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英国历史传记剧情《拿破仑》
《拿破仑》介绍
名称:拿破仑
别名:士兵行囊 / Kitbag / Napoleon
主演:华金·菲尼克斯 / 凡妮莎·柯比 / 塔哈·拉希姆 / 鲁伯特·艾弗雷特 / 马克·博纳尔 / 保罗·瑞斯 / 本·迈尔斯 / 瑞安娜·杜斯 / 露德温·塞尼耶 / 爱德华·菲利波纳特 / 迈尔斯·贾普 / 斯科特·汉迪 / 优素福·凯尔科尔 / 约翰·霍林沃思 / 阿布巴卡尔·萨利姆 / 汤姆·阿什利 / 杰尼斯·纽沃纳 / 朱利安·林希德-图特 / 约翰·霍奇金森 / 艾琳·安斯沃思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地区:英国,美国
年份:2023
语言:英语
时长:158分钟
分类:剧情片
《拿破仑》剧情介绍
影片讲述了法国皇帝拿破仑(华金·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饰)从士兵到帝王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了拿破仑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远见。并通过他与其唯一挚爱约瑟芬(凡妮莎·柯比 Vanessa Kirby 饰)之间复杂纠葛的传奇情史,揭露了拿破仑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拿破仑》豆瓣热评
写给自己:以后有两个半小时以上的传记片上映时请勿忘问问自己,你真的想花这么长时间了解一个男的吗?
如果未来会再有一场英法百年战争,那一定是雷德利斯科特与华金菲尼克斯引起
看着拿破仑说着一口流利英文跟英国人谈笑风生,整个观影体验已经变得很邪门了。什么史实不史实,雷导拍的就是一个荒唐故事,法国军队约瑟芬都不重要,三百万那个数字才是唯一重点,成功彪炳的背后是一望无际的死人堆。
宏伟巨制,但非电影爱好者/拿破仑爱好者还是睡饱了再进电影院,只能说比看《奥本海默》打瞌睡的时候少一点。
震惊,原来这电影的剧本是维基百科,一句一句按照维基百科写的拍的啊!
什么辱法笑话大电影,不用怀疑,这就是作为英国人的Scott在拿讽刺喜剧的口吻戏谑拿破仑,八成以上的胡编乱造+所有(除拿破仑本人外的)法国角色都用字正腔圆的英式英语讲话就已经够冒犯了,拿破仑拥趸和历史学家会昏厥的那种;但毕竟被消解的是一位曾经的权力拥有者,因此并不觉得有什么批判的必要性,只是要警惕一下可能存在的民族主义表述过度。事实上Scott的视角虽偏颇,但还是保持了对当下地缘政治的观察以及最基础的人文关怀,这种对于权力所有者的消解似乎也可以被界定为是一种把被符号化的角色还原为一个“人”的过程,“一个有身高缺陷,时而懦弱猥琐,并且疑似患有恋爱脑的人,一个被约瑟芬凝视的人”,这种描述在当下难道不比“一个杰出的男性帝王”更具备可取性吗?
