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捷克斯洛伐克7.4分科幻《宇宙终点之旅》
《宇宙终点之旅》介绍
名称:宇宙终点之旅
别名:伊卡利号:航向宇宙终点(台) / Icarus XB 1 / Voyage to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主演:伊雷娜·卡奇尔科娃 / 雅罗斯拉夫·马雷什 / 达娜·梅德日茨卡 / 拉多万·卢卡夫斯基 / 鲁道夫·戴尔 / 玛塞拉·马丁科娃 / 马丁·塔帕克 / 奥托·拉茨科维奇 / 兹德涅克·斯捷潘内克 / 米罗斯拉夫·马哈切克 / 弗兰季塞克·什莫利克 / 约瑟夫·阿达莫维奇 / 雅罗斯拉夫·罗日瓦尔 / 伊里·弗斯塔拉
导演:金德里奇·波拉克
地区:捷克斯洛伐克
年份:1963
语言:捷克语
时长:88分钟
分类:科幻片
《宇宙终点之旅》剧情介绍
未来的2163年。人类的40名成员驾驶超光速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他们的目的地是阿尔法星人马座。在那里找寻是否有和人类一样的生命存在。完成任务后,将经过15年的飞行返回地球。 但是旅程中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Ikarie XB 1》拍摄于1963年。当时库布里克没有拍出《2001:太空漫游》,人类还没有登上月球。富有想象力的东欧电影人就对宇宙中是否存在除人类以外的生命的问题作出了大胆假想,并在实践中寻找了。本片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影片改编自波兰著名的科幻作家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小说《麦哲伦星云》(“Magellan Cloud” )。《宇宙终点之旅》豆瓣热评
有了那个结尾叫科幻片 没有那个结尾叫艺术片
7.7;生命是一場在期待中對沒來得及告別的遺忘的恐懼,嚇尿了
康德式宇宙生殖,实践理性批判,比2001早那么一步。
2011-11-13 http://www.56.com/w58/play_album-aid-4473187_vid-MzAyMDc4MzM.html倩女惊魂记 哈哈哈 这名儿。。。。
片子本身没有太多好科幻电影应该承载的内涵 可是作为63年的电影 给了后来者许多想象力上的启发
亲属时差断线,古早太空舞会,傻愣机器仆人,宇宙探索不忘带核弹的丑恶二十世纪遗留后患,暗星辐射嗜睡症,身心崩溃宇航员,伪射电星云巨大造物,文明接触点到为止;就莱姆自己写的相似题材而言,跟二十年多后的《惨败》相比,这个故事明显对人类抱有了过多信心。19年捷克歌手Zdenek Liska出了张同名专辑,想找来听下#莱姆补完计划
[想看2015-12-27]也是东欧科幻古早神作之一,后半段转成一个太空惊悚片。同为莱姆原作改编,塔爷拍[飞向太空]肯定是参考了这部片([2001太空漫游[就不好说了),[飞向太空]里太空飞船的视觉设计、甚至主题和情节点上显然有不少相关之处。片子的问题就是群戏太分散注意力,情节上不如视觉上那么吸引人。另外半人马座阿尔法真是个好梗!!!
宇宙旅行小故事,基本上还是偏软的,对于人长期在太空生存的心理变化,对未知事物的态度描写的比较有意思,但故事节奏偏慢,略闷。片中的机器人是电影里最早的人工智能吗?
