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青春电影,以怀旧作为对回忆的再加工,成为电影类的新审美
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前请辛苦点下“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孙虎的书房
编辑丨孙虎的书房
一、小众向大众的演化
随后几年中,青春电影《匆匆那年》、《小时代》系列、《后会无期》、《同桌的你》、《左耳》等几乎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这些电影无一例外的选择了青春题材,用充满回忆的青春故事引发了大众关于青春与时代的讨论。
青春电影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从边缘走向主流。
电影导演们不再固守自我喃喃低语,而是用光影语言上演一幕幕青春的幻觉。
香港电影与台湾电影在经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短暂沉寂后,本土电影再次复兴,而青春电影也成为电影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拉动电影票房,臝得观众认可。
2010年,《海角七号》在台湾上映票房超过3.2亿新台币,随之电影《渺渺》、《听说》、《艋胛》等青春电影都有不俗的表现,伴随着台湾电影的振兴,台湾青春电影保持一贯清新风格的同时,也讲述着新一代台湾年轻人的梦想与现实。
带着香港城市气息的青春电影,裹挟着现实的幽默,锋芒尽显。
《六楼后座》、《早熟》、《刺青》都是港味十足的现实版青春,新一代的香港青年不再是庙街马仔,也失掉了香港都市繁华下暗藏的残酷。
香港电影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转型,电影市场的持续低迷,逼迫香港电影在开拓中渐失原味,无论赴美还是北上,香港电影的印象永远停留在旧时代的辉煌。
而青春电影仍保留了香港电影的余味,无限繁华却冷漠的都市里,青春的美好与残酷、成长与叛逆、奋斗与迷茫不再只是抽离生活的意淫,而是几近赤裸的真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真正发展起来,两岸三地的青春电影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提高。
类型范式建构起来,与以往仅仅带有青春元素的电影已有了明显区别。
本论文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时间节点,探讨华语青春电影的发展脉络、类型特征、审美特色、文化属性,多角度阐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的创作全景,为华语电影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青春电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漫长
世界电影诞生的百余年中,电影艺术在不断丰富与变化,从1895年巴黎地下咖啡馆最初放映的单镜头短片《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到新世纪后的3D立体声巨幅宽银幕IMAX带来的震撼视听感受,电影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人类娱乐方式的革命。
“类型电影”这个最初法国理论家用来讽刺美国好莱坞电影缺乏艺术创新的名字,成为了二十世纪后期,电影产业化、娱乐化的标志。
传统电影类型经久不衰,爱情片、警匪片、喜剧片等类型已在实践与理论中得以命名。
而青春电影,虽已在世界多国电影制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研究价值却并未得到学术界重视。
青春电影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国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制作青春题材电影,但早期青春电影不具备稳定的类型特征。
随后青春电影有所发展,在每个时代都有讲述当下青年故事的代表性电影作品,如1959年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代表作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击》。
这部电影是世界青春电影的经典之作,是战后的一部青少年问题电影,讲述主人公无法忍受学校、家庭、社会的制约,逃出少年管教所,寻找自由的故事,对之后出现的青春电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青春电影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经典之作,如英国电影《猜火车》、德国电影《罗拉快跑》、日本电影《情书》等等,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青春电影的类型化程度并不高,始终无法作为成熟的电影类型进入主流电影市场,创作者们个性化、经验式的表达方式无法得到主流电影市场的接受。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青春电影才逐步走上类型化发展,成为电影产业中重要的电影类型之一。
华语青春电影的创作产量丰富,两岸三地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青春电影导演,创作了五百余部电影,部分电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获得各大电影节众多奖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人们思想和生活发生着重大变化。
“九七番港回归”前后,香港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对大众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台湾地区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织对抗,青少年在自我迷失中寻找文化与家园的归属感。
华语青春电影表现出了不同时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与现实困境,关照社会现实与时代变迁。
因此对华语青春电影,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同时,作为当下华语电影产业中重要的电影类型,青春电影创造了众多票房神话,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是华语青春电影创作的高峰期。
