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爱尔兰8.0分剧情《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2022爱尔兰8.0分剧情《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介绍

名称: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别名:伊尼舍林的女妖(台) / 伊尼希尔的女妖 / 伊尼希尔岛的女妖 / The Banshees of Inisheer

主演:盖瑞·莱登 / 布莱丹·格里森 / 科林·法瑞尔 / 凯瑞·康顿 / 巴里·基奥恩 / 帕特·绍特 / David·Pearse / Sheila·Flitton

导演:马丁·麦克唐纳

地区:爱尔兰

年份:2022

语言:英语

时长:108分钟

分类:剧情片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一座偏远的爱尔兰小岛,两位老友的友谊戛然而止,这也给两人带来了危险的后果。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豆瓣热评

  • 耐观影-Xavier

    #79威尼斯# 法瑞尔演绎了一个粗鄙,蠢萌,无知,但真诚,善良,温暖的爱尔兰小村民,这部充满了怪异设定的影片是本届威尼斯让观众发笑频次最高的一场

  • 三十

    4.5。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觉得它与当下十分relevant。画面远处内战的炮火,近在眼前却仿佛又和自己无关的战争,好像在影射着什么。动荡的时代势必会左右人的思想,我们寄希望于调整人际关系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但在一个你无法随意“按下删除键”断交好友的时代你需要为友谊的破裂,或者割席所有人际关系,承受多少肉体和心灵的代价。麦克唐纳写的是现实寓言,用这个故事下探人性的深度。善良与暴行也许并不对立。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像Siobhan一样选择离开。(LFF2022,RFH)

  • 饮歌

    整部电影就是一场透着阴郁海风的冷笑话,笑点频出,有时甚至让人觉得蠢,但又蠢得可爱。爱尔兰口音的英文真的是自带喜感,再搭配上每一个人物的特点,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但又莫名好笑。导演这次给人带来的主人公们,少了几分乖张和蛮横,但却一如既往的偏执与执拗。

  • 小玄儿

    TIFF2022|观影23|挺喜欢整部电影的气氛设定,宗教背景,战争环境,孤岛的舞台,一首悲歌。提出问题,再质疑问题本身。两个人谁更蠢,音乐就可以永恒吗?永恒重要吗?还是对人友善更重要?友善又是不是另一种谎言呢?警察儿子的意外,驴子的意外,只有姐姐的离开是有意为之,坐在灰烬中的寡妇,鬼魅一样的存在。

  • DA_JR11

    TIFF22|首映场全程笑声不断,气氛太绝了!麦克唐纳永远の神!!!!虽然个人感觉不及三个广告牌和七个神经病,但能让科林演这种哭唧唧的纯情小狗型角色也太戳人了,像是集合了科林在杀手没有假期和山洛威在七个神经病里的角色的综合体,这是要可爱死谁啊我永远爱黑色喜剧8.5

  • D

    我再在电影院看无字幕爱尔兰口音的片子我就是小狗

  • Heathcliff

    #79thVeniceCompetition#目测是个人本届威尼斯最佳。两个人物都完美踩在我的点上,一个在存在主义焦虑驱动下不顾一切的与自我割席,每次钟声响起我都能充分共情到那种被时间攫取的窒息感;另一个建立在社会支撑上空心的“善”被逐步抽离的线也写得非常精妙。而在嵌入了如此精细的文本后还能将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这编剧能力就太厉害了。

  • 留白

    “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是马丁麦克唐纳的思想实验,在伊尼舍林岛上爆发的是一场两种存在危机之间的内战。而在这座孤世小岛的远方,宏观的世界之中,还时不时传来爱尔兰内战的轰鸣声

  • 许多熊

    迄今最畅快的一场放映。摄影体验极佳,大海边山坡上,成片的早春的草地,哇完美的像裸眼看到的地貌风光。室内室外都是原始的自然光,衬出角色们红润,有力,阔气。孤岛设定有许多玩味的空间,人物各有气场,在这么一个世外桃源互相碰撞。远方是不知道为什么打个不停的内战,近处却有明知原因却无法自拔的争执和痛苦。一切荒诞无比又真实可感。节奏很好,一个悲剧故事拍得妙趣横生。(感受到走进电影院这件事本身的力量,观众熙熙攘攘,最舒适的座位,不错的时间和天气,碰见这场电影真的再完美不过了)

