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美国7.0分惊悚恐怖《邪魔的弥赛亚》
《邪魔的弥赛亚》介绍
名称:邪魔的弥赛亚
别名:死人 / Dead People / Deep Swamp / Messiah of Evil: The Second Coming / Revenge of the Screaming Dead /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 / Night of the Damned / Messiah of Evil
主演:Michael·Greer / Marianna·Hill / Joy·Bang
导演:威拉德·赫依克 / 格洛丽亚·卡茨
地区:美国
年份:1973
语言:英语
时长:90分钟
分类:恐怖片
《邪魔的弥赛亚》剧情介绍
A young woman goes searching for her missing artist father. Her journey takes her to a strange Californian seaside town governed by a mysterious undead cult《邪魔的弥赛亚》豆瓣热评
冷感型准丧尸片,用不应答的沉默人群增加压迫感,美国空镇夜景运用得当,家里灯光诡异,剧情展开手法类似爱手艺,总之颇具风格但确实沉闷。Jack Fisk担任美术指导。主角家满是正常人不会画在住所里的壁画什么两个自动扶梯啦一个路口啦让人误以为那里可以走- - 油管全片
开场惊艳deco美 后面编不下去换zombi了
血浆四溢的开头(以1973年的标准相当过量)之后就像进入了欧洲导演的艺术电影,情节围绕失踪谜团和男欢女爱打转,游走在各种绘画、雕塑、床单组成的带着嬉皮风格的艺术化场景里,台词也各种阳春白雪“她的手就像白色蜘蛛般在我脸上游走”“整个小镇就像暴露的伤口般不断溃烂”,直到半小时后加油站搭车人重现才开始重回惊骇气氛,超市里生吃猛扑剪得非常意识流,尖叫声配的还是爵士乐,后面影院那段更是腔调十足,银幕上西部片激烈放映与食人狂接连入场就坐形成一种荒诞诡异十足的压迫,最后被恐惧吞噬的背景是硕大的白色银幕,压轴的食人狂闯入住所动作和剪辑简直跟大型舞蹈秀一样,整个电影就跟行为艺术大观一样。
好喜欢影院+超市以及其他所有夜景的部分。
果不其然睡着了,把我带的一小杯酒都喝完了还是没有醒过来
中秋看一部与血色圆月有关的故事,也算是应景了。真的是非常复古的小镇着魔片。
7.5/10。女主来到一个小镇寻找她许久未见的父亲却深陷困境:因为全镇的人在红月之夜会变成吸血鬼(她父亲也变成了吸血鬼),而她最终则被这些吸血鬼活捉从此永远活在被控制的阴影下。标题“邪魔的弥赛亚”指代的是这群吸血鬼的领袖。影片通过冰冷而又诡谲艳丽的高水平摄影美术和缓慢克制的表演/叙事节奏营造了诡异、神秘、疏冷的气质,但至少有两个问题:角色表演很劣质,扣1分;作为叙事导向的电影,剪辑在空间位置与时间的变化/过渡上处理地不够清晰(虽然这也意外地营造了一种梦一般神秘的气质),导致叙事有点乱,扣0.5。
场景和美术特别好 挺特别的丧尸片 内容不太合口味
一开始是杀人狂,后面就变丧尸片了,什么鬼,节奏很慢。
在歐美很出名在中國無人問津的片子… 電影院那一幕特別好,對於拍攝於1971年的恐怖片算很優雅的了。永遠喜歡大叫的女人和最有用的男人一定會死這兩件事100年來都沒變過…我管這叫’歷史遺留問題‘哈哈,據說很多群演曾是NASA員工?哈哈哈笑了
元素到位,张力不足。胶片拍色彩和夜景是亮点。超市的僵尸戏是亮点。
靠摄影增添恐怖气氛,电影构图很有艺术性,恐怖场面不多,不靠血腥那一套,至少算我看过最早的食人丧尸片了。不过结局有点功亏一篑的感觉,好像都是女主角的臆想。
电影院的一段还行。布景其实很有佳片风范
20231003周三 17:05 没有人会听见你的呼救没有人听见你的呼救!!!如何诠释一个即将成为和已经成为丧尸前后的肉体挣扎与困住灵魂的无助感。
从波普风格的色调分离,女性的神经官能症状,再到现代社区中隐藏的原始仪式,导演对possession这个概念的理解,另到这部活死人电影有着跟70年代众多吸血鬼丧尸片不一样的特质,这个小镇的活死人现象,表面看是一个红月之夜的食人族诅咒,实则来自一个荒野救生寓言,为了存活而吃了人肉的牧师,向众人传播这种通过肉体转化而建立的创世模式,不同于罗梅罗的战争焦虑,也区别于弗尔兹的天主教隐喻,印象深刻的几个段落,一个是超市里抢吃冻肉的村民,一个是女主角用针挑起自己手臂的皮肤,还有父亲变异后那个洒满了蓝色颜料的脸。