首映全场看完沉默。出来和两个专门来的拿破仑历史学家聊了几句,一位说百分之九十五都不是史实,我都笑翻了,不过是个电影。另外一位很激动,就要讲起俄罗斯和整个欧洲皇室是多恐惧的大革命,究竟是谁挑起的战争……电影层面,想要喂饱男观众拍战争场面又想拉女观众塑造虚假的情爱……结果什么都没写好,什么都没赚到。JP有史以来最差的演出之一。VK依旧美美工具人被写的不知道在干嘛……RS这次是滑铁卢了……另外有RS还在提继续百年战争的感觉,真有必要拍这么英化的人吗?真有必要拍这种扯淡拿破仑吗!随便造个西破伦也是可以的,何必………历史上、剧作上问题真的太多,就1吧。 ps: 乱炸金字塔爽吗?……
能把拿破仑拍成这样也是难得,看得人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你说这是文艺片吧,没什么艺术性,挺硬拗的;你说它是商业大片吧,也不entertaining也不流畅,就连大场面也是很匠气缺少灵魂;哦,难道这是部流水账式纪录片?纪录片都会更精彩节奏更好,并且不会拍得装腔作势。人物塑造也不行,其他人物平面就算了,拿破仑也毫无角色魅力可言,无论是单纯作为人的,还是作为将领帝王的。他升职登基不激动人心,他落败流放也无从让人心生悲怆。至于爱情,我打你我把你当飞机杯一样完全不顾你爽不爽疼不疼但我真的好深情并且试图打动观众的样子,给我看笑了。整部影片没有任何值得推荐的点。一开始几个大白屏转场还挺懵的,让人怀疑是不是奥本海默来核爆了。
法国人争争气呢?别的也就算了,把拿破仑交给英国人拍哈哈电影拍的极差,几乎每个人物都很无趣——每个历史关键节点的人物动机、决策因素与不可抗拒的历史进程作用在个体时的张力完全都没有体现。拿破仑所代表的极大进步性与不可忽视的历史局限性都没有体现——让百万法国人赴汤蹈火追随的是什么?拿破仑的征战带来了什么?不管屁股在哪边都是可以深入挖掘的点,但这部戏完全没有体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法国人可怜一个绿帽男呢……
只挑选了拿破仑生命中些许重要片段来展现,如:土伦战役、雾月政变、皇位加冕、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入俄之战、滑铁卢等,比较神奇的是对这些片段大多也是点到为止,颇具走马观花之味。与之相比,影片又将大部分篇幅放在了拿破仑与约瑟芬的感情线上,可这条爱情线也并没有铺开。致使全片显得不伦不类,张力不足,作为历史传记,它不够恢宏壮大;作为爱情故事,它呈现不出凄婉动人。
印象最深的不是拿破仑也不是约瑟芬 而是那个在炮火和硝烟中打军鼓的军乐手
爱情喜剧 很R很暴 血浆横飞 剧情没什么好说的 戏化史实 确实主要讲的是爱情故事 但是战戏也很精彩真的好看 字面上的好看 服道化和摄影没得说 每一帧都是壁纸 调色也特别舒服 选角真的太好太好啊 凤凰把拿破仑那个窝囊废劲儿演的哟()凡妮莎也是特别女王啊啊啊女王殿下臣来迟了。。。凤凰和雷导至少得拿一个奥斯卡吧!
就这么说吧,我跟法国人一起看的,看到一半他离场了。
“反正大概就是先发生了这么个事儿。再发生了这么个事儿。然后是这么个事儿。最后发生了这么个事儿。总之就是这么发生了。” 作为观众,全程被动接受信息的所谓史诗电影。也不管情节符不符合史实了,反正看完不到24小时就都忘得差不多了。
更适合欧洲宝宝体质的封神……画面好看
这个肯叫拿破仑,尽管已经两个半小时,但拿破仑和乔瑟芬之间的关系还是很表面,最后只能上旁白来阐明两个人的关系。两个人之间的床戏被删了,这对电影的伤害大概就是《色·戒》被删掉全部床戏吧,让雷导论打炮和打仗的关系,只剩下了打仗。不知道之后250分钟的导演加长版里,能不能把这段感情拍得更透彻。也只有流媒体电影可以这么拍吧,不但不商业,还反着商业逻辑去做人物,直接用讽刺的态度去处理拿破仑,雷导最后直接把这个野史传记片献给了他的狗狗露露。
很难说,原本想看到的是一代枭雄拿破仑,但整个电影的旋律貌似就是一个吃了伟哥的特朗普 不应该是更年轻锐利自负的一代伟人吗
本期待是《角斗士》那样的传统历史大片,有古典主义的英雄、荡气回肠的复仇、凄美婉转的爱情、和壮阔悠扬的音乐。然而恰恰相反,没想到86岁高龄的老雷拍了部《角斗士》版的《芭比》:反英雄、反严肃历史叙事、戏谑“his”tory、消解男性气概。野心家拿破仑在他的镜头下,成为一个极度依恋约瑟芬的恋爱脑,他敏感、脆弱,贪恋情绪价值,战场上的运筹帷幄和冲锋陷阵,也在《巴里·林登》式疏离的古典音乐衬托下,显得无比虚无和荒谬,士兵为他而死,却也死得毫无意义,片尾字幕强调的死亡人数印证了这一点。老雷无意重复自己拍一个悲情英雄,却塑造出了一个《公民凯恩》般的悲剧人物。拿破仑临死前喃喃的“法兰西、军队、约瑟芬”,他一个都没抓住,所有的野心在那一刻都成了笑话。小男孩崇拜他,小女孩却不屑一顾。《末路狂花》版老雷,珍惜吧!
