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位过往的老友|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

每个人对于青春总有难以割舍的情感,也许是懵懂的追思也许是对遗憾的缅怀,也许是对错过的悼念也许是对甜蜜的致敬。

那份青涩的情感总是以挥之不去的面纱忽明忽暗地出现在你的眼前,读到关于青春的文字,看到关于青春的电影,听到关于青春的歌声,触摸到关于青春的记忆时,这层面纱就随之脱落,已然逝去的青春就赤裸裸地再一次呈现在你的眼帘。

你看到那个青葱岁月里一个或阳光或失落的少年,正在冬日的阳光下垂下伤心的眸子,TA轻轻地展开面前的信笺,小心翼翼地研读每一行字,唯恐字面背后的深意被错漏。阳光投射在TA青春无敌的脸庞上,那么耀眼,那么明亮。

我总可以从与青春有关的电影里找到曾经的青春期许。

1.青春的暗恋与压抑

周公子的《你好,之华》里的那个少年,是之华,是之南,是尹川。看《你好,之华》的那个“少年”,是你是我是TA。

电影故事其实很简单,两条线:母亲们的中学时光和女儿们的中学时光。母亲之华钦慕着姐姐之南的钦慕着,却尴尬地充当着送情书的信鸽。之南在之华心目中是女神一样的存在,阳光、优秀、美丽,她拥有着青春时代最美好的一切。之华则是苍白的,她普通、平凡、默默无闻,她是优秀的之南的妹妹。之华鼓起勇气的表白却被尹川无情地回绝。

命运总是捉摸不定。她的炫目导致了天之骄子的敌视者觊觎,张超想尽办法地从尹川身边夺走了之南,带她走进了一场无法回头的婚姻坟墓,甚至将她推进了抑郁症的深渊。她最终无法忍受抑郁症的折磨,留下了一对可爱懂事乖巧的儿女,选择了死亡。

妹妹之华却循规蹈矩,找到一个朴实无华的工科男,过着平静的生活,却总是在内心深处渴盼着点点波澜。姐姐的同学会邀请函给了她机会,她再一次地遇见了曾经在中学时代拒绝她的尹川。她用姐姐的名义给尹川写信,她借用婆婆的男老师的家庭地址,她试图继续躲在姐姐的影子后继续与尹川的精神交流。

而尹川在再次遇见她的一瞬间已然识破了她,只是这次,他没有公然拒绝,因为他的成长,他选择了重理青春的思路。他祭拜了之南,他谴责了张超,他安抚了之华和之南的女儿。

信笺,是全剧的魂。之华之南写,尹川写,之华的婆婆写。他们都将心绪倾吐在纸上,故事说给笔墨听。书写时刻的他们特别唯美,读信时刻的他们尤其宁静,让人不忍惊扰。

我想起我的中学时光大学时光的那些信,给师长给同学给父母,一封封都是彼时的思考,现在想来未免幼稚可笑,然而在彼时是多么地情真意切。几次搬家,所剩无几,也算是青春的一丝遗憾吧。

之华的故事仿佛就在身边,它不曲折不离奇,不惊心动魄不感天动地,却格外地触动人心。之华之南就像隔壁家的同龄人,一起长大,一起嬉笑怒骂,渐渐地却活成了不认识的模样。她们回家时总是笑盈盈,背后的心碎却不愿提起。她压抑她忍耐,终于被生活击溃,一败涂地。

所幸,她的子女没有责怪她,她们读懂了她的信,她的故事,竟然是她的人生之书的最佳读者。

她的子女或许不及她优秀,但是他们懂得倾诉懂得放下。他们在一个明媚的冬日带着鲜花带着微笑来到之南墓前,他们原谅她的撒手而去,他们理解她的苦痛,他们选择带着青春的笑颜继续前行。

青春,它仿佛一个过往的老友,有欢愉有悲伤。带着悲伤前行,前途注定晦暗,而带着欢愉前行,前途必定金光闪闪。

2.青春的勇敢与迷茫

冯导的电影《芳华》被很多影评人斥责,称其诋毁了文工团、灰色、具有负能量。其实,就我看来,这不过也是一部青春之歌,五六年代生人的致青春。恰如七十年代生人追捧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恰如八十年代生人追捧的《匆匆那年》、恰如九十年代生人热议的《小时代》。

《芳华》用较为细腻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一群十七八的青年男女的集体生活,他们中有心思单纯者、有内心自卑者、有助人为乐者、有见利忘义者;他们有对新来者的敌视,有对优秀者的妒忌,有对有背景者的逢迎,有对弱小者的帮助;他们会一起打闹、一起学习、一起捣蛋、一起欺负人、一起抱头痛哭。这些,难道不是任何一个年代的集体生活中都会有的痕迹,你我他,难道不曾看到其中某一个的背影与自己竟然如此神似?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所以,我觉得这只是换了一个时代背景、调换了一个故事发生地点讲述的集体青春回忆录。