  • 夏夜的平行时空

    Martin x Colin x Brendan合格的作品,場景足夠簡潔而劇情卻略顯拖沓,描繪出愛爾蘭小島旖旎風光下生活的絕望和壓抑,額外一星給In Bruges情懷~Venezia首映場with妞

  • 莫萘

    本届威尼斯最喜欢的影片!两个人物对时间的掠夺和捍卫都极度共情。由于现实的相似性,观影过程中一度令我产生了些许恐慌,转头望着你的侧脸。我那时没想到的是你提及的关于Padraic的分析,当优秀的朋友、热情的哥们、美丽的姐姐这些构筑起他善良外皮的他人的美好逐渐被剥离之后,Padraic自私、暴戾、邪恶的本性就暴露无遗,而人的本来面目在多大程度上就是如此不堪呢。即使不去思考,影片呈现的本身也是个好故事。麦克唐纳的编剧真棒啊。

  • 绝望的文盲

    凌晨三点半追飞机连滚带爬赶上的第一场,也是开了两天盲盒下来最喜欢的一场,谢谢马丁麦克唐纳。人类就是这么无聊又愚蠢又善变,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发动战争切掉手指自尽于湖里;但是人类也有音乐会思考和动物联结出真诚的爱。let’s pretend banshees, sit back and observe

  • 忏鸟

    始于两个男人戛然破碎的友谊,一方坚定绝交,一方倔强挽留,荒唐滑稽的人际危机在分歧、纠缠、困惑中逐渐演变成极端疯狂的暴力事件,切断手指以表决心,焚烧房子以雪前耻,人物带着神经质的古怪与偏执走向毁灭,麦克唐纳用虚构岛屿上人与人的对立决裂巧妙隐射历史上真实的爱尔兰内战,隔海内陆无休无止的枪火仍未终结,闭塞孤岛愈演愈烈的斗争还将继续,凄厉的钟声犹如女妖报丧,温柔的海浪冲刷不净复仇余烬,在偏激的自我对抗中沦堕为伊尼舍林的永世囚徒。爱尔兰自然风光和凯尔特民俗神话装点寓言故事,外加招牌式黑色幽默,最大限度抽去戏剧化元素,表面冷静克制,内核则更加虚无,从善与恶,俗与雅的矛盾撕扯里窥见人性的复杂多面,荒诞中透着彻骨的压抑和悲凉。除去流畅的剧本和精彩的表演以外,摄影、配乐以及色彩运用都堪称一绝。

  • 虛空行者

    主创首映场,爱尔兰英语还没英语字幕(只有意大利语字幕),但是看下来觉得可以不拍。

  • Parity

    #ZFF 18tstrong-Inisherin没有新闻,只有远离喧闹的岛屿上的孤独。模仿着对岸的现实进行一场小型的内战,令人发笑的荒唐从头至报丧女妖预言实现的结尾,在一报还一报的人物回环种传递并冲击下去

  • Q影誌

    #venezia79 4-。《杀手没有假期》姊妹篇,那句“Ha?”依然萌萌哒。设定比《骨及所有》狠,比《杀手》略仁慈,不过第一次报丧后气氛突变,命还是要的,影片也由此分成两部分。更喜欢冲突逐渐升级越来越暗黑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话痨,虽然引发全场大笑,但全靠嘴贫;坐桩式mise en scène,虽然对转折起到了作用,但总有不想努力之感。《杀手》被老大报丧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两个无所事事的人在城市游荡,话痨围绕着布鲁日和未知的任务,笑之有物,自然流畅;还是更喜欢从前。导演为什么总要欺负科林•法瑞尔,好可怜村里人很少,能去玩的地方也很少,风光和配乐烘托出广阔时空下孤岛的凄凉。姐姐的离开仿佛圣殿断裂了一根石柱,小岛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能雪耻的惟有执念。不知道为什么联想到了《亲密》,无论孩童或大人,友谊的变质都是不可逆且无能为力的一件事。只不过马丁·麦克唐纳用偏激荒诞的气质驾驭着故事走上了一条黑色疯狂的道路。每个镜头都是宗教构图法,科林·法瑞尔的驴式演技绝绝子...

