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伊朗7.8分剧情《金币灰黄》
《金币灰黄》介绍
名称:金币灰黄
别名:藏金风暴(港) / 萊拉兄弟(台) / Leila's Brothers / Baradaran-e Leila
主演:塔拉内·阿里多斯蒂 / Saeed·Poursamimi / 纳维德·穆罕默德扎德 / 佩曼·莫阿迪 / Mohammad·Ali·Mohammadi / 法尔哈德·阿斯兰尼 / Malik·Akhlaqi / Mohammad·Javad·Babapour / Nayereh·Farahani / Mehdi·Hosseinina / Sahar·Khalili / Hossein·Norouzi
导演:赛义德·鲁斯塔伊
地区:伊朗
年份:2022
语言:波斯语
时长:165分钟
分类:剧情片
《金币灰黄》剧情介绍
40岁的莱拉一辈子都在照顾父母和她的四个弟弟,但整个家庭被债务击垮,莱拉不得不想出一个商业计划来拯救家庭,就在她急需资金时,她发现其中一个弟弟私藏了一件传家宝,弟弟希望通过这个传家宝成为家族的族长,这个秘密可能将整个家庭带向毁灭。《金币灰黄》豆瓣热评
一开始工厂关掉大气象,然后就感觉被骗了,谁想看一家子算账。伊朗啊spare me some terribly written 电视剧行吗
# 75 Cannes 主竞赛# 当蕾拉打向父亲耳光的那一刻,这部片子就成功了,深深揭示出伊朗社会男尊女卑下的反抗,希望能给奖
伊朗经济危机,川普推特治国,工人下岗,物价飞涨……一系列的社会现实给影片兜了底。但过于冗长手法陈旧观感像一口气看了五集国产电视伦理剧……
长,但文戏出众。人物除了莱拉以外皆悬在空中,老爹在意的是毕生受尽奚落之后族长的荣光,老妈在意的是虚假的和平,三个儿子里胖老大是没有主意的接男宝机器,还有莽撞没头脑的出租司机,专注招摇撞骗签下数十亿债务的无业游民,和一个在血汗工厂里打工八年要不回工资却要在家里做reasonable kid的懦夫,总而言之,就是一窝子的窝囊废。婚礼把老爹推下他本不配当的族长之位本应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刻,然而在老爹骗孩子们把她们变卖全部家当买下的小店取消之后,事情就一烂再烂,从此变为家庭恐怖片,每一分钟都只有更深的溃烂和绝望。贫穷不是一种可耻的东西,但是贫穷并以愚昧为荣、诅咒一切试图翻越阴沟的努力,才是可耻的。看到四个窝囊废儿子在街边幻想香车美女真的想把他们一头闷死,不过还好编剧让他们得到了他们该有的悔恨和屈辱。
剧本很扎实的伊朗电影,戏剧冲突设计的很好,群戏里很多角色不停地争吵,这种戏非常难拍,但导演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立场处理的不错,表演的状态也调的很生活很统一。片子探讨穷人思维,穷人为什么会越来越穷,越折腾越穷,同时也展示了伊朗家庭的方方面面,最后还挖到了贫穷的根源。要说这个剧本的不足,可能就是大女主的人设,身边的男人都是废物,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符合这个时代的女性主义潮流,另一边它很像头顶主角光环的大女主爽文。
前半段有点拖沓,好在后半段开始提气,总体来看是一个很精彩的家庭伦理剧。但剧本上确实有相当多想当然的部分,能干有主见却没有话语权的莱拉,懦弱而忠诚的一哥,以及极其传统好面子的爸爸,都是靠着一众演员掷地有声的表演才立体起来。(另外三个哥哥的塑造其实有点偷懒,爸爸值得在标题中拥有姓名)
又名“阿里爸爸与四十金币”,“推特治国之金币灰飞烟灭”,“当一个伊朗导演熟读厌女”,“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但废柴男人不行”。由一场家庭闹剧折射时代悲剧和国家困境,老父亲最终死在了一个孙女出生、阖家团圆的日子,女孩们无忧无虑地起舞,莱拉没有哭,可银幕上仿佛挂满了她的眼泪。老一代终将逝去,中年人逐渐接受一个个未能实现的愿望,年轻人不再困于宗族观念和荣誉思想,只是依然逃不开美帝的扫射……虽然类型化明显,节奏略有拖沓,但能拍成这样作品的伊朗电影人可真厉害啊
我们和伊朗的距离是南极到北极的距离,看似从火地岛到阿拉斯加,其实从什叶到儒家,从小脚到头纱
