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美国8.2分剧情纪录片《迪克·约翰逊的去世》
《迪克·约翰逊的去世》介绍
名称:迪克·约翰逊的去世
别名:老豆已死(港) / 爷爷的死亡排练(台)
主演:克斯汀·约翰逊 / Ana·Hoffman / Vasthy·Mompoint / Dick·Johnson
导演:克斯汀·约翰逊
地区:美国
年份:2020
语言:英语
时长:89分钟
分类:纪录片
《迪克·约翰逊的去世》剧情介绍
终生从事纪录片制作的经历让屡获殊荣的电影制作人克斯汀·约翰逊相信真实的力量。但现在,她已经准备好使用书中所有逃避现实的电影制作技巧,用一种创造性和幻想的方式记录她 86 岁精神科医生父亲的死亡,同时希望电影可以帮助她扭转时间,笑对痛苦,让她的父亲永生。《迪克·约翰逊的去世》是一封 女儿写给父亲的情书,书中充满了黑色幽默和疯狂想象力,创造性地将事实与虚构元素融合在一起,以此探索电影如何为我们提供解决生活深层问题的工具。《迪克·约翰逊的去世》由克斯汀·约翰逊(《持摄像机的人》)拍摄、制作和执导,凯蒂·舍维尼和玛丽莲·内斯担任制片人,莫琳·A·瑞安担任联合制片人,梅根·埃里森担任监制。《迪克·约翰逊的去世》豆瓣热评
一部无法归类,无法形容,只能体验的电影。很可惜,只有100人不到看过。做了一辈子纪录片摄影师的女儿,这次把镜头对准自己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但是即便她尽力克制,尽力去营造那些超现实且极具幽默感的场面(这部分简直是精美的视觉艺术品),情感还是spill out of the frame。父女亲情的羁绊,真是太难以割舍,有几个段落让人简直瞬间被击中泪目。客观来说,这部电影是对类型的一次挑战,而拍摄过程本身就是父亲给女儿最后的礼物,他甚至于愿意在镜头上展示自己一辈子都引以为耻的脚趾。而万圣节那段,是唯一一个不glamourous的超现实镜头,却深刻的体现了女儿对父亲心理状态的理解,实在感人。
第一次看到这种形式的纪录片,想说他们父女缘分真的好,有这种缘分人生真的不枉此行了。
又一部讲述父女关系的影片,这部比《触礁》更生动有趣。女导演为父亲设计了一系列意外死亡的情节,并让父亲和特技演员共同演绎出来,既有捧腹不已,也有胆颤心惊的时刻。其目的看来很简单,就是提前让父亲经历“死亡”这个人生的必经阶段。而其背后的用意似乎不那么简单,因为父亲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这种拍片方式能否延缓父亲的记忆力衰退不得而知,但这无疑是导演为弥补之前母亲离世的遗憾而对做出最饱含爱意之举。
阿尔茨海默老爹的一百种死法:掉空调,拍钉板,悬浮午觉,天堂歌舞,失忆古堡,义无反顾放弃老屋只为与你近一点,跑调追悼小号,柜中遗言……生命太苦,更要抓紧喘息的间隙尽享欢愉;一个女儿和父亲的漫长道别,看得人老泪纵横
斑斓的排演与戏谑的语气并未削弱影片的强烈情感,在这里,摄影机是温柔的,只记录幸福,真正伤怀的时刻都留给眼睛和他们自己。
遗忘不等于不存在,父女相互支持着正视疾病和死亡,却又顽强地试图逾越疾病的限制和对死亡的恐惧来维系爱和理解。老友躲在教堂角落哭得我心也碎了。相信疫情年涌现的几部佳作只是抛砖引玉,探讨老年记忆病一定有更丰富独特的方式。
Filmmaking as self-healing. 蛮好。整体好。摄影棚搭景部分会感觉很明显为了导演自己做的,但她面对父亲明显心不在己了,于是最后也诚实呈现了这种状态。
为面对更多观众而作出的更“商业化”的编排与剪辑无疑让此片更加失去那份私人化应有的力量
有动人的成分:1、父女间亲密而尊重的共处关系;2、对待死亡恐惧的直面态度,以一次次排演来消解真正的逝去,概念不错;3、以拍摄和记录来建构一种人际关系,尤其“电影”实现了造梦的功能——天堂或许并不存在,但此刻我们相互依赖正是天堂。然而瑕疵也是显而易见的:1、“排演”对纪录片的毁损很清晰,生命最美丽之处不在于全然的甜蜜完美,而是无论身处何种情境,个体所作出的反应和抗争才最动人,在重复性的死亡情节中,他们过早拥有“失去”,练习着不断失去就是压扁生命的过程;2、设计感的刻意,工业糖精味。
天啊,这叙事,闪光。Kristen真的是发光的人555555555
导演克斯汀·约翰逊做了一次富有预见性的尝试,是对过去的挽留,也是对即将来临的分别有所准备,脚趾畸形的父亲逐日向着七年前去世的母亲的路子前行,时光带走了他们越来越多的记忆,趁着一切还算可以接受,来一点儿梦幻,去编排一个未来。
