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墨西哥7.6分剧情《天地悠悠》
《天地悠悠》介绍
名称:天地悠悠
别名:生命最后之旅(台) / 生命之光 / Japan / Japón
主演:Alejandro·Ferretis / Magdalena·Flores / Yolanda·Villa
导演:卡洛斯·雷加达斯
地区:墨西哥,德国,荷兰,西班牙
年份:2002
语言:西班牙语
时长:130分钟
分类:剧情片
《天地悠悠》剧情介绍
一个画家来到远离尘世的小山村,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画家借宿在山顶一个年迈的老妪家里。那被岁月摧残的面容,丝毫没有减弱老婆婆的生命力,在这荒蛮的山野间,枯槁的身躯仍在灿烂的绽放着。结局是充满震撼力的:那个无力的生命最终无法被结束;而那些生机勃勃的,却突然终止于意外事故中……这似乎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生命原本就是这么脆弱。《天地悠悠》豆瓣热评
以死为处女作的导演应该是有野心的导演。在漫长的寻死之路上,却发现真正艰难的是延续生。鼓声与迷雾中前进的开头太美,全片用音乐煽情之处有点滥。
1.公马性器官、老妇人全裸、两场性爱过程的直观呈现都让人瞠目结舌,难以忘怀;2.结尾5分钟的360°旋转运动长镜头所呈现的死之怆然和男主与爱人久别重逢的拥抱形成一组对比反差;3.天地悠悠,何枝可依?
固定机位长镜头、手持跟拍、移位,融入人物特写和群像侧面,加上景色近远景,颇有诗意。画家迫切地需求性爱,这份目的有相应的答案吗?他的求死与渴求性爱是违背的。结尾一路长镜头展现上帝赐死一车人,仿佛是注定的,却也是无因的。2021-12-29重看。直升机航拍掀起山顶飞沙走石这样露怯的手法应该尽量去避免,人工降雨亦然要慎重。其实影片讲述的生死之外的话题——剥削。侄子的剥削,众人的剥削,甚至是看似一副好心肠前来寻死的画家也逃不掉。大家都在剥削这位孤独的无助的善良的老者。只是在常人的庸常表现之外,借用画家的良知来反思来批判。结尾用一场大死亡来做出宗教般的天谴惩罚,无论好坏老弱皆亡。终究面对死亡,谁都是一样的,这样残酷的本质才亮相给你看。
实话说挺不喜欢的 过于浓重的宗教气氛并没有真的突破天主教的框架 对圣母像自慰和男主最后上了“圣母”形成一种平行呼应 这种对圣母的亵渎虽然因为染上了生殖欲望的超越性而变得可以接受 但始终和男主寻求上帝启示(寻求平静与自杀)一样被基督教传统深深束缚。电影的镜头语言放在今天看实在很少有可圈点之处。对动物的残忍(掰鸟头、死马、杀猪、捻蜘蛛等)透出对贫瘠山谷与粗粝生命的环境的一种宗教式理解 上帝在吗?对上帝的否定或许恰恰是上帝在场的验证。无数上摇镜头透露一种对上帝的渴望 台地环绕直升机镜头是一个叙述隘口。总的来说男性气质太浓 太宗教 对赤裸生命的理解太暴力 不喜欢
以(追求)「死亡」开场,无论是广袤的荒原,还是剧中刻意对于「性/生殖」的表现,都是显而易见的用「生命力」对人类存在(死亡)的讨论与支撑,对于雷加达斯而言,世界与自然就是人类存在的「论据」,单纯得近于白痴。
7.1;结尾痛苦失控的长镜头还有不断抛给上帝的空镜头,生命本身的意义到底在哪?
