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美国8.1分音乐纪录片《灵魂乐之夏》
《灵魂乐之夏》介绍
名称:灵魂乐之夏
别名:夏日之魂
主演:The·Chambers·Brothers / 阿比·林肯 / Mavis·Staples / BB·金 / John·V.·Lindsay / Babatunde·Olatunji / David·Ruffin / Ray·Barretto / Gladys·Knight·&·The·Pips / Sly·and·the·Family·Stone / Herbie·Mann / Moms·Mabley / Max·Roach / 斯蒂夫·旺达 / Jesse·Jackson / 妮娜·西蒙 / Hugh·Masekela / 蒙戈·圣玛丽亚 / Mahalia·Jackso
导演:阿米尔-卡利布·汤普森
地区:美国
年份:2021
语言:英语
时长:118分钟
分类:纪录片
《灵魂乐之夏》剧情介绍
The Harlem Cultural Festival和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同一个夏天举行,超过30万人参加,但如此盛大的音乐节却鲜有主流媒体报道。该纪录片回顾了当时的盛况《灵魂乐之夏》豆瓣热评
如此流水账的剪辑真的对不起拍摄对象。以及真的不用和伍德斯托克比,规模肉眼可见的不是一个数量级
突然想到后疫情时代大型音乐活动及其可能承载的各种意义也就这样消亡了。
1969年,如此神奇却又美好的一年;许多事情渐渐改变,变革与觉醒正在悄然发生。新兴的事物和太多首次为人正视的话题,倾泻着表达的灵魂歌者与创作…有很多书籍书写了浓重一笔,电影与电视剧也莫不在追忆过往美好。而这段陌生却又熟悉的影像材料,依然又是另笔宝贵的留存。Gladys Knight和Nina Simone太强了…无比震撼。
没必要硬跟woodstock扯在一起,就想象一下你去家门口的市民广场参加一场音乐派对,结果迎面而来的不是广场舞大妈,而是一帮即将成为“大师”的年轻人,一场派对能同时看到mongo santamaria和ray barretto,就已经是千金不换了。另外一对比,sly family stone在69年那个当下真的太出挑了。
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国黑人主旋律罢了,OST本身满分,强行加戏的纪录片本身就算了。
3.5。遺憾在於編排手法被音樂會形式綁架且過於陳舊,復線設置的觀看之觀看模式也全部淪為採訪體。但一些觀眾在明知演唱者自己說出「這不僅關於音樂」之後,還在批評「紀錄片強行關聯政治」或「我只想安安靜靜聽歌」,這邊建議直接去看演唱會錄像呢⋯⋯
“比起黑人,他们更关心登月。比起穷人,他们更想要打仗。”
值得记录的音乐节都少不了时代意义,纽约哈林乃至全美的黑人、拉美人,个个上来的几乎都是传奇,能拉着唱诗班演福音还能期待些啥呢。最美妙的是观众的表情,大家都很享受其中,自由放松,和Woodstock异曲同工。不得不说Sly全盛时期不磕多的时候还是强啊,歌写得太好
#cameo#在blues live音乐性层面注定是属于影院/剧院的电影 而作为纪录片更关键的问题在于 如何在演唱会原始录影带的基础上进行开垦 如何联结历史与当下延展的时空 或许是为了保持与民权运动先辈的距离感 “导演”用剪辑取代了场面调度 在修复过的母带中插入同期政治政治影像和若干年后当时在场者的回溯性采访 高速穿插的大特写将音乐舞台上下的表演者和观看者、历史舞台的民权领袖/参与者鲜活的面孔通过蒙太奇并置 所有细微的肌肉运动无限放大 也将银幕前的我们拽入这个empowerment过程 甚至无需对其进行解码 配合音乐的力量即可生成情绪 但抛光画面残留的痕迹纹理 抹平褶皱折痕之后 不禁要问:这缺席的五十年去哪了呢?
