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澳大利亚7.4分传记剧情《被抹去的男孩》

2018澳大利亚7.4分传记剧情《被抹去的男孩》

《被抹去的男孩》介绍

名称:被抹去的男孩

别名:抹去的男孩 / 被抹掉的男孩 / Boy Erased

主演:卢卡斯·赫奇斯 / 妮可·基德曼 / 罗素·克劳 / 玛德琳·克莱因 / 维克托·麦凯 / 大卫·约瑟夫·克雷格 / 特洛耶·希文 / 艾米丽·辛克勒 / 德文·迈克尔 / 马特·伯克 / 林赛·莫泽 / 杰西·拉图雷特 / 布里顿·瑟尔 / 大卫·迪特莫尔 / 威廉·吴 / 乔尔·埃哲顿 / 泽维尔·多兰 / 蒂姆·韦尔 / 弗利 / 兰德尔·P·海文斯 / 乔·阿尔文

导演:乔尔·埃哲顿

地区:澳大利亚,美国

年份:2018

语言:英语

时长:115分钟

分类:剧情片

《被抹去的男孩》剧情介绍

乔尔·埃哲顿将自编自导新片[被清除的男孩](Boy Erased,暂译),主演卢卡斯·赫奇斯,妮可·基德曼、罗素·克劳有望加盟。影片改编自杰拉德·康利同名自传,故事讲述阿肯色一个保守小镇的牧师之子(赫奇斯饰)因同性恋性取向而遭到家庭的排斥,基德曼、克劳饰其父母。影片将于今秋开拍。故事简介:在阿肯色州一座封建保守的小城,浸信会牧师19岁的儿子向父母出柜。男孩却被迫参加教会支持的同性恋矫正项目来“治愈”同性恋,否则将会付出失去亲人、朋友和宗教信仰的代价。他起初参与了含有12个步骤的残酷治疗,但最终鼓起勇气逃跑,选择拥抱真正自我。

《被抹去的男孩》豆瓣热评

  • 饮歌

    今年最养眼的同志电影,没有之一!整部电影情绪饱满到位,但绝不滥情;气质悲伤,但又渗透着缕缕温情。让人跟着细致的镜头语言,一同体味男孩面对家庭、青春和成长时的困惑、挣扎和反抗。Lucas Hedges表演掷地有声,好几场戏令人异常动容。

  • 伪装的甘党

    Nicole在TIFF首映时说,“我当时很想成为这部电影的一员,因为这部电影可能会拯救很多人的生活。”

  • Diva Tequila

    至少家里还有一个人站在他身边 他要走的时候 那个围着他祈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卡米诺 真是被上帝气哭

  • zitsunari

    心硬化患者如我也不禁流下了滚烫的泪珠 希望所有LGBTQ的小朋友都能有勇气对抗不美丽的世界

  • 阿暖

    改编自人物自传,难怪拍得这么四平八稳。不过这个题材非常符合你国国情,邀请各位反娘炮教纯爷们看看。以及tiff观众真的太热心了,看到后面翻身剧情各种疯狂鼓掌

  • 基瑞尔

    本是Garrard自己很私人的心路历程和认知改变,但是导演在自己的努力下变成了一个可以折射时事议题的群像片和更多探讨同志与宗教家庭关系的剧情片。除了他,作为过客的Henry、Cameron、Xavier...每个人在这段充满痛苦与寻找出路的自我认知路程上,有着自己的遭遇和结局(可爱的男孩儿们都可以出“外传”电影)。前半段致郁压抑,后半段明媚温和,观众的心情就像片中的Jared一样从渴望救赎到骄傲到去改变别人。我很惊讶Joel竟然给Nicole和Crowe都留出了Oscar Moment,以及结尾Victor Sykes的交代笑die。