  • Glacier

    看完后整个脑子被填满了苦涩,压抑与孤独的情感。爱尔兰内战的悲剧,隔岸观火的小岛上上演了一出迷你的内战。突如其来的恩断义绝,几次挽回试探,沟通无果上升到争吵,最后演变为愤怒与憎恨。在本就孤立贫穷枯燥的生活下,黑色幽默成为了本片对当时处境的自嘲,聚焦荒唐战争背景下人们遭受的心理问题和人际危机,很好的展现了这一切所带来的虚无。爱尔兰很美,但也真的不是很适宜居住,人类行为在高度保留的自然环境下显得格格不入。很喜欢影片展现的动物对人类的注视视角。

  • 一桶猫

    是目前所看的新片里最有意思的剧本 叙事、人物关系完成度极高;调度、摄影优秀 爱尔兰小岛风景优美 对两次在教堂的不同座位印象深刻;远处内战的炮火声 近在眼前的对立 两人激烈的争辩充满存在主义思考 荒诞的同时不失深度

  • 球球球

    feel like crying细节满满,甚至部分过于真实引起不适,但觉得结尾仓促,明知道是个文艺剧情片但又在期待些交代。分明第一幕交代了矛盾却又逐渐不疼不痒了下去,难受。我科林怎么又成了小傻瓜呢

  • walkerja

    "touché." "too what...?" 幽默中带着思考与挣扎,如果有天你的朋友离开了你,那似乎是个思考的好时候了。最后留下无形的女妖在所有人的心中漂浮徘徊。影节高强度观影中的一股清流 #威尼斯记

  • Pluto&Piaget

    剧本几乎可以当做宗教文本看,这两位朋友是:一种绝望,各自表述。麦克唐纳和我同等关心:这世界存在的本质是真理还是爱。Colm自诩要通过聪明永生,但他(1)以出乎意料的愚蠢方式伤害了他那惧怕孤独胜过怕死的朋友,(2)深深理解他朋友的悲伤并为之负疚。--有关真理-爱的二分法,最悲伤的一点就在于它绝对不可能分得清。人生到底是和自己的内战。你在女死神面前选好一条路,此后始终受另一条路牵扯,而受此路召唤。最后你还是走这条路。

  • 东部快枪手

    等了快三年终于看了,有几处几乎笑出眼泪。不知道怎么打分……麦甜圈这种单纯对话驱动的剧本写得叫一个行云流水,但总觉得比起荧幕更适合舞台。当一个闭塞的地方只剩下疯狂和绝望的时候,根本没办法用偏执的自我封闭去对抗,离开是最好的出路。

  • 烁烁君

    #venezia79 3.5 可能是我期待太高了吧 抱着期待去看结果收获了个小品 也不是小品不好 也不是完成的不好 就是觉得差点什么

  • 量子纠缠

    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你别靠近我,别和我说话,我们划清界限,然后面朝大海,保持沉默,观众开始分析对面的枪声,爱尔兰内战,孤独和永恒的隐喻,这就是电影。归功于导演和编剧?不,归功于划清界限的那个人是男性,蹩脚的小提琴演奏也是艺术,值得解读。如果是女性呢?那只有一个愤怒的女人和这是女性主义电影,其他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

  • 牛奶很忙

    非常马丁·麦克唐纳的剧本,“成年人绝交”的高概念,用20分钟就击碎了所有自以为是的情节想象,然后引入一场关于“存在和死亡”的悬疑思辨。也像是某种现代寓言,被困在茧房里的人们,或是因为绝望而背叛生活,或是因为孤独而放弃自我,真正陷入绝境的孤立无援,润出去的才能目睹希望曙光。

  • DeadVolcano

    期待是真的期待,无感也是真的无感。(唯一收获是近距离看到了菲编

  • 大奇特(Grinch)

    气质上特像是一部四五十年代的英国“伊灵喜剧”(Ealing),以及大卫.里恩早期电影那种调,像所有“伊灵喜剧”一样天真和古老,只是生在了当代。能想到的对标片是迈肯德里克的《荒岛酒池》(1949)。

  • 双晚

    A. 让人如坐针毡的好。看似是反目成仇的荒诞喜剧,实则是对精神内耗生动的具像化:一半的我渴望“伟大”而与“平庸”的自我割席,另一半的我因为被憎恨而变得充满怨恨。四面悬崖的小岛成为封闭内心的绝佳喻体,闷响的炮火和如报丧的钟声则是意识深处的背景音。麦克唐纳用浅显却精确的符号构建当代个体的精神战场,并在后三分之一由焦虑转为触目惊心的自毁,而结尾那场看似平淡的海边戏,正是在笔锋一转中提醒观众:我与我的战争永无止境,我们都是伊尼舍林的囚徒。

  • 囍弗斯

    哈哈哈哈哈哈哈!把爱尔兰内战寓意成一个看似无聊甚至还有点愚蠢的故事,但为什么马丁可以把对白写得这么有趣!太牛了,丁爷作品,看一次跪一次

  • Cherry樱桃之远

    Colin Farrell真实演出了一个蠢萌执拗但善良无聊的好人,笑死我了,台词又冷又好笑!

