雜性;從愛慾、性慾、佔有慾來呈現慾望的多樣性;再從他者眼裡的我、自我認知的我、本我來重構人的複雜性,再藉由宗教敘事裡的罪與救贖,完成對這個複雜議題的探討。隱性地將那麼多複雜議題串連起來的是愛。家庭裡缺失的愛,神學院裡同志的愛,山野裡危險又瘋狂的愛,對上帝的愛,對自己自戀自艾的愛。整個影調熾熱又冷冽。一張張漂亮的臉龐在一個個漂亮的鏡頭卻透露著危險和瘋狂的氣息,明媚的陽光下荷爾蒙的躁動裡瀰漫著腥臊和毀滅的味道。
一个变态杀人犯能把自己剖析得这么透彻也是蛮厉害的,看着不像电影,更像是一堂心理学课。后半段两个少年同框的画面很美,只感叹太可惜了。【轴】
没有过度溯源,但人物的行为有些太典型了。不过如果《驴叫》也能这么拍的话,那我一定是会喜欢的。
【4】很严谨很精准,依靠自述,不动声色地展现一切。除了可做的心理分析外,我想到,好像男性所能拥有的和想追求的高潮总是瞬间的。
完全是福柯课堂上分析的案例模样么。。。
深度剖析殺人犯的內心世界,主角少年時期的小演員表現太驚艷了,在課堂上盯著同學後腦勺散發出來的那股殺意讓人犯怵。青年時期在神學的幫助下與殺戮和慾望對抗,可他愛一個人的方式卻是血腥的。無法自控的殺戮慾望讓他失去理智(或者說保留著理性的殺心),有多愛一個人就有多想殺了他。這種內心矛盾的抗爭讓他最終還是投向罪惡,因為說到底他還是病了。比起罪犯,他更像是一個可憐的病人。。。
一直以来,我认为一个从小一直被忽略感受的那个人,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世界里只有自己,自己只考虑自己感受的一个人。看了这部电影我更是如此认为。他也曾是受害者,如今他是个变态。随着镜头走完他一生的最后,警察也没能待见他。他说“现如今我哭不出来。不过倘若是有人安慰我,我还可能会掉眼泪。”看到快结尾那个杀害镜头之后,我吓得直接捂住了嘴。随着镜头推进,我甚至想要一口吐出来。我从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早个十年我看到这样的电影,心情一定是坦然的。我想如今可能是年纪大了经事多了,共情心更多了一些吧。
稳扎稳打地文本分析,演员表演上的有效控制。
暴行创伤传递,神学欲望博弈,“九月,这个季节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向南走去,到晴朗的地方,踏上前往殖民地之旅,做永恒的忏悔”,阳光明媚的嗜虐极恶之诗
7/10。标准故事片的模板,靠旁白引导观众的同时不失电影性。“羡慕被杀的孩子,因为人们同情他”,如此扭曲的心理拍得清澈明晰,满是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的影子。选角很厉害,各个年龄段像同一个人。莫名想到《被涂污的鸟》。
#AtlàntidaFF2022 如此冷静而平淡地叙述出了布鲁诺的自白和他所犯下了谋杀之事,看到动手那一刻真的有些不寒而栗。童年的创伤在无法得到安慰的环境下肆意生长,直到性发泄和杀人之意成为唯一的情感宣泄口,一切已经注定发生。
令人不寒而栗的杀人犯心理分析报告。简洁、凌厉的美学设计,审讯式对话结合回溯前情的叙事并不新鲜,却能抽丝剥茧地揭开这个少年一步步走向杀人魔的精神状态。压抑的欲望与自卑的性格都是可能导致他精神扭曲的因素,而这些又和他幼时的家庭环境、被性侵的经历、目睹过屠宰动物等等关系密切,而宗教也没能给他正确的指引。杀人魔并非是天生的,影片不志在探索争论人性善恶与否,更在意后天环境和外在因素才是真正促发他邪恶本性的关键。
我以为我在看黏土动画。。。真的是惨不忍睹。。。如果抽离一些镜头,再去掉字幕,就说这是《放牛班的春天》番外篇。。。
