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国奇幻剧情片《僵尸儿童》
《僵尸儿童》介绍
名称:僵尸儿童
别名:巫毒少女(台) / Zombi Child
主演:Louise·Labeque / Wislanda·Louimat / Katiana·Milfort / Mackenson·Bijou / Adilé / Ninon / Mathilde·Riu / Ginite·Popote / Néhémy / Sayyid·El·Alami / 莎迪娅·本太耶布 / Patrick·Boucheron / Justine·Bo / Raphael·Quenard / 本杰明·克洛提
导演:贝特朗·波尼洛
地区:法国
年份:2019
语言:法语 / 海地语
时长:103分钟
分类:剧情片
《僵尸儿童》剧情介绍
影片将通过展现海地女孩Clairvius Narcisse的个人命运,来探讨民族与幻想的边界。Narcisse是伏都教法术的牺牲品,巫术将她变成了僵尸。时间线将在1962年的海地与现代法国巴黎之间跳跃,而故事则围绕着15岁的Narcisse,和她身为巫毒女祭司的姨母之间进行。《僵尸儿童》豆瓣热评
一部分是60年代海地往事,一部分是当代法国贵族学校青春叙事,两条线相互交织,呈现殖民历史的渊源。“僵尸”与其说是类型片的元素,不如说是一个具有批判色彩的噱头,故事可以做得更扎实,而不是现在呈现的铺垫不铺垫,高潮不高潮的样子。但不得不说,波尼洛的视听真的是迷人,迪欧普真该好好学学如何把黑人和异域拍得引人入胜。本片贡献了诸多相当令人沉醉的镜头,久久萦绕在脑海中。
???干净明媚海地风光片???奴隶活死人巫术操控脱逃梦游四围晃,反独裁政权啊自由主义妨碍自由啊啥的全都塞到权贵子弟学校课堂直接讲述;文艺青年小白妞道:“失恋痛苦和你们国家历史悲剧的痛苦并无不同!痛苦难道也可以分三六九等吗?!”巫毒男爵现身不去打一下小朋友屁股实在对不起第三世界的人民群众
+,这片子La Ciénaga年度第24名??才?视觉转换的确不算惊艳,但处理素材的变奏能力可以说是顶级了。比起纯粹的内容的驱动,本片更像是先想好一个大致的变奏过程,在此基础上控制类型的渗透程度。
一言难尽,不是没有拍得好的镜头,海地部分很多场景都拍得很吸引人,可以满足一部分猎奇心理。但是整体的叙事感觉存在着一些断层,一到现代部分就感觉叙事断裂开了,作为观众的我沉浸不到他的叙事当中。电影的拍摄主旨和意图很明显,但看到最后才明白导演究竟想说什么故事。也许“僵尸”在此只是披着奇幻色彩的“奴隶”的代名词。而这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关于自由和记忆追寻的故事。(看的巴黎超前点映场,所有主创都出席了,导演很真诚,但对于此片,三星已是最大的仁慈。)
【3.5】对海地僵尸这一地域怪谈的重叙,并同当代政治议题有机结合,还算蛮巧的。双重时空的并行叙述直至交融将波尼洛的功力尽显无疑,唯一问题在于趣味的缺失,不够怪力乱神,既然都拍这种题材了,那明明还可以玩得更嗨嘛!
只有受罪看这种白人救市电影 我们利物浦才会赢球吧
隐藏在僵尸事件之下的显然是西方殖民主义话题,然而导演没能突出这个批判意味的主题,反而被这个猎奇色彩浓重的活死人事件完全迷住了。再加上另外法国中学生的那条线索令人费解,最后怪力乱神的高潮场面可以说让人贻笑大方,竟然嗅到好莱坞青春娱乐片的味道,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浪费掉这个绝佳的题材。
海地与巴黎并行的叙事靠这名黑人女孩连接,用僵尸活死人的题材来讲法国的殖民与移民,前半段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后边巫术斗法附体什么的一出现,又感觉挺掉价儿的,观感不如前作《夜行盛宴》过瘾,波尼洛操刀的配乐依然可听。散场出来才知道隔壁厅的大师班竟然就是李安的课而且刚走,我说怎么半程好几个观众退场跑出去了。#金马56#
75/100,对于海地僵尸这个地域怪谈的重叙,并跟当代政治议题做了个有机结合,还算蛮巧的。双重时空的并行叙述直至交融也是将波尼洛的功力尽显无疑,唯一问题在于趣味的缺失,不够怪力乱神,既然都拍这种题材了,那明明还可以玩的更嗨嘛!
