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瑞典7.5分剧情《排演之后》
《排演之后》介绍
名称:排演之后
别名:After the Rehearsal
主演:厄兰·约瑟夫森 / 英格丽·图林 / 莉娜·奥琳 / Nadja·Palmstjerna-Weiss / 贝蒂尔·古韦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地区:瑞典
年份:1984
语言:瑞典语
时长:71分钟
分类:剧情片
《排演之后》剧情介绍
一个年轻的和一个即将结束演艺生涯的女演员,各自用各自的爱与虐待方式挑逗老导演,而导演的权利是可以支配她们是否还能在舞台上存在……《排演之后》豆瓣热评
极简的舞台,一个导演,一对母女、舞台竞争对手抑或纯粹年龄上的“情敌”,絮絮叨叨进行着言语的操控与身体的魅惑。在舞台这个王国,国王再疲弱,仍然削弱不了王者的地位,总觉得隐隐影射着与伯格曼相关的欲望或规则。隔了这么多年,英里德·图林又回到了视线之内,却是苍老得几乎认不出。三星半。
形式:舞台剧出身的伯格曼把电影还给舞台剧的示范。内容:私下生活时,我们的演技要比舞台上好得多,而在私下伪装得越好的人,在生活上就越拙劣。可是人人如此,都在掩饰,都想要欲望和爱意。为此,我们尽说些陈词滥调,总在荒谬地表演,刻意塑造对自己有利的形象,比如假装有同情心,假装有趣,性感或者悲伤。拙劣之处的举例,演员:是谁在虚情假意?是谁在让我必须虚情假意?-我处于弱势位置的暗示。导演:真实的情感重要吗?我需要你的演技。-委身于我,情欲的暗示。另外,也有原生家庭里罪的指涉,演员:看爸妈吵架,他们利用肢体语言和腔调。妈妈的声音很做作,一只眼睛流泪,一只在观察她造成的后果。有一次我和她说,别演了,妈妈,我不是个好观众。这么努力没用。她说,我很痛苦,我很孤独。我没有办法,这是我的表达方式,我也只会这样。
@麻屋 字幕很影响观看,但依然感受到强大有力的剧本。舞台玩出了现实虚构以及语言意象三种空间,时不时听到晚年他的喃喃自语,十分精彩!
舞台上导演即掌权者,母女争相献媚,她们间的关系也像伯格曼以往的作品中那样存在嫌隙,所以当母亲登场时,女儿会以小女孩的形象出现,畏惧感不言自明。
从这个电影得出:导演和女演员是不可能不乱来的。。
完美的小品!伯格曼少有的喜剧结尾。厄兰饰演的导演油盐不进,让这对母女无功而返。有意思的是,对母亲是以爱化之;对女儿,二人以一场预演的绯闻悲剧结束,断了女儿的念想。这部电影时间不长,但非常精悍,把伯格曼以往的假面、母女(子)冲突、谎言、沉默、信仰危机、回忆、童年、疾病、嫉妒、幻想和戏剧理念精巧的凝结在一起,形式至简却意蕴悠长。
很像话剧。不喜欢这种台词堆砌的电影,讲的大概就是所谓的潜规则?徐静蕾的《梦想照进现实》就模仿这个片子拍的吧?
哇,真是一个完美的拉扯,复杂又深沉勾连。伯格曼受够了女演员的抓马、癫狂、幻想和反复(他知道一般女演员如果走到这一步其实就是弯路了,不太能胜任作品了),但是对待曾经也年轻的女演员,能帮导演表达内心自己情绪的女演员,又忍不住靠近、互相挑弄,同情又忍不住用情,但只是又一想到她们以后的样子,不免又厌烦了起来。哎,情绪泛滥的女演员和暴躁无序的导演们,互相深入又抗拒。镜中的舞台,搬进生活里是多么的消耗,相爱相杀,他们是生活中追求抓马的主力军,双方都向着无意义的深海,互相裹挟,试图一起毁灭。神奇的是,戏剧影视发展到现在,这种故事太多了,但只有伯格曼诚恳感受并表达,而且诚恳到,我都忘了他在表达厌恶。
带有很多思考的电影,至简的背景中丰富的人物内涵。
喜欢伯格曼纯对白式的呼喊与反思~ “如果不演戏,便无法表达自己”
这个很无聊。三一律,剧场息工后,三位演员,老导演亨里克,年轻演员安娜,母亲演员情人病人凯拉尔。对话中还有同年的导演朋友安娜的父亲。找手镯撅屁股献媚渴望肯定成功的年轻女儿,走火入魔爱恨入深精神状态错乱渴望舞台追捧的母亲。导演的电影模仿生活,演员的时候模仿电影。喜欢沙发上三人坐的很开在舞台上,很多画外音,手细节特写表现控制,结尾导演搂着年轻演员肩对话。伯格曼的无聊戏剧。常常跟不上在说什么。剧本描写蛮文青,台词虚。
伯格曼描绘的爱情图景:最开始都是甜美的,兴奋的,未曾尽兴的,后来你会受不了我孩子气的争吵,然后陷入忧愁,当场结束我们的关系,后来我们上床,虚情假意的和解,我常常哭,最后我们都退缩了。
剧场模糊了时间与空间,可以让亡者复生,也可以让一段爱情还未开始就死去。伯格曼最后几部作品明显地带有回忆和总结的色彩,《芬妮与亚历山大》《排演之后》《萨拉邦德》,像是这位老人在和自己挚爱一生的观众、剧场、演员、爱人一一告别。
导演/演员、男性/女性,支配/服从、权威/反抗。在单调的舞台上,几乎世间所有的二元对立都在此隐秘得呈现,神圣与龌龊混居一室。