  • D

    两个住在一座偏僻的爱尔兰小岛上的中年男人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每天下午两点,他们都会在镇上的同一家酒吧喝酒聊天。然而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个决定不再与另一个人做朋友了,宁愿以切下自己的手指作为威胁也不愿再与对方说一句话…非常麦克唐纳的作品,古怪的黑色幽默,匪夷所思但又顺理成章的剧情,和笨拙木讷的人物突然爆发出的令人颤栗的暴力与激情。无关任何宏大叙事,只是从一个刁钻古怪的角度切入日常,一层层剥开来暴露的是每个人最庸常无聊的生活里都在绝望地对抗着什么(毛茸茸的小动物和哭唧唧的科林法瑞尔都好可爱

  • 巧比

    与过去割席的每个行为都带有着伤敌八百自毁一千的意味 被迫面对自己的过去 面对自己浇灌出的关系 用一系列或决绝或自虐的行为来说服坚定自己和自己的对方 但这一切的一切真的需要理由么?还是意识是自然而然滋长出来的 割席的动机足够强大嘛?观影时我一直问自己为什么 一个割席引发的无常感触碰了对方一切的敏感神经 造成了一系列无可挽回的后果 最后的结果是重生嘛?毁灭性的行为表层下的流露是被巩固了还是被掩埋了?brandon帮padraic驾马车我第一次哭 后半段哭得停不下来 因为这种互动中的决绝甚至有鼓励的成分 触发了内心防御机制的最深一层:敌对行为反而会演化成亲密的一种 因为这之中无意流露出的awareness/所有关系现在看来都是爱情关系:“你不能和你的朋友分手” “我可以,因为我连手都没了”

  • 亵渎电影

    剧本果然很绝,做成话剧的话,肯定会更出彩吧。

  • 嵇澹

    约翰福特的门,麦克唐纳的窗。在布鲁日的升级诠释,创作轨迹高度连续,血肉横飞的台词对垒取代肉体暴力,隐喻过饱却浑然一体,总是善于在极简篇幅构成内游刃有余地调度大如时空疆域维度爱尔兰的缩影。鸡毛蒜皮的琐事引发精神椽柱的连锁环套坍塌,就像文明间歇性毫无预兆发动战争自毁,流血中止了凝滞的时间感知,而必然演变成几何倍增的复仇链条和附加伤害,事后干涸的残肢终显苍白无谓。虚无催生绝望,绝望引燃恶意,忧郁症候的蔓延四溢比汹涌疫病更回天乏术。孤岛不是闭塞舞台,隔绝病变的心灵才是。对岸炮火连天仿佛是此间丧钟频仍荒诞玩笑般的对仗。面朝虚空垂泪,抱着动物起舞,义无反顾被黑潮吞没,相望不闻,哪怕至亲在侧亦觉孤身一人,即使亲如手足却要兵戈相向的浩渺悲哀。致密压缩的解读可以发散至无限辽阔,也空前聚光到每个人物的具身存在。

  • Lobster404

    马老师!!!我爱你!!!一辈子!!!!(嘶吼)(蠕动)(尖叫)(扭曲)(螺旋升天)热知识:马老师的阿伦岛三部曲其实只有两部,因为98年初写完最后一部Banshees of Inisheer的小马横看竖看都觉得这本还不够好,比起play可能更适合改成电影搬上大荧幕,干脆就先无限期雪藏了。当初采访剧坛新秀小马的记者们或许想不到24年之后的编剧大魔王真的兑现了承诺……以及我作为科林法瑞尔十多年迷妹看着他俩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搭伙过日子(?)实在热泪盈眶,哪天他们心血来潮要拍枕头人肯定会把Katurian内定,龙虾lock of the week!

