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苏联8.8分悬疑科幻《潜行者》
《潜行者》介绍
名称:潜行者
别名:Stalker
主演:费米·约尔诺 / E·科斯京 / 安纳托利·索洛尼岑 / 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 / 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 / 尼古拉·格林科 / 雷默·伦迪 / 纳塔利娅·阿布拉莫娃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地区:苏联
年份:1979
语言:俄语
时长:163分钟
分类:科幻片
《潜行者》剧情介绍
清晨,空荡幽暗的卧室。潜行者(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 Aleksandr Kajdanovsky饰)悄然无息地起身准备与另外两人会合前往一片恐怖复杂的地带。可妻子(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 Alisa Frejndlikh饰)却极力哀求他不要冒险进入该地。而这位训练有素、 经验丰富的潜行者,即将穿越的是一片有着千变万化陷阱和圈套的地区“The Zone”。这块二十年前因陨星坠落而荒芜的恐怖地区,传说有一个名叫“The Room”的囚室,它能满足人们潜意识里最深层的意愿和欲望。潜行者与为寻求灵感的作家(安纳托里·索洛尼岑 Anatoli Solonitsyn饰)和为探明真相的科学家(尼古莱·格陵柯 Nikolai Grinko饰),踏上了这片变幻莫测的死亡之地。 这部极具史诗片气质,探究人类灵魂本质的科幻电影《潜行者》,用诗意而极富隐喻的长镜头,挖掘着人类潜意识与外部世界的重重矛盾与深层意义。1957年,一场发生在苏联车里亚宾斯克附近名叫玛雅卡工厂的核灾难,深深触动了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成为本部电影中的创作素材。影片也改变自小说《The Roadside Picnic》。本片荣获1980年第33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奖。《潜行者》豆瓣热评
塔的深度超乎想象。三个人物:潜行者、作家、科学家,分别代表宗教、艺术和科学。塔借作家之口说出自己的困境。潜行者代表最后的理想主义,唤起人们信仰的热情,最后未果,欲望太强,力量太弱。科学家妄用炸弹毁灭区,最后放弃。一个虚构的空间,废墟上建立的形而上主题。镜头之美唯塔之有。
转:大一毕赣看到《潜行者》,他有点好奇。片子放起来,“我一看就吐了,什么鬼啊这是?”他咒骂着关掉机器,但那电影又像个对手摆在那,每次想看片,都觉得要先把它解决掉。过了好长时间,终于看完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毕赣觉得好像对电影有点开窍。
这是一部用灵魂来看的片子,虽然我没看开头又在中途睡了好几觉,但我的灵魂始终在观看,所以一点都没有觉得错过了什么~~神作~~艾导讲得有点乱,但是在镜头运用方面讲得挺好。想写点这个片子方面的东西呢,一直没来感~
塔可夫斯基的目光永远向上,潜行者就是一部纯粹的形而上影片。从始至终,我们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引领,从最初的怀疑,到将信将疑,到姑妄听之,到宁信其有,到最后的失望。其实,结尾那个被意念推动的杯子,才是一切的答案。
经典修复,充满隐喻的虚无主义杰作。内容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也可以说包罗万象。从爱森斯坦到塔可夫斯基再到萨金塞夫,俄罗斯/前苏联出了好多镜头调度大师啊,“潜行者”标志性的推移镜头可以冠绝影史了吧……
不知是不是塔可夫斯基最晦涩神秘、最形而上的电影?没有[飞向太空]的紧张窒息感和精彩反转,像是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点到了,对潜意识和欲望的呈现、对人生与信仰的琐碎辩论非常折磨人。缓慢移动长镜头把臭水沟也能拍得诗意无穷,又见神秘屋内骤雨,黑白现实与彩色"区域"图景,念力移物。(8.3/10)
十分矛盾。一方面我太喜欢前面四十分钟“老电影”那段了,三个人开车在铁道上躲避岗哨,从大场景造型上的工业末世感,到人物行进路线的调度,还有这色调,无法不联想到《大都会》及表现主义,可以说是塔电影里我最爱的一段。与此同时,对之后篇幅里塔老师用诗性来表达政治观点的做法感到强烈不耐受。用被特殊的社会制度所占领的区域的地貌,来为此种制度赋形,当一个地区成为你看不见的敌人,同时这还是你赖以为生的地区——塔老师试图用他最擅长的landscape布置,让他这一激进社会态度从概念里走出来被观众肉眼所见。这个设定虽然深度影响了后来的废土美学、异托邦、潜行游戏(比如《深处》)等等,预言了切尔诺贝利,也可作为景观社会、图像学的一部分,但诗人永远没法假装自己对世界抱有恶意,塔老师写不出缺少温度的诗,整套美学出现失灵的状况。
《镜子》完后觉得可以挑战这部了,结果看得我吐血。你抒发乡愁可以,你致敬自己可以,管你黑洞里有啥你不装逼老老实实讲个探险故事会死吗,这种题材就不适合拍成文艺片,还叨逼叨半天看得我想撞墙!
