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韩国7.7分爱情《过往人生》

2023韩国7.7分爱情《过往人生》

《过往人生》介绍

名称:过往人生

别名:前世因缘 / 前世姻缘 / 前度人生 / 之前的我们(台) / 从前的我们(港) / Past Lives

主演:格蕾塔·李 / 刘台午 / 约翰·马加罗 / 文胜雅 / 尹智慧 / 崔元英 / 严晟敏 / 安敏扬 / 徐妍宇 / 黄胜妍 / 乔尼卡·T·吉布斯 / 丽莎·丹尼特

导演:席琳·宋

地区:美国,韩国

年份:2023

语言:英语 / 韩语

时长:106分钟

分类:爱情片

《过往人生》剧情介绍

Nora(Greta Lee 饰)自小便因家庭因素搬离首尔移居加拿大。她与青梅竹马 Hae Sung(刘台午 饰)的关系最终停留在稚幼的凝视不语。而在二十年后,命运令两人于纽约重逢。可此时 Nora已拥有新的身份,甚至已和Arthur(John Magaro 饰)建立家庭。和Hae Sung 分开二十年后的重逢,也令她重新思索生活中的真正渴望。

《过往人生》豆瓣热评

  • Seb’s

    感觉男主更多是女主东亚identity的symbol,女主移民两次,不可能抛下一切回到故土,都为了绿卡提早结婚了诶,但本源文化又一直在那里,真遇到也会舒适。男主真的好东亚啊,咱东亚人地铁上手可以精确到0.001毫米不碰到一起,临行可以深情对望108分钟,初恋可以记着20多年,苦笑着说加班不给钱,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我精神很强大,东亚人有点苦

  • 李梦

    这真的是一部温柔电影,感谢这被善待的前半生,它存在过。连带着你没有来过的20年,我拥有如此多,我不再恐惧未来,这是我的财富。

  • DeadVolcano

    电影前半部分会让人觉得有些俗套,直到女主12年前和男主恢复联系,却深知二人都不会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生活时,在分手的视频里说了那句,“我移民两次来到纽约,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去想着如何坐上回首尔的航班。”一下子就打动了我。又过了十二年,她既没有像12岁的自己所希望的那样拿到诺贝尔奖,也没有实现24岁时许下的拿普利策奖的壮志,她嫁了个美国作家,甚至为了绿卡提前结婚。命运终究让我们成为了极普通的人,在多年后意识到这一点后,会不会为曾经没有在一起过而可惜呢?电影已经给出了答案。我爱你就是爱那个会奋不顾身离开的你,那个雄心壮志的你。错过的岁月并不可追,也没有未来可以期待,所以24年后和你重逢在异国,会忍不住和你畅想一下我们前世的缘分和纠缠。拍的很真挚,太共情那份固执和坚决,看到流泪。

  • 蜉蝣

    新一代移民创作者的态度是,我眷恋过去,但我绝不回头。久别重逢不是爱情的开始,而是要刻意避开所有文化碰撞,才能维护的脆弱美好回忆。同时新一代创作者们不再执着于国别认同,不再以故国作为坐标原点,而更加确定和深入探索自己这一群体的存在。现在(丈夫)并非不可替代的选择,过去(青梅竹马)也不是难以承受的永恒割舍,惋惜难过,也只不过是一场哭而已。

  • 烤芬

    符合预期的A24小布尔乔亚电影,前三分之二都挺无聊,但最终确实成功抵达了某些具体的隐痛。我看 Hae Sung 并不是个具体的人,而是象征故土的引诱:在移民的历程里,故土犹如童年的爱人在寂寞时给予陪伴、反复召唤你的回归、描绘与他可以随时重建某种更亲密关系的可能、暗示你们的联系才是更本真更深刻的;因此,移民在一生中要周期性与故土诀别,并每次都为诀别所伤。观看途中我一直在想四年级时全家移民加拿大的小学挚友,我们用msn和邮件又保持联系了四五年,直到有一天她再也没有回复,许是再未打开过那个邮箱。后来我三番五次试图Google她,至今未果,可能她也像Nora般换了我不知道的名字。今年是我们失联的第十三年,有时我还会梦到在纽约街头与她偶遇。我自己也是那个“离开的人”了,但生命中依旧有人比我更早离开。