  • 亵渎电影

    可能是期待太高了,有点失望,但是片子也不至于烂,只能说平庸了点。故事没有聚焦矫正中心,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同性恋男孩和他的浸会教家庭之间的对抗上,因为没把重点放在矫正性取向上,男孩对于自己的性取向一直很认同,很坚定,所以这个故事也没有多少矫正带来的痛苦,也没有多少戏剧冲突,当矫正中心的矛盾终于被激化了,男孩就被他的守护神带出了困境。导演把男主角这样的男孩,当成LGBTQ群体的榜样拍了,他除了性取向不符合宗教的教规,在其他方面完全就是上帝最完美的子民,他正直善良诚实坚定,他不撒谎不屈服恰恰也是上帝不允许他那么做。片子讲性取向矫正治疗的新闻,这种好莱坞主流电影的社会意义远比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重要的多,或许它可以给那些正在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困扰的青少年一些希望。同性恋不是病,性取向也无法被矫正。

  • 米粒

    使用层层闪回的写法其实还是蛮不错的,但结构有了,内容却因为单薄而有些跟不上。这美国杨永信给LGBTQ孩子们搞洗脑治疗结果到头来竟然自己也是个深柜,如此刺激的一个环节竟然完全不说吗…… 电影整体印象就是如此,没有高潮,部分段落用力过猛

  • lineline

    “shame on you, and shame on me”.

  • Rocrw

    随着戳爷的歌声响起,一个令人难过的故事缓缓开始。影片情绪渲染得很好,悲伤的气氛恰到好处。导演把片子拍得很学院,节奏缓和,剧情顺畅,完全挑不出毛病。青春的悸动,成长的痛苦,Lucas都演绎得令人感动。最喜欢男主在车里将手伸出窗外轻轻晃动的隐喻,结局看到这段忍不住轻轻微笑。

  • 岛上的夏奈

    Nicole Kidman和Lucas Hedges的表演简直是史诗级的,奥斯卡大概是要完了。

  • SingLesinger

    I'm gay and I'm your son, and neither of those things are going to change. 希望有生之年也可以听到父亲的一句i'm gonna try. We'll try.

  • 沙丁鱼

    年度出柜佳片,前半段压抑深思,后半段温情动容;故事讲得朴素平实,就像lucas的表演一样觉得亲切舒服;妮可演技回归,裹紧睡衣的样子又依稀看到那年的伍尔夫;配乐到位,主题曲点睛;感谢这个片子,感谢三辆卡车,感谢每一个为LGBTQ发出的声音——it's a rocky road,发声是每个人的责任。

  • 牛腩羊耳朵

    埃哲顿的导演和剧作也就是二流美剧水平,但是卢卡斯的演技生生给电影抬了一个档次,再加上拉来的一波老戏骨小鲜肉都给他当绿叶,越发出挑了。求继续演同志角色。

  • AlanX

    性取向矫正治疗影响了许多人,用非人般的待遇折磨了许多人,但从中真正改变了的人并不多,因为这不是病态,这只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人人生而不同,上帝爱每一个善良的人。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同而感到彷徨,请坚定地走下去,我爱我的不同,我为自己而骄傲!(强大的演员阵容加分!——卢卡斯,戳爷,多兰居然都在里面。)

  • 雨夜飞行

    四平八稳地讲了一个教科书一样的故事。大牌云集,表达到位。只是故事太过于朴素,看到后面父子对峙却感觉矛盾并没有那么激化。缺少血肉的同志电影

  • 竹和

    除了尼克基德曼外本片几乎没什么亮点,令我开始对赫奇斯隐隐担忧。多兰和TS的角色可有可无,像是在完成原著作者希望找LGBTQ演员参演的愿望,反倒是片中小胖的戏份比较重要。总体来说也许是因为原型在世的原因,因此剧情无法根据想象展开所以没有较强的戏剧冲突,只有“床戏”一幕让人感到有一秒的温暖。倒是片后对谈比较有趣,像是因为电影上映作者的父亲即将被赶出教会但是终于对儿子的成功觉得骄傲,妮可在母亲真人面前表演紧张以及罗素克劳搭私人飞机去教会拜访等等。今年上映的同类型电影里无疑是《错误教育》优秀得多。

  • 徐若风

    2.5 大家演的都非常好,然而实在是陈旧、浅显地乏善可陈,无趣难熬到受不了。拍成这样其实毫无影视化必要,读篇资料型的微信推送说不定都能挖掘得更深刻。看在片尾字幕提示的现实意义还是给个三星吧。