非常失望,流水账般的传记片,毫无特色与亮点。战争与感情轶事都无法增加一点人物弧光,演员仿佛只是讲故事的木偶。雷老爷子真的失手了。
从妈宝男到妻宝男之小丑拿破仑·波拿巴被嫌弃的一生。
不是很李姐,拍了这么一个男人,结尾“献给我的Lulu”,但“Lulu”是条狗?狗当然是也是家人,是地球一份子,但能不能换种私人色彩的电影献给它,拍法国标志性男人献给狗,想知道法国人会怎么想…
炮轰金字塔,撬开的棺木里装着他枯朽的结局。火焚莫斯科,塌陷的建筑前烧着他焦黑的野心。作战的角帽被子弹击穿,加冕的皇冠被鲜血染红。跟约瑟芬推开这扇门的背后是命运,命运却因为皇脉为他关上爱情那扇门。为俄军设下冰面的陷阱,被战士用枪炮推上皇座,却成了自由美酒里的苍蝇,和平农田里的害虫。
反复来回于现代和个人视角,这个拿破仑本身就是根基在当代人对他的认识之上;室内场景相当精美,外景有点赶
1.5 / 不符合历史完全不是问题,罔顾史实但又除了高中教科书混搭一点桃色新闻、糊弄到给不出一点有趣的创作视角才是问题。两个半小时虽然不至于如坐针毡,但大多数时间也还是太过无聊。有些好笑的段子单独拍出来传tiktok就好,但也很难比法国人和英国人在十九世纪进行外交口语流利说更好笑……作为历史盲看完去翻了下维基百科,淦,只能说远不如维基百科好看。
在剧情片里学历史各位观众老爷是怎么想的呢。比起诺兰那种知识分子的傲慢的传记片,更喜欢雷老爷子这种赤裸裸地更适合美国人理解能力的传记电影。性和权力本就相互缠绕不可分割,以女人为借口的事端无非是想掩盖自己对权力的渴望。最后结尾那幕印证那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罢了。Ps 好喜欢Kirby啊
啊啊啊啊,这个片让我get到帝政年代男装和军装啊啊啊啊,太帅了!几个年代战争场面就足够值回票价,血腥残酷却又有诗意的浪漫,最重要的是拍的很有逻辑,战场上的将帅就如棋手一般,而士兵如棋子,死也不过是化为泥土。当然,这片有不符合史实以及对拿破仑人生过简的描述,但是华金的表演补充了这位有些孩子气,鲁莽的帝王。里面和乔瑟芬的感情还挺温情的,一种有毒,最后依旧爱着对方的温馨感。
大型cosplay秀,完全浮空,为什么能上台当皇帝,为什么能下台,为什么能复辟?只有爱情悲喜剧。拿破仑只是被消解的爱情符号。战争部分也就是拍个全场,为什么胜负……只是简单给个打败了,打胜了的简单速写。拿破仑打遍欧洲无敌手的原因呢?昂撒乳法而已……
两个半钟篇幅,主要花在拿破仑与约瑟芬的婚姻/爱情上,爱江山爱美人,美人推动江山。雷公将蔑视一切的拿破仑,变成一个离不开女人的情痴,戏说大于史实。跟李翰祥拍的似的,就像源自民间稗闻野史的戏说乾隆,片名叫《拿破仑下滑铁卢》(乾隆下江南)或《拿破仑与约瑟芬》(乾隆与三姑娘)更贴。约瑟芬像是拿破仑的傀儡,但拿破仑的压抑心理使他屈从于约瑟芬。而她可以用虚荣心为他充电,激发他的潜能,刺激他的成功。她是他的“皮格马利翁”,也是拿破仑的另一个自我,他们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电影没有明确表现出来,而是直接从约瑟芬嘴里说出来,然后可以在只言片语中印证。因此,他们的相互渴望是不可阻挡的,分离对他们各自是致命打击(一个打了败仗,另一个得了白喉)。顺便说:滑铁卢之战拍得还是很震撼的,鲁伯特·艾弗雷特的威灵顿公爵也好有彩!