  • Q影誌

    #Berlinale 正确片名是《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A24的亚洲drama还处于美国移民电影的初级阶段,其基本特点是:贩卖身份;贩卖原产地文化;贩卖刻板印象;贩卖观众同情心;没有深刻或独特的洞察/思想性;假装没有煽情,其实最终目的是通过煽情夹杂间或(有时特别尬)的幽默博得观众好评。相比之下,Minari算好的。能进柏林主竞赛,一定是因为Uber,以及给之后首映的奇遇的Samsara热身!(配乐油腻得十分令人作呕)

  • 誒嘿嘿教主

    文化层面上很有趣的一点是,美国老公觉得韩裔美国人妻子和韩国男人更贴近,韩国发小觉得儿时喜欢的女孩移民后和美国老公更贴近,但其实三类人之间有一层纱,不能永远理解彼此,但最感动的是即便有一层纱,但爱还是爱,并且会祝福所爱之人。另外一个就是大概人人都会有的发小,小时候喜欢的那个12岁的彼此已经不在了,但爱是真的。

  • 3dayslater

    男子二十年后远渡重洋给childhood sweetheart带来一点小小的双开门震撼

  • 你好忧愁

    《爱在》三部曲遇见《晒后假日》。a24已经把这种人淡如菊怀旧淡淡哀愁的小清新电影套路摸透了

  • 蓝詹

    看见我过去九年的人生,把仅收藏给自己看的世界构建在最脆弱的关系上,在无数个瞬间里让他成为精神世界的全部。我爱你,我来见你,告别今生的有缘无份,好让我们来世重逢不再是送别。我也好想以这样的方式和你道别,我也想你。

  • 十二辰子

    想想自己都没有这样一个可以永远怀念的人,也真是有点遗憾啊

  • 分子兽。

    童年恋人在十二年后通过互联网重新认识彼此,进行了一段短暂的跨时区“陪伴”。二十四年后两人终于在美国相见。见面时,女孩已经结婚了七年,男孩刚和在中国认识的女孩分手。爱意和人都没有变,那变得是什么呢?是人对爱情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吗?里面没有任何的Drama,每个人都很温柔,用着各自的方式诠释着爱意。感谢片尾字幕给我留了足够的时间,让我在黑暗的影院擦干眼泪。

  • 人字拖狂魔

    错过才美丽 不然就要变成82年的金智英了

  • Cherry樱桃之远

    男主最后在上uber之前,问女主,既然我们的past life让我们现在无法有结果,那你觉得像我们现在这样,我们的next life会有什么样的交集呢?女主顿了一会儿,说不知道唉,男主说,我也不知道,那就再见吧,我眼泪顿时刷地就下来了。

  • 逢澶Ty

    最后沉默的戏码真的戳到我了。我也非常非常喜欢女主老公这个角色,总能在正确的场合说正确的话,同时不畏惧vulnerability待人真诚respectful又有分寸感。片子整体有点慢热。有缘无分。看完和友人一直在讨论这些容易被lost in translation的文化概念。这层窗户纸,作为东亚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人多多少少能产生共情。最后大家在网上找了个词Mamihlapinatapai - "a look that without words is shared by two people who want to initiate something, but that neither will start.” An expressive and meaningful silence.

  • Unbeliever

    从我观影过程里不断在cue《普通人》就能意识到它本质上是coming of age的故事,而非单纯的爱情电影。和童年作别,和故乡作别,然后通过网络重遇,再学会放下。本身其实是一个比电影看起来痛苦的多的过程。优点就是导演的克制和轻巧,让故事的本身打动人,而非所谓的“煽情处理”。此外,移民元素并不觉得刻意或喧宾夺主,反而是从另一个不常见但一直被忽视的视角来解构“移民”。导演几乎剔除了所有传统的“成功学”移民叙事元素(只保留了诺贝尔普利策和托尼),完全通过女主的成长故事来重构移民本身,算是一大亮点。遗憾是除了很多不能免于俗套的情节设计之外,导演的调度也缺少个人风格,丢失了一些影像魅力。最后就是故事容量较小,层次比较扁平,外延过于狭窄,可解读性和反复观赏的价值不高。(普通人大银幕当电影连放我会爆星)

