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国6.8分历史剧情片《贞德》

2019法国6.8分历史剧情片《贞德》

《贞德》介绍

名称:贞德

别名:童女贞德2 / 圣女贞德 / Joan of Arc

主演:莉莎·勒普拉·普鲁多姆

导演:布鲁诺·杜蒙

地区:法国

年份:2019

语言:法语

时长:137分钟

分类:剧情片

《贞德》剧情介绍

法国著名导演布鲁诺·杜蒙前作《童女贞德》的续集。杜蒙以辨识度极高的舞台风格叙述贞德出征,后被勃艮第俘虏,在英国教堂接受审判的经过。素人女孩莉莎·勒普拉·普鲁多姆以精湛的演技表现了法国民族英雄贞德的勇气与力量。

《贞德》豆瓣热评

  • Tolkien

    估计只有法国人能看到最后

  • 超cute侠

    相比用摇滚的形式诠释少女贞德,这部庄重的气质显然要合适得多,依旧是舞台感十足,贞德绝大多数镜头都是在与观众形成对视,杜蒙用这种间离的方式解构了这个故事,贞德仿佛抽离出来幻化成一个坚定的并具有神性的女性形象,这里没有时间和地域的桎梏,是单纯的对美好品质的颂扬。

  • 画隽

    原来这就是舞台风格…

  • zzy花岗岩

    比童女贞德友好的多~

  • 克莱奥

    杜蒙的电影总是搞死人

  • 不老的李大爷耶

    杜蒙的《小孩子》系列里的无厘头我是非常喜欢的,但这一《贞德》系列始终还是欣赏不来……虽然这次的尬唱比上次少了些吧

  • cyyy

    欧洲的教堂真是称得上壮观。由内而外的华丽却也只是躯壳而已。持守信仰的贞德是孤独的;教堂里神职人员一直围绕是否可以完全顺服教会来审问,一群顽固的教条主义和耶稣批判的法利赛人又有何区别。贞德一直在谈论的上帝,爱,救赎,祈祷这才是教义的核心啊。藉上帝之名的审判,不过是宣示手中的权力罢了。所以为基督教复兴的地方,不过都是假象。

  • 库里斯安耐

    女版耶稣受难记,拍摄跟法国,小姑娘演的很好。

  • cyprus

    对经典题材的另辟蹊径的诠释。将一切与表现女主人公精神气质无关的内容——背景、人群乃至情节——统统抛掉,只剩荒诞而紧张的对白,而荒诞中却极具思辨,使思想而非历史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记。观赏性的确不足,整个电影显得枯涩冗长...

  • 西卡里奥

    杜蒙已经完全超脱自然主义了,在自然主义式样的“舞台”上指挥舞台剧,素人的表演方式的特质完全被他所利用,演员随便一个神情和动作都能被他框进在这奇异的体系里,并与这系统互相成就。

  • 生生

    3.5 反传统不是不对,只是对于浸染在传统形式的观众而言不好接受,但影片本身就前部《贞德》有何精进呢?和对DAU的评价一样,如何平衡”度“,恐是创作者共同要想的,只是期待在此种形式中更加精进的杜蒙的电影,因为真是难得的创作人

  • Lizzy

    也太像舞台剧了

  • 意识流螺丝刀

    !!!!!Long live the ECCENTRICS!!!!!

  • 冒半拍

    抽离的视角,自然主义的叙述方式,很强大的一部电影

  • 西澍

    比上一部尬摇跺脚甩头的狂野放飞音乐剧「童女贞德」友好很多. 台词能看懂,且基本逻辑是有的……略去战争场景,以对贞德的审判为中心,其间又夹杂诸多看似不相关的人物刻画——共事的将领、国王、教徒乃至刽子手和狱卒,观察他们对这一事件的反应. 独异的还是杜蒙一贯的“抽离感”:他压根不是在用正常的思维和你讲故事,叙事永远像是一个脑子不太灵光的人的呓语;人物不是人物,而只是一个试验性的符号承载;拒斥模仿现实,旨在打造一种充满悖谬的影像新现实;突破电影的边界,甚至直接无视边界. 接受障碍是必然的,看这样的电影不是享受,而是接近于自虐,但也是近乎朝圣的自虐.

  • ariella

    看起来像预算不足的草台班子排演的话剧。也算是一种体验。

  • 傲慢与偏见

    太过沉闷

  • 有志

    并不是很喜欢这版贞德,形式主义过于凌驾于内容之上,过于解构导致过于空洞,戏剧舞台化也好,大量游离于人物内心外他人的庞杂对话也好,都有点太故作姿态,可能本人还不够高级去领悟导演的艺术主张……

  • 东散

    显然比第一部好懂,法庭戏精彩,小演员演出了圣女的神采。

  • 半弦月

    震惊于它的表达方式,选取内容;杜蒙真是开拓者

  • NanSLi

    消磨了过度癫狂的形式之后依然存在无解状态的抽象秩序。只是过去的动作-吟唱转变为凝视-独白。在所有抽离出连贯性的“仪式”里,情绪与话语彼此间丝毫没有牵连,即便是因为这种缺失感才能真正囊括起人物与叙事间的逻辑的紧密。视角落到面容的瞬间似乎很难泛起有效的能量,很难感受那张稚嫩的脸庞作出什么变化。情节承载着初始的纯粹,言语却铺盖着超出感知层面的美感,没有撼动,没有沉浸,只有密集倾泻中无法安定的思维...