老雷拍的竟然不是反帝反殖民左劇⋯⋯我好愛!單騎匹馬擎雙頭鷹旗疾馳於硝煙下的冰面⋯⋯他也太他媽會拍戰鬥場面!!
雷老爷子拍的是一部讽刺正剧,讲的是“伟人萎了”。在他的镜头下,拿破仑是个想要依靠征服欲来摆脱阉割焦虑的蠢直男。所以整部影片要从断头台开始,而滑铁卢一败,则在视觉上直接呈现为一次“射精受阻”过程。片子延续了前作《最后的决斗》中对于男性气概的解构。拿破仑无法令他最想征服的女人受孕,构成他一生最大的滑铁卢,此后,他就在精神上被阉割了,于是导致一系列失控和惨败。同时,俄罗斯自毁莫斯科,和约瑟芬自毁生育能力(影片有此暗示),也构成一组同构,使得拿破仑蓬勃的征服欲无处施展,直至丧失理智。而影片反复运用“大炮开火”的画面,已是明喻,可直到最后,在被流放的岛上,拿破仑却只能朝人“丢葡萄”了。字数有限,先写到这儿。会写长文。
今年看的最好的反战电影,雷德利只是借历史中著名的战争机器的部分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看人类借着私欲到底干了多少脏事,在乌克兰俄罗斯加沙战况推送到各位脸上,你们怎么还在说里面景色多美,加冕场景多写实……我以为同理心和悲悯是基因里的东西。想看历史还原,去图书馆看史料,这里只有个自大狂。
这片真是幽默到极致了,片尾字幕演职员表一长串的 COVID testing assistant 名单
实打实的历史书翻拍,佐以猎奇野史般的书信往来,加冕典礼的圣光拽着我回到高中课本的油画。仍然是较差的传记,几乎没能捕捉到任何人物弧光。|@ Festival Grand Cinema
五十岁演三十真的不行,拿破仑本人再胖也不行。文戏太流水账了,某年某地一个镜头几句台词,人名闪现没头没尾,不明白怎么就要打了怎么就称帝了怎么就输赢了。时间都花在拿破仑乔瑟芬生不出儿子的虐恋上,没别的可以拍了吗。四场战争戏独立看还是可以的。
宏大战争场面不过是史诗片式的假象,实际上还是当代化的拍法——假装努力地去深掘个人的内心,但终究不免成为流俗的流水账。
暴殄天物,以为要来点马背上的世界精神,结果浆糊立意,离谱史实,流水账叙事,除了服化道以外无死角平庸到了无从骂起的地步,以casualty toll结尾更是蠢得不可思议····这个电影是非拍不可吗请问
2.5;全程英语的违和感很别扭(尤其还有零星几句其他语种的加入),大场面的画面可以看看,毕竟现在正经拍“大片”的导演并不很多了;制作精良但总体比较无聊,流水账式的传记片,拎起几条大事线串联,且其间缺乏连贯性,等于给观众匆匆复习一遍历史(先不论是否符合史实),战场权重戏份给到两次俄国之战和滑铁卢。感觉导演是把拿破仑遗言的三个词——“法国、军队、约瑟芬”作为关键词,前两者在外,后者是内心投射,将情感线作为内在人格的外化,这种手法虽说见仁见智,但予人无可避免的陈旧套路感——仿佛叱咤风云的王者内心须得有一方孤岛天地供其驻足,且表现得也流于表象。
战争和国运与拿破仑婚姻深度捆绑,约瑟芬仿佛是拿破仑另一个小我,可惜对约瑟芬着墨不多。157分钟版本弱化了历史上约瑟芬不断出轨的行为,突出“生育”作为贵族女性无奈的自保手段和被抛弃的理由,个人认为拍得最狠的就是宣读离婚理由一段:因无法生育阻碍帝国繁荣发展。两个人的without me you're nothing变成一个诅咒,狠狠地嘲笑拿破仑甚至都没来得及移交皇位给后代就被流放。不了解那段历史的朋友说:看下来只知道他经常被绿,不停打仗(笑死)。结尾还要借小女孩之口划破他面子,怀疑威灵顿公爵就是雷公自己,英国佬果然不想有一丝美化法国佬。这片的配乐有些搞笑,拿破仑和约瑟芬两次重要交谈配了05版傲慢与偏见的浪漫钢琴曲,这两个人的言行和浪漫毫不搭边。加冕大典本身有进行曲和清唱剧,电影却配了德语歌剧