在一众千篇一律的丧尸片当中,本片倒是独树一帜。
一部特别的僵尸片 色彩、光影、美术、布景都很出色 与众不同
我说怎么美成这样呢,充满隐喻的压抑悬疑和极具冷感的审美哲学,光线、运镜、构图,一切都处在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度。每一帧都想暂停细看,又被剧情拴着停不下来。一查,果然,艺术指导Jack Fisk...(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代表作大卫林奇橡皮头,穆赫兰道,魔女嘉莉,细细的红线) 气质绝佳,不买蓝光对不起这部电影(下单去了
一部丧尸片,弄得高深莫测,很文艺范儿,摄影美到极致
血月之夜,杀气袭来。百年死咒,活尸出海。
3.5;影片布景带来的整个恐怖氛围,已经胜过现在挂着所谓“恐怖片”名号的片了。
爱手艺般的展开和结束,受限于时代没有什么特效,不过这也和读他小说一样,冗长但吸引人,早期丧尸呈现,来自海底的人才是无名的恐惧。色彩运用的很大胆,房间色调以及人脸处处透漏着不详。极富时代特色的取景,夜晚空旷的小镇,落地窗前的模特,很有铅黄电影的神韵。影院杀人完全可以进入恐影经典桥段。很多细节上都还能丰富的作品,元素还蛮多的。
色彩光线的运用颇有几分阴风阵阵的味道,整体偏文艺,电影院片段相当经典
不是我的菜,像是美术生和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合拍作品。
佳作 艺术指导 Jack Fisk, 导演编剧是 Willard Huyck 与其夫人 Gloria Katz
无人的街道通向超市和电影院、通往火光照亮的海滩。剧情没什么大意思而且人物设定有种70s特色的无聊,但场景设计是鲜艳而梦幻的,一场漫长的噩梦。超市电影院聚餐(不是)的两个桥段最为完美。
毛骨悚然到引人入梦。盯着你看的壁画,背对着你的观众,我愿称之为体感最强的一版天外魔花体裁的改编,这个body snatchers是来自旧日的诅咒、无声肆虐的瘟疫、以及云迷雾锁中海浪带来的不详的潮气
看过最时髦的邪教丧尸片。连哥斯拉来了都得无声地在街上走两圈,并且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兼具铅黄、邪典和实验性,完全契合我的口味(看评论才发现果然!美术指导的作品有两部是我恐影最爱。)连女主的超现实吊床都可爱到能当一个景点!电影院那场戏在我心里的牛逼程度直接超过《死亡幻觉》,那些什么活死人日夜黎明突然都变得粗俗了起来。真正的冷峻至死是在鲜艳的生活中发生的,当丧尸和杀人狂对你以礼相待,和睦相处。无论白日黑夜、内脏或食物,日复一日没有区别。
很难想象上世纪能拍出这么经典的邪教丧尸片,美不胜收!
中后段儿才知道是啥回事,前半段儿都看困了,布景 颜色 结构非常不错, 加上女主一惊一乍滴凄厉呕吼声,还是挺有恐怖悬疑气氛滴。加油站那块以为是杀人狂类型的片儿,到超市挨咬那块儿基本就明白是咋回事了。还不错吧。视效很好。
3.5,摄影构图很美,美术不错,但是情节沉闷,摇摇床印象深刻,第一个死去的女人有点像海后。
诡异小海岛岛民血月夜集体食人的恐怖故事。开头的深夜加油站杀人,画室里环绕墙面的阴森人像,超市里一群人埋头吃生肉,和阴暗诡异的电影院,这些场景恐怖氛围都很棒,但被惊吓到的还是女主一次次突然的尖叫。
色彩艳丽的丧尸片加上神秘的古典风格。是优秀的铅黄电影。
电影剧情★★★★☆ 摄影美术★★★★★偏文艺的丧尸题材电影,Old American的浓浓复古感。最喜欢电影院的那一段,影片陆陆续续播放,丧尸陆陆续续进场,色彩运镜很独道。“The moon turned blood red and the dark stranger returned.”有一种被恶魔附身的相似感……丧尸也会思考吗?没想到是1973年的电影,称得上一部佳作。
卡车梦魇,超市梦魇,影院梦魇,摄影100昏
用大片漆黑夜空打底的布景和配色、以及室内的壁画很漂亮,日记叙述有点爱手艺的感觉。
非常幽静的一部丧尸片,可能没有哪部丧尸主题元素的电影和这一部一样,呈现一种静谧和呆滞的美感,一种近时所称的阈限空间质感。全片的色彩、构图、节奏我都太喜欢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90951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