有种法哈蒂mix一点是枝裕和再mix一点科波拉的诡异感,只可惜合成出了电视剧…电影看来洋洋洒洒,但不加节制。片名,一个偏正结构表领属的定中短语,已经注定“莱拉”不会是电影的中心语,反而是中心语的限制。她被塑造为家族的黏合剂,在有拉扯和拆裂是才能看出她存在的痕迹。鲁斯塔伊似乎一直在做“侧面描写”,却无比恰当的反照了伊朗的社会现实。
喜出望外,第一次看宏大场面如此之多的伊朗电影,编、导、演甚至剪辑都令人惊叹,开始先用一连串大场面震住你,然后回归到微小的家庭之中将故事娓娓道来,象征着时代潮流下个体命运的就此展开,事实上片中每一个起承转合也真是基于此。莱拉惊天的一巴掌,打醒了父权世界的所有虚伪,她把父亲看成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而兄弟们却视父亲为一切的根基,但讽刺的是最后的结局却殊途同归。特别喜欢这个结尾,他死了,而他们终于可以开心地跳舞了。(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我甚至害怕好事发生,每当好事发生时我总是战战兢兢,然后等待着坏事的降临。)
四星半,由唯一女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个父权制大家族的桎梏,和这种社会根源带来的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剧作以人物为导向,由于环境条件使然,每个家庭成员都想要进一阶,而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秘密或踩在别人肩上,欺骗和腐败成为家常便饭。家族长的继位方面,竟然写出了《教父》般剑拔弩张的意味,旧式生存斗争的性质改变了,人的本性也改变了。
所以一开始应该去炒币?(不是)“女性的苦往往来源于她是女性这个事实本身,而男性的苦往往来源于我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所以说男性群体中上演着一场比谁更阳刚的竞争游戏,只要跳出这个游戏,就不用受那些苦了,所以男性的苦是男性作茧自缚的结果。”
#金鸡国际影展(北京)春季展映# 2022戛纳主竞赛费比西奖。片子里金句很多,“贫穷一旦上身就难以摆脱,越挣扎越贫穷”“富人们因为人数少都相互认识,穷人们虽然不认识但可以彼此认出”之类,但最狠的莫过于“我害怕幸福”,探讨的是“缺乏远见”的“穷人思维”如何被国际形势(川皇的推特之类)碾压。充面子的族长-礼金制度宛如卖车的庞氏骗局,只看几时暴雷。这些写得还是蛮生动的,不过就是变成了一个大女主爽文,讽刺男性和父权力道十足,但莱拉为何如此先验,如何能超越穷人思维?这是片子没说清楚的(或许也不想说清楚的)问题。
C+. 开头的阵仗以为是一部深沉大气的家族史诗,结果中段却油然而生一种不知是刻意还是无意的荒谬喜感,好在结尾收得干脆,让落点回到生活不得不苦中作乐的无奈本色。即便片名已经亮明立场,但还是对每个角色都给予了或多或少的共情,这也让他们得以以不同的“灰度”,真实地存在于伊朗社会的肌理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台词的冗余,本该推进节奏的争吵戏,最终都变成一人一句同义反复的说教。每场戏都不必要的长且陈旧,反倒画蛇添足。2022.5.25 Bazin
#金鸡22 编剧厉害,很日常很subtle但是该有的都有了。医院转角对话戏,两场天台抽烟戏,还有兄弟反悔戏,我都喜欢,台词非常直接,人物刻画也很清晰。莱拉真的好漂亮啊!好喜欢她的眼睛和嘴唇。以及,影展看电影还是看英文字幕管用,拉中文字幕总是那么的一言难尽,根本错位。
优点很多:一家七口的形象刻画都非常立体,执行层面很是法哈蒂。讽刺元素拿捏得不错(家长里短之余电视机上出现特朗普,老爷子问推特是炸弹吗),高光时刻也绝不少(儿子们团团围住刚刚出浴的老父亲嬉笑一番,兄妹五人机场泪别……)。但是编剧不知取舍的错误是硬伤,蕾拉恨四兄弟烂泥扶不上墙跟彩礼引发的鸡飞狗跳(虽说这段重头戏完成度非常好)这两趴之间已经十分顺拐了,愣是没想到最后半小时增加了更多的twist,让人五味杂陈。
可改名为《莱拉的男人们》。即使拍摄机械如电视剧,台词异常直给,写得也太好了。迎面扇父亲(权)一个巴掌的行为,就是一则大女主爽文,且同我国家庭传统异常适配。中国考虑一下买改编权?