这电影竟可以分两种方式看,一是电影里的人在讨论舞台剧,二是电影里的舞台剧里的人在讨论舞台剧,二原因是图林出现后奥琳的表现方式。这片让我想起了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只不过没一镜到底和加了一个人。伯格曼对演员的控制无孔不入,真替演员担心,不过调教出如此演技也值了。
感觉像和Ashley看的一棵橡树一样,很妙
母亲出场像是分水岭,导演和年轻女演员的关系之前是一面,之后是另一面。艺术创作中工作与私人真是完全无法分离。看二人对关系发展的预测感觉实在是1)恋爱了千遍2)再也不会恋爱了。它令我想起另一个讲艺术创作中师徒关系的电影:Whiplash。这个深厚忧郁又温暖。那个变态。
太精妙了。伯格曼洞察了女人身上的“表演属性”。“老去的疯女”,这一形象太好了。她被丈夫斥为疯女,而将她逼疯的恰恰是他。其间隐含着一层极微妙的权力关系
单一舞台环境,纯靠对话驱动,一个老导演先后和母女两个演员交谈。在”母亲“演员登场后,”女儿“演员在舞台上一动不动,偶尔还切换成12岁的模样,记忆想象叠加在现实空间之中。只是,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对话吗……
伯格曼的电视电影 很明显是自己思绪与回忆的造物 主角的衣服都和他的一模一样。 关于导和演 大小舞台 戏里戏外。很值得一看
演员都死在导演手里……演员有两种,出现在舞台上的和抛弃舞台的,每个人都是演员……
两次有了点燃时刻 其余的还是在走位 在看戏 在分配调度情绪成分而已 有些老掉牙的把戏 即起落缓急
但是导演,你会在19年后借约翰之口说出“他做什么都失败,连自杀也干不好”,你的晚年比《野草莓》痛苦得多,你唯一的出路是找些人来爱,你不要害怕。
太恶毒了,真的太恶毒了。许多台词对我而言「太有针对性」(比如节省生活中的表演欲用到舞台上),但我拒绝承担它们仅仅因为这些词是适用于「人」而非「女人」的。伯曼是有多傲慢(多自信)于自己的秩序理性,竟敢允许自己站在激情之外“犹如男人站在女人之外”啊?日以继夜那种程度的撇清在此作面前简直太不值一提了。野草莓式的忏悔心(I can’t hear the church bell)也被傲慢压倒得迹近于无。只有一句「They built grand houses for us to play games within it.」很可爱。气死我了。
无法逃离的戏剧人生,悲剧性的生命循环,喜欢开放的电影结尾。
洗耳恭听任他开导,把嘴张开让她喂药,人生大题这道孩考,情感大戏那场玫跑,急火攻心就嗑高潮,脆弱相关都有质保,墙的粉刷暖白出逃,一知秋未到祭扫,一✌知羞被当哭闹,最长的咒语封闭管理最多的表情令场景化一直会在而反越位一会必遭,渐近线变成警戒线缠出绕远的绕,此心安处是附件附睾,竖起汗毛,自然会老。
身为导演,要学会聆听和闭嘴。演员是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5.27三刷完成,更多理解和感受。找到了更好的翻译版本二刷。果然还是很喜欢。十分私人的电影,看了《魔灯》之后再看这个简直太有趣了。伯格曼那点子小心思都在里面了,简直哈哈哈哈哈哈哈。
梦中戏,伯格曼对演员的控制欲体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像导演年老午后对着回忆的自言自语,关于人与人/内心与外在的距离,心里想谢天谢天终于滚出了我的生活,却说着另一套安慰言辞,试图跟自己解释与告别。“徒劳无益的和解,内疚、恐惧和强压的愤怒,然后还有这份同情,总是同样的情景。”不同于Woody Allen生活场景的喋喋不休,Bergman更像一个智者在布道人间虚伪和不值得,谢天谢地只有68分钟。
我很喜欢啊!为啥分数并不高~我对舞台剧式的电影没有抵抗力,大概爱舞台剧多一点。一个有自毁倾向的、情感如狂风骤雨般的浓烈女子,和一个崇尚理智、客观、冷静如冷峻建筑般的男子。虽然男人一再内心独白对爱人的恐惧、屈服、深情,却能瞬间冷静抽离。因为理性,放弃了当年最爱的女人,面对她或是她的女儿都难抑痛苦。而爱情以相似的方式重复发生,他屈服于温柔,却提前给出理智和冷静的结尾。两人回到现实,情感中止。女儿说:“我不想让你难过。”男子回答:“不,让我难过的不是你。” 最后他喃喃“此刻我最忧心的是听不到教堂的钟声”。他已经老去了~(唉,他爱她们的方式,是给她们最好的角色最好的表演,真伤感~) @2020-11-23 23:28:38
伯格曼小品式的作品,对自身、对演员、对剧本等的多角度思考,感觉总有东西没有说透。
演员和导演之间的那点事。古老的剧院,古老的道具,古老的关系轮回,舞台上下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角色里。排演之后既指剧作又指双方关系,有些剧目常排常新,有些则根本不必上演。---Here I am, in your hands. ---And I in yours.
