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巴西7.1分惊悚剧情片《巴克劳》
《巴克劳》介绍
名称:巴克劳
别名:杀戮荒村(台) / 夜鹰
主演:芭芭拉·科伦 / 托马斯·阿基诺 / 西弗罗·佩雷拉 / 塔尔德尔·利马 / 鲁本斯·桑托斯 / 威尔逊·拉贝洛 / 卡洛斯·弗朗西斯科 / 露西安娜·索扎 / 卡林·特莱斯 / 安东尼奥·萨博亚 / 索尼娅·布拉加 / 乌多·基尔 / 布达·里拉 / 克莱比亚·索萨 / 丹尼·巴博萨 / 乔尼·马尔斯 / 克里斯·杜贝克
导演:儒利亚诺·多赫内利斯 / 小克莱伯·门多萨
地区:巴西
年份:2019
语言:葡萄牙语
时长:131分钟
分类:剧情片
《巴克劳》剧情介绍
在不远的未来,Bacurau 村的女族长卡梅蒂塔逝世,享年94岁,全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几天后村民们发现村庄从地图上消失了。《巴克劳》豆瓣热评
果然是两个导演的联合作品,前后割裂有些严重,头重脚轻,如果按前面部分的故事、节奏继续拍下去多好,搞完高寿老人的葬礼,顺便讲讲村庄的秘密,地图上消失的村庄是因为时空错乱之类的,可惜突如其来的市长候选人,美国人雇佣兵的出现,枪战、杀戮的开始,一切就变得很平庸了,这个片子戛纳得奖确实有些谜一般的味道。
一部你完全不知道它会如何走向的奇特电影,也是充满力量与切实表达的电影,如今的确是罕见的,需要珍惜。开头的宇宙卫星观测与回村,即迅速进入到充满嘲讽气息的当代魔幻现实主义调性。“近未来版马孔多”巴克劳,在前半程经历一种轻喜剧式的民族志书写,在后半程则被逆转为杀戮与御敌的“战场”;既是历史在经历反哺后的重塑,又是对这份文化记忆的捍卫。可惜的是入侵者最后战场戏不够暴裂且入侵者头目的逻辑不清,最终联络到政客身上也有点太顺拐了,些许泄气,没有把之前的“激动感”发挥到彻底状态。
作为一种政治檄文电影,鲜明政治立场并不是问题。小门多萨电影一直是围绕”守卫“这个动作展开的,《巴克劳》也并不例外。但在这部多少有着B级片大杂烩印迹的电影里,《巴克劳》承袭了B级片低成本美学的趣味,却也误将这种低成本粗糙感带入到了文本构建中。类型电影技法上的乏善可陈,进一步凸显了内容层面僵化。
一个建构在未来的后殖民主义叙事,现代/传统的对立被放在一个屠杀游戏的故事里讲述。政治意图和文化诉求昭然若揭。说好听点叫渐入佳境、魔幻现实、脑洞清奇、意想不到;说不好听就是前后割裂明显,既不够类型也不够反类型,处理得暧昧又尴尬。打响反击第一枪时整个GTL都在鼓掌呐喊,一个“爽片”的套路在彼时就已经被猜透了。
神棍片,不能剧透。这前半段的剧情走向真是打破脑壳猜不出,后半段又落入了类型片的窠臼,too much violence...真·放飞自我,南美的魔幻主义依然是你大爷。
邮票大小,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镇。以为来到了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直到打开当地土著博物馆,福克纳的枪声响起来
#72nd Cannes# 评审图奖。这部片有些一言难尽,比起小克莱伯·门多萨的两部前作,风格简直一百八十度转弯,终于离开了他深耕细作的累西腓的城市生活的主题。影片有着很强的类型片元素,同时还有科幻设定,与前作有着同样的惊悚感,有着很强的寓言性,与喜欢讨论殖民主义历史及现代表现形式的的小克莱伯·门多萨的前作一脉相承,由片中“巴克劳历史博物馆”的展品带出历史厚度。村庄保卫战的段落让人想起《七武士》。小克莱伯·门多萨强调的重点仍在身份-族裔政治和(以历史文化情感结构为基础的)社群组织动员方式。略有WTF和有些长,感觉可能有奖但是金棕榈应该没戏了……另外这个剧情简介和提名酷儿棕榈是什么鬼???
