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长电影中分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通过思考,探寻其真正的哲理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蕴藏冬夏

教育的对象指向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因此,教育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制约因素。

对教育结果的追求,是一个目标,同时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对结果的不同期待,会导致教育改革的实施方式和最终表现形式的不同。

传统的教育力量与实施教育改革的力量对教育结果的不同期待,导致了不同的教育改革和不同的教育改革的结果。

这种不同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教育哲学思想前提。

阻碍教育改革的传统力量虽然固守的体制内的旧有教育方式,但他们对教育改革的结果仍然有着自己的期待。

他们认为,教育改革应该在预定的范围内进行,即不破坏原有的教育体制,在此基础上实现体制内的小范围变动。

传统的教育力量坚信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是已被证明了的正确的做法,因此他们不允许新的改革力量的出现。

他们所追求改革的结果,必须是不违背原有体制的结果。

任何体制外的改革方式,都会在传统力量的阻碍中遭到扼杀。

改革传统教育的教师不同于传统的教育力量,他们对教育改革的结果更为期待,他们认为,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实施教育改革追求的最终结果,学生内心世界得到启迪、自我意识得到唤醒,这才是他们追求的结果。

学生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实施对象,因此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改革传统教育的教师所追求的结果。

身体方面的发展固然重要,它是实现其它一切发展的基石,没有了身体的发展,其他方面都是空谈。

单是身体方面得到了发展,心灵深处的空洞会把人变为行尸走肉。

因此,启迪学生学会思考、启发学生学会探索,使每个个体成为有思想的人,这在一定意义上显得更为重要。

《放牛班的春天》中对教育结果的不同期待

以哈善校长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力量坚持着犯错──惩罚的教育管理体制,他们对教育改革的期待没有那么强烈,学生们继续遵守学校的纪律、不犯错误、教育教学稳步进行,这便是他们对教育改革结果的期待。

在处理孟丹事件中,虽然校长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可他仍旧给警察局报案,将孟丹送到了管教所。

他不希望因为此事而破坏了正常的学校秩序,惩罚制度下的平静可以增加他加官进爵的机会。

然而马修老师对教育结果的期待远不止于此。

他通过创办合唱团,让儿童学习唱歌,一方面是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更重要的是他希望儿童在音乐的学习中找到快乐、感受到尊重。

面对着校长和其他管教近乎残忍的惩罚手段,马修老师决定通过音乐净化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在歌唱中体验到自由的快乐。

他积极的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挖掘每个个体的潜质,渐渐的,学生们在合唱团中都找到了自己的角色。

《死亡诗社》中对教育结果的不同期待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极高的升学率和悠久的历史而备受推崇,在强调纪律至上的学校生活中,学生们要学会的只是服从。

学校管理者对教育结果的期待仅是升学率的提高和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他们全然不顾。

尼尔的死讯传到学校后,校方为了推卸责任,将基丁老师驱逐出学校。

学校的管理者不去调查事情的真正原因,因为他们只想平息此事,不希望因此而损坏学校的声誉和威望。

基丁老师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条,虽然他也是威尔顿学院的毕业生,但他的教学风格却与传统学校截然不同。

通过否定课本知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乐趣,他希望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世界,希望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而不是在学校和家长的规划中浑浑噩噩。

这是基丁老师对教育结果的期待。

在课上,基丁每次都能别出心裁地给学生带来惊喜:想要换个视角看问题,那就站在讲桌上;不能自己作诗,那就闭上眼睛,不要停,把出现在脑海中的东西大声说出来;每个人都在院子里走,走出自己的路,查理选择不走,基丁则是“两条路在森林里分叉,我选择走人少的那条”。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对教育结果的不同期待

影片所描述的威尔斯利女子学院中的学校管理者,与威尔顿学院的管理者在对教育结果的期待上是一致的,他们希望通过学生对传统知识的服从来维持学校的社会地位。

艺术史课上,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让沃森老师目瞪口呆,由此可见在学校始终遵循尊重传统知识的影响下,学生们无疑深深地被打上了服从传统的烙印。

沃森老师的教学方式遭到了学校的极大反对与排斥。

她对教育结果的期待是,通过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引导,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受到启发,进而追求个体的人生理想和生活道路。

琼虽然最终没有选择去耶鲁大学继续读书而是选择了结婚,但在她内心深处却已经懂得如何选择并做出了选择;贝蒂从最初与沃森老师的水火不容到最后寻求沃森的帮助,从中可以看出她心灵深处的巨大变化:面对家里的决定,她不再唯唯诺诺,而是大胆坚持自己的想法;面对婚姻,她不再奢求当一名全职太太,而是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

影片《死亡诗社》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中,传统的教育力量更倾向于相对缓和的改革方式,他们宁可将改革控制在传统体制范围之内,也不允许传统体制遭到破坏。

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沃森老师得到了校方的同意,允许她留下来继续任教。

可教授的内容、教案及教学方式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校长明确指出必须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否则就会遭到排斥。

由于传统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受到社会、学校管理者乃至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因此,传统的教育力量更期待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革,在保证即得利益的前提下实施范围内的变动。

他们把学生学业的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管理秩序的巩固寄托于既定的教育体制,因而他们不会允许相对激进的教育改革力量的出现。

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沃森老师遇到的都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中学习了多年的学生,她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令沃森老师哑口无言。

然而,沃森老师发现,在这所有着极高声誉的女子学院中学习的她们,对生活却有着极大的恐慌,同时她们所走的路都是预定好的。

沃森老师不像传统教育力量那样,把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她希望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将学生带进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

在那里,学生能从不同的侧面审视艺术作品,与此同时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会有所变化。

她带给学生的不是如何学习,如何提高学业,而是如何去思考,如何来生活。

在她的启迪下,每个个体都会大胆的说出内心的想法,她们学会了如何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以前那样活在预定的轨道中。

影片的结局也象征了作为改革力量的教师给学生们留下的是内心深处的反思、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而不是在预定轨道中继续的按部就班。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ouzhua33.com/tuijian/5080520243/17151003807079.html