  • Ciciaego

    大部分的东亚人都喜欢做“不戳破这层关系”,“不踏出第一步”的那个人,影片到最后其实都没有一个closure。看着女主一边往回走一边哭的情景,从隐忍到放声大哭,那种不舍,不甘,遗憾,大概只有东亚人才能感同身受。

  • 日王仔

    胜在真实情感,在柏林主竞赛里完全是一股清流。以及看emotionally available的成年人谈恋爱真的动人。

  • 3.141592653589

    看到了导演对于移民、文化冲突、身份认同的表达,但没有想象中的好。故事可预见,台词还不错,闪回转场可能故意设计成这种突兀式的吧?但我不大喜欢。网上说像after sun,但视听语言差远了。虽然理解男女主的情感和复杂的情绪,但最后男主问女主“如果你没离开如果我们一起长大一起date”的时候我还是没忍住小声和旁边的朋友说“小时候如果就在一起早就分手了,没得到过才会永远有滤镜”,被打说我冷漠。但这其实就是白月光的本质嘛,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句话梗概。

  • 下沉的油条

    #Berlinale首映 你离开的时候我赌气只说了一句bye,从此我们在不同的国家过着平行人生,但是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找你,哪怕只是在屏幕上看着你也会很开心。我千里迢迢来纽约只为再见到你,重逢时我也扭扭捏捏又手足无措。我们在布鲁克林大桥下聊天,坐游船经过自由女神像。分别时突然的闪回到童年的路口。女主老公问她这是你一直以来imagine的生活吗,女主回答“this is how it supposd to be, this is how it ends”。前世的缘分今生却只留下了遗憾,所有的不舍都在他坐上uber离开后回荡在了那个寂静的夜里。(男主用他的的微表情和扭扭捏捏小动作把一个内敛而不善表达的东亚人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 toska

    消化了一天多,意识到这片子让我感到最不适的是暗流的优越感(NYC > Toronto > Seoul,Herself >= American Koreans > Korean Koreans),可怕的是我觉得创作者本身是不自知的,且觉得自己蛮委屈的。在缺乏自我反思的前提下高歌自身贫瘠的体验和感受,自以为是 感天动地的 melancholy 其实不过是平凡个体的沾沾自喜,我觉得是当代美式独立片界的最大的创作毒瘤,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 A24 的财富密码。

  • Finnegans Wake

    一则精致细腻的小品。奇怪的是,最打动我的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移民问题。女主在青梅竹马和丈夫的谈话中反复遇到这个问题:如今的生活是自己当初舍弃一切梦想追求的生活吗?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自己也不去追求那些伟大的目标了?在酒吧里,Hae Sung跟Nora说,你离开韩国是对的,韩国太小了,装不下你的梦想;那一瞬间我似乎想替Nora回答:美国太大了,我的梦想在这里好像什么也不算。

  • 水怪

    手持全球含金量前五的护照,居然在热恋期不听候儿时女神的纽约召唤,反倒飞到上海去学中文,这样的青梅竹马残了也就残了…

  • 五色全味

    老公要坐一邊看倆人聊騷還要買單,好慘

  • 我的最美黄男在哪里?我的绿卡老公又在哪里?

  • 耐观影-Xavier

    #2023柏林# 韩国这次又又又要赢了,东西方都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 毛利小张

    如果不是影片最后一刻,她送走了HaeSung然后独自走回家门口,步伐逐渐凌乱,身影越发孤独,直到最后抑制不住,趴在等在楼下的老公肩膀上说“I'm sorry”并大哭,如果不是这一幕,所有人,包括她自己,恐怕都已经被她的自洽和坚定基本说服。但这可能就是故事想说的,理智无法回应所有的遗憾,人总有其理智无法控制的情感需求。你无法回避它,但也无需回应它。If you leave something behind, you gain something too.