真的是没想到伊朗的宗族观念,好面子居然会这么强烈。
故事太长,很多东西都纯靠台词述说,一些荒谬感处理得还不错
观感极其难受,大段大段的台词加上永无止境的正反打,宛如一集两个半小时的超长电视剧。从失业到创业到家族族长竞争再到最后的泡沫,父权制下的利益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被家庭,被现实一次次出卖,最后只得感叹一声金币灰黄。本来能够赋予些许年代感,拍成一段大家族的衰落史,却对每个人的着墨都不多。所有的剧情基本上都是靠聊天带出,画面中的信息几乎为零,全片最与众不同之处,只有那段挥洒着漫天纸币中的舞蹈。台词虽然多,但大多数都是废话,完全拥有精修的余地,实在搞不懂是刻意设计成话唠片,打算用嘈杂的争吵声震撼观众,还是纯属因为编剧水平不达标。
4.5,十有八九是爆了。前面一个小时拖拖拉拉差点儿弃,聊钱就好了,没啥比money更cliche但永不过时的包袱。结局不是相当现实么,莱拉到底都只能是熬的命,出头了也只是出头而已。
面斥父母的女儿固然解气,但这时候我绝对是易卜生主义者:船要沉了,先救出你自己!(推特是什么?一种炸弹吗?算是最佳金句)
女主的表演多少有点浮夸,但现实题材,值得肯定。。。
看完想为生活的沉重和荒谬好好哭一场。
野心家的电影,和前作一样,什么都想说但最后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个臃肿的隐喻外壳,最后一巴掌打得绵软无力,因为这只是莱拉作为智者对一家之主的怒其不争,而不是她作为女性主体对父权传统的觉醒反抗。另外,鲁斯塔伊的变焦推镜在强调动感的警匪片前作中尚且可以接受,但放在社会情节剧里,哪怕同样是拍紧张大场面(宴会、吵架),也只会显得刻意且不节制。激烈的争吵极少在人物关系上留下痕迹(当然你也能说这是因为血缘本就有缝补关系的魔力),人物单薄到全靠演员弥补(全片唯一一个在剧作中便已经丰满了的人物竟然是父亲……),节奏和情节取舍也有问题,弟弟Alireza从罢工到邻居女人的一整条线都可以砍掉,甚至不会太影响情节发展——哪怕情节满如法哈蒂,也不可能处理成这样。如此信息量拍到165分钟,只能说是导演技不如人了。
眼界决定一切。搞实体哪有搞金融容易呀,一周之内从贫穷到破产。
最大亮点是有一定的摇摆,并不完美的女主立场。
现代化工业、金融业让赚钱变成衡量人的标准,搞得家庭支离破碎。有赚的肯定有赔,再加上美元体系,让很多国家金融更加深陷泥潭。金币的价值因为一个推特影响
三星半。如若停在族长梦想破灭的宴会时刻,影片足以成为讽刺悭吝人性与世俗眼光的杰作。然而后半段为丰满老头这一人格的延展,做得相当电视肥皂剧化,类似中国作家钟爱的伪魔幻现实走向,对比前半段过于猎奇而刻奇。金鸡国际影展@影协金鸡百花影院
整个家庭的荒诞,直到老父亲死去那天也没有终结。
按下快门却给父亲拍下遗照,甩了耳光却被父亲设下咒缚。富人都相互认识,穷人甚至害怕好事的发生。踩着儿女的肩膀走向通往族长的台阶,放弃人生的机会换回沾染诅咒的金币。推特可以是炸弹,茅坑或许是神灯,看到有钱女人时错愕,看到金融泡沫时呕吐,看到尊严被辱时呆滞,这沙发是焚炉,你我便是柴薪。
小到贫困阶级家庭的五姐弟和父母间相互算计,大到社会上拖欠工资,暴力对抗,经济泡沫,骗局肆虐。婚礼,豪华办公楼这些华袍底下,都是畸形无底线的唯利是图。伊朗大环境的糟糕问题,全通过这个挣扎不到出路的小家抖落出来,就很绝望,难得五姐弟一起开心的场面居然是送兄弟跑路出国,好会讽刺哈哈。中文译名太优秀了吧,希望后面不要改掉。
2022金鸡影展|冲突爆发点太密集,聒噪,吵架吵到我心累想逃出放映厅(可能本来就因为连着看四场电影生理产生不良反应了)。不能认同的一个点:虽说混蛋蠢爹妈的嘴角很难看(其实也只是传统思想导致的矛盾,以及价值排序不同罢了,他就是把尊严放第一位了),但是这群孩子没本事就盯着他们爹的钱就很应该吗?四十个金币是他自己攒的钱,他为啥不能为自己渴求的尊严买单。女主的悲哀和觉醒的能量都很强大,她给他爸那一耳光是所有因为家庭带来的痛苦的爆发……有该打的子女,当然也有该打的父母。