线条、几何和空间,似乎看到了安东尼奥尼的语言。用一个未来的孤立空间表达在冷战笼罩下精疲力尽的焦虑惶恐,在未知尽头的阴影下,情感成为虚幻的讽刺。东欧人确实很有想象力,但故事的高度有限。
连看了数部电子乐还没有成为流行音乐以前的电子配乐为主的电影...这部剧情线本身比较稀薄而且赶脚被star trek tos当成某一集的引子抄过,看点是“无聊漫长太空旅行”中的心态、用黑白摄影和摩登布景制造出的相当惊喜的视效(缺憾是太静态了一看就是棚里,不过有两个失重场面拍得不错),片中两个意外事件之一遭遇人造飞行物拍得很恐怖但居然没去找解释就这么带过了,甚至跟后面情节无关?!其二一个让人产生疲倦症和心态奔溃的太空辐射则主要被用来秀摄影了,讲得不是很好没头没尾感过重..话说以前太空电影是不是都流行搞个吉祥物似的呆头呆脑机器人啊,这里的古旧款机器人Patrick也很萌
1963年,庫布里克剛開始和克拉克合作《2001太空奧德賽》故事大綱,距影片上映還有5年;6年後,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萊姆的《索拉力斯星》付梓2年,但塔可夫斯基要到16年後,才帶人們《飛向太空》。這一年,地球第一位女性宇航員-蘇聯的捷列什科娃進入太空;美國實現太空首航剛滿一年:中國科學院成立星際航行委員會,但航天重點項目仍是研究導彈。45年後,捷克加入歐州航天局。1963年,伊卡利亞號載著男女各半的科學家丶即將降生的嬰兒丶中央主機和私人機器人,飛向半人馬座阿法星。 《宇宙終點之旅》
7.5 影片对于第三幕的处理无疑是比较令人失望的
概念的呈现和手法都没有比较创新的地方。
虽然道具舞美都很糙,但是精髓抓得很好,1963年捷克斯洛伐克制造,2017年我朝未必能拍出这样水准的科幻片来。
哲理科幻片的鼻祖。诞生于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与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之前,因而布景的未来感不必多言。冰森阴冷的几何线条与高调的明暗对比共同描绘了“伊卡利号”的内在模式。其中长镜头的运用更加推进了形式发展。如艾瑞克偶遇注视宇宙的迈克尔,此时飞船已起飞4个多月,往日的新鲜感烟消云散,思乡的愁绪在船员间蔓延开来:迈克尔处于大前景,与之相衬的是置于背景的艾瑞克;镜头随迈克尔横摇,迈克尔与艾瑞克的位置交换,左右半景框被匀质填充,重量明显不相称;迈克尔出画,艾瑞克仍然对着迈克尔絮絮叨叨,重量彻底失衡,配以迈克尔的吼叫声。两个镜头之间的剪辑外塑了人物心理构造,被有力地强调出。如此精彩的调度令人叹为观止。尽管内容上稍显乏味,但其创新的力度与艺术造诣,不亚于当下任何一部“科幻巨作”。
影像质感很棒啊,构图、音效、配乐的运用无不先锋,展现组员状态时镜头也随之调试,整体调度优秀。【1963十佳No.8】
飞船要跨星系这种,感觉都要在上面生个孩子传递下希望。后面Villeneuve的《降临》跟这部,还有《2001:太空漫游》终归都同个意思:人类是没发育起来懵懂无知的低等生物,需要外星人的庇护的摇篮里的小婴儿。他们对费米悖论的解答是,人类还没够格被他们发现。
本片分三段:人在太空的情感与哲思小品;恐怖探索;对疾病和位置心理的恐惧与小小希望。原初型的科幻,黑白科幻挺有韵味
一帮人撕心裂肺得喊着“Michael Michael Michael” 迷尼玛啊 烦死了 不知道对待那种环境要冷静
三星半,捷克第一部科幻片,展现未来宇宙的同时也进行了对生命的探讨,现在来看难免粗糙无趣,但却能深刻感受到导演的探索精神和奇思妙想,光影构图也还不错(实在是难以想象2001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品)
2018038 捷克影史百佳。所有科幻的核心本质都是关乎人类。制作显良心,可惜现今来看故事视角还是太温吞、平庸。
“我们到宇宙寻找生命,生命却发现了我们。”
60年代的重返地球,并非硬科幻,从探索宇宙之旅的到探索自我的身份,对地球毁灭的恐惧萦绕其间,还挺好看。
比库布里克、塔可夫斯基还要早的SF鼻祖片,是一部前卫的捷克电影。对未来的想象,宇宙空间造型感,服装还有鬼魅音乐等,半个世纪过后依然耐看…反战意识,对核武器的批判…透露出冷战背景下政治立场…登场人物过多关系错综复杂,和鲜明诉求下的时代局限性,有点失望…3.5
重新校对字幕,仍有缺漏。调度精巧,剪辑十分超现实做梦似的;叙事有点散,指向性不明的情节设置。教训:不能又想翻译字幕又想看电影,两边都不着边,还浪费一上午。
制景算是先锋了 故事和叙事就真不成了,硬是拍成勾心斗角潜艇戏
7分左右。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宏大的,但是特效嘛……一想到《2001》竟然也是跟这部电影几乎同时代的,库神的能力真是到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厉害。
