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国音乐剧情《光之声》
《光之声》介绍
名称:光之声
别名:逆光天后(台) / 光音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 / 裘德·洛 / 拉菲·卡西迪 / 弗莱德·海辛格 / 斯塔西·马汀 / 威廉·达福 / 詹妮弗·艾莉 / 艾莉森·温 / 丹尼尔·伦敦 / 苏菲·柯蒂斯 / 马特·索维托 / 娜塔莎·罗曼诺娃 / 克里斯·班克斯
导演:布拉迪·科贝特
地区:美国
年份:2018
语言:英语
时长:114分钟
分类:剧情片
《光之声》剧情介绍
《光之声》由曾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的 布拉迪·科贝特( 《战前童年 》)自编自导。影片讲述一个名为Celeste的歌手,如何在一场动荡的国家悲剧后成长为超级流行巨星;时间跨度从1999年至今,故事以她的视角展开。 《光之声》是一部音乐/剧情片,卡司阵容还包括 裘德·洛、斯塔西·马汀、 拉菲·卡西迪等。曾获格莱美提名的澳洲流行天后Sia将为本片创作原创歌曲。《光之声》豆瓣热评
波特曼的现场和隔壁片Lady Gaga的演技一样令人心酸,老天只给一碗饭,在自我突破的路上大家心里都有迷障……一星给Sia。
前半段真是五星冲动,看得起鸡皮疙瘩;后半段画风突变通过刻意的夸张和直白来做出讽刺比较难以接受。最后硬塞了三首Sia原创现场秀看得很多人退场,但这种暴力式的洗脑灌输与那些枪击和恐袭事件又能共存,让整部片结构形成环状首尾相连,从概念上来说又是行得通的,只是可以实施得更好。梦境的寓意和相同演员饰演不同角色的设置也出彩。
3.5 并没有比asib好, 歌对比下真的不好听。恐袭的循环也没有带来多少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本想和第一部分形成反差,但脱节太严重导致无法欣赏。波特曼表演比gaga好,现场又唱又跳的,但太over the top. 不知道英美媒体如何吹得下嘴。
高开低走 娜塔莉波特曼在因强奸13岁女童被捕受审认罪、判刑前逃逸被通缉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钢琴家,苦月亮)09年落网时,也签了放人请愿,转身又搞反性侵运动,真是百变宝贝 https://gawker.com/5377316/who-are-these-polanski-backers-anyway
威尼斯尴尬之最。波特曼表演的跳脱程度参考让祖海去演ArianaGrande纪录片.
波特曼故作浮夸的演技太厉害了,上次看到如此疯癫的碧池还是摩尔阿姨的“星图”。可惜剧本前后割裂太严重了,不然稳提奥斯卡。最后的“巨星”演唱会让我噗嗤笑出了声...
说视听…这不就是演唱会加花絮那些行活吗。NP真的靠努力把Craftsmanship发展相当了,Jackie之后还能进步竟然。有了Auto-tune她真是无敌!没啥好挑剔的,现在谁不靠满满auto-tune。就是这个写配乐的对于Sia几首歌动机和主题的理解让人无语,剥皮瞎用真是累了,小提琴有什么错你这么跟小提琴干上了。威尼斯选片是不是就为了让这部吊打asib...(补:有【鉴赏短板】的人不要说sia不好听,比谁就差了。无知。
Celeste真是个一点都让人喜欢不起来的角…关键是全片的歌为什么一首比一首难听!!!回想起来只有Prelude和Act 1还有点戳…要说喜欢什么,我喜欢Wilem Dafoe的旁白可以么…
波特曼的功利心毁了这部电影,一前一后很wtf。
这电影想法很好,一个校园枪击案的幸存者女孩通过纪念仪式上的原创歌曲走红并走上流行巨星的道路,这其实是新千年美国文化和社会的缩影,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能得到许多体现。但电影除了想法以外其他方面问题多多哎,比如主演前后性格脱节没有任何过渡,又让同一个小女孩演波特曼的童年和她女儿比较欠缺说服力等等。歌不难听啊,波特曼最后的表现也很好嘛,她确实什么都能演,想想她之前的几个角色吧,杰奎琳肯尼迪,女科学家,还演了马力克的,都感觉很不错。这种时间跨度大的人物传记并且目的是折射社会的电影,还是大卫芬奇拍好啊。话说大卫芬奇还拍不拍电影了?快回来吧拍啥都行啊!