一场音乐会,一堂历史课。白人登上月球,黑人正在挨饿。Woodstock流芳百世,Harlem Cultural Festival冰封雪藏。黑人默哀,黑人希望。黑人第一次跟那么多黑人共同体认彼此的存在与苦难,这一刻白人需要半个世纪的勇气来直面。
可能是美国年度最重要的纪录片之一。把一场文化节放到60年代的种族对立语境之下,去重新发掘黑人音乐乃至黑人文化中不可不提又被遗忘的要素,既是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也是对当下种族关系的重新梳理。对非灵魂乐迷来说其实有点无聊,尤其中段,但不妨碍影片本身极高的史料价值。
这片子的吊诡之处在于:你根本无法摸清他的真实意图。如果顺应时势去讲,那他确实是一种跨时空的声援。但如果把他当一面镜子看,镜子里是当时黑人真实的种族困境与政治诉求,也有确切的领导与纲领在引领他们斗争。而镜子外现在的黑人运动则更像某些各怀鬼胎的人在利用发生的一些事煽动大群体,于是造成了一种并非革命而是暴动的现象。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想,这片子又有种人间清醒的观感。
cine de verano户外露天放映这片好爽,近乎还原现场的效果。吹着风听着歌,除了我们不能站起来,要不真的会和现场观众一样摇摆了,瞄了一眼前排的观众,好多人都在坐着晃。影片里没有的一曲结束后的鼓掌片段,我们加上了,整个氛围很沉浸。关于主题,虽然在提防着政治正确这四个字,但这个片子的度我觉得正合适。回归到音乐节的素材本身,现场的音乐和气氛才是最正确的不是吗?添加进去的访谈素材,一半是用来描述现场的,一半是讲述背景的,起到的只是铺垫的效果,那个压箱底的影像素材才是最闪耀的。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1969年夏天举办,距离该音乐节160公里外,另有一个音乐节在同一个夏天举办。有超过30万人参加此夏日系列演唱会,这个音乐节叫“哈莱姆文化节”,人人都可以免费参加。该音乐节有录影,但在那个夏天过后,影像资料在地下室沉寂了50年。从未被人看过,直到现在才重见天日。
在重现哈林音乐节的同时也带出了剧烈转变的时代氛围,这部纪录片显然对美国的重要性更大
3.5;以一场音乐会折射1969年的美国社会现状,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当充盈在灵魂深处的呐喊以如此热切呐喊出来,最终仍会成为zz素材的镶边——黑人运动领袖的遇刺、纽约市长的到场、黑豹党人的出场,即使大家都承认“登月与我何关”,然而身处历史的现场,他们成为被裹挟的一份。
7/10。如何铭记、如何反思,这部纪录片给了答案。黑权运动如火如荼的当下,它是最具文献价值的电影之一。批判,首先得立得住,她们在舞台上是闪着光的。在一个午后听着Soul,轻轻摇摆。
豆瓣真是阴阳怪气啊。就冲音乐也值五星好么。何况其他!A True Experience!
通过一个相对于伍德斯托克的黑人音乐节,去讲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社会状态,有史料价值,展现黑人文化迷人的一面,听听歌还行,片子没有重点表达,属于每年必备的颁奖季黑人纪录片
无论如何,伍德斯托克大概率再也不会重演,除非……
伍德斯托克的同一年,1969,这场哈莱姆的盛大音乐节被生生抹去,被故意遗忘,就像从未发生。电影可以制造回溯的奇迹,但凭空消逝的五十年如何偿还?那转折点的一年,黑人不再被蔑称Negro转而以社群呼吁的Black来指称成为共识。现场实录插叙当年亲历现场的人们笑泪回忆,Jazz, Blues, Gospel…灵魂乐的感染力跨越时空和放映依然深达心底。在动荡不安的时局连续剧震之后,这场活动的意义超越了单纯的音乐和娱乐性质,它是一份政治宣言,是平权运动的艺术映射,是从纽约的黑人社区心脏地带发出的耀眼光波:我存在,我歌唱,我们的历史无法被轻易篡改忽视。这段留存复苏的影像资料,因此不仅是还原历史真相的原生文献素材,亦同时具备着反思和呐喊的力量。
素材珍贵,根据每段演出展开的文化历史解说也写得不错,但是!为什么要在人艺术家表演的时候中插解说!一段段精彩绝伦的live被解说无数次打断,沦为背景音乐,尊重人艺术家嘛!尊重人表演嘛!剪辑和制作组给老艺术家们谢罪!!!由表演延伸到1969年动荡的时局和哈林街区文化上没什么不妥,但能不暴殄天物嘛!
《灵魂乐之夏》再次提醒着我们60年代的不可思议,伍德斯托克固然伟大,但60年代还有着无数被忘记的哈莱姆,谁又能抵抗一场free festival。
大型Black woodstock live,史料整合起来没有太多干货
有没有纯享版,不想听他们在那念叨,少说点还行,说多了真的烦。第一,blm的背景下,1969年以黑人为主的灵魂乐音乐节显得格外有意义,第二,拜登拉稀的时代,说起黑人随后我就会想到亚裔,着实令人唏嘘。
历史在反反复复、穷尽可能地挖1969,尤其woodstock的点点滴滴细节,却不知在那么近的地方,还有这么大规模这么热闹的Blackstock,登月的一小步,并没成为哈莱姆区黑人和波多黎各人的一大步。虽然族群和平等意义分外重要,但当高度粘粘一块的现场音乐和平权表达,喋喋不休涌来,对因交流中断而暂时远离这些情感纽带的状态来说,就会消化不良了。
但当一切都与政治有关后又有些无聊了
黑人的Woodstock可惜没有太多人知道。好喜欢Nina Simone的嗓音。
喜欢!很流畅!很有力量!信息量也很大!楼下的,这是纪录片当然要加解说,想不看解说您再等等高清录像或者直接去听音频呗,以及楼下说碰瓷的,这是人家生命长河里至关重要的记忆,您觉得没啥技术水平建议直接关掉走人!在这哔哔并不会显得自己很高水平谢谢!
