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罗马尼亚7.9分剧情《野名留史又如何》
《野名留史又如何》介绍
名称:野名留史又如何
别名:我们都是食人族(港) / 罗马尼亚野蛮史(台) / 何惧身后评 / 名留野史又如何 / 罗马尼亚黑历史 / I Do Not Care If We Go Down in History as Barbarians
主演:伊琳卡·贝尔丘 / 卡塔琳·安奇丁 / 拉里莎·克伦蒂亚努 / 索非亚·尼古拉斯库 / 伊翁·奥古蒂奴 / 爱德华·赛伦 / 达娜·布内斯库 / 伊林卡·哈特纳 / 亚历山德鲁·达比加 / 加布里埃尔·斯巴修 / 博格丹·科特莱 / 伊翁·里扎 / 亚历克斯·博格丹 / 谢尔班·帕夫卢 / 莉莉安娜·吉塔 / 伊万娜·雅各布 / 阿德里安·乔弗伦克 / 米海·尼库列斯库 / 克劳迪娅·耶利米亚
导演:拉杜·裘德
地区:罗马尼亚
年份:2018
语言:罗马尼亚语
时长:140分钟
分类:剧情片
《野名留史又如何》剧情介绍
1941 年10 月,与纳粹为盟的罗马尼亚政府,以报复之名焚杀三万余名犹太人,国家元首甚至公然宣示,即使留下千古骂名,也要肃杀到底。这场被称为「敖德萨大屠杀」的浩劫,便成为罗马尼亚历史上最黑暗且不能说的秘密。 不愿粉饰太平的导演玛莉安娜,准备以战争行动剧再现这场悲剧,无奈各方阻碍重重,演员不服闹罢演、高层逼她「端正」视听,就连感情生活也遭遇瓶颈,一出更残酷的人性大戏正等在后头。 《追拿吉普赛!》名导哈都裘德再次以时代为题,借剧中人的唇枪舌战深究历史实虚,不仅援引受害者影像,剧中剧、后设讽谕的多重辩证,马克思、兰妮莱芬斯坦、史蒂芬史匹柏都成了嘲弄论理的引据,内省批判力道直逼高达。原文片名直译为「我不在乎我们在历史上被定位成野蛮人」,更是摘自种族清洗宣言,成了历史的有力明证。《野名留史又如何》豆瓣热评
伪纪录片的调调,冗长的对话、引史倒不觉得枯燥
片尾大戏的确精彩,材质转换妙笔。前面Walk and Talk有点偷懒,躯体是不是可以不用出现,或者考虑更聚焦的形式。《我的母亲》戏中戏是范本。
以价值反推反思必要性是可耻的,反思的必要在于,如果不反思,价值不会真正显现。极好的焦点和走向,能看到对文字与既有影像的否定与不信任,但自身的大部分影像却沦为口头输出的附庸,这是最大缺憾。议题和影像的高光都在最后一幕,胶片到数字完成了语态和语气的转化,写下了一句粗体的、对抗耻笑的、进行时的、反问的:“绝不会重演”吗?
A / 相当于先用看似最慈眉善目的方式让你仿佛开始了“反思”,然后顺理成章地将审茶限制微博评论小组讨论外加和亲友日常对话一股脑儿打包成一个苍蝇尸体袋塞到你嘴巴里。因而这并非一部填满了阿甘本阿伦特以及N个不知道是谁的学者语录的掉书袋电影,而是一场遍布自我驳诘的知识分子精神处刑实录。它试图真正去与好莱坞式“历史反思”决裂,时而冷酷时而热切地拆解着自己作为影像的肉身肌理,在当下的历史中拒绝统一的美好结局。构造出足够鲜明的强度差异,然后从一片狼藉中重新启动现实,电影之“野蛮”方才具备了对抗“野蛮”的基底。
最后好戏上演时突然从胶片变数字,掉转虚构与纪录,呼应历史对当下的投射。台词和影像同样凌厉,机枪横扫式的讽刺,从维特根斯坦到斯皮尔伯格都不能幸免。作为有历史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女主宁愿得罪全世界也要唤醒民众,却要到演出结束后才明白,什么才是最讽刺的事。
一些资料影像的运用,镜头长久地停留在几张见证屠杀的老照片上,最后“reenactment”的呈现整段用的极其电视真人秀的镜头语言,特别突兀也特别powerful。结尾简直暴击,最让艺术家痛心的其实不是审查的重重阻碍,而是民众的麻木不仁,罗马尼亚电影总是让我产生强烈的中国语境共鸣。跟拉杜一起在怀柔喝橙汁抽烟都过去一年半了才看了他拍的片,而且还昏迷了一两段对话,有点愧疚。
7.9 又是网络辩论大合集,疯狂引经据典,编剧操纵感极强,但却不因此而气息死板,反而充满自由感,最后镜头一换,观众也变成了演员,it is accomplished。
