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分历史战争片《决战中途岛》

2019高分历史战争片《决战中途岛》

《决战中途岛》介绍

名称:决战中途岛

别名:中途岛 / 中途岛海战 / 中途岛战役 / Battle of the Midway

主演:卢克·伊万斯 / 格雷格·霍瓦尼西安 / 马克·罗斯顿 / 托尼·克里斯托弗 / 加雷特·佐藤 / 帕特里克·威尔森 / 莫妮卡·比卡罗娃 / 艾德·斯克林 / 瑞秋·佩雷尔·佛斯基特 / 大卫·休莱特 / 罗伯特·克鲁克斯 / 达伦·克里斯 / 浅野忠信 / 杰克·曼利 / 布雷南·布朗 / 国村隼 / 曼迪·摩尔 / 伍迪·哈里森 / 杰克博·布莱尔 / 克里斯蒂·布鲁克 / 卢克·克莱恩坦克 / 尼克·乔纳斯 / Kenny·Leu / 托马斯∙瓦利埃 / 艾伦·艾克哈特 / 马修·麦考尔 / 詹姆斯·卡佩内罗 / 泰勒·艾略特·伯克 / 丰川悦司 / 亚历山大·路德韦格 / 约翰·洛巴托 / 迪索·拉莫斯 / 杰克·韦伯 /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地区:大陆,美国

年份:2019

语言:英语

时长:138分钟

分类:战争片

《决战中途岛》剧情介绍

电影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重要转折点——中途岛海战:经此一役,日本海军受到“降维打击”,美日海上实力反转,从而扭转了整个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影片通过参战士兵和飞行员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领观众逐步进入1942年6月初发生在太平洋中途岛附近那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战争……

《决战中途岛》豆瓣热评

  • 谋杀游戏机

    现在还能有人扎扎实实拍二战,拍英雄,难得。好莱坞已经没人愿意投战争片了,耗资巨大,没法拍续集,连艾默里奇都不得不满世界找投资。《决战中途岛》完全不是《珍珠港》那套披着战争片外衣的爆米花逻辑,气质更偏六七十年代经典老片,当然技术要比以前进步太多。电影用了大量飞行员主观镜头来展现美军出奇制胜的关键--俯冲轰炸,临场感极强(拍空军海军确实比陆军视觉更刺激)。除前线外,还展现了后方情报部门、指挥部门的工作,让这一历史转折点充满玄奇色彩:“我为美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情报失误负责。”三线并行之下,片中群像人物也都非常精彩。包括对日本海军将领的复杂刻画,对善良的中国底层村民的刻画,还致敬了一下约翰·福特导演,揭示对于当前局势下的今天,和平究竟意味着什么。

  • 一只小海绵

    怎么港…这个片吧,就好像那种,每次你一觉的自己快到了,他就换姿势了的男人。

  • 思潮

    我一直以为二战的转折点是 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

  • 穆罕穆无德

    这7.5分是南云忠一的粉丝评的吗?是军舰不漂亮?还是海战不好看?

  • 凌睿

    本质上就是常规的好莱坞大片,但是看惯了抗日神剧再来看这部电影,差距真的太明显了。我们被抗日神剧残害多年,已经快要忘记正常的战争片是什么样子了。正常的战争片里没有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只有缜密的情报工作、精心策划的战略、以及抱着必死的决心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敌人的战舰更多、装备更现代化,但是他们也有最顶尖的情报人员,最不怕死的战士。不是把观众当傻子的抗日奇侠,而是血淋淋的恶战。迪克·贝斯特这种以身体、以未来为代价取得胜利的军人值得铭记,布鲁诺这种宁死不屈、绝不泄露机密的军人同样伟大。日本军官选择和军舰一起沉入海底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这不是美化敌人,而是尊重敌人。优秀的战争片尊重敌人,拙劣的战争片丑化敌人。因为丑化敌人就是丑化自己,尊重敌人就是尊重自己。

  • 鱼雷

    我出镜最多的电影

  • Doug Jones

    2019.11.8于乌鲁木齐,这里的凌晨2点应该是内地的12点,早上9点天都还是黑的。看完电影出来,乌市的雪花款款而落,这样的夜色记忆深刻。

  • Stiles

    看帅哥,看飞机,看帅哥打飞机。

  • 小烨

    美国主旋律,但我感动了。主旋律战争片控制好立场才高级,这部电影做到了,歌颂美国军人同时,也不一昧抹黑日本军队,可以说不偏不倚了。海战场面宏大密集好看,把我轰傻了,挺好。

  • 乌鸦火堂

    战争科普片,没怎么渲染战争残酷,反而很有娱乐指数。剧情“一拖三”,看中途岛,赠偷袭珍珠港+轰炸东京,就那些战役都捋了一遍,却惊喜欠奉,讲了一个连小白都能看得懂的战争史故事,所以叫科普。场面好看,且第一次在电影中详尽的展示了“俯冲轰炸”这种华丽又危险的战术。艾默里奇每次给美帝拍马屁都开挂,这次也不例外,难得的是这次还塑造了立体的反派。主角几位演员跟原型很像(尤其尼米兹),但我方人员云集了漫威+DC+速激的反派,倒是搞笑