其实作家和科学家在room门前的中止是很好理解的,并不是生命中所有的沮丧、失落、欲望和绝望都需要或能够依托于信仰、尤其是未知的信仰来安慰。我总是认为褪去神秘主义的信仰才更值得追寻。比起声望更大的乡愁和镜子,这算是塔科夫斯基比较骨骼清晰的作品了,也可能因此有更大诠释的空间。
@BFI Southbank 这次基本看到崩溃。老塔到底太形而上了,放大之后完全是酷刑,更何况我本来就俄语耐受不良,中间大概有二十几次脑内小剧场尖叫着扯着头发冲出去顺便掉头一把火烧了屏幕,而实际上我只是换了换坐姿坚持到了散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塔氏长镜头.看不懂,待重看.
没什么深奥的。当然也不是老塔装逼。和《索拉里斯》的科幻一样,老塔也不适合这类探险题材,因为他的不适合,所以造就了他的独特:往一个很浅的容器里倒无限的水,结果就是呈现出来的这一个样子。
最后的北影节的夜晚。在作家、科学家和潜行者的对话中,主题更直白了,核心仍是终极的追问,一种乌托邦叙事。而最震撼我的,也仍是他为此付出的电影语言上的努力,建造一个人间(工业)废墟,一座希望的(自然)绝境。只是结尾的爱与奇迹,和欢乐颂,真的不如他提供的那些内在的动力更击中我。
给塔二一条臭水沟两个玻璃杯,他就能拍出地球上最艺术的“科幻片”
改编自短篇小说路边野餐,是一段旅程探索也是个超长的谈话,故事更完整些也没那么散但冗长,台词太高深,场景很震撼,胶片版本不太好,古铜色的画面,大早上看让人再多睡一会儿吧,散场时还有坐在椅子上进入梦乡的。三人三角形还有狗河人的海报印象很深,这片老让人想起同名的关于乌克兰核爆区的游戏,北影节资料馆。
作家最后把胳膊搭在向导身上,科学家往水里扔石头时,浅薄如我只能嗅到爱的气息;向导最后带狗回家,妻子照顾向导吃药,俗烂如我却受到了比之前更重的情感冲击——这些场景足以使那些台词那些思辨退居其次。
#重看#4.5;处处充满天问式的哲理辩论,几乎可视为塔可夫斯基对宗教、艺术、科技(三位主角的指代)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可能是他最潜进内心的一次;亦可窥见或想象如苦行僧般的拍摄过程。工业/核辐射侵蚀下的自然景观趋于毁灭,人类信仰的岌岌可危,对情感的无力把控,老塔实在野心太大了,几乎每个点都触及到生存本质。将末日般的废墟空间定义为「区」,不惟是一个圣愚(圣者)最后的栖息寄望之地,更是人类心灵与精神的投射区域,是悲伤者的圣地,它时时波动,如水波(又是大量水流/雨水/牛奶意象)般无形无状亦千形万状,它吸收承载着虚妄想望,警戒提醒着边界的存在,需要用灵魂去感受。名场景太多---移动的杯子,首尾火车的震动,沙丘,缓慢移动的长镜,屋内的雨,远处的狗。
据说致使塔可夫斯基与妻子、男主角早逝的原因就是在污染重灾区花了两年多拍了这部影片,而下一部即离开祖国的《乡愁》。作为一名电影的潜行者,他自己内心的欲望是什么呢?16年于@北影节@资料馆
大致借了科幻原著《路边野餐》的区(Zone)设定和潜行者这一人物,至于和“外星人只是路过地球吃个野餐,留下一堆垃圾,我们却以为他们会回来”的故事,已经十万八千里远。《潜行者》同时也是最黑暗凶险的一部塔可夫斯基作品(即便你只会看到绿草幽幽、污水横流的乡间废墟徒步),本片不仅对之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有警示预言,更因在爱沙尼亚塔林外景地污染影响,导致了三四位主创癌症去世(包括早逝的塔可夫斯基本人)。老塔与摄影师雷贝格的矛盾爆发(第一次拍摄胶片全部冲洗失败),导致更换摄影师,并遗留下一眼可见的画面痕迹(几次超现实的空镜头)。用爱与奇迹,去回答结尾的痛苦疑问,似乎意味深长。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几次转场,如小轨道上黑白切换彩色,“第四个人”的镜头探进尸骸的坦克车,沙丘房间都是经典(会忍不住想来多看几遍)。
其实感觉《潜行者》倒是缺了点思辨深度,上下求索过程中的漫长辩论已经揭开了许多哲思。但让人感动的是,塔可夫斯基对诗意电影的把握,会让观众(我)自动加上诗性滤镜,废弃的物件、脏臭的污水在黄褐的画面中散发出来的诗意,淡淡的,但足够将我包裹,棒极了。但我得承认,我有天晚上拿这片催眠来着。