主题是阿巴斯式的,《樱桃的滋味》,欲寻自杀而未果,这一年的戛纳同时出现了雷加达斯和科斯塔
4.5雷加达斯的处女作中用16毫米摄像机和少见的2.88银幕比例拍摄了一个简单却悠长的故事,画家到一个偏远的村庄自杀,但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个虔诚的老妇人,她的恬静、超脱让画家看到了与这个世界和解的机会,雷加达斯用了许多塔可夫斯基的方式构建了神、自然、人类与动物的空间,它们彼此相互交融着,人类身上既有着动物性的一面,又能触碰到神的边缘,在墨西哥这个广阔、粗狂的大自然中,风雨、岩石、树都见证着生命,死亡的无力与性的新生,雷加达斯穿越生死讲述了一个存在被突显、被寻回的故事,结尾却又充满了宿命感,看似是神对贪婪的处罚,但神性会帮助我们复活,从而超越人类的局限的生命,雷加达斯的“天人交战”的诗意与残酷都最终会回到灵魂之上,在之后的电影中,雷加达斯也在继续扩展着这些主题,在人类无法掌控的命运中放逐他的电影主角们
不同于《八部半》开场令人窒息的地下隧道,雷加达斯镜下的隧道很快疏通,Japon关于生命,而非死亡,或者说,正如同结尾长镜所暗示,在追求某种自然恩典(Grace)性质的死亡。Ascen:“上升”,或者说“圣化”,在Japon中,越是以主观,强“主体”性质的方式呈现,就越是证明了它的超验,因为极欲轻生的画家只不过是观看者愤世嫉俗的“介入”替身,是从由枪与力比多的情节剧世界中走出的主角,由此,神圣而诗意的世界被引入张力,但老妪的受难永远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在那场并不色情也并不可笑的性爱场景之中,吊诡的是,从文本来看,最为淫秽的一方反而自认为是崇高。
20200622二刷四星:这片就适合看一遍,神之处太神,已经知道了就没那个惊喜了。而且这个版本加了10分钟左右,加的内容我都不喜欢。20191014一刷五星:我的菜,大菜。没得说。CC选片太毒了。
在遥远年代的痕迹里察觉个人解救的无望。
主观镜头、超宽画幅、神性与人性,相比“墨西哥三杰”,我一直都更偏爱卡洛斯·雷加达斯。前20分钟美轮美奂,结尾运动长镜头大气、随性,笔走龙蛇,很少能看到如此饱满的影像诉求,结尾天地不仁,死亡终是尽头。
极简质朴又真挚,有天地有生命,有追问有痛苦,有欲望有自然,有人性有亵渎。
相比雷加达斯后期的电影,这部早期之作略显生涩。太刻意的镜头,与太过缓慢的节奏,再加上有些猎奇般的性的审丑,让影片给人眼前一亮之余,也有诸多的遗憾。
7.4 天人交战,头晕目眩,上用欲望渎神,下用粗鲁邪恶的死亡展现冲击观众,拍摄美极,满是颗粒不至于有廉价风景大片之感,这居然也是处女作。
一心尋死的他在自然中找到生存下去的動力,為求存而枯槁的她意外身亡.他在餘下的日子必定要背負著「她」走下去,生命的脆弱變得荒謬又實在,但在大自然裡,生命的來去總是這樣平靜。
主演在2003憑本片獲Buenos Aires Intl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Cinema最佳男演員獎 2004年三月三十日獲Ariel Awards最佳男演員提名 但他沒有出席典禮 當天被人發現死於自己在聖米格爾德阿連德的家中 死因為他殺
画家去偏远山村自杀,突然迸发了性欲,和房东老太太发生关系,最后房东老太太和侄子及那些运石头的人都因为车辆失事而摔死了。不知道画家看到这种情况还想不想自杀。
景观、质感(16mm、变形宽银幕镜头、超窄画幅)、摄影(镜头运动与设计)还有声音的一种美妙组合,结尾那个镜头极其震撼,看了花絮原来首映的版本还有段事故发生的戏,还好最后剪掉了
我更愿意倾向结尾是老妪制造了“意外事故”。这样的话,似乎更贴影片的核心。怂货总是虚张声势,勇者一声不吭,干它。
在天地悠悠之间,人的意志的作用几近于无。
行进长镜头来自《索拉里斯》,梦中双女来自《乡愁》,特写滑行来自《潜行者》,请求做爱来自《牺牲》……以及其他一些相似的设计。虚心向塔可夫斯基学习的电影我肯定喜欢,但感觉摄影的水平没跟上,明显差了一截。就觉得光不够好看,运动的节奏也不够好,这就是很主观的感受啦,我还觉得自己手持的节奏一级棒呢
宽幕电影,节奏舒缓,有点像阿巴斯风格。公马骑母马、画家叠老人,呈现方式粗犷凌厉。最后我猜测是老太太在铁轨上策划的车毁人亡。整体感觉是一部野性加诗意的电影。02:14:22,mp4,2.56G,SRT外挂中文字幕
导演很有想法,手持跟拍伴随着很强的代入感,晃动的画面除了造成视觉眩晕,更会带来心理上的压抑感,少见的超宽画幅以及固定机位长镜头可将墨西哥更广范围的粗粝山景纳入画面,衬托出生活的沉寂与负重,这些因素无不与男主角求死心态渐变相关。男主角眼神黯淡,漠然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对于死亡是无所谓的态度,诸如被掐掉头的鸟、腐败的动物都认为是被自然扔掉的东西。影片的宗教意味浓厚,女主角老妇对待生活坦然、超脱、宽容,就像圣母一样,她告诉男主不要以放弃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内心平静,她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拯救了他人,当然贪婪者也受到了惩罚。男主心态转变的方式也很独特,先是受到启发而尝试自渎,然后在与老妇交合后因内心平静下来而啜泣,他因得到宽容而顿悟。是被奇特的片名吸引过来的,镜头晃动得令人不适。
