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香港7.4分喜剧《七十二家房客》

1973香港7.4分喜剧《七十二家房客》

《七十二家房客》介绍

名称:七十二家房客

别名:The House of 72 Tenants

主演:胡锦 / 岳华 / 井莉 / 沈殿霞 / 何守信 / 罗兰

导演:楚原

地区:香港

年份:1973

语言:粤语

时长:98分钟

分类:喜剧片

《七十二家房客》剧情介绍

故事围绕着一幢破旧的旧式大院展开,着力描画了租住在此的七十二家房客的众生相。众房客在包租婆八姑(胡锦 饰)的欺压下,终日不得安生。八姑风骚刁泼,待人刻薄。而她的养女阿香(井莉 饰)却乐于助人。终于,八姑的苛刻规定“房客每天只能用两桶水”成为了导火索,做洗熨的上海婆(沈殿霞 饰)带头抗议,得到房客们的合力支持。加上发仔(岳华 饰)、阿福(何守信 饰)等人的附和,一段段斗智斗勇的小故事连番上演。 由香港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拍摄的电影《七十二家房客》改编自同名经典舞台剧,影片不仅云集了岳华、井莉、田青、胡锦、何守信在内的实力派演员,众多当红影视明星也在该片中客串演出,上演了一部反映当年香港社会的人间百态。

《七十二家房客》豆瓣热评

  • Fran

    邵氏佳片的美好年代啊!郑欣宜的上海婆跟她妈妈没的比啊,不过佢都算个鬼妹多过上海小姑娘啊~ 岳华后生果阵真系靓仔型到爆啊~

  • Connie

    翻拍王为一。后者亦属战后赴港的影人一族,05年RTHK制作的《百年梦工厂》再见,为数不多的老人儿了....

  • BOREJUN

    房子,看病难,大学生毕业没工作,当舞女,干爹,官黑勾结,旧时代的问题现在一样不落。笑容后藏着苦与涩,唯一温暖人心的是患难之间的真情。

  • 谋杀游戏机

    楚原投身武侠前最卖座的影片,打败李小龙龙争虎斗荣登年度冠军,更令几乎绝迹的粤语片起死回生。保留原著舞台剧本的夸张戏谑,还有一班深受观众欢迎的欢乐今宵电视艺员演出,描摹出具有香港民间特色的众生相。

  • 安魂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中央6还真强,什么都能给他们翻出来。20200607二刷,虽然是上海戏,但很明显拍的是香港事。题材分享自左派公司,所以还能看出50年代初左派的价值观。看田青哥哥、胡锦姐姐、谷峰爷爷放飞自我真是享受,笑得肚子都疼了。当然剧情也不必深究,就当是上海风情画了。

  • 向日葵d兽

    人情冷暖生活无处不相逢,嬉笑怒骂一切尽在不言中。粤语片复兴期的杰作,全明星领衔的豪华阵容,庶民喜剧接地味,与解放前的原版上海话剧影射资本家,1963大陆版讽刺国民党,这版讽刺香港贪官污吏正逢政府下决心整治贪污深得民心,年度冠军名副其实。

  • 十一伏特

    片头写的清楚:先由上海滑稽剧改编,再根据香港影视话剧团舞台剧改编,时代也还设置在解放前。相比63年大陆版,舞台剧倾向明显,空间感利用的少,多是中景镜头,大杂院楼间隔远,主要人物站在前景里,许多围观的龙套也充当人肉背景,整个画面就显得很平面。看点是邵氏明星云集,出场时都有打出演员名字。大体段落差不多,少了一些笑点,更偏悲喜剧的基调,删掉开「逍遥宫」赌坊的贯穿情节,增加了物价疯涨和369借抓壮丁名义索要大洋的桥段。胡锦演包租婆有些不合适,演技是挺好,年纪轻也不够胖。总体上看,比63年大陆版稍逊一筹。

  • va bene

    3.5 幕台剧式的群像, 人物性格和故事也相较单一整齐. 似乎观众对于桥段的笑点和彼时年轻的名人登场时的兴奋度等高吧, 哈哈.

  • 薇羅尼卡

    如果我们自己人不帮自己人,那么又有谁来帮我们呢?可是现在,确实没有人来帮助我们了,何其可悲。呱噪吵闹的市井生活,亘古不变的人情冷暖。闹剧?喜剧?人间正剧是也。

  • 朽木立夏警部殿

    邵氏老片总有一股浓烈的戏曲味道,大家的表演都有一个特定的模式,不过这种老派模式我很喜欢。

  • 山下猫

    当年票房总冠军,那可是在李小龙死后,可能是粤语的接地和邵氏的精致组合的效果。舞台剧痕迹明显,其实周星驰的《功夫》城寨也能感到搭景对镜头设计的影响。到街头去到九龙城寨去的新浪潮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群星小品,角色刻板。开领白汗衫穿得岳华宗华都一身正气,资本主义大明星演出“会劳动”的无产阶级帅哥,典型是个左派作品,包租公婆充其量是个小有产者,三六九也是权力有限,没什么制度性的保护伞,小奸小滑,至少能给“你帮我我帮你”一丝生机。何守信的橄榄福造型适合做盲盒手办。