  • 徐若风

    3.5 其实蛮喜欢这个表面“稀碎”的剧本,主旋律的底子、老派的作风,但做了许多碎片化处理。一男主+四男二,都是穿针引线的人,串联起将近上百号人物。巨大的群像(看过战争片中最大群像之一)、繁多的视角与散落的线索,也有效规避了个人英雄主义和煽情伦理问题(因为人太多所以不会过度煽情)。这种戏里的情感就是要淡化、简约,才能打动人。对日方的正面刻画也很出色。他们同样是坚毅、有血有肉、有担当有情义,从写到演都处理得圆满。不过,必须要指出本片最大的问题——在海空大战的场面上,特效cg用得太多,不免虚假。特别是在看过《敦刻尔克》后再看这种视听系统,实在是比较廉价、落伍了。

  • Rui

    艾默里奇二战电影宇宙全面开启,第一阶段圆满结束。第二阶段立项有:东西欧战场《波兰闪电战》、《决战苏德》、《闪击法国》、《敦刻尔克独立日》《空战不列颠》、《登陆西西里岛》、《决战诺曼底》;太平洋战场《珍珠港:卷土重来》、《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决战硫磺岛》、《冲绳独立日》,亚洲战场《中国独立日》、《决战苏日》、《决战缅甸》;非洲战场《阿拉曼独立日》、《会战突尼斯》;大西洋战场《决战大西洋》,敬请期待...

  • Enjolras

    美国人的“虽远必诛”。吃亏在于故事线拉得过长,说是“中途岛”,事实上把太平洋战争都快讲完了,又试图去刻画尽可能多的人物群像,以至于叙事显得失焦,再加上大量战争戏份的稀释,更显涣散。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场面先生”,片中战争场面的调度和剪辑非常出色,点面俱现,既有诸如俯冲投弹的极限细节,也有漫天硝烟的战斗机群大战。或者是因为1976年的老版受制于当时电影工业水准,以至于本片中的战争戏份多得犹如刻意炫技一般,无论是开头哀鸿遍野的珍珠港,还是片尾汹涌惨烈的中途岛,无论是气势惊人的航空母舰,还是极速穿梭的战斗机群,有的人可能会看到审美疲劳,但我相信更多观众还是乐于享受这种热血而硬核的激情戏份的。总体来说就是场面OK,故事一般,当爆米花看足矣。

  • 赵个

    罗兰艾默里奇用上一部《独立日2》向中国资本示好之后,果然接到了橄榄枝,中国老板们不负众望给了他一单好买卖。片子鸡肋,IMDB上写着成本7500万美元,目测没这么多,成片的廉价感和粗糙的特效扑面,编剧划水,真正的信息量少得可怜。不过也必须值得奖励,毕竟开头五分钟的某一些时刻,我真的有一种恍惚感:我们中国人终于能花钱仿出来九十年代好莱坞战争大片了。

  • 深夜声噎

    美帝主旋律,无感,这算是间接的爱国还是不爱国?我我我凌乱了

  • HarperDie

    罗兰·艾默里奇拍战争场面的能力还在,不过拍摄意识已无法跟上技术的进步(技术也没什么实质改变)。根本问题出在剧本,不断引入的角色没有铺垫地来,转瞬即逝地消失,人物性格刻画得浮皮潦草。而事件除了在时间线上循序渐进外,基本都在等待重要节点开启狂轰滥炸,反复几次后就显得方法捉襟见肘。倒是艾默里奇挑选男性演员的审美一直很好,Midway看起来更像Midgay。

  • 一口吃掉小蛋糕

    前有血战钢锯岭,后有决战中途岛。女孩子都看得津津有味的战争片。片尾有感谢中国民众,当时为了救落难的士兵死伤无数的手无寸铁的平民,也称得上英雄了吧。正如片中所说,没有人想要战争。愿战争只存在过去。

  • 蒜 | BOY A✎

    想起二十年前在电影院连看三场《珍珠港》,从下午一直看到晚上。本片在故事上延续珍珠港之后的美国反击,全是身临其境的战争场面,我也找到了为什么喜欢看二战题材的电影,因为这里面有生活中太少的“男性气质”,包括日本士兵们刚毅的眼神,最后落泪也是日本将领与战舰共存亡的气魄。

  • 匡匡

    我熊熊燃烧的直男魂啊!好几次肾上腺素化成眼泪飙出了眼眶。首日场几乎清一色全男生,但是扛不住热血阿姨就爱看揪心又痛快的战争片啊~关键是卡司阵容也太豪华了吧。丰川叔出来的时候,跪了一下,浅野叔又跪了一下,伍迪叔又跪了一下……整场看下来都是喜闻乐见的老熟人,忍不住感慨了无数个“卧槽!”。作为老美的主旋律抗日大片,并没有矮化日本人,将日本人呈现得奸猾狡诈,而是拍出了智谋与勇气的较量,最后火烧战舰的一场戏,甚至拍出了英雄末路、大势已去的悲壮感,哭得我……满脸是政治不正确的泪水。很开心没有安排缠绵腻味的爱情线,专注于展示战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张力。娱乐指数4颗星,养眼指数5颗星。一本满足。

  • 西帕克

    复古的战争群像大片,将珍珠港、轰炸东京和中途岛串成一线,文戏围绕截码战,武戏围绕海空大战,幕后台前都是热血的英雄主义。同时日军势力的暗线,也给予了足够的理解与尊重。艾默里奇知道观众想要什么,从头紧绷到尾,没有一句废话。影迷应该能发现片中一闪而过的那个福特导演。没错,就是约翰·福特。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64141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