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法国8.7分剧情《芬妮与亚历山大》
《芬妮与亚历山大》介绍
名称:芬妮与亚历山大
别名:芬妮与亚力山大 / Fanny and Alexander / Fanny & Alexander / Fanny och Alexander
主演: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 / 伯杰·阿斯特 / 佩妮娜·奥威 / 克里斯蒂安·阿尔姆格伦 / 卡尔·比尔奎斯特 / 阿克塞尔·迪贝里 / 艾伦·埃德渥 / 茜芙·埃里克斯 / 阿娃·弗洛灵 / Patricia / 迈丽丝·格兰隆德 / Maria·Granlund / 贝蒂尔·古韦 / 埃娃·冯·汉诺 / 索妮娅·赫登布拉特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地区:法国,瑞典,西德
年份:1982
语言:瑞典语 / 德语 / 英语 / 意第绪语
时长:188分钟
分类:剧情片
《芬妮与亚历山大》剧情介绍
1907年圣诞,艾柯达家族两代人共享圣诞晚宴,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小主人公亚历山大(伯特·格福Bertil Guve饰)和芬妮(妮拉·艾尔温Pernilla Allwin饰)的父亲奥斯卡(艾伦·艾德沃 Allan Edwall饰)在排练《哈姆雷特》时突然中风,弥留之际把苦心经营的大剧院托付给妻子艾米莉(艾娃·弗洛灵 Ewa Froling饰)。一年后艾米莉带着一双儿女改嫁冷酷残暴的青年主教爱德华。爱德华的母亲和姐姐专横刻薄,亚历山大与继父的矛盾日益尖锐,却只能默默忍受。当老祖母海伦娜(古娜·沃根Gunn Wallgren饰)得知此事后,暗中请老友帮忙,终让孩子们重获自由。艾米莉也逃离了主教家,从此一家人再次团聚享受着天伦之乐。本片获得第56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芬妮与亚历山大》豆瓣热评
這個男孩親眼目睹了世界末日的三種型態:一種乃富貴而溫馨,卻欠乏創造新物新生的能力,沒有屍臭但明確往衰逝墮去;一種則積極而禁慾,來世渴望壓過現世響望而偽善終生;一種則上達天聽,上帝惡魔交相聚,卻令人失望地察覺牠們並未如你想像所願。那麼,太早明晰人世間毫無希望的男孩,該如何渡過接下來的每個明天?只有說謊,演戲,「或著,息影。」他道。
1.一般般的家庭剧,重婚需慎重,不能因为丧夫后夜夜的寂寞欺骗了自己的内心,那不是爱,是焦虑,是下体空洞洞的需要;2.“万事皆有可能,皆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想象如织线,交织着新的图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瑞典影史十五佳NO.13
【A+】构图,布景,光线,每一方面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的一丝不苟,将电影视觉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故事透着戏剧般的古典,台词深邃令人玩味,简直就是一尊近乎完美的艺术品。 (PS.看的312 分钟版本)
#重温#2018年6月第三次重温;完美演绎斯特林堡之「万事皆可发生 时间空间并不存在」,数次泪目。魔灯照亮童年的天堂,这个温暖的小小世界近乎梦幻,他看见父亲悲伤的灵魂,“我们永远不会分开”,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在在主题和形式上圆满回归,与《假面》同为最好、最爱的伯格曼。
伯格曼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近似于北欧版“红楼梦”+“哈姆雷特”。现实主义和神鬼魔法并存,舞台剧风格和意识流结合。伯格曼对一生的主要创作主题(如童年、死亡、宗教、家庭关系)都作了探讨,并给了一个理想化的结局。但和红楼梦一样,尽管哲理遍地有,本片的华丽和冗长还是经常让我出戏。(8.5/10)
艰难的一次看完,伯格曼是单细胞啊,叙事效率太低