  • CharlesChou

    基本和《错误教育》可以完美double bill,也能看出多数gay真的比les心理脆弱

  • 糯木

    我期待了整整一年又三个月啊!无法接受!这个正逢时运的题材、这个灿若星河的卡司、戳爷这堆量身定制的歌、还是自带震慑力的真实改编,这些哪个不是做佛跳墙的材料啊,结果生生煮成一锅咸菜粥!我也是服了。文本太差太差了,所有情感被冲得支离破碎毫无张力,最大价值可能是了解一下杨永信的治疗套路。啊,这个电影,它本可以很好的,它本可以影响很多人的。我真实心梗。

  • 库库尔坎

    Edgerton的试水之作,卡司强到变态,戳爷客串(!) 但火候太欠佳,无法深入发挥,题材浪费掉了。但这个题材确实很合自己的一些心境变化,真是期待已久了。所以当年书读死了太可怕,直到发现,God never gives me a sign, the revelation is just the one you love. 你可能为了寻找自己的答案,丧病地尽量占有过所有的可能路径,直到sign显现,然后为此放弃了自己曾经所有的占有,改变了自身所有的方向,甚至包括放弃占有对方本身——如果一个人不能为他人做到这一点,拘泥于那些形式又有什么意义。又有多少皓首穷经的人哪怕做过一点自我损害的事?呵呵。

  • 西楼尘

    不必手指向前做男人的姿态,不必面对空椅泄无由的愤怒,不必把喜欢过的男孩写进道德检查,不必因看到街头的广告而倍感羞耻。你不必压抑自己的性向去忏悔,不必偷看了同性换衣而恐慌,更不必在小便时受到监控,在怯懦时受到鞭挞。不是药丸能修复,血液不肮脏。你可以把手伸出窗外,你也可以去爱任何人。

  • 盔酱兮

    前半段有些沉闷,要不是音乐对胃口就想拉进度条了~矫正中心的笔墨意外的少,但是男主演得还是可圈可点的~Russell Crowe 怎么会这么胖了啊!以及Nicole Kidman这张不接地气的脸真心不太适合这个角色~

  • 咯咯精

    Lucas尿尿不洗手我崩溃了。18年所有半路出家导演的作品都不好看!比错误教育那部好看一点点,但可真是无聊到爆。我已经不想看这种conversion therapy的电影了,要拍就拍白天说主救我我有罪,晚上宿舍搞群p。

  • 陀螺凡达可

    2.5 从主观经验出发去回忆和描述了事件,抒发了情感,表明了立场,没有把事件本质给提炼出来,其实挺可惜的。更何况都8102年了都还能这么陈旧的剧作和拍法,剧本也有点糟糕。多兰很抢戏,可能是导演病上身了吧。想把卢卡斯当宠物养在家。

  • 阿蕭

    浪費了一票好演員 跟同題材的Cameron Post相比毫無過人之處 it doesn’t hit me

  • 心生

    感觉就是哪个点都有了点意思,但整体就是太平庸了。PS:阵容真是低调强大

  • 刘浪

    一个礼拜后,在我记忆中,Boy Erased跟Beautiful Boy两家会住在隔壁,治疗院开在对门,两片连成一个宇宙,互相穿梭。

  • 叶洲

    一直觉得乔尔埃哲顿是个很平庸的演员,这次当导演本不看好,但是有如此多大牌加盟,题材也这么天时地利,还是报了一点期待。结果平庸演员也是个平庸导演,剧情简单流水账就算了,最基本的打光都不及格,甚至根本没打光。不打光吧还特爱对着窗户背光拍人像,一个个角色都黑成一坨。表现阴暗压抑也不能让人看了眼睛酸吧,学习一下海边的曼彻斯特

  • 红蓝色的风雨夕

    VIFF#20 卢卡斯小便完没洗手扣一星!(jk)不过说实在地看完cameron post之后来看这片真的无感。想起一个月前vqff的艺术总监说不应该是白直男来拍boy erased还挺有道理。搞笑的是一个月后白直男就站在同一个台上介绍片子。

