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英国剧情片《诱饵》
《诱饵》介绍
名称:诱饵
别名:饵(台)
主演:Stacey·Guthrie / Martin·Ellis / Mary·Woodvine / Edward·Rowe / 西蒙·谢泼德 / Georgia·Ellery / Chloe·Endean / Morgan·Val·Baker / Jowan·Jacobs / Giles·King / 特里斯坦·斯特罗克
导演:马克·詹金
地区:英国
年份:2019
语言:英语
时长:88分钟
分类:剧情片
《诱饵》剧情介绍
康沃尔郡渔村的照片明信片田园诗具有误导性。钓鱼曾经是自给自足的一种方式,但如今伦敦富裕的游客已经下降并流离失所,当地居民的生计因此受到威胁。史蒂文和马丁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张。马丁(Martin)是没有船的渔夫,因为史蒂文(Steven)开始将它用于所有一日游的利润丰厚的旅行。他们已经卖掉了家庭别墅,现在看来,最后的战斗是新主人在海边的停车位上进行战斗。然而,这种情况很快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不仅仅是因为车轮抱夹。诱饵是在手动处理的16毫米胶片上拍摄的黑白胶片。鱼,网,龙虾,惠灵顿靴子,打结和收集篮的许多特写镜头让我想到了景点蒙太奇的理论。不同社会阶层的描绘(可以说是阶级关系)也让人联想到英国电影中的社会现实主义传统。然而,最重要的是,在图像中所包含的电影历史参考的不同层次之下,等待着人们发现许多当前的政治意义。《诱饵》豆瓣热评
4.5 看不下去了,复古的影像和现代的声音太冲突了,如果在游客来临前采用黄金时代口音,游客来后,换成现代口音和声效会更好,快速的交叉剪辑也是一种破坏,力都用在刀背上了
多少流於意味不明的形式掛帥了,可惜
真正的电影实验,阿恩海姆的理论的实践,让我开始真正去思考,电影作为艺术是在于故事还是形式。剪辑无序,但充满戏剧张力。
拍摄手法标新立异,剧情发展摸不到头绪。
看过
本片的形式明显大于内容,导演怀着对远古影像的崇敬采用16毫米胶片拍出了黑白粗颗粒做旧气质满分的电影,另一让人过瘾的是大出风头的蒙太奇,不相干物事、人物局部的快速剪辑,幻灯片一般暗含深意,讲了一个忠实的渔民与周遭不相容的那一份坚守和执意。
这个故意做旧的影像质量比很多真正的老电影都差,配上现代的情景更是让人违和。
这个色调很怀旧,黑白画面下的光影没有黑择明的高级,不过毕竟是酒瓶装新酒,配乐很少,剪辑还也漂亮
60/100,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但是与影像天然融为一体,即使看不懂,也可以给人一种很厉害的感觉。
五分钟之后拉了几下进度天彻底被劝退,看电影我要先看然后才知道审美怀旧抽象具象蒙太奇哥斯拉。
对我而言只是背景。
技术层面完全复古 将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与滨海小镇发生的外来人口与原住民的矛盾联结 城市来客道貌岸然掠夺财富、夺人性命 更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主人姿态 渔民为生计疲于奔命 有趣的是外来女性角色或多或少保有良知 男性则是十足的混蛋 最终外人离去 主角兄弟从服务外来游客转回出海捕鱼 导演对脱欧的态度不言而喻 艺术蒙太奇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
导演太可爱了
观感很差,跳跃的白色光斑很不舒服,做作
去年有关阶级的片子 英国是这部饵 韩国是寄生虫 美国是小丑…(Bait 16mm黑白是加分项)
阶级视角+反殖民主义/反城镇化批判。不只是影像和16mm形式上的复古,连再现冲突的方式也是用早期蒙太奇的手法。父辈的缺失象征丧失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外来者及他们的子女不断剥削和腐化原住民,「诱饵」既是生存的秘诀也是妥协的开端。呈现出来是好的,但已经完全脱离了时代的语境,无论如何也只能被看作一场怀旧实验。
这种我可受不了
6/10。仿古电视的黑白质感太好了。蒙太奇很有想法值得鼓励,但没让我惊艳。最后船上的一滴血是旧时代留下的,所谓的新时代就更好吗?故事的单调在高质量的画面下显得更加可惜。