  • 栅栏间隙偷窥你

    依旧是大型实景话剧。比上一部《童女贞德》友好很多,而且音乐更好听。

  • 451½°F™

    传统文化语境下,对于贞德自我内心的审视,以及完全让位于宗教狂的迫害,在「庭审」桥段贞德不断重复「与你们无关」的神情颇似当下流行的女性主义抗诉,或者以此为试剂来测试观众与评论的「癌度」也未尝可知,总之在不同语境与文化倾向的环境中,就会诞生不同意义上的贞德。

  • 梵目

    贞德就是贞德,不要冠以女版耶稣,她不是救世主,她只是一名战士。比第一部好多了,但静态镜头和音乐依旧过多了。

  • 椎名伶檎

    等了一年!杜蒙真是当代珍宝一样的导演,前几部喜剧积压的荒诞转化为直接的挑衅,太棒了!

  • 欢乐分裂

    3.5;在战场上、审判席上仰起的脸庞泛出圣洁而无畏的光芒,对应着俯瞰的视角——她的确在与上帝对话,但人类永远听不见。

  • 两头烧蜡烛

    待补《童女贞德》

  • 空白岸

    没必要。真没必要。

  • 上海裁缝

    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不知道说点啥

  • 第七旅

    无法与1999年由米拉·乔沃维奇主演的《圣女贞德》相比……

  • 杏仁斯嘉丽

    就,不是我的菜

  • 于木木

    3.5

  • 倒带

    三幕场景变化,大量对白、歌唱形式展现庭审以及人物内心,素人演员真的素到看不到内心。形式的舞台感非常强烈,导演扔掉怪诞剑走偏锋然而只有乏味。不要说什么形式的独特,可看性为零再独特也是徒有其表。

  • 华盛顿樱桃树

    古典的手法和内核,现代又先锋的视听语言…算了,打扰了…

  • 啊飘

    建议5倍速观看

  • 五点共圆

    未有剖析内心、抽离之余真实感却跃然而出——杜蒙以某种布列松的方式捕捉到电影的光辉。

  • 东东冒险家

    四星半负补正到四星。一个拥有强大个人意识的女孩与顶着神圣之名党同伐异的教会的口水战(也能看作是一个高智商小丫头把迂腐教徒耍地团团转的故事),个人的上帝与集体的上帝何为正统的辩论。再打个比方,就是直租租客和中介的撕逼,因此此片可以看作是形而上化后的基督圣体。不过就我个人感受我选择站在贞德一边,信仰这东西因为类似的意识志同道合而自由汇聚后变得巨大,但是宗教化后追究三观不正就变味了,再往下又成了主义和生意之争,很恶心。表演基本都很难看,越以为自己演技好的演得越难看,跟玛鲁特完全不能比。配乐更差,用了那么多电音还是没有提升电影哪怕半点气质。配乐对于影像的作用是视觉流动的牵引力,就这点来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导演都不会使用配乐,更别说音乐品位了

  • 尚在影

    当我们不得不呆坐在家里时,看那些令人厌恶的人蹂躏他们目及的一切。

  • 嗷呜

    有种看舞台剧的奇妙感受

  • maddy

    导演风格明显,人物性格突出,画面写意w简洁,音乐悲壮而忧郁

  • 西楼尘

    常胜的贞德究竟是军事能力过人,还是领受了上帝的神谕。审判的贞德究竟是决意为正义赴死,还是甘为败绩担责。受刑的贞德究竟是妖言惑众的巫女,还是刚烈不屈的圣女。准备刑具的农夫聊着家常,看守的士兵盼望早点行刑,十九岁的少女拥有怎样的勇气,为法兰西视死如归,却在祷告和泪水里结束得如此唏嘘。

  • 亵渎电影

    相比上一部《童女贞德》,这一部已经很友好了,不再是重金属说唱,也不再不停的甩头了,台词也能看懂了。杜蒙真的是天才,一直在打破电影的常规,打破类型的界限,叙事的套路和视听的呈现,呈现出非常独特的风格和观影体验。几段关于宗教的审判辩论,配上演员不太灵感的扮相和表演方式,确实可以感受到这一部的主题深度了。