  • JulianaFrink

    导演太差,令人发指。有一种Lion 2.0的感觉。在一众又庸又俗的可怕表演中我们蜂蜜男孩海蜇丝看起来算得体了。找来一堆大名字和网红却哪个角色也没有挖掘到,玩票吗?角色挖掘不行,感情铺垫也不到位,完全没法共情,充满说教和骗奖时刻的最后一个act更是灾难,没有一个部分是让人看起来舒服、真诚的,唯一有意义的也就是现实教育价值吧。杨永信必败!女配也太好笑了叭,跟Lion一样全程人肉背景最后一场笨拙说教所谓moment,lol. 澳洲学院也就这样审美了。窝胖的下一个电影主角,你在哪...:'(

  • 嘟嘟熊之父

    站在显性批判立场上的去批判表达,使影片呈现出一种温和的摇摆不定感。从正面看,它从一种浅层的意识形态对抗层面上升到更为模糊多义的社会解构,所探讨的是风俗、宗教与政治应该如何确定人类行为的边界,并以此作为人类明辨是非的依据;从反面看,整个好莱坞正在陷入一种默认状态下对激烈表达的规避,一切中庸的创作立场貌似是开放的,实际却是疲软的。

  • Syd

    相较错误教育,同样是性向矫正,被抹去的男孩的矛盾点更尖锐突出,那些矫正的方法简直毁灭人性,贬低尊严,结果就是脆弱的被矫正者要么自残要么自杀,只有见血才能让施刑者看见自己的残忍。如果宗教连爱一个人都认为是错误,那也不值得去信仰,无论是哪一教派的圣主心怀的皆是大爱,那爱谁是众生的选择,怎样爱也是他们的造化。最可恶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宗教圣主的旗号做着伤天害理的事情,父亲显然还是自私了。

  • 某J。624

    太四平八稳了。不过妮可基德曼说得对,这部电影可能会拯救很多人的生活。

  • 科林

    治疗中心的戏不过催化剂,重点在家庭关系的重塑、自我身份的认知及宗教含义的理解上。尤其于家庭层面切入,从片头可爱的童年VCR到片尾感人的父子谈话,以及与父亲母亲交流的推心置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男孩的成长,变得清醒、逐渐勇敢,虽然手伸出窗外确实可能面临潜在的危险,但是那种做回自己的无拘无束也应许放手一搏。Welcome to LOVE IN ACTION.

  • 柯里昂

    「错误教育」版「漂亮男孩」,好莱坞近几年给新生代演员的本子同质化太严重了,甚至有些捧杀的意味(另一方面优秀原创剧本太少,编剧也要背一部分锅),戏路都往一个方向走必然不是什么好事...当然,你要说在目前环境下是挑些受颁奖季青睐的适龄角色演更好,还是在无数三流商业制作(或超英电影)里打滚更好,也没人能说清楚。

  • 逢澶Ty

    卡斯真的不能再好了,但真的完全喜欢不起来。虽说导演尊重原著剪辑,但看得非常不舒服。看过Cameron Post之后,故事方面完全没有新鲜感。友人映后告诉我,他也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同样有个牧师父亲,所以感触特别大,他觉得就是他自己的故事,想给家人看这个电影,a conversation could start from that, 这又或许不是个那么差的电影了。但representation而言,仁者见仁了。

  • 匡轶歌

    “人们总是说,有时要帮助孩子,就必须去伤害他们。但做母亲的知道,打心底里知道,伤害根本没有用。” ←幸好有了这样一位母亲,这个美国杨永信的故事,最终才没有悲剧收场。

  • cløud 109

    一家三口演的好 有人知道troye sivan和多兰这两个角色是来干嘛的吗。。。

  • 天马星

    导演没有叙述前史,也没有表现人物挣扎,而是直接粗暴地进入「治疗」,这股生猛的力量在一系列四平八稳,毫无波澜的片段之后丧失殆尽。比较失望。

  • Panda的影音

    女同的《错误教育》后又看到一部男同的关于「同性恋矫正」的电影,猜测是真人真事改编,果不其然,《被抹去的男孩》前面的剧情担心会加深部分对自己性取向困惑同志群体的迷茫,好在结尾给了正确的引导(杰拉德:我是同性恋,也是你儿子,这两件事永远都不会改变。好吧!那我们就直面事实……我是不会改变的……)。卢卡斯·赫奇斯继《伯德小姐》后再次演Gay,妮可·基德曼的金发造型一股戴头套的别扭感,而罗素·克劳胖得有点意外,另外没想到乔·阿尔文和泽维尔·多兰也有参演……P.S.:有些好奇那个看着像华人男孩的Carl的故事。& 看豆瓣演职员表配乐是 Radiohead-Jonny Greenwood 制作的,让我惊喜一下,结果一查,发现其实并不是他,而是Danny Bensi 和 Saunder Jurriaans!

