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片名耽误的小众高分电影,看过都会过目不忘

最近出了一部小众电影,片名听着平平无奇,但每个看过的人,都会对它过目不忘。


甚至将它划入《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朗读者》等高分电影的梯队——《波斯语课》。



这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故事灵感来源于真实事件,改编自作家沃尔夫冈·科尔哈泽的小说。


1942年,纳粹德军展开疯狂的大屠杀,凡是被抓住的犹太人,要么被关进集中营,要么在转运途中遭到迫害。


影片的男主,就是在逃去瑞士的路上被捕,即将和同胞们被草草枪决。



在危急关头,他开始疯狂哭喊,谎称自己是波斯人,并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本叫《波斯语的奥秘》的书作证。



其实,那本书是他之前从别人手里换来的,除了知道扉页里“爸爸”这个波斯语单词,其余根本一窍不通。



这次急中生智,让男主侥幸逃过了枪子,却也陷入了更大的麻烦——


集中营里一位管后勤的德国军官,正想找一个波斯语老师,男主就这么被当成“战利品”,送到了军官面前。



他为了保命,只能继续编造谎言。


说自己是比利时和波斯混血,波斯语只会听说,不会读写,还当场说了一段“波斯语”,以自证清白。



军官半信半疑,将男主安排进了集中营的厨房,要求他白天干活,晚上教自己说波斯语。


就这样,男主硬着头皮上起了波斯语课,所有的单词都是随口编造,用德语做注音。


教的时候很轻松,但课后他还要死命记住这些瞎编的词汇,以免之后露馅。



随着单词教得越来越多,军官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后来他一口气写了四十个单词,要求男主把发音一一标注下来。


军官甚至开除了身边的女助理,让男主顶替文书工作,负责登记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信息。



得益于“波斯语”这个保护伞,男主在集中营过得比同胞要好,他吃得饱穿得暖,还能免受各种皮肉之苦。


不过在精神层面,他却承担着非同寻常的压力——每编造一个单词,就生出一个谎言漏洞,一不留神就会被军官抓住把柄,一命呜呼。



在这种绝望时刻,男主忽然急中生智——用犹太人名单上的姓名作为词根,编造新的“波斯语”单词。



得益于这个方法,整个集中营成了他的“单词本”,每次放饭时,他就盯着同胞们,逐一通过他们的姓名,复习编造的词汇。



久而久之,男主在军官面前越来越游刃有余,不断用“波斯语”掩盖着自己的真实身份。


整个集中营也慢慢知道,有这么一个“波斯人”,在给纳粹军官当语言老师。



这过程中,其实不止一次有人怀疑过男主的身份,但军官并不相信他人的推断,坚持自己找对了老师。



直到有天,男主露出了破绽,把“树”和“面包”的单词记混了。


他刚要强行解释,就被军官暴打一顿,打发去了最累的矿场做工。



男主在那里工作没几天,就累得精疲力竭、神志不清,昏迷中他开始念叨起之前编造的“波斯语”。


士兵们听不懂他的胡言乱语,只能叫来军官,一听才知道男主在用“波斯语”念叨要回家。



因为这件事,军官再次认定男主是波斯人,把他从矿场调回厨房,继续教授“波斯语”。


看到这里不难发现,这部讲述二战的电影与《辛德勒的名单》和《钢琴家》等经典有些许相似之处,视角全程集中在军官与男主身上,通过个体遭遇去刻画真实历史,兼具紧张刺激的悬疑感。



男主每次惊险地蒙混过关,都让人长舒一口气,之后又不禁担心后面他还会出什么差错。


军官每次接到他人举报,都会把全片的紧张氛围拉满,生怕他下一秒露出纳粹的残忍嘴脸,大开杀戒。



片中最巧妙的设定,便是男主为了保命编造“波斯语”的情节。


语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征之一,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


男主之所以能够在屠杀中幸免于难,依赖的正是语言的这种特性。



同时,语言还是文化的载体。


男主一开始只能死记硬背编造的单词,是因为那些词汇,并没有完整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


之后,他选择用犹太同胞的姓名做词根来造词,生生编造出了一套完整的语言,是因为姓名也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结晶。



在片中,这门只有两个人会说的“波斯语”,符号功能被彻底肢解,承载的是集中营里2840个犹太人的命运。


当这样一门特殊的语言,竟被一个纳粹军官习得、掌握,甚至灵活运用写成了一首诗,这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它既是故事的起点,也是促成人物关系转变的重要因素。


因为“波斯语”,军官逐渐卸下了工作时的严肃面目,开始用这门语言,讲述自己的过去。



他本是个家境困难的厨子,从小自卑无比,人生理想并非参军干大事,而是计划在战后去德黑兰开餐馆,与失散的兄弟团聚。


他一次次仰仗权利,帮男主逃过屠杀,是因为“波斯语”对他来说,意味着自我解脱。



同样是因为“波斯语”,男主在经历几次生死磨难后,看清了集中营里人间炼狱般的真相。


他利用同胞的姓名保全自己,却无力阻止眼前发生的一切惨剧,只能悄悄带出食物,帮助绝境中的同胞。


“波斯语”对他来说,意味着一次自我救赎。



然而,这种逃避现实的特殊教学关系,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集中营新来了一批人,其中有一个真·波斯人。


这让军官手下的一个士兵大为兴奋,他为了揪出男主的破绽,亲自带男主去与波斯人碰面。



可刚到牢房,他们就发现波斯人被人割喉杀害了,士兵随即迁怒男主。



就在这时,一个曾被男主帮助过的犹太人站了出来,承认自己就是凶手。


但他的挺身而出换来的是几颗冷冰冰的子弹,以及一连串的羞辱。



这件事彻底击垮了男主的心理防线,让他对过去发生的一切感到疲惫不堪,于是顶替了一个同胞的名额,加入了待处决的队列。



军官得知消息,将他从队伍里揪了出来,斥责他竟然为了一个无名小卒付出性命。



男主则反驳——你说他们是无名小卒,不过是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你否认自己是刽子手,但你做的一切都是让刽子手吃饱喝足去滥杀无辜……



影片结尾,气数已尽的纳粹开始清理集中营,销毁了一切资料证据。


军官趁乱放走了男主,自己则按照原先的计划前往德黑兰,重新开始自由的人生。


但他没想到,自己辛苦学习的“波斯语”,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谎言,还没进入德黑兰就被人扣下了。



而重获自由的男主,最终来到了盟军的基地,靠着那门并不存在的“波斯语”,一一道出了2840位犹太同胞的姓名……



总的来说,《波斯语课》是一部可圈可点的二战电影,由一个精巧的设定展开剧情,通过个体刻画战争背景下的人性。


影片目前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5,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高分二战电影。



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片中出现的纳粹德军,并非扁平化的反派形象。


导演甚至多次通过支线情节,去描写士兵之间的情感纠葛、约会日常。



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同样是被迫被时代裹挟。


但当这些纳粹士兵的段落,穿插在犹太人备受折磨、尸体成堆的残酷场面之间,就显得格外发人深省。



这也正是每部反思二战的电影,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主题——


战争永无胜利者,只会给所有人带来伤痛,也只有直面历史,才会懂得和平的可贵。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080520243/1715100198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