  • 今天也不在家

    东亚人的久别重逢不会是爱在三部曲,只有蔓延到观众席的尴尬和无言,却又真实得感同身受。12岁离别,24年过去后也更没有什么破镜重圆,因为那不是镜子,那只是童年雨后模糊照得出样子的水洼,它隔着二十多年的时光,隔着大洋彼岸不同的文化和成长经历,在察觉之前就早已干涸,无从圆起。那个十二岁的女孩早就不在了,但这不代表她没有存在过。I leave her behind with you. 最后的最后,在酒吧里畅想前世的彼此,在离开时问起的那句“如果这是我们的前世,那下一世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始终觉得这是一种亚洲人才能感同身受的念想和称不上遗憾的那一点点遗憾。(”You had to leave because you are you.”还有女主角12年前说不要联系的理由,不要脸地说一句很能和她共情。

  • 小仙猪猪子

    我承认每一次迁徙都伴随着一场身份割席。他们改变我的附近;架构我的语言;塑造我的亲密关系。可是曾经的我就像是梦里才会无意识的native language,Brooklyn Bridge下格格不入的旋转木马。停在过去的人仍然在怀念当时的crybaby,而那都已经是我的past lives。我们讨论了前世无数种相遇,最终戛然而止在纽约的一个晚上,没有whatifs的答案,只有数不清的遗憾。

  • 大奇特(Grinch)

    没有说出口的爱情是爱情吗?当然是。但它不单单是一部讲失去的爱情的影片,它更多要讲的是选择和得失(女主妈妈对选择移民的回答就是有得有失),还有移民后来自故乡的召唤,其实是割不断的。三次分离,第一次是自然而然,第二次是决绝,最后一次是无奈。选择一种人生,意味着放弃其他种种可能,也只有等到多年之后的当下才能回看选择的结果。每十二年按下一个暂停键,有的人始终停止着,有的人一直播放着,时间不可能倒放,结局似乎是注定的。倘若这一世是A面,还会有下一世的B面吗?

  • Parity

    #Berlinale 73rd Wettbewerb #Verti music hall3(应是《前世人生》大失所望,首尔成长的没回首尔的女性自然比《回首尔》的女孩处理起来更加容易:既然是纯纯的美国电影(绝非“韩国电影”),只要一心融入大熔炉便可,首尔与青梅竹马的男孩都是浅显的无情感逻辑的留恋的却必须舍弃的前世美梦。尽管三个主角以Korean和American的词语组合(Korean Korean, Korean American, American American)形成的身份进行的互动在影片局部产生了微妙的反应,但一切来之过晚——片长过半仍未重逢,携带着绝对美国价值观的影片还没有演变为属于纽约的、展示其魅力的城市电影,已然是结构上的失败。

  • 饮歌

    3.5 虽然有一丢丢的故事跟多伦多有关,但我还是没办法做到100%的感动身受。看得出导演很想讲好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东、西两方交融的故事;并明里暗里把12年的周期和阴阳这样的概念穿梭全片,但两个主人公的感情还是太浅太干也太赶,反而是女主的老公出现在两个主演之间的段落莫名的让人觉得好看和感动。全片我最喜欢的是男女主人公多年后第一次相见时女主主动拥抱,以及两人分别时男主主动拥抱,这两个无声的瞬间,其实是西方的外放急切和东方的内敛慢热最好的表述和对照。

  • Scheiße

    是很当下的移民故事。很感同身受女主内心的挣扎,好像无论东西方都无法被人真正了解最完整的自己。但她被爱着就是幸运的。更愿意相信最后离别的痛哭是因为彻底告别了一部分的自己。@73Berlinale

  • 竹和

    可以入围年度最失望影片。以为会是时代致敬,结果却是堪比内娱式的隔靴搔痒。故事的大纲不能更基本了,就是两个青梅竹马在时代洪流和命运的安排下走散的纯爱故事。但是在原本就未能立足的少年情谊之下,迅速加入强行分手,跨越两个decades的痴恋以及强行重逢三人行,直接让纯爱上升到狗血的程度。加上演员并不算出彩的演技和lines,令人足以丧失所有兴趣。

  • 文森特九六

    最为打动我的两个时刻:夫妻二人关于妻子经常用母语说梦话的讨论,以及末尾青梅竹马分别前的送别,两个段落将两重情感各自的深沉与桎梏精准渗出,而这层矛盾性背后流露出的却皆是分外诚挚的珍重,一部新世界下共通的移民电影,一部无国界中永恒的爱情电影,它触碰到了人类心里那朴实却宏大的波澜壮阔,和那微妙却铭刻的怦然悸动。

