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美国7.7分剧情喜剧《都市浪人》
《都市浪人》介绍
名称:都市浪人
别名:Richard Linklater's Slacker / Slacker
主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 Rudy·Basquez / Jean·Caffeine / Jan·Hockey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地区:美国
年份:1991
语言:英语
时长:97分钟
分类:喜剧片
《都市浪人》剧情介绍
影片开始是一个年轻人(理查德·林克莱特 Richard Linklater 饰)在的士上向司机叙述他的一个古怪的梦,还有他搭上这辆的士的可能性,然而司机毫不在意。年轻人下了车,目睹一个女人出了车祸躺在地上,他拿走了女人的手提包。女人是被她的儿子撞死的,两个警察把儿子从家里带走。街头有人在弹奏吉他唱着歌,餐厅里三个男人在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伟大的作品。一个男人的朋友失踪了,一个陌生人告诉他关于美国登月的秘密还有一些人失踪的真正原因。一个年轻人从他悄无声息地搬走了,他的室友们在他的房间里找到了许多明信片,上面贴着的是从各本书上撕下来的话语。两个女人在街上说话,预言下一个从她们身边经过的人将在两周内死去.....这是一部没有具体情节和具体主角的电影。《都市浪人》豆瓣热评
镜头爱上每个“下一个”出现的人并跟随他走了,生活没想放弃任何一个可能性,却输光了可能性。拖延到现在才看Linklater 处女作,觉得是最原创最摇滚的一部。 且最尾段8毫米摄影机片段具有致幻效果。
一代话痨型导演就这样诞生了,二十多年来,他写过的台词长度,地球和月球往返几个来回估计没问题。
一颗星给某个镜头里不小心露出来的话筒!
电影有种“这篇文章暂时不知道该写啥不过先写着看吧——咦都快写完了还没找到重点?!算了,哥就是这么酷”以及“观众是特工,想监视谁监视谁虽然他们都很无聊”的感觉。林克莱特扛着摄影机在奥斯汀的大街漫无目的地转悠,为之后的话唠德州仔们打下了坚实基础。。。
林克莱特的长篇处女作展现了他的电影特质,即台词成为电影中的主要元素,而角色只是配料,负责说出这些台词(一系列有关政治、文化品位、时间哲学、人生经历以及各种奇怪的想法和概念的对话)。开头林克莱特在出租车上大谈特谈梦境及可能性,随后一个长镜头表现某青年撞死自己母亲到被警察带走,妙哉。
美国无聊影片,你碰到他,他又碰到她,击鼓传花般的人们来来往往,叽里呱啦说上一通,但又不知所云,而且所有的人好像都没有做什么实事,所以很无聊。
反传统,反叙事,对话穿插,人物为线索,讨论的问题却过于知识分子化,理查德·林克莱特的腔调看来早早就定下了。
林克莱特早期作品就奠定了谈天说地的话唠风格,整个片子给人一种小城一天的的DV纪实,只是哪能每个人都这么爱说话---早就在想为什么没人写这种剧本,每个人都是于外界联系的,就像那个理论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人其实都通过6个人有了联系。
很喜欢这种随意而又实质上填充大量主观思想的感觉
形式主义典范,摄影界在人群中游弋,以近乎纪实的方式自然串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安排,在大量碎碎念中导演意欲表达的主旨悄然浮出水面;话题甚广也够左;碾死自己母亲和入室抢劫反被说教的两个年轻人印象最深刻。
越看越牛逼,看半梦半醒的人生时还没觉得呢,好几个段子直接照搬动画化
读过伍尔夫的对林克莱特处女作的形式是熟悉的,导演自己出车站坐上出租,开始了单人叨逼叨模式,不知司机是听不懂英语,还是懒得搭理,或者对乘客梦的叙述毫无兴趣,但叙梦人总是热情高涨,电影利用意识流让很多人物登场,也让很多观点获得阐述。
一群无聊自大喋喋不休又不知所云的嬉皮士。你方唱罢我登台。ps 第二天想了想,其实他们不是嬉皮士,应该是片名里的 都市浪人 一种放逐无聊友善慵懒的边缘化的人,一种渴望交流却似乎又没什么可交流的生活态度,一种类似波西米亚的田园风格的电影意境。我应该也是个城市浪人。
妹妹说“生活-影像”和虚构的形式设计有天然的矛盾。我觉得类似梅卡斯纪录片的“生活-影像”固然是真挚感人的,但是林克莱特提供的文本基础非常关键,甚至非常具有文学性,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虚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生活,此时矛盾消失,不断传递的摄像头和全部拉通至同一平面的生活碎片让我们进入生活的另一面。我希望一整天都享受无意义的动作和语言,尽管此刻意义又在无形中诞生了。
