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印度7.8分犯罪剧情《印度刺客:萨达尔·辛格》
《印度刺客:萨达尔·辛格》介绍
名称:印度刺客:萨达尔·辛格
别名:刺杀英国总督的锡克复仇者 / 印度刺客
主演:马克·林伍德 / 柯尔斯蒂·阿弗顿 / 维杰·卡沙尔 / 蒂姆·贝灵顿 / Amol·Parashar / 理查德·格洛弗 / 安德鲁·哈维尔 / 芭妮塔·桑德胡 / 蒂姆·哈德森 / 斯蒂芬·霍根 / Albrecht·Zander / Nicholas·Gecks / 肖恩·斯科特 / Sam·Redford / 西蒙·韦尔
导演:舒吉特·瑟加
地区:印度
年份:2021
语言:印地语
时长:164分钟
分类:剧情片
《印度刺客:萨达尔·辛格》剧情介绍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40年3月,乌达姆·辛格在伦敦枪杀迈克尔·奥德怀尔爵士事件始末。年轻的乌达姆·辛格立志投身革命,争取自由平等。1919年,乌达姆·辛格亲眼见证了阿姆利则惨案,于是参与革命奋起反抗殖民统治者,后被捕入狱。获释后,乌达姆·辛格辗转逃到伦敦,潜伏于当地革命组织,等待报仇。六年后,他在卡克斯顿音乐厅枪杀了参会的奥德怀尔爵士,并打伤多名前英印政府高官。他带着21年未愈合的伤口,不屈不挠地走完了艰难的复仇之路,最后英勇就义。《印度刺客:萨达尔·辛格》豆瓣热评
4.5 1919年扎连瓦拉园的阿姆利则惨案,约1000人的生命,20年后,时任旁遮普总督Dwyer被Udham Singh刺杀于伦敦,如今在扎连瓦拉园两边不远处分别是金庙和印巴分治博物馆,阿姆利则见证了太多的惨剧,电影将剧情拆碎,用大量的篇幅叙述辛格在伦敦度过的那漫长的潜伏岁月,潮湿、阴沉的伦敦支撑他活下去的是自由的渴望,另外被重点描述的就是电影后段大屠杀后的那个4月的晚上,这两段几乎都消解掉了戏剧化的叙事,需要观众拥有极大的耐心关注这个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殖民地独立运动、二战爆发、共产主义运动、北爱尔兰、西班牙内战)下面的一个孤独的刺客的故事,那些沉默的、焦躁的的气氛压抑下的情绪,以及苏格兰场监狱中漫长的拷问,孤独的意志力,维杰·卡沙尔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他完美地刻画了这个隐藏热血,坚持战斗的人,他简单直接又复杂立体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要死人的。千万不要低估统治阶级专政工具的能力。时间太长了
看完全片就能理解为什么采用这样一个倒叙插叙的方式,主人公的刺杀行动不及1919年射杀平民惨案震撼程度的皮毛。在本土讲民主法律,在别国搞殖民压迫,帝国主义嘴脸一向丑陋。记住了其中一位革命者的话,自由了之后做什么,我想可能是去看一场卓别林的电影。
亚洲也有两个类似的人物,一个叫安重根,一个叫尹奉吉。
为什么我看的版本所有角色都是一个人的配音在念台词....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白人至上主义的终结。
观于北京电影节。近几年居然有如此优秀的电影!前边的插叙开始时比较无聊,但越往后越精彩,特别是开头就把暗杀的结果抛出来,后面就开始回忆,真是大胆的手法。前半段和英共Eileen Palmer的相逢以及和共和军的对话,真是达到了很少见的理论高度,鸡同鸭讲的套辞与庭审,几处抒情的段落也很好,最后Bhagat和Udham两兄弟在田野里奔跑的镜头也很难忘,如果能更突出一下就好了。美中不足的是,后半部分讲阿姆利则惨案的镜头太多太直接了,反而冲淡了前半部分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大为震撼,百年前的这段残酷的历史,以电影的形式被诉诸世界。前面100分钟的铺垫,是为了展现残忍的大屠杀,我非常能理解为什么花大量篇幅展现惨烈的现场以及男主一次次搬运一息尚存的人,从片尾看,英国一直未能对这场屠杀对印度道歉,而那些画面就是血泪控诉。革命者不同于恐怖分子的地方在于,革命是为了反抗压迫争取权利,共产主义在那个年代得到广泛传播自有理由。