  • Alain

    还蛮信手拈来的。感觉最大的文化冲击事件竟然是身强体健、精神强大的韩国人的男子气概已经威慑到美国文艺白男了。

  • 桃桃林林

    一方面,你可以就当一部满是遗憾的爱情电影来看,而且也挺好看的。同时,又掺杂了创作者关于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思乡、对自己的认知等等,也让这部电影充满多义性,都让这部影片的解读空间变得更丰富了。而且什么缘分、前世今生的东方设定,老外其实也挺嗨的。

  • 米底斯比亚锤

    几如所预的发展,有些台词还不错,看完的感觉是不知道自己在国外到底为了什么 Berlinale Palast

  • ztlpoppy

    特别特别好,特别东方的爱情片。当西方爱情片用接吻和第二天半裸着在床上醒来宣誓一场爱情的开始时,东方人用因缘,用发乎情,止乎礼,来诠释那种细腻暗涌着,那些在心里深处,只是在偶尔一顺抓挠下你的,萌发自最纯真时代的,纯粹的情感。太动人了,源自于在大学时期短暂的沉溺又因距离快速搁浅。在三十岁左右,再次见面,物是人非,在纽约街头的扭捏不自然。却又在交谈中幻想着一切,只能是幻想所以美丽的可能性。最后礼貌的道别。因缘有许多种,出现在眼前的人,过去不能再见的人。我们相信有来世,即便现在的我们不知道来世如何,但是没有发生的,永远都是可能的。而在现实里,只有离别的出租车,有达不成的诺言,和永远都不得到的那个人

  • 小白宁宁宁

    配乐品味出奇地好,爵士乐搭配这种看似漫不经心但精细的片子,很受用。台词好演员好,女主第一个眼神就勾人了。

  • 带壳牡蛎

    5.11西雅图电影节开幕片。Simple, sophisticated, delicate. 但主观上不太能跟女主最后的难过共情,虽然很动容也流泪了。始终觉得,被留下的人才是最难过的,离开的人既然选择离开,就必须要承受背后的遗憾和what if。留下的人,虽然穿心地难受过,但付出了一切,便可安然前行。Celine在Q&A解释,最后楼下送hae sung离开时和hae sung坐车的方向都是按照时间轴设计,往左是回到过去,往右是走向未来,非常不错。亚洲电影继续加油雄起!

  • MinamiFans

    只是为了一个“因缘”的概念要拍一部电影,最后拍成了一部电视剧,放在八点档收视率都不会高的那种。

  • 竹淡刻骨

    SFFILM 本片属于A24最擅长的表现少数族裔移民文化情感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小”电影,我没什么感动,结果邻座的白人女生哭得稀里哗啦。看了映后访谈感觉到 Celine 是个内敛细腻的创作者,首部长片就有很好的完成度。前期skype聊天甚至感觉沉闷无聊,丈夫 Arthur 这个角色给故事添色不少,卧谈的对话比男女主角的交流都更打动我,我也十分能体会移民多年的 Nora 评价 Haesung too Korean的心情,电影也许没有过多表现,但东亚女性在束缚更少的文化里生活过后,很难再和没有同等成长的人产生深刻的连结了。纽约之行只是给彼此个机会好好道别,弥补二十四年前的遗憾罢了。A24的号召力超乎想象,除了去年那场杨紫琼的访谈之外我还没见过SF电影节这么火爆的场次。活泼张扬的 Greta 和沉静的导演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忍不住嗑了起来。

  • 圆首的秘书

    今天三角关系真的过量了,先是燃冬然后是这个。最后半小时三人关系终于开始上调度了也就还好,前面那些时间疯狂无聊怀旧对话戏怎么那么蠢捏,好困啊看得

  • Wy.T

    已阅,我对自己的理解和共情能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质疑,隔壁德国记者奶奶眼含泪珠地问我好看吗?我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似乎做了一千万种努力让我共情这份跨越二十年的情谊,最后我的视点却落在了Arthu在的每一个场景里。我不能理解。