影片的人物关系和最终呈现,形成了并行的两种复杂。一面是导演驱动上,鲁斯塔伊对小空间内大量人物关系的出色把控;另一面却是主线模糊,支线密密麻麻,情绪却处处漏风的失焦。莱拉看似在这个重男轻女的环境中,有着不同于其他女性的家庭地位,有着更为有力的话语权,但在影片关键节点的表达上,无论从叙事、演员表演、还是导演的意图上,都显得举棋不定。如此大篇幅的台词和情感关系表达,一旦没能逆流而上,找到破风之法,其结果就是连鲁斯塔伊最熟稔的高效节奏咬合也被稀释掉。
#HKIFF# 连环吵架+小爆点,其实写得挺丰满,但这过多缺乏想法的运镜真把我看累了,特别是中前段群戏。两场天台聊天,从香车美女的白日梦到吐露真相,最后一幕终于慢下来的大喘气,感觉属于那种近几年容易得奖的现实主义迷你剧
前一个小时絮絮叨叨得差点弃了,从爸爸开始被忽悠接任族长就变得精彩了。看片时一直在想如果是肯洛奇或者法哈蒂拍会是什么效果,或许会更节制吧。剧本写得挺有劲的,很抓马,稍显冗长,不过咱们本土观众应该会深有共鸣。“推特”和“害怕好事发生”这两个金句太妙了。父权的伤害落在了每个微小的家庭里都是核弹级的后果;贫穷果然会让人喘不上气。
【C】长见识了,原来电影院能中场走这么多人。
伊朗电影中不算常见的情节,富裕阶层的名利与家庭观念。有时话多得像意大利人
#Cannes 75# 精彩得出乎意料!目之所及,关于中东父权制呈现得最有力、最精彩、最subtle的电影。那句“let him die”太有力量。也许,for women to rise to be real women, 女性也必须「弑父」。结尾有一点太直给,但这或许正是导演的statement. 最大的问题或许是,莱拉这个角色过于完美。
最近看的几部伊朗电影让我醒悟,原来我对这个地方的认识都只停留在法哈蒂编织的知识分子道德困境里。本片就是穷人视角,经济困境才是他们要面对的甚至一辈子也摆脱不了。
唠叨的对白吓走了一半人,从婚礼开始渐入佳境。果然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原罪是贫困,而不是其他所谓人性弱点。
【伊朗】也是一出别样的“《继承之战》”,毫不争气的兄弟,苦苦维持的乖女;那些阴谋、虚荣、挣扎、忘恩负义还有撕扯的丑陋,都摊在面前没有保留地讲述。所设想的女性角色处境作为一个最为明确的剧情线索推动着整个故事前进,它有时候很荒诞幽默,有时候很压抑窒息,更有时候对准更大的世界与社会;非常强劲、并始终明白自己想要讲什么的故事。
冲突不断的伊朗版父母皆祸害。子女也没有让人省心的,在片子里,你看不到英雄式的人物,相反,看到的都是举棋不定,唯唯诺诺,利益被侵害不敢站出来反抗的小人物,金融危机那块让我看的毛骨悚然,看到一些小彩蛋,比如中文的纸箱子,可口可乐随处可见。
“生活教会了你该想什么,但没有教你该怎么想。”生活就像充满希望的恐怖片,拍得不算轻巧,一窥底层伊朗人当前面临的生存窘境(失业贫穷、欺诈内讧,男女不平等),近3h让人难免有倦怠(如同这一家人的狼狈与落魄),通过“开店创业”失败的故事,所竭力呈现出的父权社会与宗族势力压迫,矛盾尖锐体量庞杂,有巧思也会显得笨拙,父母窝囊度日,几个哥哥都没出息,高潮出现于妹妹打了老父一个巴掌以后,爱是抱团取暖与互相伤害(国人应该深有体会)。全片最出彩的当属演妹妹的Taraneh Alidoosti了,她现实中遭遇的一切更像是对影片的某种深化与注脚,致敬伊朗女性与自由。ps,怀念起阿巴斯时代的淳朴与诗意画风,转眼时移世易,银幕上听伊朗人讲"merci"就像在看法国电影。#金鸡2023国际影展#