去猎奇化(叙述/运镜)的“观察者视角”最终成了导演的猎奇:也许他想尽力理解(也过于浅平)也许他无意理解 两种却都不大可取;成片虽是分散的细节串连 我却丝毫不怀疑任何细节的真实性:你的目光/你的圣光!终有一日 死神将降于我
如题,一个变态的自我剖析,影片如变态自述一样冷静简单,就一根筋追求杀戮带来的性快感,杀了一个人为了得到想象中永恒的快感,结果失败,杀戮本身带来的快感只有一瞬间,似乎想象杀戮加自慰才是他的正解,这脑回路清晰又不正常。影片拍的干净利索,听上去那么骇人的题材竟然有了一丝美感,不知道是不是我脑回路也不太正常。入围戛纳酷儿是LGBT题材的突破,就算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性向,只是想用杀戮占有一个美好,这个美好同性而已,我觉得可赞。
#HKIFF# 学宗教救不了自慰瘾!感觉变成文字说不定更好看,拍得也太平了
他生活時一直低著頭, 肩膊緊緊無法放鬆,眼睛總是向上看,怕被人看不起,但他就是和周邊環境和人格格不入,比同年紀的人矮小,他被困在性/死亡衝動的慾望裡,被宗教信仰壓制,無法在生活上得到滿足。17歲都像未變聲一樣,他帶著一份羞恥感去生活,因為曾經被性侵,因為他身處的低下層生活,他的同性戀傾向是有跡可尋,但或者更願意去理解為,因為他生活中一直無法嘗過美,無法建立自我,可作為正常人般生活,他只能在身邊同學裡投射尋回成為正常人的途徑。一份底層人報告書,描述前現代失去男性氣質的人格,像閱讀基礎心理學教科書的案例,佛洛伊德時期對罪犯的分析方法,也想到曾讀過的《Laëtitia, ou la fin des hommes》,或者三島由紀夫,Marguerite Yourcenar 的冷酷,精緻地蝕刻曾思考和倦怠的痕跡,人的自我完善,必然通過自我摧毀來實現。
7分。很特别的视角,很特别的电影。电影通过罪犯的自白从心理的角度剖析了他的成长历程。作案的结果不是电影关注的,电影关注的是动机。其实很多时候,大众对于罪犯的动机是没兴趣的,但分析动机与接受惩罚并不冲突,分析动机也很重要。罪犯从小就有杀人的想法,这种想法逐渐变成无法克制的欲望,特别是这种欲望中包含了性欲之后,他的欲望变得更加无法抗拒。于是他在某天随机找了一个人成为受害者,杀人后他的欲望仅仅得到几秒的满足,之后便觉得恶心。但他并没有幡然悔悟,而是渴望下一次那几秒的满足。电影中还有许多关于罪犯内心的细微描写,演员演得很好,推荐观看。
【C】还是更喜欢意识刚觉醒之时的自白,那种对于性的冲动与生命之火消逝之时的慰藉,杀人的快感在脑海中想象,一种心理反射到生理上的冲动快感,犹如生命的创造(性)和生命的剥夺(杀人)的颠倒与重置,巧妙的转换与归于统一。
神学院男同压抑扭曲的情欲,那个几乎半神的人,看到他我就想狠狠地打他的头,想象用刀子划过他的脸。爱欲与死欲。人都是有虐杀倾向的,当看到美丽的花,你想到的是折断;当看到鸟儿和小兔子,你想到的是关在笼子里;当你爱某个人,你就想把他永远拴在身边。年度最佳
表演惊人,剧本很棒,看完之后是冷静却凉嗖嗖的寒意
甫一开始即已是一具尸体,随着主视角叙述深入不断拆分、解剖,极冷静的情节剧。
仪式感做得很足,最值得称道的是选角的狠准眼光,三个年龄阶段的布鲁诺都很出彩。性快感是如何与杀戮关联起来的,同性裸露的脖颈又何以具有如此致命的吸引力?童年阴影会影响性格养成,然而背景交代及内心写照还是太含糊单薄了。自白走得四平八稳,机位、剪辑、整体调度可以更大胆些。
【B+】以冷酷的自白迫使观众对人物内心不断深掘,而真正的残酷到临之时,欲望暴力,以及更加复杂的心理早已在地下盘根错节,恐惧的同时也生发出微妙的情感触动。
问:你有想过自杀吗。布鲁诺: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想了。问:那你为什么不自杀而选择杀人。布鲁诺:因为杀人可以忏悔和救赎,自杀没机会做这些...呵...宗教...