小门多萨新作,2019戛纳评审团奖。开场半小时多依然慢热,随后锋芒一转,渐入佳境。以虐杀与反抗类型片的方式折射出后殖民时代下不同种族、国别与阶级间的仇视、入侵与反入侵,美国、当地政府与原住民三者的关系令人细思极恐,实而又极度贴近现实。放入嘴中的奇异浆果、两次葬礼、集体防御的布置与惩罚的执行等场景都极具仪式性,原生态式的身体呈现强化了古老共同体的粗粝与自然感,高科技文明入侵的UFO无人机与原始村庄的地牢也构成了“天与地”(傲慢比天高vs栖居大地上)的二项对立式。(8.5/10)
与导演之前作品的风格变化还是很大的,更像是个带超现实元素的寓言故事,各种指涉与暗喻。其实后面还挺WTF的,弄不好还真能混个奖。
说白了,就是行政上处于脱嵌状态的community如何借助“文化网络”进行自组织反抗。但这种故事拍成电影怎么就这么好!它展示了存在于自然中的神力的护佑,这种神力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存在于人们的街谈巷议之中,是社会和象征世界所共有的、不言自明的、实在的、神秘的一种记忆。被放入嘴中的果实和在摇曳衬衫间显露的枪支,在连贯影像试图黏合知觉的时候突然插入,就是神力和记忆的返归。
这要拿金棕榈,大概以后就再也看不到冈萨雷斯的英语片了吧。
地图上消失的村庄,跟英语白人对抗的南美土著,历史穿越近未来的荒诞设定。完全看不出和“水瓶座”是同一导演,魔幻现实主义爽得差点要飞起来了,可惜后面往类型片靠的时候打了个盹!(cult电影不好拍啊)
5/10。比《水瓶座》更差,一句“纳粹”直接毁全片。不是蛮荒故事,是政治檄文。惊悚感是有的,最后的反抗恍惚间像在看国产抗日片。
很烧脑的一部电影,有名的巴西导演小门多萨的戛纳节获奖作品。写实的外衣下,演出了一个残酷、血腥、魔幻的社会种族政治寓言戏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处理得当,编导很显才华。
我的A面:“拍类型片就不要追求文学性了吧,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没有。”我的B面:“你这是歧视类型片。”我的A面:“难道不是吗?如果说是类型片,调色走的是荒诞剧,又加太多花里胡哨的喻体,风格变得极不纯粹。如果说艺术片的话,类型元素又不够系统,越到后边玩得越飞起,一桶一桶泼血浆,也挺无聊的。”我的B面:“嗯,有道理。”2.5
年度十佳!依然还是以门多萨的作者意志为转移,“社区”概念等同于现代性的“族群”并向未来演变,浩瀚人类学历史的运动单位仍旧原始和凶猛,并同与钢筋水凝土为伍的叛徒一直战斗着,孕育出让入侵者望而却步的传说和鬼故事。“巴克劳”高度抽象,脱离城市,查无此地,如一个危险警告信号,横在预谋人为干预世界人类图景的推土机前。门多萨的抗争不再含蓄,血肉横飞中是洞悉古今的信念与怜悯,本片隐喻的裁决,既是政治本体的,也是电影本命的。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包括中北南美和东南亚在内的这些热带亚热带地区(回忆一下《突袭》)有种特殊的精神气质,当其克制为世人所熟知的奔放热情那一面,转攻冲突暴力的时候就很容易进入某种邪典肃杀的状态,换作别的地区前后两个部分极易风格脱节的本片,在巴西人的这种气质强烈作用下竟然相当流畅地过度成功了!甚至“裸体”与“暴力”这两个通常需要散布各处分项演绎的抢镜元素也都能裹挟着黑色幽默高度浓缩到一身一刻……三星半。
观感超棒,后半段简直就像过山车,寓言故事还是非常有劲儿,就是看完以后睡不着觉了
所谓“原始丰饶,武德充沛”。开头演员表出现Udo Kier的名字就知道肯定不会风平浪静,果不其然。尽管整体拍的很不错,但表达的实在是太简单粗暴了。这种高度符号化的政宣片坏就坏在,把设定稍作修改就可以表达截然不同的立场:试想如果把背景改成德州农场,或者海陆丰,反派是谁呢?