台词:那些快乐的美好日子已然过去,只剩下这可恶肮脏的生活 在吞噬着我们,人生总是如此?—— 瑞典大师的绝唱,半自传性质,处理极为细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摄影、美术、服装四个奖项。影片细腻地探索了心理折磨这一题材,但因采用儿童的视角,因此不像伯格曼其他作品那么低沉。… -百度百科 —— 拉斯·冯·提尔:我对《芬妮与亚历山大》很失望。我想 我气坏了。伯格曼一直以来都当自己的观众是知识分子,这部片子里他突然开始拿观众当傻子。我看《芬妮与亚历山大》时,我看到各种我喜欢的元素被加以强调,我讨厌这样,我讨厌片子过于大众化。我知道伯格曼本人并不太满意自己的电影。我真心不喜欢的是,他这部片子里所讲的各种内容 已经在他其它很多严肃电影里讲过了,他把我钟爱的电影中的亮点截取出来,塞到一部普通平凡的东西里,这是亵渎。
芬妮的故事不多,一定是被剪掉了吧?想看5小时的导演剪辑版。
虽不难看,但内容与篇幅未免也太不匹配了,有失大师水准。PS:主体故事有点《猎人之夜》的意思。3星半。
每次看伯格曼的电影,我都会认为那些小孩就是伯格曼自己,还有那些女人,那些濒死的人和那些残障的人,都是伯格曼自己。他一生都在怀疑中乞求爱,在绝望中寻找温暖,以此片尤然。尽管他一再否认其作品中的自传性。但是读读《魔灯》就知道了。虽然很多时候他无意写实,一再标榜自己一直住在梦里,偶尔造访现实世界,“不信任何人,不爱任何人,不缺任何人”,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内心复杂,不改单纯,再次开始盼望。
3个多小时流畅淋漓眼睛都不敢眨一下,除了美轮美奂的场面每个镜头都耐人寻味,精致华丽温情细腻的大师之作,连演员也是大师级的。可以说是一部没有缺点的完美电影。
真棒!画面场景超美!每一帧都想截下来。三小时看下来一点都不累。两年前看过一点,这次看发现某个情节没有,可能那是五小时的版本。伯格曼我还是更偏爱彩色片。我决定看一下五小时的。ps:原来这里还有魔法的事。。
我看过的最不闷的伯格曼片,同时也是我看过所有电影里摄影最棒的。 想看5小时版本。
1,开幕华丽的房间放那么多蜡烛对火灾恐惧症患者来说呼吸困难(所以后面是影射观众的忧虑)。2,几位儿子的扮演者面相实在太老了。3,玩偶让人无从吐槽。4,主教邪恶的很优雅。5,伯格曼真的很喜欢两张脸交叠的画面。6,憋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导演最后还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意识流。五个小时,撒花!
[芬妮与亚历山大]起于一场盛大的契科夫式的庆典,一上来就让我折服于其细节和人情;到中后部哈姆雷特、浪漫主义童话和斯特林堡等元素融进来时,我不由地觉出这些主题嫁接起来的不协调和过犹不及。作为一部确切无疑的老人作品,我还是高兴他在最后和生命讲和的同时,在尾声的和弦里也掺上了不和谐音。
看了5小时的导演剪辑版。帷幕从大家族的华梦一场扯开,个中人的盛衰,在儿童视角下有种明丽、直截的呈现,而那鬼神的介入,也玩出了经典文学的厚度。这出伯格曼的绝唱,放入了他钟爱的戏剧、音乐以及情欲追逐、心理分析、宗教质问,而曾经的上帝是爱,是虚无,此间也许转为更浓重的淡漠与可耻。
7/10。家庭空间表现为子宫般洋溢爱欲之美的橙红色,主仆和客人济济一堂引亢高歌伴随着镜头扫过丰盛的餐桌,卡尔放屁吹灭蜡烛逗笑孩子等爱意满满的场面中,唯有祖母对一手操办的喜宴暗自神伤,更讽刺的是艾米莉在亡夫棺材前哀嚎震耳欲聋却次日满怀信心地接管剧院,婆媳由于演员身份迷失了真实情感,艾米莉对丈夫的悲伤是扮演的,她嫁给艺术来满足不能从丈夫那获得的爱欲,被宗教的伪善爱欲短暂迷惑后重新找回艺术,在祖母怀中朗读着斯特林堡的新剧进入梦乡;主教就像蹲在他桌上的黑猫成为哈姆雷特叔叔的喻体,当亚历山大编造被卖给马戏团的谎言,他五指张开笼罩着亚历山大的脑袋再用食指猛截,预演藤条鞭罚的精神虐杀,雌雄同体的伊斯梅尔象征孩子对灵异世界的现实性幻想,俯身耳语给了亚历山大烧死主教的咒力;伯格曼的舞台剧风格如主教家:僵硬、冰冷。
序幕跟我小时候在外公家午后醒来的情景居然一样。每一幕都有一个人讲故事,而重点根本不是故事本身。5个多小时里,芬妮戏份也太少了好麽,亚历山大就是小艺~ 2018.6.16 重看,记得的那些美好桥段似乎都是电视版的,睡了。结尾“一出梦的戏剧”,走出影院,沿着衡山路漫步回家,真真如梦似幻。