以女孩对男孩的爱恋为视角,70年的时空交叉,探究巫毒信仰背后,法国对海地的殖民历史。波尼洛用极大篇幅对准角色间的交流,可这样的做法即便揭晓了创作谜底,也因埋藏过深,对意图的传达施加了天然壁垒,颇值得再商榷。
D+ / 概念和叙事结构实在是巧妙(让时间的裂缝暴露出来,而非自如地线性剪辑)。选角和表演(尤其是肢体)也恰到好处。就是前大半的过多枝节仍不足以直接作用于人物情绪或整体氛围,高潮又有点崩……
并行囚禁于历史和现代的双重议题,在著名的海地僵尸Narcisse传说作为两者横向比较而兼具各自属性的特殊事件介入叙事套层中时,波尼洛找到并完成了辨别的策略标识——用古旧类型躯壳与Victor Halperin和Jacques Tourneur取得有机联系,并将他们召唤至今。
海地活死人的故事,但片名和故事感觉没什么关系
加勒比巫毒殭屍的歐陸宗主國敘事成功把海地/法國兩條線攪亂,後殖民批判看起來很拽而已。
太散,豆瓣的剧情简介都是错的。其实是活死人的孙女,真正变成活死人的是她爷爷。影子穿插的讲了爷爷和孙女,爷爷就是下葬以后被巫毒教偷了尸体,然后吃了解药变成了活死人在甘蔗园干活,有一天突然吃到了肉,恢复了意识(巫毒教变成的活死人不能吃到肉和盐,不然会恢复意识,杀了把他变成活死人的人)而孙女就是在巴黎上学的小女孩,被同学知道了她姑姑是祭司。处于某种占有的心理,要求姑姑把她喜欢的人灵魂搞到自己身上。姑姑不同意,最后在金钱攻势下,帮同学进行巫毒仪式。最后招来了巫毒教的死神——男爵,姑姑貌似嗝屁了。影片最后,导演说爷爷真实的死亡时间是1974年,同时上个世纪90年代有1000例巫毒案例,但是现在不得而知。
看前一小时以为是部神作。Bonello抓取青少年的面容姿态太厉害了,看看唱圣诞歌那个摇镜。一直重复《大象》式时间把戏似无必要。
两段剧情中的僵尸故事应该都有所指代,但真的没什么意义。
除《圣罗兰传》最简单的波尼洛电影,由内容而非动作驱动的。
情理之中看到了对阶级关系的象征和当下有色眼镜看待肤色的潜意识,已尽大可能跳脱僵尸类型片的框架,至于片中似独白式的语言过渡,算是成功的让时空重叠把现代法国与旧时海地奴隶园相联系
White world black blood, 取笑讽刺尊敬和理解,不敢夸大但这部代表的现今种族隔离足够恰当
最后那个附身黑眼珠子有点掉价了,还是挺好看的
7.5/10。这才是百年孤独啊!全程高度紧张,总觉得下一秒就要变成恐怖片了。美中不足的是恶魔的样子有点喜感,两条线的切换不自然。好于《大西洋》,因为它足够简单。
@FLC. Une idée: c'est la cinématisation de Poétique de la Relation d'Édouard Glissant.
从后殖民视角讲的一个关于精英阶层和异族文化在一所女校碰撞的故事,少女的成长烦恼是社会发展的隐喻,每分每秒都充盈着悬妙的氛围,后仰式敬礼画龙点睛了。想想校园题材本是英吉利海峡对岸的优良传统,但《if…》之后,貌似学校对社会现实派来说太局限太温和,宁愿一步到位进少年监狱,倒是法兰西拿过接力棒,在各类校园里开出一个又一个浓缩人性文明的金矿。98年米勒《雪地里的魅影》的震撼还历历在目,这几年又涌现出纪录片To Be And To Have和同样走超自然恐怖路线的Raw等佳作,哦,对,放牛班的春天当然也算。风格各异,惊喜连连,姑且叫Lycée Cinema好了。top 2020
看了一些短评,再来谈谈观感。就像现在的旅游一般,匆匆忙忙的走向一些别人让你以为的画面,但这个过程里从没有尝试认识平常的好的坏的关于性格文化的真实故事,只是得到一个想得到的结果。至于电影里的宗教模样,何尝不是一份冒昧的解读。我是说,中国也有一些奇谭故事,但那些解读者来源自“自己”,也许就没有“殖民者”紧张的打压。
怎么能把这么有意思的题材拍的这么无聊!