两星…半?情节推进的节奏、被神秘笼罩的氛围、具体场景的叙事技法,都保证了一定的可看性,使得你不看完根本意识不到它有多无聊,我就一句话,像这种级别的(主题先行)试图用类型包装政治隐喻的,在杜琪峰面前,全都显得特别幼稚而且滑稽。吐槽一下,字幕要是只翻译一种语言(在第二语言占有一定比重的情况下),真不如就别翻了。
【C】平淡的节奏,平庸的暴力,以及中规中矩的政治指向,共同构成了这么一部无趣的电影。生猛?迷幻?直入灵魂?我所看到的,只是过度设计后的故事僵化,和在屏幕外被无情排斥的自己罢了。
经过前两部作者式的电影后,导演试水了一把类型片,节奏不错。小村落对抗恶人经典的叙事模式,包装了一个政治指向极其明确的故事,摄影、剪辑、配乐各环节水准依旧
超凡政治寓言,在b级片的壳子套着残酷
导演基本放弃了前两部作品里的现实主义风格,竟大胆转向虐杀类型片。这种充斥血浆暴力的尝试在这个题材看来没太大突破,难以企及拉斯冯提尔的《此房是我造》的美学与哲学深度,于是变相地削弱了这个好题材的现实批判意义,相当遗憾。
开场,卫星,地球之下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村庄,当枪击第一次出现在影片之中时,突然间成为了一个俯视的无人机视角—-幽浮形状的无人机与“地图中消失的村庄”属于同一种隐喻,当这里不再拥有符号地位之时,它,以及《巴克劳》影片本身都将成为非阵地化的游牧对抗,这意味着:在巴克劳村庄里,影像作为一种战争机器实践而出现,在后半部分,它疯狂地吸收,挪用(或者说剥削)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以来的美式战争影片语言,风格,主/客体的转化既是“灵魂出窍”的影像巫术,又将观看者置于一种被动的恐惧之中,而恐惧则是宏大(政治-技术共谋)之下的边缘史诗的质料。
想到前段时间的【狩猎 】,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同样的是爽片,这两部在主题诉求和类型探索上的不同。这部像大杂烩一样,爽不爽是无关紧要的了,这已经是政治檄文。
迷之走向的片子,喜欢这种阳光明媚能见度超高到处都是绿油油植物的地方,地图上找不到的巴西村庄巴克劳,棺材随处可见,民俗歌好听。后半段变成一曲略带超现实魔幻色彩的反殖民爽片,第一枪爆头全场鼓掌,慢悠悠清洗小历史博物馆的血水、门口摆出一排人头还蛮酷的。有点长有点慢,怪怪的片,看完回味回味还是蛮喜欢的
3星半吧,Q&A导演说是用科幻西部片的类型拍了部越战的寓言故事,还说剧本十年前就开始构思,如今非常怀念2009年的巴西,当年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3.5 倒不是前后割裂的问题,因为根本分不出前后,整个片子是龟裂而涣散的,可见创作者并没有足够的捏合力(估计是两个导演并不统一的锅)。虽然想法是好的,该有的意图都是有的:无耻的政客、无恶不作的殖民者(纯粹的、无因的恶)、作为帮凶的官员、被消失的殖民地以及最终的野蛮的故意反文明的反抗……当作一个完整的寓言来看是可以的、有力的,但从故事的角度来看,很多并没有什么用(至少是缺乏组织)的人物和情节,让人非常疑惑,消耗了太多注意力。比如,男女主人公(也没有那么主,暂且这么叫吧)的关系有什么用?更进一步说,这些人也没有性格,没有特点,没有太强存在的必要,空有职业,与其说他们是角色,更像是某种同质的填充物。至于近未来科幻,仍旧没什么太大意义,甚至于有点……可笑。
【巴西】殖民主义、权力掌控、自治...深刻议题的外衣下包裹了成片质量很高的类型片元素,后半段看得目不转睛。但这也导致影片变得十分割裂,好像失掉了前作可以更进一步的作者风格,也未在追求观感的部分做到更好。
今年观感最不适的“名作”,这种完全忽视自身根源,完全把问题推给美国,实在是一种太偷懒和不负责任的民族主义了。
当代电影作者对于西部片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定是因为这个类型浓厚的政治性倾向。在不远的未来,门多萨的《巴克劳》将是这类西部政治片的典范。如何迎击以博尔索纳罗和特朗普的极右翼崛起,本片的建议是固守以传统、民俗和集体主义为根基的家园。最有趣的地方是,本片的“神力”并不来自于上方,来自上方的是无人机,是残暴的美国人和他们的科技、监控、消费主义与意识形态。那含下就战斗力爆棚的超验力量来自于平行视角,也就是集体里你我的身上。
一转英文世界就泄气 太直白了 杀鬼子电视剧
综合三星半吧,前半段三星,后半段四星半。像是坐了几次过山车,剧情走向迷之猜不透,直到后半段反杀场内数次响起掌声后才融入,才惊觉这是一部政治隐喻暴力血腥极酷的片。不按常理的胸猛劲儿,还真有可能拿个大奖。
棺材挡路,水源垄断,快乐小屋,革命老乡,暗夜奔马捉迷藏,通敌官僚倒骑驴,美帝幽浮鬼子进村,杀无赦,爽!