伊萨克叔叔好棒呀。 及其完美的影片,算上电视剧版补充的大约四个多小时。 非常庞杂,但丝毫不乱,有惊人之美和无限痛楚。伯格曼的《红楼梦》。
还原了上世纪初瑞典中上层家庭,摄影美,布景美,镜头中充满大量的视觉细节家中的家具装饰食品鲜花,到人物衣着,风景风物,實在是好看
一直没有补记伯格曼大概是因为第一次试图用生命体验去进入他而不是用他既有的地位和名誉。然而没那么容易。他对宗教的怀疑、与世俗的和解,都太像梦魇,都被还原到非常本质的欲望的层面。这几乎让生活变得不可能,尤其我好不容易才有些勇气来面对具体的道路的选择。
伯格曼嫉妒塔氏,因为“他放弃了现实主义,并让梦在房间里如此自然地移动”;他可能也喜爱维斯康蒂,承认“圣诞晚宴那场戏就是从《豹》中学来的”。所以事实就是,伯格曼在二者之间,在现实与超现实、清醒与混沌间穿梭—哪怕显得些许僵硬。伊斯梅尔的雌雄同体象征着梦与现实的边界,流动、自然但又足够戏剧化;母亲丧夫后抛下剧院改嫁主教—从戏剧投向宗教的怀抱;亚历山大不断地谎言以填补恐惧与未知的缝隙—父亲死后,他终成一个合格的“说谎者”“编造家”,这难道不就是艺术家的雏形吗?而光明已至,亚历山大又有了新的亡魂作伴。死去的继父成为新的梦魇,也是新的艺术养料。它似乎就是在告诉观众:你们喜爱,或者唾弃的“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用双眼捕捉着风、电、雪、水,捕捉着一个庞大而幸福、虚伪而空洞的家庭,捕捉着生命原初的模样。
太好看了。五个小时还没过瘾,回头又把第一幕看了一大半。读小说有时也会这样干。当已知一众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终局,再回头看他们且不知他们将会如何时的情态,以及一个布局严密、所述甚丰的故事是以何种方式打开的,有一种偷得上帝之眼的满足感。
将妻子(话剧)和情人(电影)结合在一起的收官之作,《我们都是马戏团》的译者说过本片是瑞典电视台在圣诞夜的保留节目。多次重现《魔灯》里的时刻,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伯格曼的影子,就像奶奶说的:one is old and child at the same time…日常质地的幽灵,death makes no difference,想到阿彼察邦;分不清的lies and truth在电影里抵达平等, imagination is truly a gift…又又又想起伯格曼在《魔灯》里写自己第一次看电影时沉浸在经久不息的热情之中,六十年过去了,什么都没变,他依旧如此狂热,依旧在任何时候都能回忆起第一台放映机的气味。
大师对不起,我带着枕头看的,睡的可舒服了。
另类自传,跟魔灯对看会很有意思。比较奇怪的一点是,伯格曼似乎在他之前的电影生涯之中从未触及过童年的“幻觉”(虽然在他最好的作品里,真实和虚幻往往无法区分),到息影才突然想起来。如果说前期是因为资历,那么中后期又是因为什么?F&A完美集合了伯格曼毕生所学,但又是那么个异而无法取代。
一脸懵逼。豪门心事?魔鬼继父?超现实?万万没想到居然能看完这3个多小时,而且没睡着……
后期的Bergman和早期的他真是完全不一样……风格变化很大,不过一样的地方是,宗教主题依旧贯彻始终。都说这是Bergman版本的红楼梦……唔,确有可拟处。庞大、完整的结构,多人物以及随之而来的多情节大篇幅构并成映像精致到华丽的巨幅浮世绘。以此,为导演本人的谢幕。
或许叫“亚历山大与鬼魂”更贴切吧。出现在片名中让人理所当然以为是主角的芬妮,却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人设颇为吊诡。其余一切皆完美,一丝不苟的精准调度,极具象征意义的色彩运用,娃娃屋、人偶、投影仪、剧中舞台等等“仪器”的存在,可算是韦斯安德森大受伯格曼影响的有力注脚。
21_132。看的是导演剪辑的五个半小时版,其实这已经算是电视剧版了。画面方面自然是相当美丽,就是故事主体跟电影名字其实关系不大吧。最后这电影明白地说明了 两件事:女人不要随便结婚,自己经济不独立要靠男人养的,结果就是男人虐待自己和亡夫所生的小孩自己也没有办法阻止还得靠有人脉的老人家来救人。另外就是小孩多也没用,生得三个儿子(是吧)没几个有用的还只顾伸手要钱。