太流水账了吧,而且节奏和结构问题很大,显得十分冗长。BLM和音乐节穿插叙事,但是结合得很差,导致说教意味浓厚。MTC评分那么高,而且颁奖季有横扫的趋势,结果十分失望,以为质量多么高呢。果然野播纪录片奖获奖作品都会被奥斯卡snub。
1969。封面虚晃的BB king与黑人建构的清晰历史,这个世界依旧不明朗,人们依旧在抗争。
影片主旨就是不要忘记。看到有评论说只想看音乐纯享版,出门左转买唱片好吗。仅仅给观众看一个人山人海的音乐节录影带,对黑人运动不了解的不关心的观众要怎么记住。音乐不仅仅代表音乐,影片里的访谈,当时的影像材料,种种相关的线索都串联起来,才有现在影院观众对当时的现场观众的共情。
truly affective!! 完全作用在骨头和肉躯上的音乐 太强大太感动了 /editing is overwhelmingly good…
能把当时的种族对峙、平权运动、Harlem的对种族熔炉文化等等如此紧密的结合进这个鲜有人知的音乐节的现场录像中,真的是很厉害的。在Harlem这个穷苦的社区,影片选择了一种十分积极正面的语气,在苦难面前不去埋怨,而是充满了对自己出身的无限自豪和对未来的希望,就像Nina Simone的那首Young Gifted and Black一样,太打动人心了。PS,当然,片子里的音乐都好好听,忍不住想从沙发上跳起来跟着扭。
这个音乐节阵容确实是炸的,但演出片段总是被各种访谈和资料片内容打断,很不爽啊。就像那些对登月毫无兴趣的黑人兄弟姐妹一样,我就想看一个纯现场的剪辑版本呃。
这场音乐会好像真的很少为人所知,其实少些采访多些音乐片段可能更好看。里面提到了leaders being killed and jailed和going to the moon多少有些意外
“精神附身” “非洲中心主义”。为什么要歧视黑人呢?我就有黑人崇拜!黑人音乐天赋技能点满,运动体魄强健,能将艳丽繁复服饰穿着亮眼时尚体质(纯白连衣裙也美丽好像没有需要避雷的颜色)。是"Black”而不是“Negro”,黑人为自己的色彩自豪,黑人记住黑人的历史。(除了已知的Stevie Wonder和Nina Simone,另外码了Sly & The Family Drone、Sonny Sharrock和一首《Aquarius》)
了解一下黑人历史 了解一下蓝调布鲁斯 好几次感觉被迷住了 音乐节的魅力和氛围太强大了
尘封五十年的珍贵历史,Nina Simone全场最佳。
別忘了,我們共同擁有過——那些力量,是真實的。從電視到電影,影像如何成為一種精神之力。貴在真誠的心和寶貴的archival footage,剪輯中規中矩時有火花。
这部纪录片的优秀来源于电影外,一个埋没了五十多年的音乐节,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无法被关注,现在重看,却有着如此之多的巨星
只想多听几首斯蒂夫旺达,不想听什么政治议题宗教说教。
再次感受到R&B音乐就是一种说话的方式,真自由
为什么等了整整五十年?很遗憾,这部电影没有深究。
这是和woodstock同一年的音乐节,在harlem的黑人音乐节,从现在的影像资料看,满山满谷的人(黑人)啊,可是基本无世人知晓。半个世纪过去了,不知是借黑人民权运动的再次汹涌再现当年的音乐盛世,还是接着这场往事来再讲一遍民权运动史,嗯~~~我就当听听音乐,刷刷历史吧,69年的黑人音乐节,纯粹的蓝调,灵魂乐,真的是又土又炫又好听。
在1969这个黑人革命高涨的年头,一场属于黑人的音乐节气氛热烈,它是政治的宣扬,情绪的宣泄,几十万人汇聚在一起,表达种族的团结,接受灵魂的洗礼,在爵士蓝调福音的混合节奏之中,尽情享受音乐的力量,很多名头很响的表演者,奉献了激情四溢的表演。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黑人想去非洲,白人将要去月球,我选择和波多黎各人留在哈莱姆,给自己找点乐子
如果一件事错了,人就该努力把它做对,矫枉过正只会是一个阶段
几十年前的影像文物出了土,文化价值很高,尤其对于生活在美国的黑人群体来讲。但是纪录片本身真的没什么闪光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310320243/17118248952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