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以前就想过为什么没有一部电影通过衔接和转场让主人公不断切换,后来看到了澳剧一记耳光是类似的处理,而林克莱特二十多年前就这样玩过了,一直都是话唠,但林克莱特似乎喜欢抛开传统叙事,在每一部片子里都花心思玩出新花样。
创意棒呆,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完全吸引住了我,虽然看到中途的确有些疲惫,因为对每个人物都没法投射太多情感,转瞬即逝,但是仅仅从每个人出场的短短几分钟里也能看到很多东西了。聊天的话题都是关于政治、哲学、社会运动啥的,非常slacker了。导演第一个上场,就聊到了“爱在”里的剧情,本身话痨风也很“爱在”,哈哈哈哈哈。
超hippie超意识流。。。感觉就像Woodstock里面溜达了一圈。。。个人觉得很像《半梦半醒的人生》,胡说八道神马的最喜欢了。。。这也算是胡说八道形式的极致了【
他碰上她又碰上她和他回头又遇上他 到头来不过是austin那么点地方 dude should‘ve stayed at the bus station
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是话唠啊!!!可惜太美国了,估计我要更加了解美国,才能更加了解slacker,木有字幕的说,桌子上一直放着他的before sunrise,期待第三步了,导演挺帅气,独立制片!
技术上还是很有创新精神的 Richard_Linklater 敢于拍摄这样一部注定进不了电影院的电影确实勇气可嘉,没有中心的叙事几乎把电影的讲故事的功能取消了,倒是真实呈现了奥斯汀的各类人生百态,白描的风格让影片显得比较沉闷,属于真正的“迷影”型电影。
妈呀,累死我了,可算看完了。摄影机也是个都市浪人,跟着一个又一个都市浪人游走,纪录那个年代青年的状态。转场挺有趣的,看长了就没意思了,因为看了一会儿发现原来没主角啊,也没个主线。感慨,美国青年再穷都有个车!
嗯我确实不是文艺青年 看不懂 一点点儿故事性都没 一点点儿结构性都没 一点点儿逻辑性都没 通篇不知道在干嘛 人物转换的完全没有一点头绪 头尾也完全不搭嘎 就是各种都市浪人的深度对白 九十年代美国如果这批不管干啥的年轻人都这么有思想且愿意这样交流 各种圈儿不早把全世界爆了 主观的不像样的东西
为最后一镜加一星:那不就是Steve McQueen退学NYU的直接导火索嘛(笑)~可以说是Linklater的迷影之作,难得的是在看到各路大师和影史重要moment的同时,还保有非常鲜明的原创力。听了一半导演音轨,他说这就是一群好盆友一起实现一个自己多年的想法:真是美好。PS.壁橱里的家庭录像里那是导演和妈妈哈
忍不住从头又看了一遍。恣意慵懒的德州街道,镜头任意跟随着不同主角,好像德州街上随便一个人都是slacker.对政治社会各方面滔滔不绝地胡侃自己的怪论。林导的电影中对话你也不用全听懂,听懂一半就很棒啦。结尾的手持镜头满满的青春气息。开头第一个车上做梦的人物竟是林导自己演的。
这是我所看过的最早的,同时也是最令人费解、最莫名其妙的Richard Linklater。所以,千谢万谢,还是得感谢时间……
漫步电影地形式,大段大段的手持长镜头将不同人物在街头在卧室在娱乐场所里汇集,呈现他们的思想与行为。20世纪初,大家都以为没得救了,但还是要抢救一下的。
People get lost in city, cameras get lost in people. 半梦半醒的人生是对自己电影生涯的复刻啊。
这部电影实在是太私人了,身在ATX都会格外喜欢吧。没想到淳朴的ATX在我心里已经比过了都市化的西安。
嬉皮士众生相,以上一场景的角色引出下一场景的角色,完美验证了「六度区隔理论」。众多嬉皮士们或步行,或开车,穿梭在城市之间,谈论着诸如文学创作,政治阴谋论等非常嬉皮士的话题。林克莱特作为第一个人物出场,拉着全场一言不发的出租车司机叨叨自己的梦境,奠定了电影基调。
05年买得盘,今天才看完。 我也想这么悠悠荡荡,像kevin smith一样追随它!~
90分钟还不能消化这么多充满哲学色彩的对话···想必理解这部电影需要进一步理解拍摄的90S 美国的社会背景吧。不过挺喜欢这部电影跟随人物切换人物没有固定主角的无序状态以及某些长镜头还有结尾的粗糙随意的晃动镜头。纪念我那没有行动力、不求功与名的浪荡岁月啊。slacker.