为什么要看娜塔莉波特曼演LADY GAGA啊,黑人问号都无法宣泄我对这电影的不懂。拜托现在的电影界真的不需要如此拼贴的表达,如果写不出来就去改编好吗。如果觉得这部电影考验了娜塔莉的演技简直是对其人生最大的shade。。。娜塔莉只是拿出了小李子就满足了这部电影的需求。。。
???波女士您有事吗?笑到打鸣了。& 建议打上flash trigger warning惹,差点闪瞎。有好些地方感觉是let’s抄抄你提吧…大概还是年轻气盛吧,没有分寸...剧本也比较崩,台词好做作,折射社会环境也做得很表面生硬,演员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感觉上就是一部用力过猛荒唐滑稽的学生作品。比前作差太多... 【一个搞笑:演小时候的演员比波波高还比波波宽大,这casting怎么做的啊...
个体的哀悼变成国家的悲伤,事件的恐慌成为时代的动荡。十八年前她是颈椎受伤的幸存女孩,用歌声告慰同伴亡灵;十八年后她是盘起乌发的当红巨星,闪光灯里表演讽刺的笑话。被公众同情与流行元素包装成符号,却拒绝像符号般被商家合影。在公众面前戴上面具表演,注定此生,都逃不出那场恐怖枪声的余波。
割裂的两个部分,后面接不上前面呈现的恐袭。旁白的比重和片尾十分钟的音乐一样可怕。(IFFR 2019)
相当糟糕的观影体验,不清楚娜塔莉波特曼基于什么原因选择接拍这部电影,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她的演技也挽救不了糟糕的剧本,全片充满着无聊、压抑和愤怒,太多太多的男声旁白一大段一大段的介绍剧情发展,让人十分反感,我需要的是画面、台词和表演来帮助我理解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旁白。还有一个严重问题,人物动机模糊,看不清楚他们的成长轨迹,中间娜塔莉波特曼突然长大所带来的反差性让人费解,前后割裂过于明显,导致后面看来娜塔莉看起来就仅仅只是个疯婆子,而且娜塔莉的才华也无法支撑起她完成电影结尾演唱会的表演,完全只有尴尬,虽不至于算是致命问题,可也相当无感。对个人而言,可以说是看了一部烂片,故事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很无聊罢了。
虽然很神经病但是波特曼演技很好耶 那浮夸的深井冰样 跟舞台一致的走路姿势
波特曼确实什么角色都能演。这部电影要么是太优秀导致我完全看不懂,要么就是一片混乱、相当奇怪。详细的也不多说了,就补充一句,这里面的歌我也欣赏不来……
(4.0/10)我们看到了一个明星的成长,也意识到有背后的世事变迁需要被传达,但两者关系不那么强烈,前者多数时候在自怨自艾,后者只是偶尔出现点缀。似乎年轻导演普遍对自己有着迷之自信,当他们有机会自主掌控一部长片时,总是贸然堆砌过多的素材和隐喻,结果却经常是不知所云。早先的毕赣和这部的导演都这毛病,他们能创造瑰丽动人的片段,但在整体的自圆其说上很粗糙。作为对比还是要提一句个人很讨厌的拉斯·冯·提尔(针对其人),他的作品也是经常以风格迥异的片段拼接出现,不过还是可以寻觅到非常明确的脉络的。
无论是作为讲述青春期的内心创伤还是巨星如何处理失业、家人的糟糕关系,都仅仅是及格的分数。一边俗套地呈现她的经历,一边直白且毫无想法地抛出“我不会被打倒”的口号。开场极具神秘氛围的铺陈和校园枪击的震撼这么棒,中后段却没有任何可以深入的探究。母女关系、姐妹情仇都没有了。以至于她的巨星生涯,一个演唱会只做到一层功能,浪费。
其实有几个片段还是不错的,但导演才华撑不起他的野心。波特曼演技不错,但歌太难听了!最后的高潮成了尴尬现场。
感觉看了两部片,娜塔丽波特曼出来之前近一小时都处于5星状态,之后一路滑到3星或更低。角色转变太强烈,最重要的转折点却用画外音来交代, 后半部的夸张显得演编导都有很大问题,演唱部分也过长。另,stacy和jude角色16年前后外形完全不变也让人很分神。
视听是精彩的,结构我非常喜欢,但它给我建立了一种非常割裂的怪异观感。波特曼演出了音乐人的姿态,但看着还是像个电影人。在这样一个创伤应激及迷失的人物面前,过于精心设计的叙事方式显得捉襟见肘。它仍是一篇精心设计的命题作文,缺乏灵性。
视听真的还蛮棒的,卡司也很好,但是剧本锅还是表演的锅?