太有趣了,如果历史题材都能在结构、对话中花这么多心思去创新,那这种题材就不会枯燥了。为了让人物在大量引经据典的对话中获得更大空间,摄影机一直机械地跟着人物走动,开场不久看这些画面非常不舒服。到后来,人物来到室外,导演不停地在和不同人吵架,饱满的情绪表演消解了摄影机的机械。导演和演员吵架,然后下起了雨,导演和演员躲到桌子底下还在吵架,这一幕实在太可爱了。最后那场戏剧的群众如果真的是现实层面而不是剧本设计的那会更有意思,如果摄影机真的抓拍到了现实观众的反应,那才是真的“现实与历史对话”
中国游客来到坦克前合照,道具师说“如果不小心撞到了谁怎么办”,这一场景不免令人浮想联翩。
极简的拍摄风格,负责任地探讨创作的困境(各方面的,包括创作者的生活烦恼、本身的自负和难以承载的理想主义),对社会中肯的描摹,和真实大众之间难以拆分的关系,让它成为值得被严肃看待的一部片子,以至于在片尾会觉得放上片尾曲这种取悦观众的行为会让游戏性混入其中而不合时宜。
表现、指示、意指的语言方式通通都在辩证中失效,不过没关系,影像、声音和文字创造了那些让我们可以同时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刻。在空白的地图上标一个点,又一个点,又一个点,点(根茎)之间的关系(道路)会在每个人心中慢慢显出来。最后如果不拍观众反应,会不会更好呢? top5
C+ / 看的时候有想到「杀戮演绎」,戏中戏的形式将不愿被提及的历史重演,以再现与讨论再现之必要性来反思历史,不过过长的篇幅用在了辩论文本上,而留给结尾的精彩笔墨不多,不太喜欢这种形式。
年轻人看待我们的历史,好像已经是轻描淡写抑或是漏洞百出。总会有人在抗争、在记录、在直面曾经犯下的罪行,对抗文化审查、对抗民粹主义、对抗官僚系统。后半段的戏剧演出变成了纪实影像,这或许正是最可怕之处——即使创作者在不断为表达而战斗,但观众已经被娱乐麻木而毫无敬畏。
把试听语言撕碎重组于滔滔不绝的女主周围,甚至刚做完爱就开始谈政治军事,天啊,活像一出喝酒吹牛逼。
当一个艺术家对近代历史进行反思,会有人批评他颠倒黑白,如果摆出充足的证据,会有人继续批评他傲慢、残忍、低俗、不识时务、舍本逐末。因为我们既是这段历史的回看者与评论者,又同样是参与者与重演者。在胶片摄影中,拉杜·裘德让镜头混入人群,频繁使用摇镜锁定那些埋伏着的冲突与隐忧;而在数字摄影中,镜头得以解放,多机位与远、中、近镜的剪辑将丑恶明晃晃地袒露在外,却又令观者在实况中迷失。是口头上的反思还是付诸行动?女导演同样化身领袖,艺术实践与社会运动重合,坚定的政治意志和笼络人心的招数缺一不可。我们既要学会将历史作为标本细细剖开,又必须意识到此刻我们仍旧行驶在同一历史的航船上颠沛流离。
黑白史料画面与右翼翻案影像,精英导演组合重塑历史碎片之抽离冷漠,同为受害者的犹太人要与吉普赛人划清界线,乌合之众在纳粹行军与屠杀时的掌声与欢呼,智障官员的爱国演说与茫然观戏,人民只会倾向于记住自己是受害者而非加害者的历史:我们虽然不对但有人比我们更不对且说我们不对的人本身自己也不对所以历史只是胜者的谎言我们只需带着正能量的记忆不择手段成为胜者即可……一次悄然揭丑的广场公演戏中戏,一个“别人家”的政府资助文艺项目
巨变后的罗马尼亚已经给纳粹帮凶,屠杀犹太人的安东内斯库平反了。了解这一背景看此片,觉得导演内心够强大,影片反讽的力度也很大。
我们都熟知自己作为受害者的历史,却无视自己作为加害者的历史。资料之翔实,论调之犀利,像是学术大佬开了专业主题的脱口秀。导演用机关枪一般的语言旁征博引击退所有的反调,最终发现民众不过是看个热闹,这或许也是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共有的时代困境吧。
非常有现实指向性的知识分子论文型电影,导演应该精通历史及民族性的一般规律,人们应该正确的正视历史,但是不愿意正视历史的是自上而下的,而且你怎么知道那些“历史罪人”所作所为不是在顺应人民呢
所谓“冗长”的辩论和自证无需由戏剧演出赋予意义。拍摄介质转换(从胶片到数字)后,戏剧演出成为对历史进行萃取后的即兴现实,竟呈现出纪录片的特性,完成对电影结构的新一层嵌套。Radu Jude与片中戏剧导演一样,朝向历史,他们其实都是一种"Barbarian".