  • 猫猫

    恶趣味和丧,和用眉毛演戏的科林法瑞尔。(道理我是懂的,但笑点我不太接得上。下午去找我therapist,中间可能是一个人经过他办公室门口碰到了一下门,发出一声闷响。我说我早上看了一个电影里有个人剁了他手指头丢他朋友房门口,也发出一声闷响。my therapist was like你OK吗

  • 洵也

    你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知己宁愿割掉手指也不再想搭理你。你唯一的亲人要离你而去,陪伴你的傻驴和傻跟班双双死于非命。你想要报复你的知己,可你连他的狗都下不去手。你想烧死他,但看他没死你反而如释重负。看了部电影,但更像是看到了我又怂又孤独的中年生活。

  • ChrisKirk

    当以一种置身事外的视点遥望对岸的战争与炮火,思考存在本身的价值却更如同一次毫无意义的决绝出走,Padraic对学生撒的谎便如同被荒诞的个体叙事与历史逻辑取代的琐碎日常,沉默与安静在Inisherin并非奢侈,幻想与死亡才是。

  • 浪客猫

    马丁笔下的爱尔兰一如既往在黑色幽默下续写着悲伤,这部是不是可以称为《断手指斯城》?海水隔绝了大陆的战火,却不能淹没小岛上的纷争,我仍然重申我的观点:不理解马丁的作品的人,是幸福的。所有人的表演都太棒了,包括小驴和边牧。

  • 滴溜滴溜转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肉做的指头说剪就剪。我不理解,有种鸡毛里面看人生的感觉,人物动机满是问号?萌萌哒小毛驴噎死也是问号?最让我咋摸的居然是友尽的解释,与其转瞬即逝的互相闲扯聊天,不如留下作品才能永垂不朽。断指戏看的肉跳。摄影美哭了。

  • 踢迩达

    #LFF38 麦克唐纳即便发挥一般的时候也不会让人失望。非常奇怪的一个小片。Colin Farrell是世界上最可爱的dumb/dull的人吧!没手指拉小提琴是非常马克唐纳式的血色浪漫。中年男人别扭起来的真的嘤嘤嘤。

  • 嘿哈

    文学性极强,幽默怎么可以如此不费力!绝佳剧本、场地、选角和表演,阴冷荒诞悠长~

  • 鲍勃粥

    9.5/10 #AMC 当“报丧女妖”不再高声哭嚎,死亡也不再是打破宁静的悲伤,而是随处可见的人物状态:幽默,荒谬和惊悚都只不过是在枯燥与单调时的间歇状态,始终不变的是凝结的眉心和无助的眼神,有人逃离,有人徘徊,有人做了失败的尝试 (曲子谱完,然后呢),有人自行了结。远处的内战/教堂礼拜都似乎将核心中孤独的叙事编制入历史背景,但可贵的是麦克唐纳并未因此而让人物契合既存的模板,而是重新为其“塑像”,男女角色都极富魅力,经得起长久注视。当时间隐匿了身影,该如何计算“死亡”来临的速度,又该如何衡量“意义”。当水波平静时,复仇似乎是一种完美契机,让伤痛和死亡重新追逐着生命的脚步,但是当“善”与“爱”重新介入时,海边的风似乎再次吹熄这层火焰,灰烬上不变的则是女妖的注视。

  • 亮马河畔

    没看懂 小地方人的恶?影射爱尔兰啥历史背景?

  • 一一

    以小见大映射国家命运与时代悲剧,片名芭西报丧女妖对应凯特神话死亡女神,是死亡与孤独的象征,虚构孤岛上好友不再的二人对应爱尔兰与英国,背景整一百年前内战,对应爱英战争后影响深远的爱尔兰内战。故事从荒诞喜剧开始变离奇闹剧再到愈渐黑暗的悲剧,最后自尽死亡结局,层层递进影射两国关系与历史变化,从好友和平变绝交斗争,正是英属爱尔兰独立脱离英国争取主权的艰难过程,荒唐的切手指和烧房隐喻两国武力冲突和伤亡不断,阉割意味的断指,是无数真实抗争牺牲和亡魂,爱尔兰受害受苦仍坚决脱英统治,化作电影中的势不两立与态度转变的变态报复,前半美丽风景与黑色幽默,对比后半凸显压抑感和人物紧张的冲突关系。真实历史充满暴力血腥死亡,教训应铭记,不应遗忘,随着英国退欧,新矛盾及冲突再现,两国冲突与两人冲突无本质区别,不过历史重演