一堂生动的生死课,以一种温情、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讲述出来。
完全超越家庭私影像,种种回望和排演,让我们铭记过去的伤痛,也准备好迎接未来的失去。这场父女关于死亡的共谋,从观念上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因为开诚布公的自我揭露,不厌其烦的反复演绎,所以当我真的被结尾“欺骗”,进而也在葬礼上伤感落泪时,不会感到任何伦理上的冒犯,反而感激影像让我们能与所爱之人缓慢而深情地道别。迪克·约翰逊在电影里一次次死去,而他的幽默和乐观,睿智和健忘,则越来越深地扎根在观众心里。我们都要学会如何面对衰老的过程与结果。
一部混合了想象和现实的纪录片,虽然关于死亡但却很浪漫,如果换一个名字可以叫50次和你说再见,这让我想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一句台词:人生就是不断的告别和放下,遗憾的是没有去好好说再见,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可以如此好好和父亲告别,真的是一种幸福。
哪怕无数次彩排预演和心理建设 真要到了和至亲至爱天人永隔的时候 生来为人还是做不到有多洒脱 但能拥有这样一段漫长又独特的谢幕告别 对双方都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和福分
既然死亡无法逃避,就想办法跟他和解吧。想象父亲这个曾经无所不能的角色,最后反而慢慢变成了烦人拖累的小兄弟,生命的玩笑真是既可笑又伤心。7
这样的家庭关系实在太暖心了。"父亲"真非常的乐观开朗且感性,跟他是做心理医生有很大的关系吧。导演展现她的家庭给我们看,让我们看到在面对家里长辈老去必须要面对可能的生死离别的无奈之外,好的家庭关系和好的心态能让这情境更温暖有趣。
有許多令人淚目的地方。也有moments讓我開始改變對我人生規劃的念頭。
我已经开始慢慢练习,练习着如何失去你。。。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CC#1111
作为纪录片导演的克斯汀·约翰逊显然有着强烈的叙述愿望,叙述行为之于她有着生死存亡的意义。前作《持摄像机的人》与本片中都涉及父母失忆的主题,其中暗含着她本人的忧虑:我作为两位晚年失忆者的后代,极有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我必须通过我的画面来篆刻下我自己的记忆。这种强烈的叙述愿望在涉及父亲死亡题材本片中达到了反效果,她努力涉入画面中,有力地宣布这些画面都是为了我自己而拍,是为了我在未来面对势必而来的父亲之死而做的准备。但父亲迪克·约翰逊本人却是如此出色的一个记录对象,电影中逐步失忆的他在纪实性的画面里如此真实如此感人,而女儿造出的各种《死神来了》式trashy花样死亡方式反到消磨了这些真实画面的动人力量。只有到了结尾教堂戏中,约翰逊的coup de cinema方以简练的手笔直击感情的红心。
导演女儿用一百种“意外”调侃死亡,医生父亲用一次“死亡”调侃亲友,我们究竟需要多么强大的心智和成熟的死亡教育才能淡然至亲的离别,幸福的人到最后都是恋世的吧
当你渐渐老去有没有想过自己会是什么死法?导演克里斯汀·约翰逊就用电影造梦的方式,为父亲一次次模拟死亡现场,每一次拍摄都是一场告别。
staged scenes非常有广告的痕迹,这也是为什么纪实的部分总榨干了观众眼泪,然后扔出一个个猝不及防的反转。导演从家人的角度呈现了阿兹海默症患者从父亲的家庭角色逐渐幼龄化的转变。但那种作为心理医生具备的共情和体贴却一直存在。太多的爱了,我再去哭一会儿…
由于没有为亡母留下太多影像,做了30年纪录片摄影的女儿,开始为86岁父亲拍摄死亡日记。各种假死和天堂情景,还有父亲复原的脚趾,甚至举行了一场假葬礼。女儿以工作的能力为老父完成不同凡响的晚年生活,挺让人羡慕的。6.7
确有相当动人的部分,对于充满感激与爱意的家庭生活的真诚记录的,用虚构的意外死亡和葬礼先描绘后消解对于丧失至亲的恐惧。这是一场属于导演与父亲的亲密游戏。
6/10。角度很奇妙,拍摄父亲一次次的“假死”来直面死亡。最后的葬礼是个小反转。设计痕迹过于商业而少了私人表达。
9。关于阿兹海默和时间里父亲有相似之处,从而认识这一病症。手法神奇,现实层面和展示层面交织出一种狂欢,有笑有悲,有爱和残忍,有幸与不幸。观者动容。