后来者应当怎样看待历史选择相信什么样的记载 真相在权位者的话术下扮演了什么角色//比起激怒他们教育他们 让乌合之众心满意足获得他们的掌声也算不上多容易的事 但让他们满意就足够了吗//并且当表述“乌合之众”时是否应该考虑到自己很可能也是其中一员//“我能接受妥协 不能接受审查 我生来不是为了讨人欢心 也不在乎我们在历史上被定位成野蛮人”//幻想中的自由是不是自由//或许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他们的麻木不仁更为可怖//主题与形式相承 使成片生动而诱人 真实在这样的表现前似乎不堪一击//我们在电影中所保持的怀疑和真诚是否能够延伸到现实
可看性很强的论文电影,对历史和罗马尼亚新浪潮传统(波蓝波宇方向,而非蒙吉方向)的一次反思,“我不在乎”,影院里的观众是否在乎?105分钟处的材质转换后全程毛骨悚然,拉杜·裘德访谈:“每当观众看到关于过去(而不仅仅是“过去”)的东西时,它总是由某人用特定的媒介构建的现实。”
剧本巧妙有智慧。以这种形式来表现历史对现代人意味着什么。
在First影展看的,和谢飞同一场,应该是这次影展最佳展影片了
各种历史重现方式的拼贴,质感有趣。甚至还有完全不动镜头朗读文字的。
另一种形态的口述历史,拉杜这次玩儿的很自我,注定这部的评价会走两个极端。还原呈现罗马尼亚纳粹史的影视作品少之又少,对现代历史尤其东欧史感兴趣的不能错过。
重演一遍历史,看人类如何一步一步倒退为蛮夷,同类相残。是很好的历史反思制作,史料画面与剧本故事的穿插,戏中戏的设置,女性意识完整独立的女导演的视角与人物设定,以及最后那场大戏中群演们逼真到令人毛骨悚然的“麻木”演出。很多时候,我们想还遗忘的历史以声音,但其实对于麻木的人群而言没有任何作用。
一部所有人都在场的电影,不论是戏中戏的设计,还是普通群众与电影演员的模糊界限,都散发着影像和戏剧所能呈现的巨大能量。这是一场带着质疑和反思的历史再现,而整部影片和戏剧排演本身又像一场社会分析实验,屡屡频发的状况(包括罢演的民众、要求修改内容的censor、最后演出时为屠杀鼓掌的观众…)都揭示出完成这场发声的艰难。导演想要观众警惕的“大屠杀达尔文主义”,正如阿伦特警告世人的:“那些一度被视作正直的本能,再也不是理所当然的。”
年度最佳提前预订,讨论历史真实,审查,艺术自觉,想通过一部及其讽刺的戏剧来唤起人民的人性觉醒,但是当人们为屠杀犹太人而呐喊,对苏联军报以嘘声时,这个目的完完全全的失败了。审查员从开始对于过于赤裸的揭露国家黑历史而担忧,结尾则因为看到人民如此的愚昧而满心欢喜。仿佛看到了自己身处的困境。
片名出自安东内斯库元帅1941年屠杀犹太人时的一次演讲:“我不在乎后人将我们当成野蛮人”。电影里历史有许多层次:戏仿的历史、意识形态的历史、作为一个个物而沉默着的历史
导演想导一部关于1941年罗马尼亚政府屠杀犹太人的剧,来引起社会反思。期间各种遭遇颇值得回味。先是文化审核员的软硬兼施,导演:当时罗马尼亚人屠杀犹太人的速度,连纳粹那边的艾希曼都发火了:杀得太快了,我们都来不及埋。审核员:现在还有很多国家在战火纷飞嘞,你为什么不拍,你为什么不像斯皮尔伯格那样拍个救犹太人的,还能得奥斯卡。然后是扮演犹太人的演员自己也有意见:演员里有吉普赛人,他们怎么能跟我们犹太人混在一起呢,虽然我有个很好的兄弟是吉普赛人,但我们必须界线分明。然后是罗马尼亚群演也有意见:我们没有杀犹太人。或者说:十个里面杀了五个,剩下的五个应该感谢救命之恩(这逻辑让我惊了)。最后,演出现场,当演到焚烧关押犹太人的房屋时,大部分现场观众热烈欢呼起来了。导演彻底郁闷了。
一部罗马尼亚屠杀犹太人的反思戏剧的诞生,最核心的矛盾依旧来自于自由表达与审查的对峙,大量女导演与政府审查者站在各自立场上的对话、角力、辩论很是精彩,片场一个男演员表示戏剧还原屠杀历史是对国家的抹黑,这也是一个我们经常在网络愤青口中听到的“爱国”话语。罗马尼亚在齐奥塞斯库死后已经重生,所以展现甚至攻击上一种意识形态倒无伤大雅,因为我们是受害者,但对于屠杀的反思则将国家推向了加害者的位置,这便成为了不可被反思的禁地,历史的更迭依旧无法摆脱政治的干预和文化的阉割与审查,这算是遗毒吗?真是后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53531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