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美国7.3分喜剧《美国情人》
《美国情人》介绍
名称:美国情人
别名:纽约新鲜人(台) / 美国情妇 / 美国女主人 / 美国女杰
主演:朱丽叶·布雷特 / 张欣迪 / 瑞贝卡·亨德森 / 莎珑·华盛顿 / 丽贝卡·纳奥米·琼斯 / 贾思敏·赛法斯·琼斯 / 艾米·沃伦 / 马修·希尔 / 罗拉·科克 / Shelby·Rebecca·Wong / 迈克尔·切鲁斯 / 塞斯·帕里什 / 克莱尔·弗利 / 米奇·萨姆纳 / Shoba·Narayan / Gretchen·Young / 希瑟·林德 / Andrea·McKinnon / 迪恩·威尔汉姆 / 格蕾塔·葛韦格 / Colin·Stokes / Alfred·Macadam / Shana·Dowdeswell / Morgan·Lynch / 凯瑟琳·厄布
导演:诺亚·鲍姆巴赫
地区:美国
年份:2015
语言:英语
时长:84分钟
分类:喜剧片
《美国情人》剧情介绍
特雷西(萝拉·科克 Lola Kirke 饰)是一名平凡的女大学生,落在人群之中毫不起眼。一成不变的生活和日复一日平淡令特雷西的内心备受煎熬,她一直向往着能够前往纽约生活,在她的内心里,纽约这座灯红酒绿的大城市代表着更多的希望和更璀璨的未来。 终于有一天,特雷西的梦想要成真了。她联系上了即将要成为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的布鲁克(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 饰),在特雷西的眼中,布鲁克就是她想要成为的那种女孩。在布鲁克的带领之下,特里希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两人参加聚会,结交朋友,肆意挥洒着青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鲁克所隐藏的秘密渐渐浮出水面。《美国情人》豆瓣热评
我特别怕变成tracy那种人,也害怕变成brook那种人,但是在纽约好像只有这两种人。:(
壕宅撕逼戏话剧感十足,几个快切镜头撕的很有气势,有那么几秒钟我觉得自己在看韦斯·安德森,简直要疯了。气质上是前作的延续,这部的舞台感更重,选择了美式脱线喜剧的形式,大量段子带着中产文青的感觉,最招人喜欢的是这群纽约客,一群极为普通的都市年轻人被刻画的既鲜活又好笑。★★★
别墅那场戏反映了导演对空间构造和理解能力几乎为0。
这故事太好玩了,连抓马都那么可爱, 感觉像拍“哈哈哈”没用完的灵感。女孩与女孩的微妙友谊,带着点恋人未满的气息,臭男人们估计永远不会懂~~~ (╰_╯)#
2016|01|17 美国屌,法国心.Greta Gerwig下一部该到了生出一个 弗兰西丝·哈欠 了吧
再没有导演比Noah Baumbach更会拍loser的人生了。
喜欢!永远做一个浪漫主义的失败者也挺棒的。Be kind,and fearless.
do something depressing, but young.新生代纽约客,中产文青,孤独又充满生命力,孤绝寄情于异乡大都市的浪漫与心酸。
多血质与抑郁质性格的碰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补、冲突很微妙。别墅那场戏处理得像戏剧。[B-]
3.5,再次確認Greta Gerwig才是鮑姆巴赫電影能好看的原因。她演繹角色時帶爛漫喜感的神采,還有這次故事感覺也多來自她的觀察。就像迷戀她的準繼妹感受一樣。她豐富奪目,會做著不現實但迷人的事情。如同其對紐約的期盼。前後有割裂,別墅亂鬥雖然好笑,但那明顯變成了舞台劇吧
好神经!找来一个那么像Greta的少女!看得我疑惑重重直到真正的Greta出场,才恍然原来Greta的眼神是如此闪闪发亮像做着任何成年人都不可能再有的梦一般根本不可能复制。电影像是弗兰西斯哈的注释:She was the last cowboy,all romance and failure。但她不需要!本身就在发光的人不需要高亮!