  • 老粥

    人物形象多而不散,剧情紧凑,笑料铺排密集,舞台形式感强。整体气质苦中作乐,隐隐有一种向上的乐观。年轻的李修贤、郑少秋、陈观泰都甚为惊艳。堪称早年间香港的微缩景观。1973年的票房冠军,力压《猛龙过江》。这一年,香港影史的又一个新开始。

  • 鬼腳七

    看见李修贤,郑少秋一帮子人物来跑龙套,觉得好神奇。

  • 德拉库拉拉

    2010-4-22 23:39:29 6/6.4(50) 永远对港片有信心

  • 只爱这片土地!

    忽然觉得369,八姑和包租公比起现在的很多相同的角色要善良很多。

  • 芦哲峰

    同样一拨演员,在李翰祥手底下牛逼成那样,在楚原手底下傻逼成这样,这就叫差距。

  • 蘇小北

    改編自同名話劇,故而保留了強烈的舞颱風格。全明星的陣容當然是在考慮商業效應,情節也是荒誕不經而笑料百出的,但是其中的草根情懷、底層視角、人文關懷以及揶揄譏諷也是很突出的,這是那個時代香港電影瘋癲表像之下的內在精神和價值所在,這也是09年那部翻拍之作所缺乏的。

  • 氟西汀

    那时候没有丰富的场景道具,只是一个简陋的大院子里也可以上演那么多精彩欢乐的故事。

  • 德州没有巴黎

    真正开始凸显香港电影本土性的作品,也是香港市民喜剧的开山之作。影片塑造了一批经典的银幕形象,虽人物众多却都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群戏的调度流畅自如,地道的粤语混杂着俚语粗口尽显香港本土特色。此时的香港喜剧更加依赖的是语言,妙趣横生的对话和肢体语言,既充分的展示了人物个性也彰显了底层人民的生存智慧,颇有点港式《茶馆》的意思,四星。

  • 只桃子

    呵,邵氏的演员,虽然我很少认识的 = =何守信以前多年轻啊。。

  • 沈济源

    武打文艺风月主旋律一个不落的全明星阵容啊。。。

  • shininglove

    人情冷暖生活无处不相逢,嬉笑怒骂一切尽在不言中。粤语片复兴期的杰作,全明星领衔的豪华阵容,庶民喜剧接地味,又发人深思。庶民喜剧气势恢弘,一气呵成,年度冠军名副其实。楚原与李翰祥都喜在角色出场时标演员名字,百科索引式的小细节深得影迷心,更何况是这部囊括邵氏精髓的庶民喜剧呢?

  • 阿依达

    一般吧,挺乱的,基本上就是一群解放邻居整鼓富人的故事。挺脸谱的。那个演舞女的姿色不错。

  • 阿德

    moma第二遍,罗兰和谷峰简直可以当声优了……

  • narcissus

    看得国语版,粤语版略略听了听,都行。舞台效果浓厚,但图个乐。

  • 桃花岛有腿弟子

    温情笑闹,不看邵氏,怎么知道什么叫接地气?所谓贴近现实,也并不等同于苦逼兮兮。

  • mecca

    “你看我们长得多帅多自然 端的是道道地地的正人君子” :-D 各种请君入瓮。各种不自然夕照。

  • 烏滌非

    在cctv6看的,当时还不知道是SB出品。很有意思。听说要重拍,期待一下。

  • Farolito

    “这年头你不帮我,我不帮你,就完了。”很浓的人情味。“F君说的西式生活,山君总觉得冷冰冰的。山君印象里温暖的,是冰天雪地小孩子们在一起吃糖葫芦。是路边小摊子冒着腾腾热气,小伙伴围起炉子吃烤红薯、烤玉米,是夏天比赛吃西瓜,出洋相。”

  • levitating

    昔日群星闪耀,一同逝去的还有那个虽然善恶分明得令人发囧却着实让人怀念的年代…

  • 香水瓶

    群戏,几乎所有邵氏叫得上名字的明星都出现了。第一次觉得岳华这么正,是满院落的歪瓜裂枣们衬托的吧。

  • jellyfish

    虽然说教痕迹明显但正经蛮欢乐的,何莉莉、贝蒂这些楚原爱将都有客串,李修贤、罗兰和郑少秋等一帮明星也有出现。就当是看个热闹也值了。

  • 长 甬

    讲段子没李翰祥会讲,李翰祥黄段子都不带重样的,楚原让369念了几遍同样的台词啊。。。一般吧,讽刺和搞笑都有,就是都不拔尖,粤语片压过李小龙《龙争虎斗》获票房冠军,粤语片不再是“七日鲜”,带着山东口音的粤语和郑少秋那句“有水有水,冇水冇水,要水过水,冇水散水”