【D】挺好奇之前那些“讽刺喜剧”的评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这片要真和喜剧相关也不至于这么难看吧。老雷大抵是把《最后的决斗》票房失利后口嗨的那句“都怪青少年只爱玩手机”当真了,你短视频用五分钟讲完一部电影,那我用两个半小时讲完拿破仑的一生也算与时俱进了。前有曹保平狂用黑屏转场确立自己“电视剧导演”的身份,后有雷德利狂加白屏转场一比一复刻“原神启动”。至于其他围绕「戏谑」「解构」「英语霸权」「性别视角」的探讨与争论感觉都没啥实际意义,这种史诗巨制,「无聊」才是唯一的原罪吧(某种程度上也算大制作历史题材的共性)。
觉得这是雷德利斯科特的近年最佳(决斗和古奇简直像在给它练手如果雷导真的需要的话)!真的是很恢宏精美的阳痿传奇,严肃认真地离经叛道,且具有非常意外的幽默程度。生灵涂炭的巴里林登部分有点库布里克味,还有些许蚀(许诺每个明天见面)的无意义&战争与和平(战场的空镜天空和草原),同时更是丝滑调侃了公民凯恩(餐桌戏)和教父(结尾)之类的叙事,总之就是看得很快乐。(…但是很需要导剪版来帮助我多看明白约瑟芬一点)
支持法国人找雷德利斯科特维权,你们大英想赞颂自己大可不必通过把别人的民族英雄塑造成军事成功全靠找了个旺夫老婆的绿帽奴,以及谁会罗列casualty来总结军事人物的一生啊??简直太恶劣了。
迷影已经成为一种附庸风雅了吗?只要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导演,即便把电影拍得像网剧、广播剧,甚至是PPT,也能轻松被誉为“稳健、老派、流畅、娓娓道来,正宗的Cinema”。即便文青都已经看睡着了,也会因为不愿显得庸俗而给出接近满分的评价。
改名叫约瑟芬好了,对约瑟芬的爱意一点Curve也没有,和真实历史不符合。真实就是利益联姻,又因无子嗣离婚,约瑟芬从来对皇后没兴趣,她就想在乡间别墅开舞会睡鲜肉。拿皇妈控又姐控,约瑟芬比拿皇大六岁是拿皇驾驭不住的御姐所以迷恋。Bad character study! 人物塑造及其扁平,拿皇像个二愣子;作为社交名媛,约瑟芬塑造得一点魅力也没有。整个故事像个流水账,重点就是舔狗拿破仑。还是只记录了几场战争的那种,一点在民法理政方面的东西也没说。整体感觉对拿破仑从比较负面的角度拍摄的。我五分钟看个Wikipedia就可以看完的东西拍了两个半钟头。不知道导演剪辑版会好一点删了一个半小时也不知道删掉一点意义不明的性爱戏多留出一点戏份让故事更饱满一点!一分给华金,一分给战争拍摄戏和服化道。不能更多了
大银幕158min Dolby版。一星半。属于好莱坞大厂/大导的“优质电影”,制作层面固然无懈可击,的确唯有好莱坞这台工业机器方可铸造(一种程式结晶),雷公也在采访里引以为傲于自己能调动多少人力和物力来拍摄片中的若干大场面,但恰恰是这种大肆宣扬“场面的威力”的姿态才是彻底宣告着“场面已死”,不再涉及任何场面调度的纯洁性,战场成为最夺目的景观,连拿破仑也不过是个景片,时至今日竟然还在用这般声势浩大的、作为单义奇观性质的战争戏码来撼动观众感官或是掌控观众。消费场面、消费历史、消费传记,更是在消费华金。不必说从雷公上部作品就留下的英语中心主义的顽疾了,再也不会期待他的电影了。
别的没看出来,只看出来了英国人对法国人缠缠绵绵的恨意,隔着屏幕都闻到老白男的臭味了,这都不骂?怎么能有这么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却让人一点都感觉不到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仿佛在看对家的二创…..充斥着血浆、机械的床戏和野史级感情戏。在英国人眼里,拿破仑就是个因为老婆出轨,抛下一切跑回国顺便政变的舔狗?PS战争戏调度一般,又臭又长,但有些镜头又确实精致,适合剪刀手加入素材库。拿破仑和约瑟芬约会时候的奥斯汀式bgm,让我瞬间就绷不住了…….
