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美国8.2分剧情喜剧《为黛西小姐开车》
《为黛西小姐开车》介绍
名称:为黛西小姐开车
别名:温馨接送情(台) / 山水喜相逢(港) / 为戴茜小姐开车
主演:Morgan·Frespanan / Patti·LuPone / Jessica·Tandy / Dan·Aykroyd
导演:Bruce·Beresford
地区:美国
年份:1989
语言:英语 / 希伯来语
时长:99分钟
分类:喜剧片
《为黛西小姐开车》剧情介绍
戴茜(杰西卡·坦尼Jessica Tandy 饰)小时候在贫民地方长大,丈夫生意的崛起才让他们家过上富足日子,所以戴茜非常节俭。现在她年事已高,不能自己开车了,儿子为她请来黑人司机霍克(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饰),但是戴茜却十分不喜欢。她起初逃避出行 ,因为不想让霍克当上司机,后来她才觉得,儿子付了钱却不用他干活,似乎太不划算,于是终于给了霍克第一次为自己开车的机会。霍克是一个非常善良淳朴的男人,他知道自己不被接受,并没有把不快放在心里。相反地,他处处关心戴茜的生活,也慢慢了解戴茜坚守原则的执著性格。戴茜对霍克的排斥开始慢慢消融,直至几年间她终于发现,霍克是一个很值得信赖的朋友。于是,戴茜教会不识字的霍克传授认字,霍克也成为了戴茜晚年最贴心的朋友。《为黛西小姐开车》豆瓣热评
不可多得的好片子。为什么说不可多得呢?因为可以有曲折的剧本、吸引人的情节、也许蕴含哲理的内核、高超的技术,但这么平淡却让人感动的片子实在不多。
这老太太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固执且不服老23333 配乐有些迷惑,这是滤镜还是啥,像我没戴眼镜一样,教他鲍尔那里很像老师教我们啊!她儿子老婆才是有够讨厌的
演员的演技是真的棒!
很温暖的一部电影,几乎没讲种族,但是黛西夫人的理解与包容真的无比高贵。暖调柔光,就像透过她卧室窗户的阳光,明亮温暖。两个老戏骨表演的真的细腻自然。
个人认为影片最妙的在于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恰巧说道最可怕的不是恶人的谩骂,而是更多好人的冷漠懦弱。影射戴希小姐其实就是一个不敢迈出这一步的好人。本来以为第二天Ms.Daisy会最终跟霍克坦白自己的内心,但没想到会是以这种形式。大概Daisy小姐的精神失常也是出于自己对霍克的愧疚吧,但个人还是更希望最后两人能把窗户纸捅破哈哈。不过含蓄的结尾,也不错。
渐入佳境,暖暖的感觉。
老太太刻薄,老头幽默包容,后半是时间带来的忧伤
太暖了!心都快融化了,老太太最终放下了偏见,这种跨越了种族的隔阂,实在太难得了!摩根弗里曼和老太太演技,真是入目三分,和这种快乐幽默的人在一起会变得长寿的吧,列入了自己心目中友情电影NO10里面……
戏骨…
记得当初才看到一半,就丢掉了那个我愿意去为她开一辈子的车的戴茜小姐,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温情十足时髦倔婆婆&幽默趣爷爷
还不错~一方面给了种族主义一棍子~另一方面~提醒大家老人更需要关爱和陪伴~但后半段有点沉闷~看着 有点犯困........
温暖的故事!讲述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尊严的故事!
温暖平淡的一部影片
先看的“绿皮书”,之后对此类影片说实话有些提不起劲
好看
老太太这气质,一看年轻时果然美艳惊人。弗里曼扮老有些刻意,老人还是得真老人来演才自然。
经典
8.3/10。
对黑白种族碰撞电影一直都很有好感,很难想象这是一部89年的电影,在欣慰之余又有些不幸,30年过去了,种族问题不减愈烈,放在当下看毫不过时。配乐让人回到了佐治亚的南方田园风光,Daisy难得的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liberal,以及70年代的共和党还不是那么的令人讨厌!