很好看 就是後面嚇得一身汗我日 法國僵屍兒童與海地僵屍兒童 很會使用音樂 這個導演我要追了!
4。虽然现在的欧洲政治家在殖民主义的责任中标榜了多种多样文化,但从白人社会夺走本国传统和文化的殖民地人的认同感在本土仍然像没有灵魂的僵尸一样。将超自然题材和现实政治联系在一起的影片的构思本身就很有趣,导演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创作,不去利用它,不去程式化它,让它慢慢地渗透到电影中,直到影片结尾突然爆发出来。
「巫术」/「僵尸」都是主流世界对于第三世界的污名,「自由主义」反而毁灭了世界的自由精神,在官方教育与私人活动空间中的隔阂并不明显,因此少女们的自觉意识苏醒归根还是在于本民族的「集体记忆」中,这也是第三世界与少数群体的困顿,拿来主义的西方民主思想最终还是会在本土/民族主义的浸淫下妖魔化。
Zombi和child两个部分是分开的,感觉应译作“僵尸之子”或者“僵尸,孩子”。探讨殖民,但本身其实也是基于一种“影像殖民主义”的思路创作的,奇观之外,深刻的议题成为课堂上的传教,比《大西洋》还要直白。
海地僵尸和韩国僵尸真不是一个档次的啊!差一个欧洲大陆
4.5 Cannes双周。Bonello的掌控力太出色了!双线交织多重闪回,令人惊叹的视听盛宴!
特地查了一下海地巫毒僵尸的相关资料,结论大概就是巫师用药物使人假死,挖出来后精神控制,成为种植园的廉价劳动力。但这个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不是很高。
叙事冲动一直压在水面之下,既有汹涌感又有平静感。
拿海地僵尸作为噱头的故弄玄虚之作,主角说出“你们的痛苦就是痛苦,我们(白人女性)的痛苦就不是了吗“这套说辞来劝对方给自己做法事时,我真的很想男爵被召唤出来杀死她!!结果最后死的是巫师,这不合理!!
#36. FFT# 波尼洛视听完美 构想也都好 但仔细回想仍然还是不满更多 // 2020/7/9 但我钦佩你
僵尸的形式比喻海地的被殖民者,古老的文化穿插在现实生活中揭开法国对海地殖民统治的那段历史,只是拍的太沉闷,意象化不够出格,缺了点火候的感觉。
有失波尼洛水准,高潮可以更高潮的。但整体完成度不错
第72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入围 海地巫术 殖民隐喻
看的是啥?这隐喻隐得太奇怪了吧?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故事???
用巫毒僵尸讲法国-海地殖民,无异于给自己两嘴巴子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好像是对味儿下药,可实际上变成了长镜头泛滥的猎奇文化片,比如国内的#中邪,甚至不如。
族裔的纽带被放大到时空中并成其为各式对照,波尼洛的后殖民未免显得过于薄弱而言之无物了
#Cannes19# 政治隐喻和视听都有点太收着了,不够到导演开头说的电影就该free的度
面无表情看到最后突然响起YNWA,大半夜把我吓成僵尸了,连忙喊了一句利物浦是冠军。1980年海地丧尸事件的主人公纳西斯,在影片里有了个在法国女校读书的孙女,强行互文出殖民批判主题。双线叙事非常难受,一条黑漆漆啥都看不清,一条基本上就是听老师法国历史。巫毒教仪式没有被妖魔化挺难得的。
異文化觀賞。一個人是帶著家族記憶,國家文化和個人經歷生活在現實世界裡。
3.5 像玛缇迪欧普未来会拍的电影,还挺有趣的。“巫毒非常美妙,它向人们展示了生与死是不可分割的”
改五星。太美妙的电影,空气中弥漫着经久不散的旋律感,肢体在这里面像《不安》(2017)中的线条一样有着致幻感。明明配乐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它们却在过去的上午里一直萦绕在我耳畔。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49701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