  • SELVEN

    主要人物均没有合理完整的成长弧体现了作者对人物缺乏统整的理解,能抓住人心的特别是同理心的冲突乏善可陈。在如此情况下,乔尔精心设计的镜框显得特别空洞无力。与拉塞尔克劳演的父亲相比妮可演的母亲相对还有些发挥空间,只是妆容过于惊悚。

  • 寒枝雀静

    D+/ 相比《错误教育》更平实内向的拍法,但沉稳的情绪之下未免缺乏更深挖掘。几个有趣的点:①矛盾的触发方式:信仰之下的主动承认;②矫正机构的宣教基础:社会建构论而非先天论;③结尾的悬而未决:落点在于家庭交流的空洞与失效。站在一个显性高压更强的社会的视角,观看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疑惑反倒也成了值得玩味的部分。

  • 生人回避

    越来越多的文学影视作品为LGBT群体发声,反而越觉得不安。

  • 傻乐的猫

    我 的基督教徒朋友们总在说,主爱我们每个人,圣经说主在哪里光就在哪里。这电影在说,看看着漆黑一片吧,有主的世界都是黑黢黢的。

  • Q·ian·Sivan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right?」「I'm gay, and I'm your son. And neither of those things are going to change. Okay? So let's deal with that. Or ler's call it a day. Both of us would be okay, but that would be a shame. I'm not changing. There's no changing me. God knows I tried. So if you mean it, if you really mean that, and you're not ready to lose me, then I'm sorry, but you're gonna have to be the one to change. → I understand. I'm gonna try. I'll try.」

  • 康报虹

    我不认为妮可·基德曼适合“母亲”这样的角色——她太美了,哪怕顶着波波头、穿着运动服都掩盖不了她的魅力。当她戳穿“治疗”的真相时,当她撕破伪善者的脸皮时,她就不再是一个人的母亲,而是真正的女神,是千千万万个被迫害者的代言人,是千千万万普通观众的化身——她释放了我们积郁良久的怨气。无论是前阵子的《错误教育》,还是更早的《感化院》,我们都太需要这样一个角色站出来痛骂伪善者。

  • touya

    实话实说,看困我了……大侄子表现还是挺不错的,但是整个片子温吞的像白开水,完全没味道。

  • 殇潮|Enigma

    演员实在都太好了,配角也存在感强又不抢戏

  • 拉斯科尔尼科夫

    多兰,卢卡斯,戳爷原本能一起拍一部很好的电影。。却拍出了这个玩意。。令人印象深刻的失望。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出场的角色的意义不明,父母态度转化没有力度……

  • 我是大皮哥

    “You never asked if there was more to my story at college. You never asked if I was okay. You were too focused on how it affected you.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that we've never spoken about. And I don't know if we ever will.”

  • 三疊紀

    “我認為我們就是自己的上帝,他一直在我們心裏。”當信仰和認知出現分歧,我們更應該遵循自己的內心還是外界的聲音?影片全程看下來都是壓抑的情緒,這種強行扭轉天性的結局只能是悲劇,很開心Jared選擇了反抗,也很感動媽媽選擇了支持,當她說出那句“Shame on you!”的時候眼眶忍不住濕潤。其實能理解父親的煎熬,兒子的性取向幾乎要摧毀他的整個價值觀和信仰世界,一切矛盾的皺褶只能讓時間來撫平,只希望我們都不會是那個被抹去的男孩

  • 罗洋

    我并不反对gay,但我对于gay无休止的要求我们普通人接受他们而感到恶心

  • SundanceKid

    编导上真没什么才华,但倘若能给有过、仍然困惑的孩子和家长启示总是好的。选择的段落,和喜欢的男孩片刻温存,母亲的坚定,言语里那个反抗过的男孩的死亡,倒考验平凡间的动容。Lucas Hedges演得好,不用更多波澜便让人看见了他的曲折,而反抗也不施以愤怒,可信有力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08561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