  • 小羊不亦乐乎

    如果多一张机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 自由之丘

    受不了这种东亚人精神白人化后拍出来的电影了……

  • okyooncho

    真的很想拍拍导演的肩膀告诉她她真的很幸运

  • Nana

    3 first film watched at NYC with wenxi 最大問題是inyeon這個concept完全被簡化處理成一個抽空的概念,用來騙騙外國人還可以,對備受資深韓劇仙俠劇洗禮的東亞觀眾來說,實在是太膚淺了。輕飄飄的情感,彷彿命題作文那樣不斷在台詞強調inyeon, 因為兩人從未真正了解對方,最後那句See you then (來世再見)又有什麼重量呢?同樣是三段式結構移民故事青梅竹馬前世今生緣分BE美學,我倒是想起Lahiri的Hema and Kaushik. 簡直可以說是蕩氣迴腸, 相對之下韓國社畜x美籍韓裔獨立女性還是獨自美麗各自安好,甚至可以說是最好的結局。

  • 偏时差

    念念不忘毫不动人,两人感情也没啥根基,移民问题更是隔靴搔痒,没看到任何新意。

  • 罗悬

    而我只想为Nora应援。哪怕最后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和托尼奖一个都拿不到,但在这一世,去了想去的地方,做了想做的事,就已经很棒了。心痛的时候,哭出来,会过去的。

  • 瘤球球

    两星半,令人恼火的爱情片1. 人不美却讲一个不太现实的爱情故事,爱情动机就很模糊了,为什么小时候喜欢上对方(勉强当做同桌“情谊”),为什么12岁分别之后男方“苦苦”追寻女方12年,为什么女方结婚后男方还不死心12年后又追来纽约2. 女方的所作所为让人不太舒服:一是24岁两人聊的正火热女方觉得耽误事业想在见面前冷静一段时间,然后没过几天和一个美国人打得火热直接结婚(我能理解为了绿卡和他丈夫在一起,但是不和暧昧对象打招呼直接结婚有点不能接受)二是36岁男主来纽约找女主,一个人成年人不会处理初恋对象和自己丈夫的关系,搞出无数尴尬场面,让人怀疑女主两边一直在摇摆,“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 #Berlinale #BerlinalePalast #Competition 长评 - 改变不了的过去才是美好。可以理解导演是以一个移民女性身份构建了一个心中虚妄的Past,很多细节上感受到她对这个“虚妄”的表达,如二人聊天时背后的旋转木马,她对于男主说出“野心”这一词的反馈,还有最喜欢的是电影标题Past和Lives相隔甚远的设计,能在影片结尾处感受到那种不舍,因为未曾经历的遗憾,这可能是一种细腻的表达,但是我还是喜欢一个更残酷的结尾,如果是女主而不是男主在对望时拦车会让我感到惊喜,另一个不喜欢的原因是这个故事的某些部分跟我的经历有很的雷同,属于她的私密表达撞上了我的私密经历让我无法共情。

  • 等待出走溯回家

    给所有的“异乡人”看的电影。“你失去一些东西,但也得到一些东西。”不去思考当时若选了另一条路会怎样,因为我此时就在当下,是最好的自己。最有共鸣的是那段关于“梦话”的对话。姑姑年少时移民美国,和女主一样为了绿卡同本地人结婚,婚后十几年,她老公对她说:“昨晚你第一次用英语说了梦话,恭喜你正式成为一名美国人。”我自己也是在旅德十几年后才发现思考时开始下意识用英语/德语。女主太有味道了,很想和她做朋友。刘泰晤那么成熟的一张脸,是怎么演绎起青涩少年来如此游刃有余的?他本人简直魅力四射,昨天蹭红毯的时候他就在我面前,我全程被帅得脑海里只有四个字“啊我死了”,连拍照都忘记了。

  • 把豆瓣牢底坐穿

    Indiewire的人说是圣丹斯大爆款,我还不信。结果自己在柏林电影宫里哭到根本停不下来。Carlo选片牛逼!

  • XY㍿

    新移民的身份认知映射在私人情感上,就会产生这样的疏离感,对于爱人,两边都觉得她向另一方靠近得更多,她在两边眼中永远都是异域之人。

  • 深水酒

    Past lives 有一个人存在像是在提醒你的人生无比真实地一定有另一种可能

  • 浮槎

    文艺电影版你说下辈子如果我还记得你我们死也要在一起。当”in yun”的概念被卖出来之后大概也就猜到走向了but in a way I’m also a bit salty. 我们也有缘份的概念我们也可以拍出好的电影,A24+Cj营销+Sundance+移民故事+缘分或者随机东亚佛教概念,成功模板就在这了,但我们这么多年的电影空白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不知道吗?只能一声叹息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25321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