顶级乳法大片,或将成为新一次英法大战导火索(公映版)
可能期待放的很低,没想到还挺喜欢。这部影片名为《拿破仑》,实为《约瑟芬》,凡妮莎·柯比饰演的约瑟芬太棒了,强大自信与破碎脆弱拿捏得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她完全主宰了这部影片,拿破仑反而就像依赖她的小男孩,失去她便溃不成军了。女性成为主体,男性成为客体,不愧是拍出过《末路狂花》的雷导,就知道他不会规规矩矩地拍,谁说拍历史就要真实还原,谁说大人物就不能是个抖m,谁说男人戏就不能卿卿我我儿女情长,2023年了,不会还有人想看歌功颂德式拿破仑传记片吧!导演赶快放出导剪版《约瑟芬传》!
特别失望♀️ 把一切都归于命运和爱情“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这个拿破仑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任何魅力 权利斗争和排兵布阵都拍得特别幼稚 血腥场面挺多但起码合理 性爱场面真的有点多得意义不明 旁边的观众说“对我来说这更像个色情片”只有战争场面拍得蛮宏大的 向观众展示一下确实花钱了
没放出250分钟版本是导演做的最正确的事
bullshit。既没有具体历史,也没有动人故事,剩下一点臆想的文艺情怀。JP退化成面瘫了,Vanessa作为法兰西隐喻的演出是唯一亮点,但这个设计本身也是一个帝国想象的产物。到最后两个半小时就剩下漂亮的道具、服饰、布景。他本应讲述的历史或故事变成了一出精致平庸的闹剧。不知道那舍弃掉的近100分钟有些什么内容。但我也可以想象雷德利斯科特处理不了历史,他更擅长一个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小故事。另外,滑铁卢的英军通过镜头和叙事被塑造成了某种正义英雄,我想这大概是英美班底对拿破仑的某种复仇。
军事天才拿破仑被英国导演拍成了恋爱脑。别吹了,奥斯卡个毛啊。全片一股老人味,充满了老年男人的自大和自以为是的浪漫。
又有删减,没劲,豆瓣再不出单独的阉割条目也对不住电影了。法国、军队、约瑟芬,照着拿破仑死前最后一句来规规矩矩三分天下,历史血肉横飞地回顾一遍,面面俱到得少了落脚点。以当下各种标准衡量,很难喜欢上前期跋扈、中期愚昧、后期迷魂的拿破仑,电影似乎也拿不准该炮轰他看似的草菅人命,只许自己出轨不许妻子偷人,还是怜悯他嵌在历史变革里不得自我,而举国上下无非用进废退的良禽或盲流。菲尼克斯和柯比演技都很好,但年龄实在太难对上,表达的意味就有了偏差。
佩服每一位从这部电影里发现亮点的人。
這部名為《拿破崙》的電影出現英文德文俄文,但就是沒有法文(除了BGM法文歌)。而且拿破崙好像就只是做兩件事,一是在馬上運動,二是在床上運動。諷刺toxic masculinity,這本是Ridley Scott的長處。但是全片不是諷刺喜劇,老頭子的野心就是想拍成史詩正劇,拿破崙一時變成狗公,一時有無端端能拉攏一大批軍隊乃至復辟,這裡的矛盾完全講不清楚。即使導演剪輯版會更詳盡闡述拿破崙人格魅力和幼稚偏執的矛盾,但是純粹把歷史事件堆砌起來,狗血的婚姻情節根本改不了。這部作品真要成為Ridley Scott的生涯污點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310320243/17118173651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