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是青春年少时特有的“权力”,若干年后,我们看到当年势利的舍长也会为刘峰挺身而出,我们看到当年只敢作为故事讲述者的萧穗子对刘峰、何晓萍宽厚待人处事的艳羡。

他们在青春褪去时,对过往的荒唐可笑行径,貌似放下,其实内心深处的纠结与苦楚已然根植。青春的记忆对每个人的成长会留下最沉重的烙印,任何一代人都一样。

他们年轻时,对林丁丁的龌龊视而不见,中年以后又对林丁丁的发福嗤之以鼻。

荧幕外,是一阵狂笑;内心里,却觉得这样的故事每天在身边重演。这就是生活,无关文工团。

3.青春的委屈与惨烈

《悲伤逆流成河》是另一部同样惨烈的青春电影,影片将镜头主对准上海弄堂里一起长大的一对年轻人齐铭、易遥在校园内外情愫纠葛,并在一次次的流言蜚语中卷入校园欺凌,最终以悲剧结尾的故事。

在女主投海的片段,女主撕心裂肺地喊出了对所有人的痛恨,她把他们集体视为凶手,她要让他们集体为她的死亡做见证,她要让他们的余生活得不安。她是在用死亡反抗她曾经遭受的校园欺凌,但是她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欺凌。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参与了对她的欺凌,其中还有帮助过她或者试图帮助过她的人。她不顾所有地将所有人硬性地推向对立面,用仇恨的目光扫视什么所有的人,难道不是对无辜者的一种欺凌?

故事是准备控诉校园欺凌,我却从中读出了女主的极端性格。女主的反常态性格的形成当然不仅仅源于校园,她的家庭环境、她母亲的教育方式都使她的性格铸成大错。

母亲没有重视与她的沟通导致她认为她被母亲遗弃,实则母亲在小心翼翼地积攒她的学费;青梅竹马的同伴的关心她误认为恋情,导致她心生怨怼。而这一切本可以通过良性沟通消弭的误会,却因为她主观的臆测、揣度而成为一条悲伤的河流。

芬芳的年华,有阳光有色彩,有悔恨有悲伤。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它未必风光旖旎,但它就赤裸裸地存在着,你的芳华在文工团,她的芳华在校园。

除了时代不同、地点不同,故事总是大意雷同。人性的善与恶,从未因时代的改变、地点的轮换而淡出舞台。青春总带有难以避免的伤痛,若干年以后的记忆却往往源于此。因为,即便苦涩即便伤怀,但它毕竟有青春的味道。

4.青春的渴望与逃避

青春期,天然地躁动不安,天然地与父母抗拒。多数父母对青春期子女的思想、观点,甚至他们周遭的朋友知之甚少,甚至几乎一无所知。父与子、母与女、父与女、母与子,本应是这世上最纯粹最亲密的关系,然而在各种社交软件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时今日,父母与子女之间竟似云山雾罩,只见其人不见其神、只闻其声难见其心的现象比比皆是。醒悟的父母们迷茫无助,依然被子女乖巧可爱懂事表象蒙蔽的父母则还在悠哉悠哉自得其乐,殊不知很多暗渠就在身边。

一个朋友,妻子早逝,他忙于工作,忽略了女儿。直到有一天,老师通知他:孩子两天没来上课,

他才发现他对女儿一无所知。

我看到的他脸上写满对青春期的成长的恐惧与无助,苦恼与困惑。

他对女儿的全面无知始于妻子因癌症去世之后,他并没有与女儿进行推心置腹地沟通,他忽略了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母亲早逝所受到的伤害。他一味地说:你可以!加油!而这是出于青春期抑郁症患者最不应该经常听到的声音。他忽略了陪伴,只是按部就班地关照她的日常生活,而淡漠了她的思维变化。这一切的忽略才导致了本就内向害羞的女儿在班级人缘一般的情况下,只得退向虚拟网络寻找慰藉。这也才铸下后面的恶果。

单纯的女儿,因为朋友的匮乏、父亲的心理缺位,对网络竟产生了巨大的依恋。她迷恋直播,在直播中与网友亲密互动,将诸多个人信息悉数告知,并对网络另一端神秘的网友交付真心,有求必应。这一点与当下的诸多青少年实在太相似!他们面对父母无话可说,在网络里却是聊天高手;面对父母讳莫如深,面对网友侃侃而谈。可是,孩子!网络有利更有弊!尤其是五花八门的社交网站、社交软件,你知道另一端是谁?他是善是恶?是其情可悯是穷凶极恶?隔着厚厚的网络,我们难辨是非!隔着薄薄的屏幕,我们素手无策!

幸运的是,孩子在一个网吧被找到。但是她留给她父亲深深的自责。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假如光线的明暗可以很突然的把我们折射回曾经仓促的青春,假如时光依旧,一切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青春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后,又如烟花般稍纵即逝在了我的世界。梦里依稀,仅是流年。

有人的故事还未开始,也有人的故事已经结束,未开始的总是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已结束的却未免太多感伤,或许我们应该对美好说祝福,对感伤说抱歉,其实一切都会好的,就如我们必将也一定会幸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080520243/1715099600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