剧情太烂了。完全无法get到导演想和编剧想表达什么意思。
Greta Gerwig自编自演这种年轻扭腰客的故事已经到了信手拈来的境界惹
内核已经有点伍迪·艾伦剥开一切不留情面的样子了,可惜结局灌了一大口鸡汤;别墅的一长段拍的特别Screwball,神经兮兮的好喜欢。
非常喜欢前半段,后半段有点玩脱了。格雷塔棒呆了。
“有时候我的确感觉自己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好更聪明,倒不包括:科学和数学,或者东南西北。但其他事情基本都是这样,如果我能想通相貌方面的问题,我还同时会是世上最美的女人。”
两星半。在18岁的眼里,30岁就已经腐败,变得丑陋。尽管他们再努力的愤世嫉俗,浪漫的活在失败里,依旧是不堪重负,让命运随波逐流。这算是鲍姆巴赫写给格蕾塔的情书,让她大放异彩,却偏离主题。
诺亚·鲍姆巴赫的又一部话唠青春片,和[弗兰西丝·哈]一样聚焦来到纽约追梦的文艺女青年,这回喜剧色彩更浓,后半程的室内撕逼好戏精彩有趣。格蕾塔·葛韦格的表演引人入胜,剧本写得也足够真挚迷人。不过影片缺乏像[弗朗西斯·哈]中街头狂奔与派对自白这样直击心底的动人时刻。(8.0/10)
她让有钱的胖女人不那么胖了,让有钱的笨孩子不那么笨了,让有钱的挫男不那么挫了。但她其实特别想变成那些人,又胖又笨又挫又有钱。不过她确实比那些人都好多了,她是篝火,他们只是火柴。她是世界上最后的牛仔,整个人充满了浪漫和失败。
伍迪·艾伦是小资转右一心向上爬,诺亚·鲍姆巴赫是小资转左一路往下流。女一号的梦想总需要被包养,而女二号则准备自力更生,她说:“其实不是你需要他们,而是他们那令人窒息的生活需要你。” 这里的女一、二号可代表文艺工作者,他们代表美国上流社会,所以“Misstress America”。
喜剧节奏非常好!整个对话的mismatch感很有笑点,每个人(除了女主角/叙事者)都不太像正常人。喜欢导演复杂微妙的态度,其实T对B也是这样的,看到她一切缺点,却依然为她的魅力所着迷。影片结尾才揭露真实态度,她好像世上最后一个牛仔,整个人充满了浪漫和失败。想到醉乡民谣。
想要加入的校园文学社,当派扣在脸上的时刻就丧失了兴趣。想要住的曼哈顿公寓,当从消防梯爬进去时就掐断了念想。想要成为的美国女主人,当因缺钱面临崩溃时便散发了腐臭。我认为自己是美女,你觉得自己是天才,她相信自己有商业潜能,我们都相信自己是篝火,别人是火柴,像最后的牛仔,孤独而不自知。
7.0 鲍姆巴赫的剧本建立在烂俗虚假的中产阶级基调与品味之上,但观众会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忽略这一点,高潮出现在Dylan家的那组戏,颇有点伍迪艾伦的感觉,影片的制作只能说马马虎虎吧,录音明显没搞好,几部作品看下来觉得,诺姆巴赫是那种典型的无法逃脱自己极具极限性的导演,难成大器
又一部“文科电影”(应该有个genre叫libarts-flick),有点失望啊,一开始以为讲俩“姐妹”探索纽约的,还蛮期待,后来跑到郊区去了,格局顿时变得很小。文科生们大概真的投身餐饮行业的比例比较高。好不喜欢这个女主(当然不是Greta)……
Greta的胳膊语言总是比她的话语慢半拍,这让她看上去有些笨拙但是格外真诚迷人
翻译成“情人”也是醉。。。但是很清新,说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很多人,但是我貌似已经走出这个阶段了。
诺亚导演的纽约情怀在这部片中甚至越过《哈》 看似一个时代却又有隔阂的两代人 没有血缘却相视的姐妹 无论是Tracy还是Brooke 我们都能在这个故事的一点一滴中窥看到我们自己的身影 I‘ll be your mirror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又回想90分钟内的点点滴滴 虽是喜剧 却依然想要落泪
3.5 在看完Frances Ha的第二天早上看了這部,生日這天是29號,這部則是我看的第2229部電影 :) 喜歡結尾止在Thanks Giving這麼尷尬的一個節日
诺亚,要是哪天Greta把你甩了,看你怎么办啊!Greta…好看、幽默、有才,好想嫁【。
身份、社交、钱、生活、恋爱,风风火火地找几件事情来做,实际上什么都没做成,但人们看起来都那么光鲜亮丽,你要怎么融入呢?幸好这是纽约,好像做什么都是有格调的,正如谁说的在伦敦中年失业都比其他地方看起来有品位一些,到最后豪宅里面的大爆发精彩纷呈。逃离纽约不见得会让生活更脚踏实地,但我还是蛮喜欢这部戏的,群像都很可爱,3.5.
没想到我也开始喜欢这种尴尬的喜剧了,笑得停不下来。优点是台词真的写得很好,无论是T的独白、B的絮叨、群戏间快速切换、尴尬碰撞、最后歇斯底里,都很喜欢,忍不住一直反复回放。可惜的是,Brooke这个角色塑造得似乎并没有结尾文字中描述的那么讨喜那么独特,但不影响我对故事和角色整体的喜欢。甜。
特喜欢Greta的文字和Brooke的真性情 “They were matches to her bonfire. She was the last cowboy, all romance and failure. The world was changing, and her kind is dying.”