演唱会前还只是一帮人操着蹩脚的口音或性冷淡或歇斯底里地传达导演本人又混乱又装X的各种message,演唱会一出:您怕不是对pop icon有什么误解?
人物性格转接过于生硬,到了第三幕主题依旧混沌不明
光之聲還是聲之光?視聽與劇作完全反著來,前後割裂嚴重,導致不知重心在哪?娜塔莉·波特曼跳完舞又唱起了歌,當真多才多藝。
布拉迪·科贝特还是有才华的,剧作和表现形式都很有个性。当演员的时候倒是没太注意。[B-]
約翰·卡薩維茨與吉娜·羅蘭茲的反向平行,大概催生出了一種新的類型形態——“病歷電影”。
满脸都写着:快看老娘多会演 导演是有能力的 撕裂画风 偷懒旁白在其调度下都被转换成个人风格 抵不过故事实在干瘪 捆绑恐怖主义问题 指向流行文化产业背后的虚伪虚无 好的切入点没挖出好东西 处处显出可惜
看似结构相近,但结论的篇幅占比,注定导致影片思路与《战前童年》天壤之别,后者的结论是切面的、展示性的;而《光之声》的结论则被赋予了太多需要承担的责任。
Portman的美式喜剧表演风与整个体系格格不入,要不然就是她太大牌导演没胆子去指导,要不然就是导演真的没有能力。如果将两个部分交叉剪辑或许能使得第二部分不那么突兀。整个片子所理想的情感流一直没出现,而只有绚烂的摄影。最后的存在合理性不说,表演就尴尬到灾难的级别,假唱很出戏,甚至嘴形都对不好。
#tiff 两星半。这片子简直是娜塔莉波特曼大型个人抓马秀+演唱会表演,奥斯卡影后转型也是很陡很用力啊。电影前半段的配乐刻意做得很过度,不过我也看不懂这是为了什么,看完之后剧情上疑惑的点也有好多,不知道之后会不会重新剪辑
3.5.前后割裂的太严重了,其实单拿出来前后都好,光看前面是很爱的,后面处理得太过夸张粗暴一开始并不能适应,其实很契合开头的案件,是完全的另外一种气质。但是就这样简单粗暴地捏在一起非常让人EXM了,尤其最后三首LIVE一秒出戏简直让人看不下去。导演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执行力大概有点问题。我理解portman这种表演方式可能是有争议的,但去年她凭这部片子一个提名都没捞到感觉是不是评委们的审美哪里出了问题。
摄影、配乐有点实验…剪辑、旁白有点生硬…Celeste太作了!…想到小威跟Taylor Swift…又一个反出演职员表…
在一个颇有个性风格的开头之后,电影迅速沦为粉丝向的纪录片幕后花絮,塞满到令人作呕的音乐与声响。
好的地方坏的地方都和《战前童年》如出一辙:娴熟高超的视听调度和独特的品味,单薄的剧本和欠节制的配乐使用,两者结合造成某种头重脚轻的古怪观感。不过这回我倒还蛮喜欢的,得找个机会重看《战前童年》。估计迎来嘘声主要是因为第三幕完全只剩演唱会现场了吧……科贝特的电影中表演的过度发挥似乎只会扣分。
A,Her name is America. The trashier, the better. Pop is trash, trash is pehnomenal. One for the money, two for the show, three to get ready, and four we go. 你觉得坏的地方正是这片好的地方。
前后太割裂了,不知道看的是人还是时代,最后歌舞仿佛看gaga串戏到这部。
180515想看女主换了好几个。命运多舛。女主的风格是gaga吗?谴责流行文化的一则血书?给人物关系着墨好少反而很多mv和唱歌镜头,感觉被故意隐瞒了好多。波波的演技为她长了10cm但还是不大够用。旁白太能写了给我侃晕了。延续波波用演技扛全片路线。三段的递进太疲软了