看不懂,
40/100。导演觉得自己很高级吗?用上16毫米黑白胶片外加极度炫技的疯狂蒙太奇就可以盖住故事本身的丢人之处吗?虽说能看到什么兄弟阋于墙以及什么对外来人的排斥,但根本就是匆匆走个过场,基本人物关系和整体脉络都让观众看不懂的电影凭什么让我打高分?此片和《纪念品》一起深刻表明了英国独立电影人真是集体脑子烧坏了,结果这两部电影还都好评如注?影评人脑子不要可以给有需要的人靴靴。
可以。但还是稍嫌做作。
都是4:3画幅黑白胶片故事发生在海边还有大龙虾的电影,可以和《灯塔》对比着看
苹果电脑和16mm的强烈冲击
我开心了 真好呀
1.69 + 1.56-Mp4Ba
一个似乎能套在更具时事语境里的故事(想想#brexit还可以怎么拍),还有在技术上故意追求的先声夺人,这部处女作满眼望去尽是野心。或许它还没有那么成熟,但作者的努力和尝试太偏爱了。
英国人讲阶级矛盾真是太有一套了
去年几个媒体高分确实看不太懂。
讲的是本地居民的归属感因为外来旅游业遭遇冲击的题材,可惜拍的实在夸张且无聊。影片对立的两方,渔民似乎只有一种气鼓鼓的状态,外来居民也只是自命不凡的气质,这些都使人物塑造有些单一化。
看到很多sea bass
不好意思前面看睡着了我太累了。。。怎么说 是有好的地方的 一些剪辑之类的 主题也可以(虽然到最后不知道那个要钱的女孩干嘛的)但是我就是觉得这根本不该是一个4:3黑白胶片电影?而且这个介质本身就和其他所有都很不符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声效就特别夸张地让人知道是配的 而且画面更突出了这种声音上的设计感/夸张 一点不自然 虽然想拍黑白胶片本身没错 但不是所有黑白胶片都可以匈牙利啊……
VIFF19 #34 [IV] 今年流行古法制作黑白片?导演身兼编剧、剪辑、摄影数职,可惜噱头大于故事本身,不到90分钟的片子观感却无比漫长。现在看完灯塔再回头看片里的龙虾真是不忍直视哈哈。Yer fond of me lobster ain't ye?
憤怒青年電影 in 2019
Alright Mart? Wat's on?
#picturehouse,感觉看到了英国Cornwall版胡波,年纪大了不少,世界观却偏执多了,技术上比起偏执或追求,更像是有些糊弄的任性,好在可以继续创作,到目前收获26/26个鲜的烂番茄。不太敢去Cornwall了。。。
城里人进村,就像数字占据了影像创作的大部分领域,而男主/导演却一意孤行地坚持着自己的捕鱼生活/胶片制作;表面上看是噪点、划痕、复古;但是闪前、交叉剪辑和大特写的狂轰乱炸又是对影像叙事功能的探索
旧时镜头语言讲述当代依然不过时的故事@GFA
0630@TFF
黑白底片和模仿默片时期的复古影像,却又在影像里配上对白特效以及电脑等物品,形式上充满旧与新的碰撞。失却渔船的渔夫和外来旅游的观光客的停车纠纷,嫉妒的男孩之间大战一触即发,内容上也充满了矛盾的碰撞。酒吧里两组人物对话的交叉蒙太奇充满新意,但如此别致的形式配上老套的阶级故事着实浪费。
[4.5/5.0] https://www.facebook.com/shelookslikeayoungmonicavitti/photos/a.1882496558534367/2228047263979293
16mm黑白,要懷舊可以,但這個單調無趣的故事配不上這樣美麗的影像,既沒有時代感,也沒有人物的心理描摹,蒙太奇再有趣,它還是個無聊的電影。這個故事拍成短片就好。
形式探索不错,思维非常单线程,意识形态很廉价。
@FSLC. 簡單,也絕非愚駑的懷舊。今年的第一件寶物。
@BFI Southbank prescreening. Will be released by BFI on 30th August. Met the director and the producer. They just got an invitation from Hainan IFF!
即使这部手工制作的16毫米黑白电影凌厉复古了半个世纪前英国新浪潮,但毫无节制特写和匀称剪辑迅速让人厌倦,放大剧作本身贫乏和美学的单一。
看这个交叉剪辑好累喔,透支了我一整天的精力。
质感还不错,剪辑有点跳,看起来需要点集中注意。貌似死了,什么问题?好奇。以后再看。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310320243/17118161781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