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加拿大7.4分剧情《晴天霹雳》
《晴天霹雳》介绍
名称:晴天霹雳
别名:No Looking Back / Plus rien à perdre
主演:莎朗·法雷尔 / 丹尼斯·霍珀 / 琳达·曼兹
导演:丹尼斯·霍珀
地区:加拿大
年份:1980
语言:英语
时长:94分钟
分类:剧情片
《晴天霹雳》剧情介绍
A young girl whose father is an ex-convict and whose mother is a junkie finds it difficult to conform and tries to find comfort in a quirky combination of Elvis and the punk scene.《晴天霹雳》豆瓣热评
是很好的,看的过程有很享受。Cebe的气质真的很吸引人。垃圾场中的白鸟。
说实话这部电影看完浑身难受,折磨人。其实就是一个父亲形象从光辉到坍塌的过程,这种成长的故事拍成啥样的都有,像丹尼斯霍珀这样发疯的真没见过。我相信他的确是个狂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艺术创作方面,别人走不羁路线的帅哥都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糖,霍珀是一个半小时狂给你扇巴掌打到你懵为止
哎这片可不就是照着Neil Young那歌扩写的概念电影嘛,爱猫王爱朋克的中性女孩,out of the blue, into the dark,美国白人垃圾惨剧、白人父亲神话的崩塌(其实是加拿大投资加拿大取景),因为Linda Manz无可名状的形象气质而变得与众不同,年幼而苍老,很朋克却也像古代人(自从我听说Days of Heaven的旁白都是她现编的,就觉得这小姑娘应该拿走马利克那份工资的三分之一)Dennis延续十年前和Don Gordon的废物组合,这俩组队真是讨嫌翻倍啊。选曲佳。海鸥翻飞的垃圾场嗲。
原來我一直搞錯Tobe Hooper和Dennis Hopper...
cebe姑娘就像当年的我,而且我还爱死了片里所有的neil young
为什么换了个译名,走出忧郁多好,punk hippies的现实主义图解了,视角从垮掉的一代换到了他们的下一代,不是信仰崩塌,而是根本不存在信仰的一代。没有了美利坚民族的神话,也没有了嬉皮士的抵抗,父亲跌落神坛,那么out of the blue的方法只有彻底的毁灭。最牛的还是把主角塑造成一个真正雌雄难辨的形象,性别的模糊直接表征着秩序的全然崩塌。
蓝夹克坐在路边的红柱子 这个镜头记住了
4.5 创作意图和人物都有种摇摆在不羁和克制之间的平衡 @ metrograph
【3.5】⚠️有剧透⚠️一出“垃圾人还偏要当父母”的悲剧。Cebe长了一张过于成熟的脸(说她30岁了我都信),杀父弑母再自杀看着真爽。
父亲形象的坍塌,母亲的无能软弱,所有Cebe从场外看成年人时的场景镜头都指向了无望…但内容精神其实都不用讲了最朋克的是节奏
3.5吧。假如年轻十五岁可能会很喜欢。Out of the blue怎么就into the black了,不令人信服。朋克要自杀,是因为不可名状的苦难,而不是带上心爱之人一起走这种荒唐的浪漫,这是在简化、低龄化朋克。不先把该死的爹弄死就自杀,不是真朋克。
a sad twist of how punk kid "saves" the world。感覺是猜火車敘事的不同版本。
好忧郁好躁动的电影,全片都充斥着一种70年代的迷茫 别扭 喧哗 叛逆 情绪化的气氛。结局发生得太迅速太猛烈仿佛梦境一般,凌晨的野火伴着绝佳配乐My My, Hey Hey(Spotify竟然没版权,妈的)留下绝望的悲剧。(Dennis Hopper垃圾场那些scene有些角度莫名其妙很像奥,在家喝醉的时候又很像皮皮...最近搞太多了,额)
刚见到父女两人的时候 感觉朋克好帅 态度好酷。但是看了她们大于一周的生活就会直接感受到无忧无虑的生活的代价。像一个火花一样,灿烂狂热,烧着自己。但是他们也活出了他们想要的结局 - 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fade away~
4.5 (台北電影節2020)丹尼斯霍柏的放蕩不羈就該如此。
“I’m leaving here right now.” “Yeah you’re right.” 爆炸,然后Neil Young的音乐响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310320243/17118248132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