3.5;蛮荒自然神力与朽坏资本机器间的角力,开场葬礼颇有马尔克斯《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之韵;然而走向颇为清奇,颇有割裂感,以类型片为包裹外衣,内核是后现代殖民化如何盘根错节于这片土地——即使设定科幻,结尾一句“这才刚开始呢”令人不寒而栗。
就像巴克劳是水瓶座的升级版,《巴克劳》从各方面看都是对《水瓶座》的升级。9102年了还能在一部非年代剧中看到雇佣兵、堡垒、“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拉美真是世界革命大舞台,也许应该是我要反思“9102年了”式的认知图景。影片所呈现的战争动员机制其实是形左实右,男女老少武德强健,更落实在对地方共同体感觉的不断强调和重塑上,同时朝历史记忆方向延展。一点儿也不科幻和隐喻。
影19346:风格很独特。字幕不好有些没看懂
图有政治表达。魔幻不够魔幻,科幻不够科幻,cult又不够cult,风格混乱。#NYFF 毫无兴趣直接溜了Q&A
太好看了!小克雷伯·门多萨的巴西西部奇幻片。Wickedly entertainingly weird/entertainingly weirdly wicked/weirdly wickedly entertaining. 我记得《水瓶座》采访时他说:“很多媒体人更喜欢《水瓶座》,因为跟《舍间声响》相比这部easy to follow.”说完还鄙夷一笑,好像在讥讽媒体人思维接受不了复杂的信息。然后他拍了一部更加easy to follow但更新奇的《巴克劳》……但我还是更喜欢《水瓶座》的人情味。
是做到了出乎意料,但一点也不高级,尤其当变成无人机实在降格;暴力美学的出场也令人困惑,如此荒诞的展开结局落到市长上面更令人不解,整个一个网络爽文。11.07金马第一部
拍寓言故事拍得这么平白直叙未免太敷衍了。血腥暴力也一点儿不好看。
现代国家城镇寓言,非常独特生猛,最后半小时才变得好看。国家独裁下的城镇与个人如温室里的花朵,或被阉割的动物。
这是一个全村村民其实都是狼人的故事
殖民主义与全球化入侵的政治寓言,魔幻战胜残酷的现实也仅限于文本与虚构影像中,神秘与荒诞反而越来越成为(幸存)人性(如果有)最终的庇护所。
体制幻想结构的坍缩-重组-再坍缩,一部反乌托邦史诗!看开头以为是Soyinka风格的后殖民主义叙事,但当政治隐喻的一瞥闯入镜头,暴力与压迫随之逼近,所有边缘化的群体吃起了精神药物,爆发出今年最响亮的政治回声。那些突兀的ppt式的wipe editing,终于在结尾也得到了来自复古力量的和解。
#Cannes2019(3星)门多萨依旧从维护臾间盛年的旧事物出发,从一个长者以及整个家族都和水瓶座很相似,自给自足、临危不惧的村庄(家族)。但不乏与社会的进展有着一种疏离感。【水瓶座是城市化进程,巴克劳则是未来下的新殖民主义】社会对村庄的入侵采用了当代观众最容易接纳的类型斗争元素,有肤浅层面上的政治隐喻,也有表现一种美学。但是电影也有些不必要的剧情和人物存在,它们没有得到解释。
历史馆的墙壁上残留着凶手的掌印,村庄的地牢里囚禁着纳粹的幽灵,荒漠的天轮柱流放着贪婪的黑心,蕞尔村庄便能获得安宁?杀伐可以将恶意从人性中解放,科技可以将村庄从地图上抹去,庇佑土地的神灵对抗侵略的子弹。当今世界,谁敢走进黑暗证明勇敢,谁会摆阵鸿门不分畛域,谁又能无情屠戮令万马齐喑?
预谋与应激,人造与原生,控制与解放,显性的对立被神的光晕粘合成一种在地性的资源抢夺与失效共生。不再对地理环境做更多的风格干预,更看重对话节奏与剪辑速率的错位设计。从优雅的神秘向怪诞的惊悚偏移,但比起杜蒙与生俱来的极致,门多萨此次的转型还是略显进退两难。
糟糕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尤其是开头混乱的场景切换让人一脸懵逼。看得无聊时思考巴西人是不是白色人种这个问题,结果后面的情节居然也提到这个疑问。
導演是玩多了PUBG之後想到這樣拍的吧。然後順藤摸瓜又思考到暴力與民族這個命題。一群開局就有豪華三級甲而且自帶武器的人,與開局就被設定為村落NPC的村民展開一場較量。所以暴力到底是甚麼呢?前一小時看到昏昏欲睡。畫面色調深沉濃郁,復古的剪接特效。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310320243/17118166051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