很实验性的一部纪录片,通过主人公的一次次的“死亡”,来营造一种对亲情、对记忆的体验,同时主角又是本片导演兼摄影的父亲,所以镜头的距离感完全没有,和一般的纪录片体验完全不同。同时本片中关于“死亡”的编排、预言,这些本应是制作纪录片的一部分,变成了纪录片里的一部分,这种实验的效果非常有趣。虽然这一私人影像,为了更好的面对观众,有了一定程度上讨巧的设计,但是传递给观众的情感,以及观看时带来的体验,确实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纪录片。
死的排演,让人想起The Act of Killing。故作轻松,反而显得太严肃。
“It would be so easy if loving only gave us the beautiful. But what loving demands is that we face the fear of losing each other. That when it gets messy we hold each other close. And when we can, we defiantly celebrate our brief moments of joy.”
OMG this is so personal. 面容叠化于风雪,默片的一段太精彩。You got me, so please leave the camera on.
7.2/ 回观作品的呈现其实没有回观意识本身有趣,死亡像扇门,面对它最好的方式是进进出出。
她是纪录片导演,他是精神科医生,这部片子是她和他的一次“跨学科合作”。看起来好像是女儿穷尽一切纪录片手法,想要用作品这个孩子留住父亲的记忆,或者说去学会接受父亲将要死亡的事实(幻想死后的天堂并拍摄下来,幻想就变成了现实),但其实这也是父亲作为精神科医生的最后一次执业,扮演一次次的死亡为女儿提前做哀伤治疗。亲情的交换很难说得明白,就像导演杂糅各种素材的剪辑,但它们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羁绊也和父女间的爱意一样深。
真实的渲染性太强,对于控制更多的是接受
看完后发现在自己意识尚清醒、亲密朋友尚存人世时举办一场模拟追悼会是个好主意,毕竟「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对谁都说不准,而且对于没有子女的丁克人士尤其有意义。
身为摄影师的女儿和父亲一遍遍地去预演与设计死亡,用幽默、沉重或是真挚的方式去提前做好所有的告别,让Dick Johnson“死”了无数次。在那刻起,生死被超然物外;带不走的、留不下的,都选择渐渐抛低,而誓要用最洒脱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看完丝毫没有哭到泪崩或是无从进行,而是突然从纪录中收获了很难得的洒脱。Kirsten的设计是迷人而又真挚的,而对于爱的人,学会放下与怀念同样重要。【Ira Sachs和老公竟然住在Johnson家的隔壁,好神奇的感觉。】
纪录片的部分尚可,形式大于内容,真人版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穿插的动画镜头眼前一亮,非常有新意和诚意的纪录片。一册赠予死亡的搞笑自编小剧本。
如果和上一部《持摄像机的人》那么独特碎片式的私人化可能会更好,让“死亡”更具真情温暖。
用Dick一次一次的意外死亡來让观众对死亡这件事情“脱敏”,觉得每一次的离世都是片中的一次彩排,所以到真正的死亡的时候,我也祝福他到了如同想象中的快乐天堂。 Kirsten作为摄影出生非常善于捕捉人物,我在她的镜头下看到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形象,对职业素养的关心、共情,笑容,对失去的感伤……
大概五年前在NYFF被John介绍认识了Kirsten,一个极强共情能力又爱冷笑话的知心大姐。随后立即看到了那时的新片Cameraperson,年度最佳之一。今年新作依然可爱实验且感人至深。我在2018-2019两年间失去了几位亲人挚友。同时生活的环境几经腾挪。接连的告别来不及郑重怀念。Kirsten的片似乎总在设问与提醒-记忆是我们所有还是我们所曾有。是当下所感所触,是影像与声音。
虔诚的信徒兼退休心理医生对死亡的构想,其实还是挺看得开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28131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