用碎片化叙事讲政治氛围如此紧张的故事是一大败笔
倒叙手法削弱了叙事层累的冲击力。
真实事件瑞斯拜,但这片拍得挺抓不住观众的。。。
表现的太过了,一个剧情片显得特别假,表达东西太多结果都没弄好,失败
广场集会被扫射那段让人心情挺沉重的。
三星全给真实事件,这个片子的全部力量都来自于事件本身,导演是真的太自恋,前面玩叙事玩的毫无意义,后面救人那里又过于放任情绪,大投资和真实事件不是用来炫技的。
所以说,带英帝国本来就是这个鸟样别在主席去世的时候哀悼英女王了,人家才不在乎
屠杀那一场戏的震撼感先按下不表,这个故事里有很多非常有意义的对话,两个世界里革命者的对话,体现了整个世界的割裂本质和联结的困难,但即便被压迫的主体不同,不同的压迫都会汇集成同样的罪恶,所有在第一世界里被剥夺的一定在第三世界以更野蛮的方式上演,压迫者永远是擅于话术的,区分“和平的抗议”和“暴力的犯罪”。但暴力不都是非正义的,而任何形式的非正义都是暴力。真诚推荐大家都去看看这部电影,网飞上就有
重点人物的多段台词浅显易懂,实实在在,科普了恐怖份子与民族英雄的区别。
这不是谋杀,这只是向屠夫发出抗议,时间线前后穿插,讲述不分轻重,把一个挺简单的故事拉长,基于正义的角度,无需指摘,至少对大屠杀的呈现是直观而有力的,作为人绝不能忍耐,也绝不是依靠刺杀,就能安然走上绞架。
1919年4月13日,印度北部城市阿姆利则的札连瓦拉园,英国军队射杀参加抗议集会的群众;1940年3月13日,孤独的印度革命者萨达尔辛格,在英国伦敦刺杀了对阿姆利则惨案负有责任的奥德怀尔爵士;2022年10月25日,印度裔里希苏纳克当选英国首相。电影采用了大量插叙和倒叙的手法,尤其是屠杀惨案被放在影片最后呈现,士兵的射击人群的惊慌遍地的尸体,主人公从尸体堆里寻找幸存者,用木轮车把他/她们送到附近的救助站,他和印度人民都不会忘记那一天。
从电影完成的角度上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与,你让异国的观众接受如此漫长和复杂背景下的电影,很难。瘪三也敢反英爹了?
并不觉得冗长与煎熬,难得全程严肃的印度传记片,以倒叙插叙对男主的人格进行事无巨细的刨析,文戏多含金量高,后段大屠杀贡献视觉及心灵上的双重震撼后并没有急于收尾,而是进行后续补充,一方面完善情节塑造人物,另一方面加深批英殖民者的力度,对叙事整体有效且必要,也是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致敬。
一个关于复仇故事,印度人民族主义觉醒,参与革命,反抗殖民反压迫,揭示了大英帝国的既残忍又虚伪的嘴脸。故事是好的,只可惜导演叙事节奏掌握得不是很好。
其实这段历史很沉重很有意思,电影展现得也足够全面,倒叙的手法也让故事多了不少悬念,但问题在于实在太长了,压缩到2小时绝对是最好的,最后的广场杀戮是情绪爆发点,暴力血腥和所有情绪在那一刻喷涌而出,可之后的救援又显得太过冗长,长到之前积攒的愤怒都松懈了,实在可惜
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又名阿姆利则惨案:在印度的英国殖民主义时期,英国人屠杀和平抗议者。大屠杀杀死了大约1000名手无寸铁的抗议者。直到今天,英国从未为此正式道歉。阿姆利则惨案成为甘地于1920~1922年发动全国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导致印度最终走向独立的直接原因之一。
1,那20分钟的影片和其中一个画面,就足以给个高分了。2,刚刚,英国人游行反对新任首相苏纳克,因为他太有钱了,不能代表英国老百姓,
殖民者屠杀平民,毫无人性,何至于此。孤胆英雄21年复仇路。
印度刺客:我要让世界记住,我是一个革命者。英国总督:我开枪,就要开到病除,少量开枪本身也是犯罪!!!