  • 九只苍蝇撞墙

    这么多欧洲电影导演钟意贞德,大概因为她的故事几乎就是一个女版耶稣受难。审判和争论的内容非常的有意思,双方争辩的几乎不是有罪和无罪,而是在争论判断的主体是谁,然后这个主体是否有权利在某些方面作出权威的断言。它几乎就是西方当代司法的雏形方法论论战,也由此可见基督教本身所蕴含的超验理性的强大,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沐浴在这一思想框架之下。影片的极简带着伦勃朗速写的美感,明知道它是示意性的,抽离的和不完整的,依然会被其中的人物闪光点所打动。是不是该有人完整地总结一下杜蒙和布列松的相通和不同之处在哪里。起码有一点,演员和人物都在他们的影片中变为了承载话语、行动和情绪思维的抽象模式。

  • TWY

    令人激动的电影,在上一部结尾,贞德摆脱了固定在远处的摄影机控制,这一次摄影机则与她一同呼吸,杜蒙在蓝天的荒原上轻轻几笔便制造强大的超验,阳光以音乐的方式洒在这张坚韧的脸上,宛如沃霍电影般注视着,情绪立刻超越了言语,眼睛中闪着电影之光;而在另一边,杜蒙前几作中肆意的喜剧被内化为教廷的歇斯底里,也令无字幕的纯观看成为了乐趣,他们不明白,把贞德这位勇士当成小孩子,最终成为小孩子的却是他们自己。

  • 圆首的秘书

    进阶版童女贞德,歌声变成了内心独白。全片的观感极矛盾,既搞笑又庄严,审判一段简直庄严到哭,神父一献唱又笑得不行,歌声让人感动得不行,旁边人又做着让人很难不笑场的鬼脸。杜蒙常常把观众置于哭笑不得的尴尬境地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逼近“真实”。这不是影史上最好的贞德,但却是最坚实、最令人动容的贞德。

  • 罗宾汉

    3.5分。没有了上一部放浪形骸的贞德影像,杜蒙却依然游走在反传统的前沿,用解构历史人物的现代手法令观众大饱眼福。对白里混合严肃与诙谐,半带正经和胡闹的人物设计,不仅是对宗教传统观念的嘲弄与反思,更透过流行文化的手段(法语歌曲)来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原出本真的人性。收尾部分有点不够干脆,对白速度较快,尤其是教堂审判的段落。原创度有所欠缺,Alain Guiraudie和Albert Serra之前的作品里已经出现过。

  • Moning

    7/10 像极了话剧场景。人物十分生动鲜明而夸张,主人公小孩一副如此耐看的脸庞。省略掉所有的战斗场面,只剩下击鼓、辩论、静默…… 第一次祈祷的时候是有些WTF了,背景宗教音乐加上孩子凝视镜头毫无动作直到歌曲结束。与主角互相凝视,好像观者就是上帝,还有一次观众是“贞德”。很特别。关注一下这位导演。06/25/2019

  • 西帕克

    杜蒙还是当代最接近布列松的导演,每个角色都是真实却抽离的。他不试图探索贞德的内心,也不试图探索这是信仰还是幻想。反而用大量的篇幅拍摄不相干其他人的谈话,展示的是每个人对这个事件的不同立场与态度。

  • 陆支羽

    3.5。

  • roobs

    演员deliver台词的方式既舞台感又像是在一本正经地搞笑,全场走的走睡的睡。完全无法同感主角小女孩,审判一段只觉得她执拗得令人心烦。

  • 粉粿爵士

    童女贞德中质的跳跃性转变(宗教,歌舞,女孩等),在本片变成人物戏谑性的话语与视角的“突兀”转变(近景–中景–远景)。正如ripples在对童女贞德的评价中所说,为了让不同的质共存在一个空间中,他选择了感知-影像的视角来构建深焦图景。而贞德则是通过视角的跳跃使被解构的宗教与秩序形成一个“新的空间(或者一种体系?想不到合适的词)”,某种程度上依然是同一种蒙太奇

  • Peter Cat

    3.5

  • 浮草

    依然是以怪诞形式感消解崇高,种种凝视,但我无法进入状态。上一部童女贞德还有感一些,喜欢更疯一点,尤其是上一部的音乐形式。

  • 三十

    从不按常理出牌的杜蒙。也只有听杜蒙自己说了才明白他奇怪风格的缘由——从未上过电影学院、对哲学和人性的探讨大于电影技巧的应用和探索。但内心仍倾向于给一个好评,出于电影中对很多人性、神性和政治的探讨。那场庭审戏,确实精彩,一层层递进的辩论,让人想起诸多法国新浪潮延续过来的传统。很想说电影整体很像帕索利尼+布努埃尔+戈达尔,既有厚重历史感,又是一个神话,又是鲜明的政治意见表达。层次很多,不容易进入,然而一旦看进去,回味无穷。

  • 文森特九六

    四星半。回想起来吓一跳,虽是“续集”,然而这次杜蒙的影像形体和调度生理,其实都是全新的。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jianjie/5310320243/17118250082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