圍繞死亡以及靈與慾,很多二元對立的設定及並排前進,畫面較raw亦很多遠鏡長鏡,而且用了很多不同視覺,主角尋死路途當中出現於身邊種種,老婦人的名字亦是片中重要的命題,自然或助力死亡還有犧牲救贖,強求或放棄擁有等等,很多有趣或殘酷的意思及含意,人生的無常及反思,值一看
没有想象中的抽,但是节奏与镜头却是十足的欧洲范
前半场在比惨中领悟,略冗长倒也不算乏味。生之本能被触发激活,临别媾和除却诡异还带着冰冷。化外之地本无事,也见不着所谓现代文明的痕迹,可宁静终究逃不过被打破的必然。蛮荒野地无法与高雅乐音相溶,旋转的上帝之眼见证了闯入者留下的伤痛。镜头语言甚美,不过叙事扭捏不够简明。
原来性与年龄无关,原来生死与天地交织相伴。美在婆婆张开双手望眼欲穿,美在硬板床上画家的后背被轻轻抚爱。
求死的画家在原始之中思考生命,而且我觉得对生死命题的表达比阿巴斯还要出色。高度曝光的影像很迷人,几处配乐感觉十分恰当,天地悠悠之中有种恢弘感。
22.10.15_1st_3*_EpsonTW740长镜头,手持,移位,都在超宽画幅下愈发压抑,画面粗砺得很,故事晦涩得紧,宗教意味浓厚,生而无望,死而不舍
最后的长镜头真的好强好强,能成九代单传的戛纳亲儿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野心巨大底蕴丰厚,其实后面的几部略有些算计,这部虽然粗糙各种抖动过曝但是非常真挚
如今再来看雷加达斯的处女作,自然有生硬之处,但也颇多亮点。过曝的画面承载的是对生命本身的不适反应,声音配乐处理堪称一绝。一些场景依稀对应了画家本身的创作风格,那两匹马太耸动了。这也是影片试图用视听设计,反应画家与现实世界的割裂,而这也正是画家一心寻思的根本原因。由此展开的,便是对爱、宗教与死亡的絮语。
很沉闷的片子,后半段不太习惯,但最后的结局有些超乎想象。但有些做作的感觉。
有点端着,被迫克制着。雷加达斯的剥削争议在于,他们是否真的要在无需残忍时过分冷酷,又在理应呐喊时缄口不言,悲剧真的注定发生吗?不可否认他的才华横溢,或许应该还给角色一些余地。
今年看的第一部電影是謐光,沒想到這年內能把雷加達斯三部作品都看全了.他該是新世代最有才的導演吧,風格大膽多變但每部都很成熟.作為處女作這部在運鏡上稍嫌粗糙,但表現出的頹敗感有力得讓人無言.有人覺得這部敘事零碎毫無主旨,但私以為影片本身就不是帶出人類道德,它想表現的是大自然的殘酷無常
4.5 观感大约在两到三星滑动,然后局部四星…摄影机应该更有选择地收藏自然,或者更贴近人物地复述自然(拿河濑电影比较,她几乎全是贴近身体的镜头运动,参与度更强)。毕竟对天地来说,电影终究是小的
世事难料 最后的长镜头真是心碎 就是怕看到那个红色的身影…
《犯罪元素》的反面。拒绝一切人工织物,直面粗粝才有了与自然对话的可能。去剥削的,是真切的临终关怀。老妪和想要自尽的画家仿佛原野上的两匹野马,老得快死了,断腿站不起来了,就这么躺着,相互依偎,感受雨水和时间在鬃毛与皮肤上滑过。
南美高山村庄好风光,一派天地悠悠之景。胶片摄影迷人,只可惜摇镜头实在过分的多,且晃得人头晕,观感大打折扣。剧情在我看来也是有点狗血……拄拐画家来此山村说是寻求内心平静,却带着手枪一心想了结自己的生命……住在山顶老太太家,山里溜达又没勇气轻生了,看见两匹马交配,竟说服老太太和他做爱,然而不举……老太太的家被亲侄子拆成了一块块石头运下山,结果在铁轨上出了车祸,一车人连同一起坐车下山的老太太都死了……山上只剩下画家自己一人……和自己起初看到电影名以为是公路片也颇有出入。
固定长镜头加上手持跟拍,融入了人物的特写镜头,以及各种群像的侧面镜头,大量的近远景还是蛮有诗意的。全裸的老妇人以及牲畜的生殖器,乃至性爱的过程,画面的呈现都是比较直接的。不过节奏有些迟缓,有些镜头也是太过于刻意,特别是影片最后的长镜头和空镜头,给人一种特别做作的感觉。
以拉美的自然人文当做背景,其实是安哲式电影的继承者。有意思的是目前看雷加达斯的早期作品都能发现他受到了谁的影响,但他总能在其中注入自己的风格,且每次都有新东西——这个片的画幅似乎是需要一块撑破人视野范围的银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看这部电影注定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超宽的画幅给人就是一种很强的压迫感,人生天地之间,就被天地所束缚。前20分钟墨西哥风光很带感,结尾运动长镜头带有导演很深的个人情绪,是不用语言表达,天地不仁,死亡终是尽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77601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