其实黛西并没有对不同人种有过什么想法,我认为这是比不歧视黑人更高级的认识。故事和《绿皮书》有一丁丁点类似,不过这部电影里并不涉及歧视,更多的是两颗温暖的心慢慢熟悉慢慢融合的过程。后段黛西小姐去参加马丁路德金的集会,那里情节还蛮值得玩味。
与触不可及,绿皮书等同一主题,有色人种之间的隔阂。老人最需要情感上的慰藉。摩根的影迷。
相信人性,相信善良。这个世界有些冰冷,幸有爱和善良可以温暖人心。
温情美好讲述的是八十年代的美国。心与心的交汇相通而不论偏见和误解。固执可爱的老戏骨。
三十一年前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仿佛是本片新世纪的一个呼应,黛西小姐本人虽嘴里都是刻薄的语气,但声音里还是带了柔和又优雅的力量。
色调感到舒适
影帝影后级别的表演
音乐很治愈。所有的事情都很平淡,故事就在平淡中娓娓道来。除了种族平权之外,还看到了西方社会养老不依靠子女,父母本也不愿与子女住一起的观念。“you are my best friend. ”
和有趣的人一起过有趣的生活。时髦老太太和黑人司机的互动很暖啊。
电影挺温馨,个人感觉没有传说的那么优秀
温暖的友谊。★★★☆ #第六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优秀
谁告诉我,霍克不认字,当初怎么拿到驾照?美国驾车没有笔试吗?
温情简简单单的知己,两位老人很可爱,画风一级棒,没有太多欲望和太多点,就平常小河流水人家的故事
好看
老年交和真挚的情感真的好动人啊也包含了美国南方当时的种族问题
还挺喜欢她们家的装修的~平平淡淡
平淡温情,导演拍得很美。
我其实没有看完.........有点看不下去了
人之将死时还能有一个知己,多么棒事情,打扮美美的老太太,淳朴的司机,一个温情的故事
故事并不出色,但那种复古的摄影配乐以及两位戏骨的精湛演技却让故事温情脉脉,让我们微笑流泪。ps:1.牵手那一刻 心都化了 2.摩根爷爷的笑太贱了
传说中那种“什么都没发生”的文艺片,其实以最细微的手法暗示了许多50年代以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不紧不慢地配着南方优美的景色和80年代的汉斯寂寞(是的,是他!),影片的气质就像里面的杰西卡坦迪一样优雅。两位主演一位80一位50,都各自从50演到80。。。摩根弗里曼二十年没变
【B】黑人与白人的友谊,却几乎不提种族,反倒是凭借大量的暖调,柔光,微微过曝的镜头,给全片渲染上一层温馨,就像黛西小姐房子里的窗户,永远被晴天的光照的透亮亮的。完成度很高的文艺小品,但不是我的菜。
和有趣的人一起过有趣的生活。时髦老太太和黑人司机的互动很暖啊。
霍克是一个非常善良淳朴的男人,他知道自己不被接受,并没有把不快放在心里。相反地,他处处关心戴茜的生活,也慢慢了解戴茜坚守原则的执著性格。戴茜对霍克的排斥开始慢慢消融,直至几年间她终于发现,霍克是一个很值得信赖的朋友
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古今多少事,最美不过夕阳红
可以再进一步的哈哈哈哈哈哈
太散了,而且觉得他们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到位,依旧是主仆而已,还有马丁路德金那段没怎么看懂。。摩根弗里曼的口音就像在唱歌一样。。--1990 年第 62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我是有多久没看这种故事虽然平淡、但生活感十足、温情十足的电影了?这也是我看到这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很快就喜欢上的一个原因。很好奇,麻将什么时候跑到美国去了;更好奇,他们的麻将打法和说法是如何?弗里曼爷爷和杰西卡奶奶表演是真真的不错,但是我不是很喜欢霍克讲话的发音,说不上来的一种怪异。
暖暖的感情,好看
很温暖,虽然慢情节但是很有意思
一个神经高度敏感的美国老太太,如此经典的人物构设!PS:影片没有以“种族不平等”为噱头,皆而都是点到即止的妙笔。
剧本本就有张力,又以情动人,怎能不被感动?种族歧视就是卖点,犹太老妪和黑人大爷,同坐一车已稀奇,何况是同一屋檐下,日久生友情。另一类的相濡以沫,是彼此发掘对方的好,忍受缺点,夸大优点。毕竟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能找个唠唠嗑、聊聊天、说说话的人很难。
杰西卡坦尼通过出演此片而获得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真是当之无愧。犹太裔和非洲裔美国人在当年那个种族隔离的黑暗时代,是两个有代表性的族群,贝尔斯福德含蓄地批判了当时的不平等和三K党的恐怖,戴茜小姐和霍克黑仆纯洁的友谊、信任和相互依赖超越了爱情的俗套,我很喜欢这个设定。
情怀温馨,演技出彩,移景换时的时间轴在众多温馨细节的叠加中,显得略略模糊而单薄;当然,没有比老去时有人陪伴更美好的事了。
两位主演精湛的演技使整个故事更加温情 更加深入人心
2003.1.25 cctv1
两位戏骨的演技真的很精湛
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最佳女主角 最佳改编剧本 第40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群戏银熊奖 种族问题只是蜻蜓点水的触碰 跨越种族的感动有些老套 只是 能在人生上遇到一个懂你 知你的朋友 就珍惜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22981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