不如“哈”,倒是可以当做城市宣传片的路子。布鲁克的角色很好,甚至是她的独角戏,但她和特雷西的关系很牵强。结尾的强行圆满让原本可以更深入一点的角色变肤浅了。
腹黑文艺大一生和纽约堂吉诃德大姐,摇摆夜游神,傻乐穷折腾,I'm just not brought up that way, 挂树提包终入水,最暖还是姐妹情
"Being around Meadow was like being in New York City.It made you want to find life,not hide from it."这下算是记住罗拉·科克了。
非常drama,幽默感十足,话痨不感冒,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活得艰难,是因为给他们指明方向的人太少,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小清新版伍迪艾伦。喝下这碗鸡汤,可以再拍一部。
满心梦想的美人儿与冷静现实的社会,电影很真实,不像大部分的励志鸡汤,真正成功的人只有少数,碌碌无为才是大部分人的常态
absolutely loved it. entering real world is about finding a place in society, an identity. || 别墅戏中表现出来的每个人对生活不同的理解很有意思。导演的洞察力愈加精准,对浪漫乐观主义的赞颂继续,然而如何从人生真相走到乐观结局,还是含糊带过了。处理好这个问题能再上一个台阶
哈哈好可爱的电影啊,虽然其实最后也没有讲什么,但是搞笑又有些温馨,别墅戏尤其有趣!感觉女孩子真是个孤独的人,非常理解她的心情。
所以这位Mistress 到底是女主人还是情妇呢?想三星终究没有舍得,7分,如果没有中间那段集体批判或者少一点大别墅里的集体荒诞戏份会更好一些,毕竟前半部分我是当纯粹的”现实主义“来看的,这两人的状态出奇的“真实”。好像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就经常会有这样的“姐姐”出现,她是一些人的集合体,好像映射了当代人很多通病,看着居然会有些亲切感,好像把身边一些瞬间纵剖了一样。演员都很好看,自说自话的台词也很当代感。并不会觉得一些角色有些刻意,虽然后半部分是的。一些迅速交代剧情的部分很有启发。再次在电影中看到了天真的中产阶级,似乎都在努力打破老电影中的刻板印象,倒是对他们有点奇观化了。姐姐是鸟小姐的导演,怨不得有点气质上的一致感,也是这部的编剧,算是有点自传性质的(虽然她演的是学生时代的她眼中的人)
我甚至不会因为又觉得把纽约拍得太hipster而讨厌这个电影了,因为Greta Gerwig从头到尾就像一个传销的,还是在努力背词的那种。(大概是因为Brooke看上去虽然很hip但其实没有上过大学的原因。)
神奇的友谊 She was the last cowboy, all romance and failure
个人情感上太喜欢了TAT鲍姆巴赫为新生代纽约客代言。相比弗朗西斯哈这部的代入感更强,同为大城市的异乡人,90后与80后的碰撞。30岁的brooke是同龄人中的卢瑟,却仍然每天打着鸡血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散发着鲜活的光与热,又酷又心酸
你的失败装点了我的生活,我的失败是我甚至无法成为你。你是传说,我是现实;你会死的,而我活过?
跟弗朗西斯哈段数差太多。格雷塔的角色被描写的有些不清不楚,小姑娘的演技好着急,除了最后哭了一下以外其他时候永远都是一个表情,剧本也是怪怪的像是没写完或者作者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
当个永远热泪盈眶的人类太累惹我还是继续当个不够酷的老年人就行了。
3.5 成为作家的标准女文青理想给了成长门前的少女进入他人生活截取感情片段的权利和动机,而Greta Gerwig的角色态度以一己之身就代表了纽约年轻人的完美化身。虽然好看好笑,却总还是太甜。不过Noah Baumbach写女性情谊还是一把好手,很有特色。文学nerd必看。
看到一条点赞数很多的短评说:“别墅那场戏反映了导演对空间构造的理解能力等于0。”真是硬把优点说成了缺点。导演不是理解能力低,而是有意用空间氛围去替代死板的空间构造,配合浅景深镜头,既聚集了演员的能量,又营造了富有趣味的空间感。能把普通的封闭场景拍得既不单调、突兀,同时又无法被观众摸透,居然会觉得不好。你若是真把所谓的“空间构造”呆板地铺陈出来,这段戏一定显得平淡无奇昏昏欲睡,还能逮着观众眼睛半个小时?直接就给毁了
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一个浪漫主义的失败者,内心却想要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懒最胖最挫的有钱人,在自己的路上孤独而疯狂!Be kind,and fearless. (诺亚·鲍姆巴赫真的是我爱的导演[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310320243/171182325119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