布拉迪·科贝特的审美无敌了,非常的表现主义,用威廉·达福的旁白串联故事,破坏了故事的情感张力,但也赋予了故事反类型化的特质,否则这样的故事套路很容易拍出暗黑的俗套传记片,这种做法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一个因枪击案成名的巨星,她的个性,她的阴暗,她向歌迷灌输的精神何尝不是另一种暴力,枪击案的罪犯和她因此得来的名气本质上是一样的,one for the money, two for the show, three to get ready, and four we go.
捕捉到了流行音乐和恐怖袭击在后冷战时代的共同特点。在世界图像的时代,袭击/战争和造星工业共享“拟像”,通过卫星地图等将复杂的袭击凝缩为手指轻点的技术袭击“远方”的他者和通过舞台视效、媒介渲染捕捉流行音乐偶像的形象,这两者本质上并无区别。Celeste作为袭击受害者和流行偶像,便是这个时代的标靶。从prelude开始至act 2,电影先将两个身份接合(前两部分视听非常精彩,很喜欢),然后让后台的偶像开始自我告解,呈现支撑世界莫大幻象背后的堕落和创伤。最终回到了盛大的视觉营造,试图让观众在知晓过程后,自己决定拒绝还是接受幻象的邀约。电影的点子非常好,但不足有二:波特曼的告解部分太聒噪,因为前面过于冷酷,可以用黑天鹅的气质拍;还是得承认我并不喜欢演唱会部分(或许是导演目的)。
不是加上章节就能更严肃文学,但同样地,也绝非是潦草写就之作,Brady Corbet什么时候可以去戛纳?
整个儿的就像一锅夹生饭。章回小说的剧本架构、圣经故事的小节标题、家庭录像的转场方式,电影在表现手法上许多细节处的创意都具备后现代艺术的质感——经由一个女星的生活史影射美国社会病、牵扯诸如控枪、堕胎、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的表达意图也很有想法:可惜故事本身没有落地,人物的塑造也流于表面,具备表达功能的内容设计太刻意、拼凑感严重……加上过分潦草的用旁白而非电影本身串联,最后就像毛坯件一样显得不尴不尬。所分两节其实无所谓谁更好,各自都有不错的段落、Raffey Cassidy和Natalie Portman的表演也都可圈可点,只不过二人无论是形象、气质还是表演方法都差距太大,后出场的Portman就给人感觉崩塌:不止是剧本的原因,选角也欠考虑。另外,号称“音乐剧情片”明明应该是以乐为媒的,整个电影的音乐素材却如此寡淡,尤其令人失望。
65/100 问流行明星和恐怖分子的相似性。极度的缺乏安全感?强烈的需要被关注的欲望?还有不够幸福的童年?本片最大的优点应该是end credits做的不错。
让《一个明星的诞生》肤浅的像一张白纸。
导演简直就是天才!手感相当好,这种跳脱又独特的表现形式太加分了!然而后半段娜塔莉一出来就立刻跌得粉身碎骨。演技稀烂,过和不及都是烂。最后舞台上那一段是认真的吗?逆光也清晰,照亮你的美?看出她不是又跳又唱这块料,有种感觉这套舞美服装原先是给个后现代风的高挑演员设计的,总之不是她。娜塔莉本来应该比汀妹更有味道,结果汀妹轻松完胜。总的来说,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前半段摄影炸裂 氛围营造出神 后半段就堕落到pop star tragedy which is so boring 但好在人物性格丰满 和女儿在海边祈祷的那段很喜欢 Portman和导演在映后讨论中说 带有目的性地设置younger self和女儿为同一个角色 能从女儿的影子中看到年轻的自己 和年轻的自己对话 #AFI2018