林导所有电影的雏形,与Waking Life很相似的结构,如同爱在三部曲的对话。还是那句,喜欢他的观念的人就会喜欢他的电影。
这是一部实验电影吗?观众可以在播放的任何一个时间段加入,随时离开而不影响观影。我们在观影中的态度就得像开头那个的士司机对待男青年(导演林克莱特)絮絮叨叨的无谓话语一样。耐人寻味。
年轻时候的林克莱特真的很先锋哎!一天一夜的城市游走被折叠浓缩在一个半小时里,镜头犹如幽灵视点不断黏着在新出现的人物身上,人类的行走和交互成为传递视点的契机。在喋喋不休的谈话中,时间又被拉长而产生出现实时间的幻感,而观点的表达被散诸于不同人物的各有立场的长篇大论中
观感有点类似贾木许的《咖啡与香烟》,但是形式上用调度和摄影机运动将所有的角色串联起来,但这也是本片强于《咖啡》的地方,无情节无人物,却白描出了社区生活的可感知的状态。
林克莱特的处女作,拍法儿比较逗,but太牢骚……
灵活的长镜运用,灵活的场景调度,以及灵活的剧情设计,灵活的对白,共同造就了这部灵活的独立电影经典:明明是书写现代主义的空虚与焦虑,全是争论与说教的台词在随机的搭配组成整体后却全没有了那份无力感;近于纪录的客观在毫无规律的转换下便成了诙谐的调侃,颇得新浪潮的神韵;而不同于新浪潮的悲怆底色,本片在调侃中调侃,调侃之余依旧调侃,轻松的影像之后,原是无端的虚无,电影成为了自己的游戏,浪人最终成为了浪人,电影也还原了自己的本质。但正是这随意的戏耍,内容的逻辑缺失,形式的内逻辑不完整,原来游戏都是刻意的动作,虚无到头来只是造作的忧愁,浪人们毕竟还是在都市里。值得一提的是,林克莱特的话痨特性在这部电影里已经充分展现,即便有日后“爱在”三部曲等优秀代表作,本片的随意知性到底基本消失不见,独立精神总是稍纵即逝
思考是自由的,所以想得多做得少-07/19/14 at Anthology Film Archives
Linklater的“边走边聊”在《都市浪人》中初露头角,边走边聊不仅是生命存在的证明,也是其挑衅的宣言。摄影师在德州奥斯汀“漂流”,操纵摄影机进行“无意识”拍摄,通过时间影像探索了在一个单一、持续的时刻中,一个“随波逐流”的情感共同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可能性构成的狂欢。《都市浪人》由80多个人生活中一些小时刻组成,而这些小时刻证明他们真的活着。电影被拆分成一个个可感的时间影像,看似是一种真实、无休止的“流”,通过一系列长镜头让观众感知到时间的流逝,而时间影像同时又成为一种角色表达自我的载体,代表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现实,每一个都由一个个体存在其中,但被这种“时间流”长期裹挟难免疲惫煎熬。7.5/10
有点类似于目前的社交网络,镜头从一个人开始,遇到下一个人就跟随过去……
他人的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不能说看懂了,但是一切确实就是无聊的又让人惊异的,没有答案。
無目的接龍故事,Linklater 後來也用上,例如Waking Life和Boyhood,後兩者接的是夢和時間,滿有no wave cinema的味道。也老早展現出他的波希米亞人生態度,對世界充滿好奇但又被動,有自我一套了解世界的方法鮮有人會認同,活得粗心,也活得隨心好玩。
这部影片像流动的现代展览。它妙得我刚看五分钟已经决定要再看多一遍。以及,我真的太爱Linklater! 题外话:下了十多天才下好,还好有英文字幕,跟不上能暂停。
完全靠对白撑起一部电影我能理解,甚至非常喜欢。但是没有剧情???林导的长片处女作这也太先锋独立了吧!个人决定要给它改名《德州小镇无业青年群体长画卷》。看下来还是蛮有生活感的,不过对话大多都是独角戏,一方说个不停另一方只是倾听者,不知道是林导有意为之还是.......
再遇渣翻;接力棒似的故事推进,其实也谈不上故事
嗯 很Linklater...不适合我 看了这么多导演的电影 发现他最具故事性的电影居然是Boyhood
林克莱特失败的尝试。生活-影像之美和虚构的形式设计当然有天然的矛盾。
这不是一部看一遍就能过的电影,这是最好的独立电影之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08504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