2011年,由电视剧《奋斗》改编的同名青春电影并未获得成功,仅获得567万的票房收入;2012年共生产国产青春电影6部,每部票房收入均低于500万,而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大陆获得7651万的票房,引发观众集体怀旧的热潮;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1/2》电影、《中国合伙人》、《青春派》等电影获得成功,将国产青春电影引入创作高峰。
2014年,《后会无期》、《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均创造了过亿的票房成绩,青春电影未来的商业价值令人期待。
而这些青春电影的商业成功离不开对商业规律的有效尊重,对电影类型的正确建构,对观众观赏心理的准确把握。
因此,以电影文本为基础,分析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特征,对其叙事方式、人物形象、视听语言等要素的深入探索,对华语青春电影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本论文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华语青春电影类型化的发展过程,探讨青年文化、地域文化和时代变迁对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响。
三、开始向成熟化发展
本文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时间起点,时间跨度为二十六年,以两岸三地的青春电影为研究内容。
对于华语青春电影而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与之前的发展有着全然不同的面貌。
中国电影产生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最初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汲取营养,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有了电影与戏曲在艺术形态上的结合。
而后,中国电影又受到文明戏与现代话剧的影响,将很多文明戏与话剧搬上银幕,话剧界的众多创作者与表演者加入电影制作的行列,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作品。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进入辉煌的创作期,面对国家内忧外患,左翼电影与文人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两条重要路径。
同时,中国电影逐渐走入商业化、出现了成熟的电影类型。
武侠神怪片、通俗剧、喜剧片等类型应运而生,以表现青少年生活现状与理想的影片出现,成为早期青春电影的雏形,受到早期电影观众的欢迎。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电影在国家扶持下,呈现主流意识形态色彩,一大批表现革命英雄、解放战争的影片成为主流。
《刘胡兰》、《董存瑞》这些表现革命青年斗争事迹的影片家喻户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电影产业也进入改制过程。
除了以表现改革为内容的工业片的繁荣外,也出现了在银幕上表现青年人之间爱情、友情的电影,以及面对“文革”历史的反思电影、伤痕电影,主要也是以青年人为主要表现对象。
但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电影的形成与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以第六代电影导演的崛起与成长为契机,华语青春电影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作品数量急剧增加;
作品的质量与影响力也迅速提升,青春电影是第六代导演热衷创作的题材,他们的创作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关注与认可,也得到了国内青年观众的喜爱。
另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也是香港电影的繁荣时期,多种类型电影共生,出现了青春电影的重要作品。
就台湾地区而言,虽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全盛期,由侯孝贤、杨德昌等导演拍摄的众多青春电影对台湾电影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发展却呈现出多样的风格,更能代表台湾青春电影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本文主要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创作的青春电影为研究内容,能更全面地展现中国青春电影的全貌,探索青春电影的发展历史,类型叙事等特征,并探究其文化与美学意义。
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在近现代历史中有着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1949年后,中国电影的发展也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而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
但两岸三地有着华人同根同源的文化传统,以及共同的电影传统。
实际上,无论在大陆、香港、台湾,都有着相同的文化旨归与审美倾向。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两岸互通与交流不断增加,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尤其在电影方面,在资金、人才、创作、发行等方面积极合作,跨地区的合拍片逐渐成为电影产业中普遍的生产方式。
因此,本文将以“华语电影”这一概念取代“民族电影”,作为论文中对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
华语电影概念的提出是两岸三地学者“共同以一种宏观的视野,套句电影术语——采取‘大远景镜位’来检视70、80年代交替以来至今90年代中期,台湾、大陆、香港的电影机构在文化的显意过程中,与整体社会体系互动牵引所产生的复杂意涵。”
参考文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080520243/1715099696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