我认为这是一部宗教电影。只有绝望的人会向它求助,它也向绝望的人敞开大门。不能走宽敞的大路,因为它引到的是灭亡;要走窄路,它引到的是永生(走过窄路,潜行者对作家说,你会长命百岁)。虽然最后没有人愿意进那道门,潜行者也说自己不会再引人去,但塔可夫斯基却在最后让一个孩子显了灵。
始於絕望的希望,能不能以政治角度來想像,潛行者作家和科學家就是他們同一代人,見證理想國的可能,但最終發現都只不過是一種無法達成的想像,站在房間前,又或者根本只是一種虛妄,就算願望不能達成,當發現深層的慾望時,又有沒有勇氣去面對,不久,塔氏最後也離開了故國,最後蘇式共產主義也完結..
他们前往禁区,就像是走在自己的人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他们不断审视着自己的信仰、欲望、道德。“邪恶未尝消失,良善犹未枉然。”但愿每个人都能得到救赎,得到爱。
重刷了CC标准收藏的2K修复版,像是在看一部全新的电影,想到前段时间追完的《守望尘世》,不过老塔更伟大,借着科幻的区的概念进入人潜意识里的恐惧,你以为它是通过这个概念在探讨哲学意义上的人是什么,最后它却告诉你,科幻是真的,世界上很多东西人用哲学也解释不了。
分三次看完,前两次睡着了。想起《湮灭》里的被“闪光”笼罩的未知区域,《潜行者》里的“The Zone”如同人类精神迷宫,长镜头、废土美学衍生诗意与谜团。神走位的水杯,室内的大雨,沙堆的意境,老塔简直是意象之王。塔可夫斯基真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
BJIFF2016 一次极为缓慢和寂静的旅程,很多时候影厅里只剩下胶卷旋转的声音,而这寂静中,我们虽看不透老塔,他却看透了我们。观众成为了第四位旅行者,在路途中犹豫不决,反思自己的过去。结尾的欢乐颂,是另一块monolith。
美好的摄影,奇妙的设定,但于我而言,实在不够好看。想想同样的设定和摄影,加快叙事节奏,插入些许情节,那么相信又是一部焕然一新的出色商业电影。以上都是yy,但又何必传声筒?
拿蓝光版复习了一下,还是不太懂,需要再看再想。感觉《镜子》是你不太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你知道他在说什么。《潜行者》是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你不太知道他在说什么。
说的大约是人类对欲望的终极追求,也可以是信仰。期间的恐惧和抵达终点后的失望都在一部潜行者里。想到诸如此类许多艰深的思考和挣扎都已经由老塔和其他很多的人体验并展示过,既兴奋,又觉得自己可能是白活了很久。。。便宜科幻真不是吹的,几分钟的后脑勺长镜头也是没谁了… #修复版
10.0 卧槽太好看了。或许是因为年龄段的原因。第一次和第二次连故事讲啥都看不懂。第三次重看终于一扫前两场的不解。故事性非常强而且节奏比其他几部快的很多,,老塔用几个臭水沟和几个秃顶老男人就拍出了影史最形而上的东西。关于人类的自我寻回。不得不说有几个地方确实挺像2049的。
距离看过潜行者已经过去两夜,两日以来昏昏沉沉,做了两夜噩梦。人类扯下了巨人的眼珠,被巨人打断了脊背……别问我为什么这部电影这么让人难忘,它已经彻底融入了我的精神世界。也许是唯一将末世描绘得如此真实可信得电影。色彩的分野都有着双重的意味,剧情无处不隐喻。无比伟大的信仰史诗。
土鳖第一次进影院看35mm,可惜这一届影院技工不行,绝望之后愉快期待更大的绝望,从面部特写缓缓移入环境特写,静静享受掌控一切待毁灭的快感,第四主演大黑狗的走位比大多数圈内名宿调度帝后还自然一点,达内兄弟王牌构图也只是此片几个平凡的过影。
Stalker constitue 1 réflexion condensée du cinéaste peintre au prisme de la métaphysique face à la crise de la foi. La densité poétique de ses plans puise dans 1 plasticité contemplative inépuisable avant de distiller 1 beauté intemporelle devant la vérité salvatrice.