  • 小羊不亦乐乎

    四星半。科林法瑞尔去油太成功,两弯粗黑八字眉,把善良执拗的乡村青年演的活灵活现,已经分不清是荒诞还是真实。可解读的东西太多,智者被尊重也被排挤,决绝者杀敌八百自损三千,乐天派成了抑郁鬼,最天真的动物最后也难逃厄运。再塞进这么朴素却有趣的故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物,编剧真厉害。一直这个调调多好呀,可惜最后节奏突然加快,还来个破碎镜子表现黑化,有点赶鸭子上架了。

  • 红酒与谋杀

    男男版“分手的决心”是吧?太儿戏了,这是在过家家吗?这就是麦克唐纳的尬学吗?威尼斯电影节果真玩儿完了… @Venezia79

  • Trillian

    离~婚~故~事。漫长痛苦的友谊破裂真戳心肝,冷漠孤独的氛围,对遥远炮声的麻木,是不是也让人更疏远了,只有动物占据着我们的床和屋子,像童话一样的背景。单纯善良的Dominic也像小驴一样是牺牲品。

  • lepenn

    3 可能我是属于get不到马丁·麦克唐纳的一类人,对我来说前面足够吸引人但是越往后越觉得生硬,不如预期。非要挂上时代背景也行,但是还是不够凸显这样的意义。

  • 周宇勋

    几乎是靠马丁·麦克唐纳的偏执与扭曲造就了电影的独有气质,近似于「歇斯底里」的呐喊却用最为克制的方式演绎,加之爱尔兰小岛的荒凉阴郁的海风,传神至极。以人物的「反目」烘托内战,苍凉悲壮中透露的却是荒谬的「无谓」。其实哪有什么「报丧女妖」,不过是两个「疯子」做了「疯狂」之事且每一种纠结都能让人感同身受罢了。电影后劲很大,看过后久难平复的躁郁感甚至远强于戛纳的《悲情三角》。剧本中无论帕德里克亦或科尔姆的形象都被刻画的无比独特记忆点深,而科林·法瑞尔及「疯眼穆迪」的演绎更是将这种记忆强化到无限鲜明传神、超脱角色本真的程度。作为奥斯卡「种子选手」颁奖季拿奖拿到手软,就是不晓得究竟什么原因饮恨威尼斯罢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剧、最佳男主、最佳男配入围预定,这一波队我站了。

  • Otocolobus

    这个口音太累了…我全程关注可爱边牧真的不要太标致可爱了!还有迷你驴!我和疯眼穆迪(不是)一样感到十分惋惜!还是那个马丁麦克唐纳的水准不过不是最好的一部,总体还是比较愉快,没有什么太惊奇的地方,也就没有什么真正震撼的东西。对话真的太有意思了全场都在各种不同的点此起彼伏爆笑。Barry Keoghan演得弱智真的好弱智我要笑死了!(映前介绍的时候提到三块广告牌我才想起来Martin McDonagh has made it! 我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很小众的时候…)(看字幕的时候才注意到Brendan Gleeson的姓,原来他真的是Domhnall的爹啊!

  • littledepp

    是今年目前为止最喜欢的电影。拍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友谊可太少了,拍两个男人之间的则是少之又少。上次让我如此动容的还是Kelly Reichardt的《第一头牛》。这是一个无比忧伤又充满了决绝的故事。一段友谊的消亡有着与爱尔兰内战遥相呼应的痛苦内核。但影片有着太多美丽与动容的瞬间。孤岛如同长满了苔藓的石头,眼里都是种潮湿的绿色。用石头铺开的道路延绵到山又延绵到海,迷雾中撑着拐杖的报丧老太,走在空荡荡屋子里的马匹与牛。还有如同赤子般的Padraic坐在马车上无声地哭泣与迷茫无助地问道,“可你昨天不是还喜欢我吗”

  • 烤芬

    确实是报丧(四声)女妖,孤独和无力感强烈到我后半段一直以泪洗面,实属没想到。

  • Cosine 万一

    年度最佳。萨特的精神幽灵在海岛和峭壁间氤氲盘旋,关于人类的孤独本质、他人即地狱、凝视的无可逃避,和自由的不可能。求超脱永恒的必要看鬼怪和音乐在火里烧尽,求世俗陪伴的必被割席远行被生存圈禁,凡所求必不允与,无所求必分崩离析。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0725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