D+/ 相比《战前童年》应该是退步了。假如前作人物逻辑线索断裂的毛病还能通过更多足够有实感的生活细节来蓄积从而部分地弥补,这一部里飘忽的人物则已经完全被文本分区所切割了。现实的复杂性自始至终都是通过一个额外的叙述者以及台词来进行陡峭的层次搭建,视听语言雀跃于“趣味”而并未浇铸为“美学”(证明了整合能力的低效),叙事/论证本身已经无法自然地生成真实感与说服力。最惊喜的反而是波特曼,她浮夸的表演完全契合甚至“引爆”了这个故事的语境。
#tiff 两场枪击走个过场 换成从楼梯上摔下来也没区别
今年这么多讲明星的片里这部无疑是最好的。前后两段几乎割裂的风格非常大胆,但也与影片副标题”A 21st Century Portrait”暗合。导演前作「战前童年」里出彩的摄影与配乐同样也是本片的亮点,而最后现场居然是波特曼亲自献声也算是意料之外。但整体仍然有些贪多嚼不烂
#48th IFFR# Voice单元”影评人之选“节目开幕片,75th威尼斯主竞赛补番#1。虽说故事真得很套路(清纯少女都会变坏,娱乐工业毁人不倦,明星要面对内心黑洞……),但是布拉迪·科贝特的影像感觉很好,有很多非常规的手法用得都挺到位,旁白尤其有趣。最后闪瞎狗眼的演唱会也没那么坑啊。看IMAX的感觉还不错的。娜塔莉·波特曼的演技当然精湛无比,不过就是有些过了,就是那种”时刻提醒观众快看老娘演技多炸裂“的过……评论界自然对她的要求和雷帝嘎嘎不一样,不然怎么可能一个奥斯卡提名都吹不出来……
演唱会24小时式纪录拍法,好看得连续刷了两次,或许因为片子气质太契合自己的生命经验。猝不及防的校园枪击案改变少女大半生,被时代选中的幸运儿“总是觉得自己的重要时刻不断被夺走”。美式文化的Big Moment是什么?是911惊魂未定的清晨,是Lady Gaga式的歇斯底里表演背后的寂寥,是明星在酒吧爆粗发飙,是未成年少女怀孕,是醉驾撞伤路人,是你也是我。羡慕保有节操的纸媒记者,在圆桌采访大咖名人时仍可不卑不亢问出最想问的问题。当黑天鹅变成黑天后,波特曼还是那个好得无可挑剔的波特曼,只有经纪人与姐姐明白她的崩溃与爱。再像烂泥般无望,也要尽力完成演出,The Show Must Go On。如果有机会让她再与男同学对话一次,她会说些什么?一起祈祷吧。主题曲好听得想一再Repeat!
Celeste坚定认为她是新的信仰(new faith),是站立于时间隧道中能随意穿梭、任意牵连引发人们情感触点的傲者,于是不管是身处虚无主义转向的某段历史,亦或是只需想象力便可成功的现实,她始终都向恐怖分子、甚至是上帝宣战,努力将自身切入整个国家的符号系统之中,但以最后演唱会部分的标准衡量是可笑的,从夸张怪异的妆容,到尴尬的现场表演,Celeste“无需思考,只要感觉良好”的流行音乐理念全面溃败于某种隐形的大众文化,也即从效果上说,大众从始至终都没有过将谁供上神坛的准备——Celeste对时代变化的迟钝嗅觉注定了她只是一个牺牲品,而已。
娜塔莉波特曼和裘德洛难道比尼古拉斯爷爷还差钱?!然而据说北美票房还不足百万。。。
很有风格。Natalie最后的舞台演出真是super iconic。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67021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