無關因果、圍繞一大家人的命運展開,雖然不太抓的住故事中心主題(也屬於講人物遭遇的那種,類似布拉格之春)但和《大宅門》一樣讓人喜愛;另外很妙的一點是「事件的結果」沒有絕對的好或壞,也沒有絕對的「善惡報」;牧師繼父直接想到《獵人之夜》。看過《魔燈》後得知,都是伯格曼童年真實回憶寫照。
最喜欢的一部伯格曼,古典史诗般。每一帧画面都不忍错过。准备继续看五小时版本的。台词很有腔调。诸如,风雨如晦之夜,母亲对儿子说:“别把自己当哈姆雷特了。我不是乔特鲁德王后,你的继父不是丹麦国王。这里虽然黑暗阴沉,却也不是什么厄尔锡诺城堡。”
最终,一个接一个的小奥斯卡都还是长大了。长大了的奥斯卡仇视着另一个小奥斯卡。而这个小奥斯卡,可以是亚历山大,可以是芬妮,——当然,也可能是我和你。(一如既往的伯格曼风格,紧张的缩紧与压抑,突然的爆发和欢愉,宗教和人性的对峙,——始终,他的片子都有很大的张力。)
很好好强大的电影,伯格曼依旧在和宗教纠缠不清,不过,每一部电影都要和那个“终极”碰撞一下实在太过苦闷了,我无共鸣
第一次看伯格曼,又是在大银幕上看。我看得懂,且大受震撼。华丽,奇幻,吊诡,鬼魅,每一帧美如一幅油画,鲜活的色彩和高清的画面仿佛是2002年的电影。开放式情爱,同性恋,宗教反抗,父权反抗,贯串着北欧经典文学《哈姆雷特》的灵魂,始终活在亡故父亲和狠毒主教阴影之中的亚历山大。前半段很闷,一大段铺垫完全可以砍掉,重心根本并非“芬妮与亚历山大”;后半段风格渐变,剧情渐趋匪夷所思,由剧情片转为恐怖片。蛊惑人心的平行蒙太奇剪接,脆亮可怖的配乐,施展出宛若魔法般的情节和氛围。葬礼上连番鬼哭狼嚎般的哭丧看得极为难受,差点以为亚历山大逃脱后要遭遇娈童癖猥亵……里面还真的有德语,我还纳闷来着!
五个多钟电视版看了一整天,每个艺术家都逃不开创作史诗的野心啊。一母三子、旧椅子传说、哈姆雷特、魔术通灵师兄弟、极昼宴会。“亲爱的,你是否真的想到过自杀?”“每当我眼光扫到你时,蠢女人。”虽然伯格曼一直在表达童年阴影并否定宗教,the presumption here is always 'there is God'.
2013MAR 万事皆有可能,皆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想象如织线,交织着新的图案。
最后主教和他的虚伪上帝一起死去,但是神秘却没有因此消失,时空依旧不解,唯有戏剧还能给人安慰。亚历山大如果是伯格曼的心理投影的话,所有他电影里对上帝的质疑就都能迎刃而解。
这一次文本真正地让位于影像,情绪和意识不再委身于厚重密匝的台词,而是从画面中铺张弥散开来,连台词也退居为如同背景音乐的辅助地位;几处景深镜头多用半开半掩的窄门分割远近两半,在观者与被观看对象之间形成绝非朦胧也不甚坚硬的阻隔(也见于《秋日奏鸣曲》中);颜色的运用一如《呼喊与细语》,平安夜老家稍显簇拥但不失雍容华贵的暖色、主教家灰暗阴沉的土灰色(与栅栏铁窗一起构成监狱的视效)、祖母独自在家时清新自然富于生机的绿白色对比鲜明;在孩子视角下质询上帝沉默的严肃已然消解,落实到了父位缺失和家庭破碎的现实问题上;藏身伯父家的部分气质有些脱节,但也使得主教家失火和母亲得救有如神谕感召;伯格曼和自己的痛苦和不幸和解了吗?还是说《芬与亚》只是一次作者已死的创作尝试?答案可能要到多年以后的《萨拉邦德》中找寻。
芬妮的戏份被剪了。主教“人为什么说谎?”亚历山大“因为不想道出真相”主教“人为什么不想道出真相?”亚历山大“人说谎,是为了突出自己的优势”。海伦娜【万事皆有可能,皆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之下,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
我怎么看不下去啊。什么内容啊这是。
《芬妮与压力山大》与《呼喊与细语》一样都是讲述生活在城堡里的上流社会人生活状态的电影,他们丰富又苍白,幸福也痛苦。只是《芬妮与亚历山大》经历了一次炼狱与受刑,然后懂得了生的不易。此片也抨击了光鲜后边卫道士的丑恶一面。
英格玛·伯格曼的无边界世界。得承认起先以为这纯粹是个关于富贵之家的故事,后来还对鬼魂意念魔法之类的东西觉得极扯。电影告诉我们一件事,这个世界之外乃至之内还有很多世界,而我们则要扮演这样那样的角色。虽说电影杂糅了一些有些夸张的东西,但是瑕不掩瑜。最喜欢的桥段是祖母的自白。