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和“偷懒”只有一线之隔
1这三个角色在我看来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都表达欲或者控制欲过剩。2任何一段关系的感情色彩有多浓,能同时体验到的虚无感也就有多深。3台词很吸引我,没拖进度条全看完了,我一直对舞台剧无感,这剧里的很多话让我多少能了解了一点舞台剧之所以能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
戏剧舞台的极简叙事,却是非常详细完整的表述,谎言、幻想、嫉妒、虚荣、伪善、沉默等等小主题共冶于一炉,最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无穷无尽的遐想波澜,可以看出导演和演员之间的角力,有某种讽刺批判的谐趣,滑稽小品短而精悍。
排演之后的幕后交流却发生在舞台上,人物的言行举止都如同一次正式演出,说着应该多倾听不善言辞的演员说话的导演却一直喋喋不休,算是把生活也变成了富于张力的剧场。
进入舞台剧太深了 追不上……只能说老去的图林实在是太美了啊啊啊!
在排练结束之后 演出开始之前的时间 导演和演员都展现出自己最脆弱无助的一面 老剧院像一只古旧的小提琴 逝去的人的鬼魂开始在舞台上游荡 现实开始褪色和戏剧模糊成一片 未来和过去交织 anne bogart说导演和演员要保持一种erotic的关系 比日常更放大
看的版本中文字幕有问题,便对照着中文剧本和英文字幕看的电影,有时剧本读得快些再回看电影,有时电影看过的情节又在剧本上快速扫过。目光和叙事在影像和文本间迭奏...仿佛真的在看一场排演。就像《野草莓》一样,老者的回忆随着叙事成为在场的幻象,戏剧、幻想与真实对位交织,镜子与面具象征幻象与伪装,即兴排演作为未来的寓言。大量的全景正面固定机位与面部大特写“不要成为私下生活中的演员”
舞台上导演即掌权者,母女争相献媚,她们间的关系也像伯格曼以往的作品中那样存在嫌隙,所以当母亲登场时,女儿会以小女孩的形象出现,畏惧感不言自明
一部绝对意义上的室内剧,听说伯格曼本来就是想排成舞台剧的。很可惜的是,获得了免费观影机会后的我,在影院昏昏欲睡,这成为了我看过的最无聊的伯格曼电影,虽然他该有的元素都有,但还是让我提不起兴趣
内容上其实蛮期待的,有大师多年舞台经验的总结,但中文字幕实在太不给力
很喜欢后半部分 。 戏一样的人生
男权社会的缩影,导演(男性)掌握资源分配的权力,连母女都变成隐形的竞争关系,性别问题的根源之一是阶级问题
7。伯格曼的后期电视电影话唠片和斯特劳布夫妇的长片真是两个极端
戏剧的形式,在时空上基本没玩什么花样,场景单一,对白撑戏。拍得也是戏剧,伯格曼这个戏痴呀!《芬妮与亚历山大》小男孩惊鸿一瞥。
3.5 / 5,太喜欢导演这一身典型知识分子corduroy粗条绒套装、小绿格子衬衫、铜扣皮带…
我服了优酷的剪辑能力 剪了3分钟 由于舞台上的镜头调度十分流畅 合理怀疑是剪了小女孩那段 完美的镜头调度适当减少了舞台剧感 老女演员和妈妈 女演员和幼年 导演和爸爸和情人 多重身份的部分累加拓宽了叙事
伯格曼过了一把戏剧瘾。标准的话剧本子+长镜头,更像是舞台录像。可惜按话剧标准看,这个本子也非佳作。Love Ingrid Thulin!
台词跟刀子一样,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我对你的借口很感兴趣”
别开生面探讨导演与演员尤其还是男导演和女演员们之间的关系,伯格曼也挺会玩啊。形式上真像是即兴创作出来的舞台剧,人物为主,当然了对话和思维的深度就没那么“玩”,鉴于伯格曼自己和合作女演员之间的一些行为更像是本质揭露还是延伸出来的反思呢?
伯格曼:我总是爱上我的女主演目的与谎言的关系。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89781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