珍贵的杀人犯样本:将道德之眼置于首尾,其余时间被求知的渴望填满,于是忘记了审判。搜证、拼接、洞察,关于性的诱惑、自尊的修补、宗教的感召,一切互为因果。影像在冷峻与祥和中达成平衡,杀意是庄严的,残忍的是活着。
「躲在角落里对着心爱的人手淫,然后杀死他。打开他的胸膛并挖出他的心,把它带走,以此来纪念他。」这便是布鲁诺·里德尔期待的获得快感并表达爱意的方式。不知道心理学上对于他这种「创伤性偏执杀人欲」如何定义,但我为何隐隐觉得,好像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都不同程度住着一个布鲁诺·里德尔。或许,只是,可能,生活还没操蛋到能将他释放出来的地步罢了。(看起来网上讲「过度手淫会致幻」的说法,是真的。)
演员演得太好了吧 又是皱眉又是斜肩 连穿衣服都是歪的 走起路来还有点晃。记得我们疯癫史课的老师说,那十七十八世纪城心理疾病,要么是因为自慰太多,要么就是因为太过压抑自慰/性欲望。xs
这有啥好自白的,你神经病你说啥就是啥
剧本结构和叙事节奏真的相得益彰,互相成就出这个极富张力的故事。男演员的表演更是大加分,非常迷人的眼神。特殊画幅的处理更是将情绪再放大。
“打开他的胸腔,挖出他的心脏,带走它,以此纪念他”不是在压抑中恋爱就是在压抑中变态。比《内特拉姆》扭曲,也有《此房是我造》的变态影子,那将近一分钟的分首过程平静到让我生理不适。更恐怖的是,如果你抛弃道德三观层面的话,你能很真实地感受到,他所做的一切并非出于恶念,而是他爱的方式,“杀了你,占有你”不过是出于一个少年对爱的诘问和探讨
很好看,剧本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扎实的心理剖析,慢慢描写了男主是如何一步步被欲望吞噬,直到内心的黑洞再也无法被任何东西填满。但是他绝对不自杀,和真的杀了人之后却又感受不到快感就很讽刺,又很懦夫。男主角演技也是蛮棒,那种眼眸里的戾气杀气十足,说话的变态腔调也拿捏的很好。
一种比较特殊的拍法和视角,让电影的水平上升了一个层次。
剧作采取的是过于典型、亦或者说过于普遍,普遍到直白庸常的精神分析模本的写作结构,没什么扎实的,反而很落伍。念白则像听写的朗读,一味追求人物的“抽离”语调,反倒失却了“自述文本”所应有的、蕴涵在意识结构内的模糊性(自欺、退行、自我防御、篡改记忆),使画面仅仅是表演和剧本的听写内容。男孩演得不错,但已经跟影像和情境无关了。
7.0。在預先張揚的殺人結局之後,本片由全然抽離情緒的冷靜對白引領,逼迫觀者只能依賴影像找尋可怖事實的全部緣由。選角的成功更是為銀幕又增添了一張充滿魅力的惡魔面孔。只是在《此房是我造》之後仍然僅僅賦予殺人者以傳統成因,多少有些憋屈了。
残忍杀人背后的真相竟然可以如此单纯,说到底冷若刀锋的人性才是导致这些邪恶的重要源头。如果世界上能够多一些温暖和关爱,那么一切都可能很不一样,只是如果明白的太晚,倒也是徒然无用了。如果能有再重来一次的机会,也许再也不要过这样的生活吧。每天都生活在煎熬与痛苦之中,需要不断压抑那些不寻常的恶念以及欲望实在是让人无比厌倦,希望来世我们都能有更好的人生。
上帝要我做什麼?我的良心怎麼解釋?人可以切下自己的頭嗎?那是可以實施的嗎?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698346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