这部是理解塔可夫斯基电影的一个关键。他也是一个潜行者,用他全部的电影创造了一个“房间”,那里有希望,可以实现每个人心底的幸福,你可以相信或不信。但这其实和苏联以及二十世纪所有信仰政治拥有同样的基础和机制。他想过拍一部续集,那时潜行者强迫不愿相信的人前去房间。这样的信仰很美很危险。
旷野迷雾蛛丝残,遗址庄园石拱帘。粼粼绿草炙热炭,孤魂野狗浊池寒。白泡青潭皂光荧,墨覆兰鱼意念杯。锵锵三人雾中行,历经险阻废然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塔氏长镜头。所有这一切,仅仅在路上。
以后谁要是再叫我文艺青年我就跟谁急。。。如果不是对白格外多,恐怕自己早就被没有尽头的静止长镜头淹没在睡梦里了
催眠神片。。“这是一部用灵魂来看的片子,虽然我没看开头又在中途睡了好几觉,但我的灵魂始终在观看,所以一点都没有觉得错过了什么~~神作~~艾导讲得有点乱,但是在镜头运用方面讲得挺好。想写点这个片子方面的东西呢,一直没来感~” 神评论。。。。
1.跪了,大师不愧是大师;2.灵魂、潜意识、现实、梦想、幸福、无私与自私、人性的弱点...这么多的元素叠放一起,并用形而上的方式呈现,真心膜拜;3.臭水沟,化腐朽为神奇,神奇无处不在。
待重看/ 女儿移动杯子的段落看呆……又一次在结尾拉回五星。倒觉得是塔可夫斯基在故事上比较接地气的一次。长镜与声效、废土格局与神秘主义。从核事故到如此的“科幻”故事的大概只能是塔可夫斯基,说到底一生也只在拍一部电影。唉,神说要有光,于是在20世纪造了塔可夫斯基……
信仰,从最好的意义上讲,是已经确证却无法授予他人的道路,所以天使能做的只有祈祷与哭泣。
追求所谓的''看懂''就永远体会不到塔可夫斯基的精华,体会不到塔氏对暗示形象终极意义的果断拒绝所带来的惊喜。如今作为电影,只有脱离了好莱坞、脱离古典的戏剧冲突,脱离了佐杜洛夫斯基之流的那种庸俗而直白的隐喻密码,才有可能承载一个敞开的艺术世界。你看懂蒙娜丽莎了吗?-- 这是个愚蠢的问题。
说的仿佛是通古斯大爆炸?基本完全无特效的科幻寓言神作啊!79年还叫苏联时就能整出那么部东西实在太神奇了。理性和感性靠绝望潜行于本体欲望的探寻中
在老塔充满诗意的长镜头中,观者的目光被镜头牢牢锁住,随着三人一步步走入那可那个破败的、变化无常的废墟中,代表艺术的作家在沙丘中获得了内心的渴望、科学家试图炸掉禁区最后放弃、代表宗教的潜行者痛苦于不能带给人幸福。那个虚无的空间源自我们的渴望,意念控制水杯就是对这一切的解释。
电影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的艺术!神棍和大师的差距在普通人眼里,只是一念之间!说不好听的话:塔可夫斯基可真能装逼!