太空的景觀與路徑規劃之於太空人是唯一的憑藉時,與在電影的場域裡存活在螢幕上光影、在電影時間裡的觀眾,或許曾有那麼一瞬間的疊合。隨著事件克制的推移,是這麼快(之於留在地球上的人們/電影廳外的世界),又是這麼慢,終於爆發--對未來的恐懼,對由來處的質疑,在極端的環境之下,震盪著。
二十二世纪顶尖的科学家和宇航员们用着先进的技术、智慧的头脑雄心勃勃向宇宙进军几十亿公里寻找新物种的的时候,发现自己仍然茫然无助”我们到宇宙寻找生命,生命却找到了我们”,明明是主动的探索者,驾驶的宇宙飞船却像是被动”放在瓶子里”被观察的对象一样。对可知论的有力反驳:”那些蠢货在三百年前就认为他们了解了宇宙”、”我们对无线星云的设想是最合乎逻辑的,但仍是错的”
捷克人民高超的想象,在1963年就带来了这样有启发意义的电影。与《飞向太空》同样改编自莱姆的小说。因为人物众多,故事离散,前半段会比较难以进入,但在后半段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俨然一场真人版的HAL大戏。结尾婴儿与新生命的发现,无疑从科幻回归到了人性,回归到了人类仰望无垠太空时最纯美的憧憬。
看到金属光泽的球体,六边形的船舱,心情就莫名澎湃。想想这是1963年啊,没有什么特效,只有卯着劲去想象,人类还不能到达的宇宙尽头,真他娘的浪漫啊。更不要讲借未来人之口,表达对20世纪的厌弃与珍惜,还有片尾那若隐若现的新文明,共婴儿一起新生,20世纪有奥斯维辛,但是也有捷克科幻电影啊
[2021.11.07 @IS] -,#CineFan 2021 Nov/Dec No.2
非常完整的类型片。。。制作精良。。。略带惊悚。。。。结尾大团圆、赞
故事讲的非常没有重点,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它引入了相对论效应,人工智能,外星生命,甚至将人类的飞船设计成飞碟模样(不知道是不是对上世纪飞碟热的嘲讽),并在大荧幕上展现出来,比《星际穿越》早了半个世纪
我竟然看了这么古老的黑白电影,电影的节奏有一种说不出的从容与淡定,作为60年代捷克的电影真心点赞,可惜后来他们不拍了。网上也翻译做《倩女惊魂记》个人觉得豆瓣的标题好些,电影很想一场华丽丽的参观与有些惊险的旅游,在最后他们在尽头发现神奇,影片悄然而止!不过是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了吧!
剧情算了。。对讲机/广播上帝视角 屏幕画面处理很有意思
不爱看科幻,顶到头只能打四星。人1963就这了,咱还好意思流浪地球流浪地球yyds不
“我们会醒来的”;东欧太空片总自带恐怖气场是什么道理,表演和氛围都像[飞向太空];那个向黑暗飞行器里探索的段落比[降临]里的代入感强诶,这可是1963年的电影啊……;1987年的人类失败了,不过“我们”成功了,充满希望的结尾,挺好;p.s.前一场[比海更深]耗掉太多精力,强撑着才没睡着
1963年的捷克科幻片,意识在当时来说有够超前。昨晚看了一半突然觉得细思极恐,刚才补完剩下的部分。黑白宇宙和配乐都足够cult
角色太多,有點臉孔辨識障礙,到後頭有點搞不清誰是誰的老婆,不過氣氛很對味呀,2017.06.30@tiff-中山堂
1963年的太空漫游,早于库布里克。这类科幻除了视觉效果,很难拍出真正的内容
喜歡配樂,舞會那段極讚。太空艙上的中產階級爽人。好奇此片如何設定狗在太空中的生長速度。以「地球根本不存在」作為開場。構圖很美。
我们开始进入宇宙寻找生命时,生命发现了我们。
五十多年前的捷克科幻片,牛逼。但是很枯燥。
看到是“柳条”提供的视频,不禁有点伤感。
1963??难以置信 btw我都不知道这片这么冷门,油管上去年刚出完整高清版免费看,大家冲啊 以及我发现上世纪对未来人的幻想总是充满了健美的身体时尚的穿着优雅的谈吐,谁想到真实的未来人我们生活粗糙越来越土还每天抱着手机
仿佛是预言也是终结 黑白片的科幻虽然是当时畅想未来,现在后来的今天再看仿佛是一种预言般的冰冷
当我知道它是一种疾病时 知道它有名字 我重视它 在那之前对于我们来说它是不存在的
独立于时间线外的评论即使再客观也不免参杂了主观臆想,是这部片子影响了后来伟大作品的诞生,可是抱歉,放映中我睡着了两次,有幸的/或不幸的是两次醒来都能跟得上剧情发展。
新生與死亡 個體渺小但也因為個體與自我而強大
沉闷而枯燥,但点子很超前,机器人让我想起了禁忌星球里的Robby。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310320243/171182199518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