  • 青山戚戚蛙

    幸好有看过这一版本,哈哈哈,不然体会不到新的版本的喻意~~~

  • Jacques

    或许楚原高度压缩的空间就是来自戏剧改编的本片?但武侠剧可不能按滑稽剧来拍。那是一个都看不起钱却都要为钱发愁的时代,旧时代的尾声了。几处讽刺有老舍的味道。可以跟《乌鸦与麻雀》对照。

  • 咕噜咕噜

    纯朴 舞台剧style 港式喜剧的样板戏 连369都咁可爱

  • 张天师

    别的不说,单看SB黄金时代全部大明星挨个儿露脸,就堪比 见过大爷 了~!

  • 米粒

    同@荏珞 2012.10.5 @百老汇电影中心 笑半场,像舞台剧。剧终后鼓了个掌……黑幕好久,没人动。等彩蛋??有个姑娘说,开灯呀。于是灯亮了。hiahiahia

  • 我比较熟悉的港片,许多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一些影子。这样的喜剧毫无陌生感,故事也算是群众喜闻乐见。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讲底层人民的愁苦生活不一定要像左派电影那样苦逼哈哈的,拍的鲜活生动一样能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熟人乱入,相当欢乐。

  • 阿薷

    Good! Good! 当年打酱油的李修贤、陈观泰和刘丹很青春啊!秋官是瘦得不像话...那些从小听惯的段子还是很戳中俺的笑点~谷峰演的娘娘腔好赞,哈哈哈!岳华这次蛮正气的,我完全没把大叔年轻时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联想起来...

  • 蓝朵

    很象上海三十年代的电影,虽然现在看未免过时了点,可是那时候小人物之间的互帮互助温暖感人.后来上海改编成了滑稽剧

  • 艾星星

    舞台剧,不好的影响就是人物脸谱化--以至于人物一出场,是好是坏老妈都看得出,还附加一段评论音轨。。

  • 大宸

    戏剧冲突抓人、舞台风明显,但是明显控制力不足,显得影片过于凌乱、喧哗;楚原版本明显不及王为一的版本...

  • 吮指原味鸡

    看的修复版,当年的沈殿霞真是古灵精怪。

  • 一條魚佔滿了河

    1973年香港票房冠軍,大敗李小龍的《猛龍過江》,香港草根喜劇代表作之一,入選香港電影百年百強。楚原導演的群戲功力強悍,數十位角色在出場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形象立體,人情味爆表,這是後來曾志偉翻拍《72家租客》難以相及之處。在各個角落挖掘認識的演員是過程中增加趣味的彩蛋。

  • 好样的

    《功夫》中那些致敬的元素和桥段以及人物设置这里看来很多都甚至是原样照搬。电影本身而言很一般群戏的掌控力很薄弱。一方登台一方下场的转换更像话剧如此一来也就淡化电影语言本身的力量。多一颗星是给轮番登场做龙套的邵氏大明星们。一向演奸人反派的老戏骨谷峰出任娘娘腔的妓院老板真是一大亮点。

  • Morning

    很小打小闹,有点在于融市井小人物于一炉,但戏剧的张力不够,只是契合一些爽点,也有反派人物的设置,不仅扁平包括给出了阻碍也很重复,看的时候我也会思考请回答1988,当然和本作是两种方向,因为舞台化现在看来,对市井气肯定有所折损,但演员皆给出了和谐的表演,这很难得,不过我最喜欢罗兰的客串,她的音调的设计实在太好笑了。

  • 解影

    八姑-胡锦演得真够泼辣。见小利而贪。搬起石头总是砸在自己的脚上。对于恶人的嘲讽和戏谑,展现穷人的善性和互助精神。中国传统几千年下来朴素的道德信仰和期盼:公道自在人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浒子曰

    像这样的老片如今看来简直幼稚,而这种左邻右里共患难的情景也随电影一起去不复返啦

  • ReMinD

    群星荟萃 台词很有特点 段子也不错。相比于63年版本略逊一筹。

  • 懿罂

    舞台剧式的庶民喜剧。人情冷暖,嬉笑怒骂,深得人心。许多只露一脸的客串演员,后来都成了大明星。

  • 木卫二

    《功夫》搬了开场。。。以喜剧讲述悲剧的闹剧,跑龙套的很多。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2点很多。不像电影,倒像一个很假的话剧。表演夸张,剧情弱智。

  • 小灰烬

    经典!(橄榄阿福哥最可爱,发仔功夫最好~ 胡锦、岳华、何莉莉、贝蒂,都是邵氏常客啊~ 连楚原也客串小贼一把~

  • 素衣

    闹剧一出,剪辑和推拉变焦都是典型的邵氏风格,楚原以此片重新引领粤语片风潮。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310320243/171181969217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