莱拉虽为主角,但每一个兄弟及其父母的人设,都非常完整,以至于能自然而然滋生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挑缺点的话,也就是实在太饱满,没有喘息空间。通过剧情和不怕多余的对白,把穷困传承的无奈说透了,让人信服莱拉和他的兄弟们怎么选择都是错的。后面结合新闻的部分有些伊朗夺命金的意思。
扎实的剧本,精湛的群戏,至于时代背景完全可以忽略,佩服伊朗这样强权的社会,还有这样的艺术家,执着于人性的刻画。
剧本写作难度太大了,这么密集的台词撕逼戏,人物关系和行为逻辑的梳理设置实在是厉害。兄妹五人又蠢又可爱。爸爸妈妈这两个角色实在难以共情,也是为后面的挑战父权更合理化。就是这个时长是真的真的没必要。
160分钟片长,台词庞杂对话密集,差点放弃,还好后来人物情感和家庭矛盾逐渐摊开来给观众,就能找到些许共鸣。导演以现代视听的语言,呈现出有别以往的伊朗电影,从阶级到性别,从父权到反抗,想说的太多,氛围里充满了荒诞与幽默,同时也夹杂着压抑与窒息,一类从未见过的伊朗新语境,群戏拍的非常精彩,大量争执和冲突,相互诋毁与身心撕扯像极了国产家庭剧,但又不止步于鸡毛蒜皮,而是用更强的力度引发本质的思考,虽然它的表象布满浓烈的抓马和刻意,一种中国编剧最钟爱的伪魔幻现实走向,但电影中女主意识清醒,以角色的处境作为明确剧情来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来见证虚伪落后的传统顽疾以及家庭观念道德的无形倾轧,让沉重这个词汇在喜剧面相的表述里变得更为犀利,电影很贴合女性主义潮流下的爽文体裁,但这场闹剧看下来终究还是女性的悲剧
以伊朗一个底层家庭的遭遇来映照整个伊朗社会,穷人思维主导下,越折腾越穷,底层人的努力始终跑不过富人主导的社会与政策;剧本真扎实,前面不断铺细节,不断埋雷,到后面一个个的矛盾紧接着爆雷,不断吸引着观众,看着他们不断陷入困境,到最后绝望,结尾老人走后奏乐跳舞,讽刺感拉满。我反而不觉得本片是女性视角,感觉更像是男性视角下的女性作为一种旁观者来观察,即使她是几个兄弟姐妹中最具前瞻性的,但依然没有话语权,看着家庭逐渐陷入困境却无能为力,最后的痛斥也只是一种宣泄,结尾始终也无法改变,这才是本片最大的绝望感。8.1
真的好生猛!对整个国家破碎的父权制的一种颠覆,多层次而丰富的表达,涉及的全是当代尖锐的社会议题,恰到好处的幽默感巧妙的减少了剧情的沉重感,精湛细腻的演技也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现实和可信。
神剧本 调度也很流畅 伊朗拍这种家庭伦理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真是信手拈来 这部由男权父权延伸到伊朗社会传统习俗再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嘲讽 每一层递进都自然而然 演员的表演真好啊
7分左右。最后一场死亡之舞的戏份特别有张力。但是纵观全片实在是压抑又无奈,贫穷永远是绝望的指南针。要么摆脱,要么一直沉沦。
没想到伊朗跟咋们还有某种相似的“家国文化”困境…
又是那种闹心的伊朗家庭伦理剧,和法哈蒂相比就是导演调度弱了点,剧本倒是不输。金句多,戏剧张力拉满,吵起架来看得目不转睛。按说这片其实也没比《一个英雄》好多少,但是这个故事选取的女性视角和反父权立意真的消解了一定的那种大撕逼大drama的俗气感,所以观感略升。还有,《金币灰黄》这个中译名太精准了,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这四个字,真的很妙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290320243/17117197131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