【北京电影节展映】以兄妹与父母为主线,在三小时的篇幅中,一个20世纪初期瑞典大家族的生活故事生动地展现在银幕上。画面色彩如油画般优美。剧情雅俗并容真切感人。祖母无比亲切,而相比伪善可恶的主教,超现实的父亲鬼魂、因病而被禁锢的怪胎,与情妇纠缠的叔叔都显得可爱。看完马上想看五小时版
“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一切都是可能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存在,在毫无意义的背景上,想象编织着新的图案。”现实与梦境的交织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接受并感知这一切。影片中的门是每个世界的界限,随着门的开合,界限似乎从未存在,而世界的互通才能让我们变得不狭隘。非常热爱伯格曼大片红大片白的色彩冲撞。
也许刚好看完的是一个雪天,结束后依然久久沉醉在那种温柔而亲密的气氛中,像冬日的一个梦。‘没有任何形式的艺术能像影像般穿透日常意识,直诉情绪,进入那朦胧的灵魂深处’—伯格曼真的做到了
伯格曼的空镜和色彩是我见过最实用且梦幻的,像每一个人物纷繁复杂却统一的内核,角色处理尴尬社交的细节很有手段,可谓勇猛。伯格曼最擅长隐喻象征烘托排比留白等拍摄手法,像朦胧派的诗歌一样黏糊不清,现代人的失语与失智似乎配不上这部电影,且教我这俗人管中窥豹。只是最后发表讲话的男人让我感到陌生,知道最后的大和谐里亚历山大和艾米莉也过不安生我就满足了,只是亚历山大和铁笼中的女人到底发生什么了,以为这是伏笔却没有等到后文,芬妮却不知去了何处,伯格曼终于开始拍男孩却忘记介绍女孩,辣椒炒肉里没有肉全是辣椒。
一口气看完电视版才发现,三小时版剪掉的东西确实或多或少有些不适合的成分,虽然前者构成了一个更完整的体系,但后者明显叙事更加流畅
2018SIFF。伯格曼充满神秘主义与隐喻色彩的大成之作。语言与诠释在天才面前仅是自取其辱,唯有默念「万事皆有可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
如此诡异的童年,藏着无数秘密。许多镜头点到即止,越琢磨,越后怕。印象最深刻即是三栋房子,一天堂,一地狱,和一个与上帝见面的地方。
又一出关于宗教与生命的探究,神圣与伪善的揭示。伯格曼永恒的主题;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副油画,尤其老祖母在白色客厅中睡着的画面,怎能如此漂亮并富有力量!2018年二刷导演剪辑版“如果上帝确实存在,那他也不过是坨大粪,我还想狠狠给他屁股踹上两脚”
喜欢Ismael这个角色,短短的出场就彻底惊艳到我。感觉她像David Bowie,会通灵。
瑞典这个国家自由到有点不像话。172min版本+16min。三个家庭很像是三个国家。传递出人间百态。Outside is the big world, and sometimes the little world succeeds in reflecting the big one so that we understand it better. Or perhaps, we give the people who come here a chance to forget for a while , for a few short moments, the harsh world outside.//The world is a den of thieves and night is falling. Evil breaks its chains and runs through the world like a mad dog..Therefore let us be happy while we are happy.//Everything is alive.//Everything can happen. Everything is possible and probable. Time and space do not exist. On a flimsy framework of reality, the imagination spins, weaving new patterns.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09772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