真人真事改编。同推《甘地传》1.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莫言 2.“This incident would have gone unnoticed by you. It is just a footnote in your history. Written in fine print in some book.” 3.“Youth is a gift of God. It’s up to you whether you let it wither or give it meaning.” 4.人类世界这种主题永远不会过时,路漫漫其修远兮。
战争与屠杀,政府是主要杀手,人类主要的大众死亡,都是权力者造成的!此国家的民族英雄,则是彼国家的杀人犯!丘吉尔是拯救大英帝国的英雄,也是逮捕甘地镇压屠杀印度人民的屠夫!独立、民主、自由都是两国高喊的口号,一个抗德一个抗英。这个世界上就是这么排列着存在着。刺杀殖民统治暴君不单是对殖民政府,滥施权力制造恐怖屠杀成千上万印度人民的报仇,而是对权力的警告!人类生而自由,可贵生命不再遭受屠戮,追求免受恐惧的自由,独立、自主在这个地球上不分白与黑!一百多年过去了,至今大英政府没有对那场屠杀道歉;刺杀活动部分细节没有被披露。关于权力与生命,自由与平等,至今在这个地球上依然没有被全人类阐释清楚,未来依然任重道远!观影于第十二届北京电影节。
没有唱唱跳跳,印度难得正儿八经的剧情片。片时稍微长了点,总体还是可以一看的。问题和之前韩国的《狩猎》一样,对于并不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来讲,着实有点难以下咽。
大量的插叙和闪回并没有营造好悬疑感,反而加重了叙事的混乱,时长越是长的电影越需要张弛有度的叙事。
后半段关于殖民者屠杀的回忆拍得挺震撼的。关键是多少印度人看了这部电影,他们有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敌人是远方的殖民者,而不是自己的邻居。
整个片子的节奏和画面让我确定了好几次到底是印度电影还是英国电影,特别是画面,太有感觉了。电影对我产生不了太多的共鸣,一方面是不了解,另一方面导演的叙事有点故弄玄虚,感觉力气都花在了画面上。
印度人杀英国人是犯罪,英国剥削、奴役印度却没事。这真是逆行倒施。
bjiff2022历史是残酷的,大屠杀那段太惨烈了。时长太长,前面一段困得睡了好几次,坐得屁股疼。有几个镜头很美
7分,最精华的内容被放在最后了,整部片160分钟时长很长,但是费笔太多,导致重心很难突出,观众也等着很煎熬。可以看出资金很充足,全片在还原度上很高。最后的集会是真的震撼,那一段给整部电影增色不少。
印度人民为了自由献身于广场的事迹被拍成了电影 在另一个国家的另一片广场上同样的事情却被缄默已久
两星半;说是印度历史上真实英雄人物,因刺杀了阿姆利则惨案的元凶奥德怀尔而闻名世界。电影制作精良,尤其对阿姆利则惨案的还原上下了很大功夫,对这一事件的刻画之详细远超《甘地传》。电影的节奏不好,前半个小时太跳,时间线很混乱,没有交待好主角怎么逃脱英国的监视,又是怎么跑到俄罗斯的,后面又太拖沓,主角救人一场戏尤其冗长
节奏还是有点拖,不过不失为又一部打脸港渣汉奸们的严肃电影,向印度反殖民斗士致敬。
BJIFF2022第十一场。这份沉重由历史和先烈的血所赋予。影片还不够好,尤其是血腥暴力特写的过度饱和反而削弱了冲击力,其他倒没什么值得称道或批评的。
一,不是我们的文化范畴,二,电影太长了,应该剪掉半小时不为过。
更多的光环来自于事件本身,为了区分犯罪与革命,幸格也是费了劲儿了,不然他有更多的机会刺杀英国军官。(昨晚看完这个片子,今早就得知一个印度裔当选为英国首相,也是巧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310320243/17118158281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