8/10。景观配合音响转换的象征美学:草林/废弃坦克的视觉肖像并列,男主攀爬石壁和瀑布镜头右移另两人入画,冥思着趴在苔藓/泥浆,自然风鸣/诡异电音幻化成井底击水声,一汪死水中注射器针头/枪和绘着耶稣的盘子等物品,鸟飞进大厅扇起沙土,围坐房间中央前方天花板落雨,火车响动使桌上杯子剧烈振荡。
老塔就像是一个拥有无数追随者与模仿者的老师,尽管后人的作品也许更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却鲜有创作者像老塔这般纯粹与敢勇,充满着对人生的哲学思辩又包含着对人间的爱,他作为探寻未知与灵魂的潜行者用如诗又如梦的方式讲着希望与绝望、真实与虚幻、存在与消亡
另一个潜行者“野猪”希望能在房间里为死去的兄弟还魂,可是回到家后却变得极其富有,禁区实现了他内心最隐秘的欲望,而非自他暗示的那个。主人公们最终没有进入房间,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窥视自己内心真正的欲望。潜行者的妻子不求回报地爱着他,她的爱是对抗现代社会信仰缺失,道德丧尽,精神匮乏的最后奇迹,而作家和科学家正是象征着现代社会的牺牲品。片中多用长镜头,没有因剪辑而破坏了人物的行为和时空,反而营造了一种散文一般的诗意。
【我未见一个绝望的人】可当他靠过来对我说:跟我走吧,我就照做了,无怨无悔…我们有过许多悲伤,许多恐惧,许多憾事,但我无怨无悔,也绝不自惭形秽,这正是我们的命运,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境遇,要是没有经历过不幸我们也不会过得更好,只会更糟,因为那样就不会有幸福可言,也不会有希望可言
诗人之子,晦涩之诗。(感谢字幕组:豆瓣“电影字幕翻译”小组)
重温!老塔的宏大寓言,关于人类的懦弱和勇气的丧失,三个人最后都没有勇气通过那道命运的“窄门”,相反向导的妻子对“爱”的坚持,带病的女儿却让人看到了幸福的希望,贯穿其中的仍然是老塔钟爱的关于宗教的隐喻,摄影机在人物上方盘旋,耶稣转世鱼的象征,凡艾克的宗教画像,不朽的创作
可以看到老塔对近代惊悚电影的影响,厉害之处在于完全不用任何特效任何音效或道具化妆,就随便找个废弃的荒郊野外,通过几个蒙太奇就从人内心感觉恐惧。同样受影响的还有末世背景的游戏,场景设计无不带有老塔的印记。这次电影节就这样结束了。bjiff6 #57.
塔可夫斯基利用废弃的房屋、污水和起伏的沙堆与缓慢如潺潺流水般的移镜营造出一副诗意的末世景象,潜行者将生活的希望、作家把对艺术界限探寻的欲望和科学家对真相的恐惧投射于密室,科学家欲炸毁它引起的恐慌和扭打是因为幻象空间-密室的崩塌将永久流放记忆和欲望,也预示着主体的彻底消亡。
潜行者利用人们对未知的恐惧渲染一套自己幻想中的逻辑、借以遥控他人行动并沉浸于先知角色中;另两人明知被耍但在恐惧和欲望中需要具体指令和神秘寄托,不愿再配合并索性戳破时潜行者恼羞成怒并加剧偏执,但神迹似乎确实若隐若现。这世界本身就是无解的,任何的事物都有存在的意义。
没有人能够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房间,文学不能,科学不能,宗教亦不能。我们只能向前,向前潜行,穿过废弃的工业文明,走进潮湿的孔道,然后逃避、迷失、沉溺,滚了一身泥。我们彼此提防,相互欺骗,大打出手;我们抱着团一起取暖。家,偶尔栖息,但不能静止。
我宣布,我不懂艺术,我退出。全片最让我欣喜若狂的时刻,就是结束字幕终于出现的时候;熬过3个小时的非人折磨,我感到了导演所要表达的绝望,听见最后全场掌声响起,我的确感到了导演所传达的那种无比的孤独——人生的绝望,仿佛看一部塔科夫斯基的电影一般。再见吧艺术。
电影语言看不懂,拍摄寓意摸不清,也没感受到触动的情感内核,欣赏水平不够,就不打高分了。168分钟对我来说挑战的不是睡眠,而是颈椎……
世人的焦虑与挣扎在一个人身上的集中体现,三主角的特质都不招人喜欢,版本字幕不大好,晦涩的隐喻和磨蹭的推拉很崩溃,不过老塔的构图和光影偶喜欢,残破,潮湿,朦胧,那些诡异的浅滩特写简直完美了
老塔啊...没看懂我就不瞎打分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71361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